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的生态习性是怎样的?
蝴蝶兰亦称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分布于我国台湾以及菲律宾和爪哇一带岛屿。主要变种有台湾蝴蝶兰,叶大、肥厚、扁平,绿或黄绿色,有的带有斑纹。花茎弓形,有分枝。花期12月至翌年2月。
喜高温、高湿、半阴,适生于多湿而通风的环境。生长温度为15~30℃,需要的光照度为全日照的4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70%。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可成为附生兰、半附生兰或地生兰。
用分株法繁殖,亦可用无菌培养基进行播种法繁殖。
蝴蝶兰有哪些生长习性?
蝴蝶兰为原产热带的附生兰,多附生在深山阔叶树上生长,故喜高温多湿而又有微风的环境。它所需的光照约为一般兰花光照的1/3。生长期间夜间温度应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白天保持在26摄氏度左右为宜。
空气湿度要高,白天要保持在70%以上。蝴蝶兰需要新鲜空气,但又不能过于通风。受到冷风吹袭就会影响其生长,需加以防范。浇水要适当,不宜过多。从原产地的自然状态看,着生在树上的蝴蝶兰,所得到的养分并不多,因此施肥应薄肥、少量、勤施。
蝴蝶兰的生长习性是什么?
蝴蝶兰原产于热带雨林地区,喜高温、高湿度、通风半阴环境,忌水涝、气闷。生长适温为18~30℃,越冬温度不低于15℃,低于10℃容易死亡。
茎短缩,花茎伸长。叶片两行排列,互生,呈带形至矩圆形,肥厚、肉质,表面具有光泽,因品种不同,叶片正面与背面颜色不同,根据叶片的颜色还可判断花色的深浅。花朵较大,花瓣3片,位于内轮,两侧的称为花瓣,下方的称为唇瓣;花萼3片,位于花瓣的外轮,外形与花瓣相似,同样有美丽的色彩;花色有白、红、紫、粉红、黄、浅绿等,有的花瓣上具斑点或条纹。
蝴蝶兰的生长习性是什么?花期该怎么管理?
蝴蝶兰的生长习性:
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通风环境。它不能忍受洪水,半荫,避免阳光直射,积水和寒冷。温度在22~18℃时生长旺盛,冬季温度不低于15℃。蝴蝶兰生长周期长,在自然界中,从播种到开花大约需要3到4个时间。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延长日常生长时间。只要白天经过14小时的光照,夜间温度保持在21℃左右,加强水肥管理,幼苗在1-2年内就可以开花。
花期管理
1、花蕾形成期管理
蝴蝶兰芽的形成需要昼夜温差大,先将温度保持在20℃以上2个月,然后将夜间温度降低到18℃以下,45天后形成花蕾。花蕾形成,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白天保持25℃~28℃,3~4个月后开花。花蕾拉长后,应立一根柱子,将花茎绑在柱子上,并留有花茎伸长和加厚的空间。
2、开花管理
蝴蝶兰开花期,为避免花梗断裂,花瓣上出现灰霉病,应采用滴灌。家庭维护无滴灌管线可采用注射器注射器供水。水温应控制在18°C-20°C,以避免因温差过大而损坏根部。蝴蝶兰大多数在自然环境中春季开花,但也可以在夏季开花。人工栽培将使花期提前到春节。当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很低。购买蝴蝶兰后,保持环境温度在10°C-15°C之间,并保持潮湿,例如,在空调房内,注意在周围喷洒,以增加空气湿度。浇水后要注意通风,使残余水分尽快消散。注意补充空气湿度,少量施肥。
3、开花后管理
花死后尽快剪去枯萎的花,对于更结实的兰花,可以在根部剪4-5节,2-3个月后再开花。
然而,植物的养分消耗量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如果你想在未来的一年里重新焕发活力,最好是修剪开花之路的底部。
蝴蝶兰的生长习性是什么?
蝴蝶兰原产于热带雨林地区,喜高气温、高湿度、通风、半阴环境,忌水涝、气闷和阳光直射。适宜的生长温度是白天25~28℃,夜间18~20℃。
小苗期的夜间温度需略高,为23℃左右。当温度低于15℃时,蝴蝶兰根部停止吸收水分,生长停止,甚至会冻伤叶片,引起落蕾和花瓣上出现锈样斑点。
蝴蝶兰花芽分化需较大的昼夜温差,最佳温度为白天25℃,夜温18~20℃,持续3~6周。花芽分化期若温度高于28℃,会导致花芽转为营养芽。蝴蝶兰的植株生长较缓慢,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每40天才会长出一片完整的叶,而长到4片叶时才会有花芽出现。
大部分蝴蝶兰栽培品种的花期为每年的3~5月,整株蝴蝶兰开花期一般持续2~3个月。
蝴蝶兰的习性如何
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5~20℃,冬季10℃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原产马来西亚热带地区的蝴蝶兰属兰科蝴蝶兰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温高湿河川海岸边的森林树木是蝴蝶兰附着生长的地方。
蝴蝶兰由于其生理结构可以保护自身在低湿状态下受到的应力影响,但是在太湿的环境下,高温高湿往往相伴着病害。最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60%~80%RH。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