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是什么菌类?
苏云金杆菌,简称Bt,,又称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的芽孢杆菌。rn苏云金杆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害虫取食后,在肠道碱性消化液作用下,菌体释放毒素,害虫中毒并停止取食,最后害虫因饥饿和血液及神经中毒死亡。因此该杆菌可做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rn更多关于苏云金杆菌是什么菌类,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苏云金杆菌是种怎样的杀虫剂?
(1)商品名称Bt乳剂、青虫菌、7216。
(2)剂型100亿活芽孢悬浮剂,100亿活芽孢可湿性粉剂。
(3)性质和作用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性杀虫剂。杀虫有效成分是细菌毒素和芽孢。该剂对人低毒,对家禽、鸟类、鱼类、猪等低毒,对害虫天敌安全,但对蚕有毒害。Bt乳剂中加入0.1%~0.2%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加速其杀虫速度,增强效果。
Bt乳剂对害虫主要是胃毒作用,害虫取食后会很快停止取食,同时芽孢在虫体内萌发并大量繁殖,导致害虫死亡。但药效缓慢,一般害虫取食后1~2天才见效,残效期10天左右。主要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多种害虫的幼虫。
(4)使用方法防治枣黏虫、枣尺蠖、毒蛾、刺蛾等食叶性害虫,在幼虫发生初期喷布Bt乳剂500~600倍液,治虫保叶效果良好。
防治枣、苹果桃小食心虫及梨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期和幼虫蛀果期,按卵果率0.5%~1.5%的防治指标,在幼虫蛀果前喷布Bt乳剂(含0.2%合成拟除虫菊酯)500~600倍液,杀虫保果效果良好。
(5)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②养蚕区尽量不用,以免蚕中毒。
③苏云金杆菌在气温较高(20℃以上)时使用效果好,在6~9月间使用为宜。
④本剂易吸湿结块,应在密封、干燥、阴凉处保存。
苏云金杆菌是什么样的杀虫剂?可防治哪些害虫?
苏云金杆菌(简称Bt)无污染、无残毒、稳定性较好,是具有伴孢晶体和外毒素的细菌,可与农药混用,杀虫范围广,此菌进入昆虫消化道后,很快停止取食,开始麻痹,虫体软化,组织溃烂,从口及肛门流浓臭液而死。苏云金杆菌能杀死许多种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的昆虫,如为害松树的松毛虫,为害槐、杨、柳、桦、云杉、松树和多种灌木的槐尺蠖、春尺蠖、云杉尺蠖、柳毒蛾、杨小舟蛾、黑点叶蜂、松叶蜂、天幕毛虫等。
使用方法
①各种松毛虫、杨树舟城、美国白蛾等森林食叶害虫在2~3龄幼虫发生期,用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均匀喷雾,2000IU/微升悬浮剂200~300倍均匀喷雾,飞机喷雾每公顷用菌量600万~1200万IU。②茶毛虫、枣尺蠖、金纹细城等果树食叶类害虫用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均匀喷雾,2000IU/微升悬浮剂150~200倍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①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施用期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30℃以上施药效果最好。②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③本品对蚕毒力很强,在养蚕地区使用时,必须注意勿与蚕接触,施药区与养蚕区一定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使蚕中毒死亡。④本品应保存在低于25℃的干燥阴凉仓库中,防治暴晒和潮湿、以免变质。
苏云金杆菌有哪些作用?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能产生伴孢晶体的害虫病原的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属于好气性蜡状芽孢杆菌群,由虫体中分离出来,经培养能产生对害虫有毒杀作用的芽孢及伴孢晶体,再经加工制成细菌农药。
原药为黄褐色固体,是一种低毒细菌杀虫剂。当药液喷洒在植物上,易感害虫吞食进入消化道后,菌剂中含有的伴孢晶体能很快破坏肠道内膜,引起毒血症。与此同时,芽孢进入害虫血液内进行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经过1~3天后就会大量死亡。
本剂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畜、花卉都安全,不杀伤天敌,持效期较长(7~15天),价格低廉等优点。常用剂型有悬浮剂(每毫升含活孢子100亿以上)和可湿性粉剂(每克含活孢子100亿以上)。
为什么苏云金杆菌具有杀虫效果?
苏云金杆菌是我国目前投入商品生产的杀虫菌剂之一。它之所以有很好的杀虫效果,是由于其菌体可产生有毒的伴孢晶体蛋白,在繁殖过程中苏云金杆菌又可产生若干种体外毒素,苏云金杆菌的芽孢也具有杀虫效力。当苏云金杆菌随着叶片进入虫体后,伴孢晶体即可直接引起其全身麻痹,继而死亡。伴孢晶体还可破坏害虫的肠壁细胞,使芽胞侵入害虫身体组织内大量繁殖,导致躯体的腐烂。苏云金杆菌的体外毒素也可引起害虫中毒。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范围较广,特别是对鳞翅目幼虫有良好的防效,加之杀虫速度快,对人、畜很安全,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苏云金杆菌的惟一缺点是在强烈的光照下,其活性消失较快,同时成本较高。
苏云金杆菌(Bt,混剂中简称苏)有哪些特点?主要防治哪些害虫?
苏云金杆菌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各变种所含蛋白晶体的结构不同,其毒力和适用的害虫对象也不同。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害虫。国内登记的主要是寇氏变种,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幼虫。苏云金杆菌可产生内毒素(即伴孢晶体)和外毒素(α、β和γ外毒素)两大类毒素。伴孢晶体是主要的毒素,在昆虫的碱性中肠中,可使肠道在几分钟内麻痹,使昆虫停止取食,并很快破坏肠道内膜,造成细菌的营养细胞易侵袭和穿透肠道底膜进入血淋巴,最后昆虫因饥饿和败血症而死亡;外毒素作用缓慢,在蜕皮和变态时作用明显。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特点:①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不易产生抗药性;②不污染环境,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③连续使用,会形成害虫的疫病流行区,造成害虫病原菌的广泛传播,达到自然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④对人、畜安全、无残留,适于有机基地使用。
苏云金杆菌是我国最主要的生物农药品种之一。目前登记的苏云金杆菌制剂按剂型来分主要包括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另有少量粉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油悬浮剂等。其中可湿性粉剂包括含量范围分别为8000、16000、32000国际单位/毫克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2%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包括含量范围分别为2000、4000、8000国际单位/微升的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亿活芽孢/毫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7300国际单位/毫克苏云金杆菌悬乳剂;粉剂为4000国际单位/毫克苏云金杆菌粉剂;颗粒剂包括0.2%苏云金杆菌颗粒剂、2000国际单位/毫克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包括含量分别为15000、16000国际单位/毫克的苏云金杆菌水分散粒剂;油悬浮剂为含量8000国际单位/微升苏云金杆菌。另外,还有多种含苏云金杆菌的混剂。混配的生物农药有菜青虫颗粒体病毒(1万PIB/毫克菜青虫颗粒体病毒·16000国际单位/毫克苏可湿性粉剂)、草原毛虫核多角体病毒(草核·苏)、类产碱假单胞菌(类·苏)、阿维菌素(阿维·苏云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茶核·苏云菌)、多杀霉素(多素·苏云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苏云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棉核·苏云菌)、蛇床子素(蛇素·苏云菌)、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油核·苏云菌)、黏虫颗粒体病毒(黏颗·苏云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核·苏云菌)。
苏云金杆菌菌株不同,其防治对象范围也有差异。我国登记的苏云金杆菌产品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①各种松毛虫、杨树舟蛾、美国白蛾等森林食叶害虫;②茶毛虫、枣尺蠖、食心虫等果树害虫;③菜青虫、小菜蛾等蔬菜害虫;④玉米螟;⑤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水稻害虫。
在使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时应注意:
①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施用期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
②宜在25℃以上的温和天气使用,傍晚使用效果最佳,阴天可全天施用,在气温低于20℃以下、日光长时间照射、强风暴雨等不利的天气中要避免施用。
③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
④对蚕毒力很强,在养蚕地区使用时,必须注意勿与蚕接触,施药区与养蚕区务必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使蚕中毒死亡。
⑤应保存在低于25℃的干燥阴凉仓库中,防治暴晒和潮湿,以免变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