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竹叶子变黄了,是什么原因?
龟背竹叶子变黄了,是肥水不足。
龟背竹,是天南星科龟背竹属植物。
攀援灌木。茎绿色,粗壮,有苍白色的半月形叶迹,周延为环状,余光滑,长3至6米,粗6厘米,节间长6至7厘米,具气生根。叶柄绿色,长常达1米,腹面扁平,宽4至5厘米,背面钝圆,粗糙,边缘锐尖,基部甚宽,对折抱茎,排列为覆瓦状,形如鸢尾,两侧叶鞘宽,向上渐狭,脱落后叶柄边缘成绉波状;叶片大,轮廓心状卵形,宽40至60厘米,厚革质,表面发亮,淡绿色,背面绿白色,边缘羽状分裂,侧脉间有1至2个较大的空洞,靠近中肋者多为横圆形,宽1.5至4厘米,向外的为横椭圆形,宽5至6厘米;中肋及侧脉表面绿色,背面绿白色,两面均隆起;I次侧脉8至10对,基部的相互靠近,向上渐远离,II、III、IV级叶脉网状,不明显。
花序柄长15至30厘米,粗1至3厘米,绿色,粗糙。佛焰苞厚革质,宽卵形,舟状,近直立,先端具喙,长20至25厘米,人为展平宽15至17.5厘米,苍白带黄色。肉穗花序近圆柱形,长17.5至20厘米,粗4至5厘米,淡黄色。雄蕊花丝线形,花粉黄白色。雌蕊陀螺状,长7至8毫米,柱头小,线形,纵向,黄色,稍凸起。浆果淡黄色,柱头周围有青紫色斑点,长1厘米,粗7.5毫米。花期8至9月,果于异年花期之后成熟。
龟背竹喜温暖湿润,较遮阴的生态环境,忌强光暴晒与干燥,不耐寒,在我国多在温室栽培,用于布置大厅、居室。生长适温为20至30℃,15℃停止生长,越冬温度为5℃。春、夏、秋三季生长过程中保持盆中有充足水分,冬季微潮,减少浇水。耐空气干燥,冬季室内加温后最好经常清洗成熟叶片。有一定的耐旱性,但不耐涝。在南方,可孤植于池畔、溪旁,及石缝中,颇具野趣。
龟背竹叶形奇特,孔裂纹状,极像龟背。茎节粗壮又似罗汉竹,深褐色气生根,纵横交差,形如电线。其叶常年碧绿,茎粗壮,节上有较大的新月形叶痕,生有索状肉质气生根,极为耐阴,是室内大型盆栽观叶植物。
龟背竹叶子为什么发黄 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龟背竹叶子发黄是因为气温忽高忽低或缺乏一些营养元素引起,为生理性病害。春天及秋末冬初无供暖时气温不稳定,加重这种病害的发生;也可能由于铁、钙、镁等元素的缺乏引起。
该病使龟背竹叶片上出现极多的黄色斑块,影响生长及观赏。在龟背竹叶片上出现形状多变、大小不等的黄色斑块。老叶、新叶上的症状都很明显,新叶一展开就布满黄斑。由于光合作用能力差,植株生长势弱。
解决方案:龟背竹喜温暖湿润,较遮阴的生态环境,忌强光暴晒与干燥,不耐寒,在中国多行温室栽培,用于布置大厅、居室。生长适温为20-30℃,15℃停止生长,越冬温度为5℃。春、夏、秋三季生长过程中保持盆中有充足水分,冬季微潮,减少浇水。耐空气干燥,冬季室内加温后最好经常清洗成熟叶片。
扩展资料:
龟背竹又名蓬莱蕉,团龙竹,电线兰。
栽培原则:
喜光,但应避免夏日中午的直射光。光照越多,叶子越大,裂口也就越多。龟背竹非常强壮,也很耐阴,可以在相当暗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0-25℃,冬季12℃即可。最低温度为5℃。空气湿度为60-70%。
生长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盆土中等湿度。假如冬季植株所处温度较低,浇水量也应下降。可经常用微温的无钙软水或雨水喷淋叶面,或用海绵擦洗,但冬天应停止。
6月以后,每2星期施一次肥。养分不足时,叶片会长得很小。气生根如长入土中,即可吸收养分,因此可利用部分气生根来增加吸收面积。
每年换盆。盆土为一般盆栽土。盆稍大一些,排水需良好。如作图腾柱式栽培,气生根应缠在裹棕的柱子上,以利吸收养分。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龟背竹生理性叶斑病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植株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龟背竹
龟背竹叶子边缘干枯发黄是怎么回事?
龟背竹也被叫做“蓬莱蕉”,很有热带的风情,那特别大而有光泽的翠绿叶子,还带着很别致的裂纹。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龟背竹会出现黄叶的原因,又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龟背竹盆栽出现黄叶,通常就是因为浇水不当或空气湿度不足。也有可能是光照、温度或病虫害引起的。
1.浇水不当
上图为缺水的龟背竹盆栽
浇水不当是最容易造成龟背竹黄叶的原因之一,如果你的龟背竹叶子出现发黄的情况,首先就要检查盆土的干湿状况。
如果土壤长期干旱,植物看起来就像脱水一般,枝叶会萎缩,叶子干黄,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将盆栽龟背竹浸泡在水盆里,让它吸饱水分,再拿起来沥干水。或者用清水缓慢浇到盆土里,直到土壤完全湿润为止。
如果土壤一直都是很潮湿的,水分排不下去,那就要及时松土,可以将表层土去掉,添加一些新的有机土。浇完水之后还要确保,盆栽龟背竹底部的托盘不能有积水。
上图为水多的龟背竹
如果过度浇水,会导致底部的叶子发黄,先从枝条底部的叶子开始扩散,水多的时候叶子会呈现黄色,叶子的边缘是棕色的,逐渐会导致叶子腐烂枯萎。
养护龟背竹一定要正确浇水,避免土壤经常潮湿,另外,每次浇水之前要确保盆土下3~5厘米都干了,再给它浇水。
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时候,龟背竹会进入休眠的状态,这个时候它们的新陈代谢会减缓,需要的水分也就更少了,要控制浇水,在夏天温度较高,有适当光照的时候,就要增加浇水的频率。
2.环境干燥
作为经典的热带观叶植物,龟背竹是特别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的,它可以忍受一段时间的干燥环境,但如果室内环境经常干燥,它的叶子会变黄,叶子的末端会变成褐色,还有可能感染红蜘蛛。
室内环境比较干燥时,一定要注意在周围喷雾状水,增加环境湿度。还要注意定期清洁叶片,不要让叶子上有太多的灰尘。
3.光照情况
这也是引起龟背竹叶子发黄的一个原因,龟背竹喜欢生长在光线明亮处,可以给适当散射光,但如果养在有阳光直射的环境下,光照比较强烈,加上温度过高,就容易烧伤叶片,容易导致叶子变黄或变成棕色,这时一定要及时将盆栽龟背竹搬到遮阴处,给明亮的光线即可,晒伤的叶子可以及时剪掉。
当然龟背竹也不能养在过度遮阴,如果环境比较阴暗,会导致叶子变成浅黄色,叶子会变得比较娇嫩,甚至会失去光泽,最终会导致叶子脱落。
4.环境温度
龟背竹是喜欢温润的环境的,生长温度在18~28度之间最佳,如果温度降到10度以下,生长会减缓,如果温度低4度以下,就比较容易冻伤,在冬天要及时将盆栽龟背竹搬到室内,避免叶子发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