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副产品俗称下水,通常是指畜体除铜体以外所剩下的内脏及头、尾等,主要包括心、肾、肝、胃、肠、肺、胰等内脏以及头、尾、蹄、舌、耳等,全国各地一年四季均产。烹饪中使用的主要是猪、牛、羊的副产品。
烹调中常用的是猪肝、牛肝、羊肝。畜肝呈扁平状,猪肝分6个叶,一般为红褐色。肝含水量大,细胞成分多,质地柔软、脆嫩。含有较多的糖类,具有一定的甜味。
烹饪运用畜肝的刀工处理要求较高,否则不易成形。烹调加热时,为了保持细胞内水分,使菜肴的柔嫩,往往经上浆处理,采用爆、炒、氽、煮等快速加热方式成菜。如白油肝片软炸猪肝竹荪肝膏汤熘肝尖等都是有特色的菜肴。肝在初加工时,需小心去除胆囊,以免胆囊破裂,胆汁污染肝脏。若不小心被污染,可用酒、小苏打或发酵粉涂抹在污染的部分使胆汁溶解,再用冷水冲洗,苦味便可消除。
畜肾
家畜的肾俗称腰、腰子。常用家畜的肾有猪肾、牛肾、羊肾、马肾等。畜肾色浅红,质脆嫩、柔润,有弹性。烹饪中主要使用猪肾。
烹饪运用畜肾的刀工处理主要为花刀,宜用旺火速成的烹调方法且加热不要过度。如爆腰花肝腰合炒椒麻腰片等。肾中的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颜色较淡呈白色,致密有条纹。由于有刺鼻的臊味,所以髓质又俗称尿臊、腰臊,加工时应去掉这部分。烹制时适量加醋去其腥味。
猪心
畜心又称灵台。常用的有猪心、牛心等。家畜的心呈左、右稍扁的圆锥体形,上部宽大,下部尖。家畜的心由心肌组成,有一定的韧性,组织坚韧,富有弹性。
烹饪运用畜心在烹调中多做主料,刀工成形较少,多为片状。常用于爆、炒、卤、酱等烹调方法,也可以制成汤菜。如卤猪心炒心花酱猪心等
猪胃
牛胃
羊胃
畜胃俗称肚、肚子。烹饪中常用的是猪胃、牛胃、羊胃等。畜胃韧性大,脂肪少。
烹饪运用畜胃适用于多种烹调方法,如爆、炒、烧、煮、拌、煨、卤等。特色菜肴有汤爆肚尖烩三丹红烧肚片等。
猪肠
名称、品质特点畜肠又称肥肠。烹饪中常用的是猪肠、牛肠、羊肠。肠包括大肠和小肠。烹调用料的主要部位是大肠,小肠一般用来制作肠衣。畜肠肌层较厚实,韧性大而脂肪少,腥臭味重。
烹饪运用畜肠一般做主料使用,刀工成型为段,适于烧、煨、卤、爆等烹调方法。如山东九转大肠、陕西葫芦头、吉林白肉血肠、四川火爆肥肠等菜品都尽显此原料的特色。此外,也常利用小肠和大肠的以结缔组织为主的黏膜下层作天然肠衣,灌制香肠。
猪肺
烹调中常用的畜肺主要是猪肺。猪肺又称玛瑙、肺叶。猪肺位于猪胸腔内,呈左右分布,分七叶;表面有浆膜,光滑而湿润。畜肺柔软而有弹性。
烹饪运用畜肺适宜于煮、拌、卤、煨等烹调方法,如奶汤银肺夫妻肺片等。
猪舌
烹调中常用的畜舌有猪舌、羊舌、牛舌等。畜舌又称口条。舌分为舌尖、舌体和舌根三部分。畜舌肉质细嫩、坚硬、有弹性。
烹饪运用畜舌常用于煮、拌、卤、烧等烹调方法。因舌苔异味较重,初加工时应用沸水泡烫至发白,然后刮去白苔。舌根背侧的固有膜内存在舌扁桃体,属淋巴上皮器官,初加工时应去掉。烹饪小妙招烹饪技巧。猪价涨什么是家畜烹饪小知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