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氮肥的方法 常见几种氮肥的施用方法
1、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为铵态氮肥,含氮量一般为16.5%~16.8%。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适用于基肥施用,追肥时应注意深层土壤覆盖。
2、尿素:尿素为酰态氮肥,含氮量一般为46%。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用作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喷施浓度为2%)。追肥应该提前进行。
3、氯化铵:氯化铵含氮量一般为24%~25%,不应用于酸性土壤、盐碱土壤和耐氯作物(果树、烟草等)。氯化铵是稻田较好的氮肥。施用氯化铵应与浇水相结合,氯化铵不应用作种肥。
4、硝酸铵:硝酸铵为硝、铵态氮肥,含氮量一般为34%~35%。硝酸铵吸湿性很强,溶解度很大。硝酸根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因而硝酸铵一般不宜作基肥施用;作追肥时,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并结合灌水,加强中耕,防止硝酸盐上升在土表积累。
氯化铵和硫酸铵溶于水吸热效果哪个好?
氯化铵为无色结晶体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容易溶于水,是一种质优价廉的氮肥,含氮量为23%-25%。在热带亚热带稻区正确施用,比等量的其他氮肥如尿素、碳铵、硫铵等,增产效果更显著,且成本低,产投比高。但是实际生产中,人们使用的氮肥主要是尿素和碳铵,氯化铵并没有大规模的推广使用。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氯化铵认识不够,同时往往担心氯离子过分累积以及铵根离子水解形成氢离子,对水稻生长和土壤质量(主要指酸化)的影响。
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为什么氯化铵在水田中应用效果更好,同时讲一下如何扬长避短,合理使用氯化铵。希望在粮食价格不高的背景下,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农民收入。
一、带你认识氯化铵
在开始讲氯化铵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下土壤。土壤本身就是一种带负电的胶体,因此它会吸附铵根离子,排斥氯离子,氯离子在土壤中的移动性非常强。
从化学上讲,氯化铵是一种由氯离子(Cl-)和铵根离子(NH4+)组成的化合物,容易溶于水,溶于水完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
铵根离子(NH4+)水解,生成氢离子(H+),NH4+ + H2O〈=〉NH3·H2O + H+。因此,氯化铵水溶液呈弱酸性,常温下饱和氯化铵溶液PH值一般在5.6左右。
氯离子(Cl-)在水中的移动性非常强,在降水强的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等我国主要水稻种植区,基本会淋溶流失,不会造成积累。
而作为一种含氯的氮肥,氯化铵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且在水田中的肥效优于其他氮肥。水稻的基肥和追肥,比施等氮量的其他氮肥效果好,分别比施碳铵和硫酸铵的增产稻谷15.6公斤和23.9公斤。
二、氯化铵在水田中施用的优势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都是以铵态氮的形式吸收,尿素属于酰胺态氮,硝酸铵中含有的硝态氮,都需要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2.1 氯化铵能够被水稻直接吸收利用
氯化铵首先是一种含氮23%-25%的氮肥,且能够直接被吸收利用。而且,水稻施用氯化铵,肥效比其他氮肥更好。
华中农业大学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湖北的水田施用氯化铵后,早稻的增产比率为114.5%,较尿素或其他氮肥等氮增产3.3%;中稻增产比率为126.6%;较尿素或其他氮肥等氮增产3.7%;杂交稻增产比率为167.9%,较尿素或其他氮肥增产8.7%。
2.2 氯化铵肥效更持久,流失少,氮素利用率高
农民最常用的两种氮肥尿素、碳铵, 水稻上氮素损失率达30%-70%,旱作农田损失率达20%-50%,主要通过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淋洗和径流损失。其他损失途径都好理解,在这里说一下硝化和反硝化。
硝化细菌在足够氧气供应时,迅速硝化NH4+,生成NO3-N被作物利用。未被作物吸收的NO3-N富集于土壤被降水淋失,成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或反硝化逸失N2O,破坏臭氧层。
氯化铵用于稻田,肥效平稳持久,流失较少。主要是因为氯化铵比尿素、硫酸铵的硝化作用缓慢,使氮素更多的经铵态氮(NH4-N,带正电)形式被稻田土壤胶体(带负电)吸附保存,因而比尿素的氮素流失损失少,提高了氮肥的利用率。另外,氯离子能抑制硝化细菌的活动,使硝化和反硝化的脱氮作用难于进行,可使铵离子较多地保存于稻田中。
2.3 氯化铵比尿素、硝态氮肥效更快
氯化铵中的铵态氮能够直接被吸收利用,因此肥效来得更快,这个不难理解。
在等氮量的条件下,氯化铵肥效与尿素相当,比尿素来得快。据农技部门试验,按等量氮施用,水稻每增加一个分蘖,氯化铵只需4.6天,而尿素要6.9天;据8个点的水稻植株高度和有效穗统计:施用氯化铵的株高为84.1厘米,有效穗为23.38万,而施尿素的分别只有83.3厘米和22.26万。
2.4 水稻是喜铵作物
氯化铵施入水田后,稻体中的碳水化合物立即吸收同化为有机含氮化合物酰铵、氨基酸等,它可以调节稻株体内氮的含量不致过高,可减少无效分蘖和后期的贪青徒长,有促进穗大、实粒增多,千粒重增加的功效。此外,氯化铵可增加根际土壤酸度,有利于磷、锌等营养元素的活化,供水稻吸收利用,防止因缺磷、锌而引起的水稻僵苗。氯在水田中容易随水流失,而硫铵在稻田中会还原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而影响水稻生长。据中国农科院在湖南祁阳县的红壤实验站多年试验结果,施用氯化铵等含有氯离子的氮肥,比施用含硫酸根、硝酸根的氮肥的产量高1~2成。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又有两个困惑,第一是氯离子会不会对水稻有不利影响,二是土壤会不会酸化板结厉害?
氯在水田中很容易随水移动,很少残留,一般水稻土壤含氯都在0.2%以下,不会使水稻受害;对于第二个问题,国内科研工作者在江西酸性红壤上研究表明,无论在可耕地或深土层中, 还是在旱田或水田中,即使连续多年施用氯化铵,对土壤酸度的影响与施用硫铵并无明显的差别。如果担心这个问题,可以在使用氯化铵的时候配合施用石灰或石灰渣。
氯化铵有什么用途?
氯化铵主要用于干电池、蓄电池、铵盐、鞣革、电镀、精密铸造、医药、照相、电极、粘合剂、酵母菌的养料和面团改进剂等。
可用作化肥,属氮肥,但氨态化肥不能与碱性化肥一同施用,最好也不要在盐碱地中施用,以免降低肥效。
扩展资料
盲目施用氯化铵,易造成作物氯危害。氯化铵含氮24%~25%,属速效性氮肥。因其含有大量氯根,对土壤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不易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失,故表现肥效长,后劲大。但一些农户缺乏对氯离子性质的了解,盲目在各种作物和土壤中施用,造成作物氯害。
氯化铵危害表现为抑制作物生长,减少或延缓分蘖或分枝,叶型变小,畸形,甚至呈烧焦状坏死。氯化铵的施用,应掌握以下几点:
(1)氯化铵应优先考虑施用在小麦、棉花、苎麻等对氯离子反应不敏感的作物上,而薯类、豆类、瓜果类作物等应少用。
(2)优先分配在年降雨量较大或土壤淋洗较强的区域施用。
(3)氯化铵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但不宜作种肥。作基肥时最好在播种或移苗前7天施用;作追肥应避开幼苗对氯敏感期。
(4)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容易积聚而加重盐渍化的土壤应避免施用。
(5)施用“双氯”复混肥(指氯化铵+磷肥+氯化钾)作基肥时,每亩用量不应超过40千克。
(6)对已发生轻微氯害的田块可采用灌水淋洗的办法,或增施磷肥,以抑制对氯离子的吸收,减轻氯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铵
工业级氯化铵能做农业用么?为什么?
工业级氯化铵是不能做农业用的。
工业用氯化铵为白色粉末或颗粒结晶体,无臭、味咸而带有清凉。易吸潮结块,易溶于水,溶于甘油和液氨,难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和乙迷,在350℃ 时升华,水溶液呈弱酸性。主要用于电池、电镀、染织、铸造、医药中间体等方面。
农用氯化铵是一种生理酸性速效氮肥,正常的含氮量在22%~25%之间,吸湿性比硫酸铵大,比硝铵小。农用氯化铵肥料一般不结块,适用于中性土壤和石灰性土壤。直接施用主要用于粮食作物、油菜等,但主要作为原料生产复混肥料。
扩展资料
氯化铵生产方法:
将氯化氢气体从湍流吸收塔的底部通入,与塔顶喷淋的循环母液接触,生成饱和氯化氢的氯化铵母液流入反应器,与通入氨气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铵饱和溶液。
送至冷却结晶器,经冷却至30~45℃,析出过饱和的氯化铵晶体。把结晶器上部氯化铵溶液送至风冷器冷却并循环至结晶器;下部晶浆经稠厚器增稠后再离心分离,制得氯化铵成品。其经离心分离的母液送至湍流吸收塔循环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铵
氯化铵在肥料中有什么作用?
氯化铵在肥料中的作用
1.氯化铵含氮24%〜26%,呈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方形或八面体小结晶,有粉状和粒状两种剂型,粒状氯化铵不易吸湿,易储存,而粉状氯化铵较多用作生产复肥的基础肥料。
2.属生理酸性肥料,因含氯较多而不宜在酸性土和盐碱土上施用,不宜用作种肥、秧田肥或叶面肥,也不宜在忌氯作物(如烟草、马铃薯、柑橘、茶树等)上施用。
3.作为化肥,氯化铵简称“氯铵”,是一种速效氮素化学肥料,含氮量为24%~25%,属生理酸性肥料。它适用于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尤其对棉麻类作物有增强纤维韧性和拉力并提高品质之功效。
4.氯化铵化学式为NH4Cl,可以知道有一个NH4+和一个Cl-,前一个有N,后一个有Cl-,施到土壤中当然要么是提供Cl-要么是提供NH4+,提供NH4+,之后被植物吸收,再转化成氨基为植物所利用。所以,氯化铵的作用是提供N元素。
扩展资料
氯化铵在农业上可作氮肥施用,其作用机理与硫酸铵相似,但施用氯化铵造成的土壤酸化较硫酸铵严重。可作基肥、追肥,不能用作种肥。
氯化铵对农作物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忌氯作物(烟草、甘蔗、马铃薯等)也不可大量施用。
氯化铵,简称氯铵。是盐酸的铵盐,多为制碱工业的副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氯化铵
同样是氮肥,尿素、碳铵、氯化铵分别对农作物有哪些作用?
氮肥还在许多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种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还会影响其它肥料元素对植株的施肥效果。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吃茄子,我每年都会栽上一些。我知道茄子在幼苗期对磷肥有一定的凡是氮肥不足的作物,看起来就是那么的瘦小,分枝也少,叶片也小,并且很薄,花果也容易掉地上。整个植株黄焦辣气的滴,叶片早衰,枝条干枯,干干巴巴滴,不待爱长的个样。
尿素,中性肥料,不会引起土壤酸碱性的变化。尿素在土壤中通过脲酶的作用转成碳酸氢铵被作物吸收。尿素一般作为基肥、追肥使用,但是不建议作为种肥使用。如果作为种肥,建议与复合肥料和掺混肥料。复合肥料比较复杂,其中有的是铵态氮的复合肥,有的是硝态氮的复合肥。一般来说,包装说明上没有标注硝态氮的,都是以铵态氮为主要氮肥供应形式。
氮肥充足时,植物生长迅速、枝繁叶茂、叶色浓绿;氮元素缺乏时,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且小、叶色发黄,此时应及时施加氮肥。需注意的是,氮肥的施加不能过量,否则是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广泛使用的氮肥,尿素速溶性好,能很快的被植物吸收,起效快,最常见尿素用作追肥效果好,尿素目前主导氮肥品种,氮肥还有其它品种。碳酸氢铵也是氮肥的。
氮钾都是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以含氮为主的肥料称为氮肥,如化学肥料中的尿素碳铵等,有机肥料中的人粪尿等。而以含钾为主的肥料统称为钾肥,如化肥中的硫酸钾,氯化钾,种植大蒜同时,大蒜生长过程中,需要氮元素最多,而氮肥的选取需要尿素,硫酸铵或者氯化铵,切不可使用碳铵肥。尤其是在大蒜幼苗期,避免出现灼伤现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