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蔬菜的海拔要求
海拔500米以上。
广义上讲,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种植的蔬菜。狭义的讲,高山蔬菜是指利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的凉爽气候条件,进行春夏菜延后或秋冬菜提前栽培,采收供应期主要为7-9月,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蔬菜,各地区种植的高山蔬菜品种各异。
高山蔬菜产品优势
1、质量有保证,品质高于普通蔬菜,绿色无公害蔬菜。
2、提高生产水平。
3、满足更高需求。
4、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5、绿色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有自己的标志。
高山蔬菜资源优势
1、凉爽气候优势。高山立体气温差异明显,每升高海拔100米,山地垂直温度降低0.5~0.6℃,即海拔600~1200米的山地气温比当地平原低3~6℃。
据浙江省临安县调查;在海拔700~1000米山区,7~8月平均气温为22.5~25.5℃;昼夜温差大。
山区降雨量比平原增加50%以上。因此高山气候条件可避开7~8月高温对不耐热蔬菜生长发育的危害,可栽培当时平原难以栽培的蔬菜品种,并为高山蔬菜栽培达到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2、山地资源优势。我国山地广阔,可开发高山蔬菜生产山地资源丰富。例如杭州地区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中,适宜种植高山蔬菜山地约占0.2%,面积可达约26万亩,浙西南高海拔的山地资源更为广阔;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部分高山水田可以调整为种植蔬菜。
近些年来随着山区交通事业发展,山区和大自然村已建成公路,当日采收的高山蔬菜可运到大城市菜场,更扩大了种植高山蔬菜的山地资源。因此,我国开发种植高山蔬菜山地资源完全可满足高山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
3、劳动力充裕优势。蔬菜生产要投入劳动力多。一般高山乡镇工业、商业等甚少,农业劳动力多。另外高山蔬菜采收期正是高山地区农闲季节。因此,丰富的山区劳动力资源为发展高山蔬菜生产提供了必备条件。
4、品质优势。因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作物养分的积累。所以高山蔬菜商品性好,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高,例如高山西瓜比平原西瓜酣,风味好。另外,高山空气、土壤和水质无污染。因此更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5、市场优势。我国南方7~9月因蔬菜生产茬口交替、夏季高温干旱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常出现蔬菜供应淡季,品种单调、数量少。
所以发展高山蔬菜生产正是弥补蔬菜淡季供应良好时机,对增加市场花色品种,丰富市场供应,能起到较大缓解作用。另外可根据市场需要,还可在高山建立外向型农业基地;蔬菜加工原料基地;蔬菜花卉种苗基地等。
因此,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展望未来,前景广阔。总之,多年来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实践证明;发展高山蔬菜生产是一项投资较少,见效快,综合开发山区资源优势的高效产业之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对推进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繁荣、巩固山区脱贫致富、保障城市蔬菜供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建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商品意识、风险意识、产业化意识;必须加强领导,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建好产销服务体系。
使广大山区菜农增收,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新鲜、质优的蔬菜,确保高山蔬菜生产健康稳定的发展。
高山蔬菜与普通蔬菜的区别
高山蔬菜和普通蔬菜的区别,普通蔬菜我们以大棚蔬菜为例做一个说明:
一、含义
大棚蔬菜:即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
高山蔬菜:广义上,指在高山种植的蔬菜。狭义的讲,指利用海拔 500 米以上高山的凉爽气候条件,进行春夏菜延后或秋冬菜提前栽培,采收供应期主要为 7-9 月,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蔬菜。
二、气候
大棚蔬菜:人为地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生态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需人为控制。
高山蔬菜:高山立体气温差异明显,每升高海拔 100 米,山地垂直温度降低 0.5~0.6℃。在海拔 700~1000 米山区,7~8 月平均气温为 22.5~25.5℃;昼夜温差大;山区降雨量比平原增加 50%以上,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环境。
三、品质
大棚蔬菜: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受 各种的制约,品质受影响。
肥害。实际上是积盐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过量施肥使土壤产生盐渍化。
药害。有显性药害,症状明显。有药害,症状延至下茬蔬菜。一是选用农药品种不对路或者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药浓度过大;三是购用了劣质农药;四是没有避开高温时节施药。
高山蔬菜广义上是指在高山种植的蔬菜。狭义的讲是指利用海拔 500 米以上高山的凉爽气候条件,进行春夏菜延后或秋冬菜提前栽培,采收供应期主要为 7—9 月,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蔬菜。
因为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作物养分的积累。所以高山蔬菜商品性好,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高。另外,高山空气、土壤和水质无污染,因此更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高山蔬菜品质优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种植成本高,质优的蔬菜。
高山蔬菜的定义
广义地讲,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上种植的蔬菜。狭义地讲:高山蔬菜是指利用高山凉爽气候条件,进行春夏菜延后栽培或秋冬菜提前栽培,采收供应期主要为7月至10月,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蔬菜。浙江省把在海拔500米以上种植,供应期为夏秋季,有一定规模的商品蔬菜称为高山蔬菜。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具有资源和市场的优势。 1.凉爽气候优势。高山立体气温差异明显,每升高海拔100米,山地垂直温度降低0.5~0.6℃,即海拔600~1200米的山地气温比当地平原低3~6℃。据临安县调查;在海拔700~1000米山区,7~8月平均气温为22.5~25.5℃;昼夜温差大;山区降雨量比平原增加50%以上。因此高山气候条件可避开7~8月高温对不耐热蔬菜生长发育的危害,可栽培当时平原难以栽培的蔬菜品种,并为高山蔬菜栽培达到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2.山地资源优势。我省山地广阔,可开发高山蔬菜生产山地资源丰富。例如杭州地区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中,适宜种植高山蔬菜山地约占0.2%,面积可达约26万亩,浙西南高海拔的山地资源更为广阔;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部分高山水田可以调整为种植蔬菜;近些年来随着山区交通事业发展,山区乡和大自然村已建成公路,当日采收的高山蔬菜可运到大城市菜场,更扩大了种植高山蔬菜的山地资源。因此,我省开发种植高山蔬菜山地资源完全可满足高山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 3.劳动力充裕优势。蔬菜生产要投入劳动力多。一般高山乡镇工业、商业等甚少,农业劳动力多。另外高山蔬菜采收期正是高山地区农闲季节。因此,丰富的山区劳动力资源为发展高山蔬菜生产提供了必备条件。 4.品质优势。因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作物养分的积累。所以高山蔬菜商品性好,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高,例如高山西瓜比平原西瓜酣,风味好。另外,高山空气、土壤和水质无污染。因此更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5.市场优势。我国南方7~9月因蔬菜生产茬口交替、夏季高温干旱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常出现蔬菜供应淡季,品种单调、数量少。所以发展高山蔬菜生产正是弥补蔬菜淡季供应良好时机,对增加市场花色品种,丰富市场供应,能起到较大缓解作用。另外可根据市场需要,还可在高山建立外向型农业基地;蔬菜加工原料基地;蔬菜花卉种苗基地等。因此,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展望未来,前景广阔。总之,多年来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实践证明;发展高山蔬菜生产是一项投资较少,见效快,综合开发山区资源优势的高效产业之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对推进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繁荣、巩固山区脱贫致富、保障城市蔬菜供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建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商品意识、风险意识、产业化意识;必须加强领导,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建好产销服务体系。使广大山区菜农增收,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新鲜、质优的蔬菜,确保高山蔬菜生产健康稳定的发展。 (浙江省农科院 郑云林)
高山鲜是海拔多少米的蔬菜
高山鲜一般是指海拔超过500米的蔬菜。
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种植的蔬菜。高山蔬菜是指利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的凉爽气候条件,进行春夏菜延后或秋冬菜提前栽培,采收供应期主要为7-9月,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蔬菜,各地区种植的高山蔬菜品种各异。
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盛产纯天然无污染银杏果(白果)、蕨菜、天笋、菌菇等绿色食品、高山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充分利用本地的原料,制作出具有山乡特色的风味食品。崇尚自然、健康美食。
产品优势:
1、质量有保证,品质高于普通蔬菜,绿色无公害蔬菜。
2、提高生产水平。
3、满足更高需求。
4、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5、绿色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有自己的标志。
高山蔬菜受欢迎的原因
高山蔬菜品质优势有:因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作物养分的积累.高山蔬菜商品性好,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高,风味好.另外,高山空气、土壤和水质无污染,因此更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而高山上与平原地区相比氧气相差不大,对蔬菜呼吸作用没有影响,故选项B错误.
故选:B.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