耙耙柑是什么
1、耙耙柑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水果,味道甜美多汁,口感饱满脆嫩,很多人喜爱吃。
2、耙耙柑全称春见橘橙,耙耙柑萌芽期3月上旬,现蕾期3月下旬,盛花期4月中旬,11中下旬完全着色,果实成熟期12月中旬,果实生育期270天左右。
3、果实高扁圆形或倒阔卵形,果面较光滑,深橙色,富光泽,果皮薄,包着紧,但易剥皮。果肉深橙色,质地脆嫩多汁,极化渣,酸甜适口。耙耙柑与丑橘不知火杂柑相比,耙耙柑的果面较光滑,味道更好。
4、耙耙柑果肉可溶性固形物14.5%,可食率76.64%,富含人体所需的维C、铁、钙、磷、柠檬酸、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维生素C每100克含30.5毫克,含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营养价值比同类水果高出很多。有生津止渴,化痰理气,具有高营养值,高药用价值。
耙耙柑是什么?
它早些年主要在四川种植,熟果捏起来软软的,因此被四川人称作 “耙(pá)耙柑”。
耙耙在四川话里,就是软的意思。
耙耙柑其实有自己的学名,叫“春见”,春见柑橘就是它。
它原产于日本静冈县,是由清见橘橙和椪柑(即芦柑)杂交而成。
橘橙、柑都是不上火的柑橘品种,耙耙柑的性味基因,遗传了它们不上火的属性。
因此,耙耙柑是完全不上火的柑橘品种!
不仅不上火,还富含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各种营养素。
爱吃柑橘又担心上火的人,这下可以放心吃耙耙柑了。
除了不上火外,耙耙柑细嫩无渣,以及独特的爆珠口感也使它更受欢迎!
它的果汁含量很高,一颗颗果粒被果汁撑得饱满圆润,像小珠子一般。
轻咬之下,果粒会在口中粒粒爆开,爆出果汁。
很多人这样形容它的口感:就像一颗颗烟花在口中绽放!
什么是耙耙柑?
耙耙柑的读音:pá pá gān,耙耙柑是柑橘类一种水果。
果实呈高扁圆形,大小较均匀。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油胞细密,较易剥皮。果肉橙色,肉质脆嫩、多汁、囊壁薄、极化渣,糖度高,风味浓郁,纯甜,基本没有酸味。
拓展资料
耙耙柑怎么保存:
1、贮藏保鲜的条件是1~10℃的适宜温度,80%~95%的相对湿度,要求库内能保持清新的空气。春见对贮藏环境条件的基本要求,在简易贮藏条件下,有些是难于办到的,但春见对贮藏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是有弹性的,就地贮藏,就地防腐处理,采收精细及时,在很大程度上简易贮藏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2、不要直接放冰箱里或放冷冻里,掌握好方法的话能放冰箱冷藏室冷藏。橘子注意装在密封的袋子里放冰箱里倒是可以的,否则易失水,有条件的话,最好是真空包装后,再放入冰箱中。还有,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多在4℃左右,这个温度下,橘子呼吸作用较弱,因此对营养物质的消耗较小,而且橘子不会被冻伤,更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导致食物中毒。此外,冰箱里湿度较高,能避免橘子过多失水,口感变差。
耙耙柑是什么意思?
正确的写法是耙耙柑,读音是pá pá gān。
耙耙柑又叫春见杂柑,意思是春天上市的杂交柑橘品种,是由1979年日本国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其果肉深橙色,质地脆嫩多汁,襄壁薄极化渣,风味浓郁,酸甜适口,品质极优。
耙耙柑的特点
1、果香:不用剥开,只要打开果箱,就能闻到一阵早春的柑橘香。治愈力杠杠的!
随便一颗果实都能闻到属于春之柑橘的清新果香。
2、皮薄:果皮薄而软,不怕粘手,不怕碎皮,非常好剥。对不喜欢剥皮的小伙伴来说简直是福音。
3、细嫩:剥开皮,果肉圆润饱满,剥开,果肉颗粒分明口感也非常细腻。
4、甜:春见比橙子清甜,中心甜度可达15.1左右,一口咬下去,甜甜的汁水满口溢出,口感非常不错。
耙耙柑是什么水果?
耙耙柑拼音:pá pá gān
耙耙柑,又叫春见,全称春见橘橙,即兴津44号,于1979年由日本国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享有“柑橘皇后”之美誉的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
耙耙柑于1996年进行品种登记,因高糖、优质、果大、丰产而被推广,2001年从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广泛种植于四川彭山县、蒲江县、丹棱县、仁寿县、金堂县,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其中四川蒲江及丹棱出产的品质最佳。耙耙柑萌芽期3月上旬,现蕾期3月下旬,盛花期4月中旬,11中下旬完全着色,果实成熟期12月中旬,果实生育期270天左右。果实高扁圆形或倒阔卵形,果面较光滑,深橙色,富光泽,果皮薄,包着紧,但易剥皮。果肉深橙色,质地脆嫩多汁,极化渣,酸甜适口。耙耙柑与丑橘不知火杂柑相比,耙耙柑的果面较光滑,味道更好。
参考资料:一个果园耙耙柑(春见柑橘)介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