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蓄的作用?
扁蓄,中药名。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根和杂质,晒干。别名:扁竹(《本经》),扁茿(《说文》),畜辩、扁蔓(《吴普本草》),扁蓄(《局方》),地扁蓄、编竹(《履巉岩本草》),扁畜(《救荒本草》),粉节草、道生草(《纲目》),扁竹(《本草崇原》),扁竹蓼、乌蓼(《中国药植志》),大蓄片(《南京民间药草》),野铁扫把、路柳、疳积药(《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鸠台(《安徽药材》),蚂蚁草、猪圈草、桌面草、路边草、七星草、铁片草、竹节草(《江苏植药志》),扁猪牙(《东北药植志》),残竹草(《滇南本草》整理本),妹子草、大铁马鞭、地蓼、牛鞭草(《中药
【产 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入药部位】植物全草入药。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 味、归 经】味苦,性微寒。归膀胱经。
【功 效】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主 治】用于热淋涩痛,小便短赤,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各家论述】
张寿颐:”扁蓄,《本经》、《别录》皆以却除湿热为治。浸淫疥疮,疽痔,阴蚀,三虫,皆湿热为病也。后人以其泄化湿热,故并治溲涩淋浊。濒湖以治黄疸、霍乱,皆即清热利湿之功用。然亦惟湿阻热结为宜,而气虚之病,皆非其治。若湿热疮疡,浸淫痛痒,红肿四溢,脓水淋漓等证,尤其专职。”
【现代药理研究】
①利尿作用
实验证明,扁蓄有利尿作用,煎剂20克/公斤给予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后,尿量、钠、钾排出均增加,特别是钾的排出较多,其灰分亦有同样效果,因此认为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其中所含黄酮甙所致。
②降压作用
扁蓄的水及醇提取物静脉注射,对猫、兔、狗有降压作用。
③对子宫及止血作用
扁蓄水及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使子宫张力增高,可用作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④抗菌作用
1:10的扁蓄浸出液,试管内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⑤其他作用
能增强呼吸运动的幅度及肺换气量,有轻度收敛作用,可作创伤用药。扁蓄甙对大鼠,犬有利胆作用。给犬静脉注射半数有效量(2.57~4.26毫克/公斤),可使胆盐的排出增加
【毒性】扁蓄作为牧草是有毒的,可使马、羊产生皮炎及胃肠紊乱,鸽对此植物的毒性作用最敏感。猫、兔口服浸剂(10~20%)或煎剂(1:40)的最小致死量为20毫升/公斤,静脉注射水提取物(1:50)则为2毫升/公斤。
扁蓄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药典标准
3.1 中药名称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来源 3.5 性状 3.6 鉴别 3.7 炮制 3.8 性味与归经 3.9 功能与主治 3.10 用法与用量 3.11 贮藏
1 拼音
biǎn xù
2 英文参考
knotgrass
扁蓄
扁蓄
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
(英)mon Knotgrass Herb
别名 扁竹、竹节草、乌蓼、蚂蚁草。
来源 为蓼科植物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茎丛生,匍匐或斜升,绿色,有沟纹,叶经生,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1~4cm,宽6~10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显脉纹。花1~5朵簇生叶腋,露出托叶鞘外,花梗短,基部有关节;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暗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卵形,长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显的小点。花果期5~10月。
生于田野、路旁。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制 夏季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含扁蓄甙(avicularin)、槲皮甙、咖啡酸、绿原酸、对香豆酸、草酸、d儿茶酚等 。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3 药典标准 3.1 中药名称
扁蓄
3.2 拼音名
Bianxu
3.3 英文名
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
3.4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扁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季叶茂盛时采 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3.5 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2~0.3cm。
表面 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节间长 约3cm ;质硬,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
叶互生,近无柄或具短柄,叶片多脱落或皱缩、 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两面均呈棕绿色或灰绿色。
无臭,味微苦。
3.6 鉴别
(1) 本品粉末灰绿色。
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平周壁有角质线纹。
气孔主为不等式,副卫细胞3 个。
叶肉断面观为两面栅栏式,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8~43μm 。
(2) 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100ml,盐酸5ml ,回流提取3 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1% 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3.7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3.8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
归膀胱经。
3.9 功能与主治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3.10 用法与用量
9~15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3.11 贮藏
扁蓄的功效与作用
扁蓄也叫扁竹,来源于野生植物猪牙草,它在全国各地都有出产,这种中药具有利湿止痒和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是中医临床的常用药。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扁蓄的功效与作用。
扁蓄的功效与作用
1.杀虫止痒
扁蓄有杀虫止痒的作用,可治疗蛲虫等寄生虫病。亦可煎汤外洗治疗皮肤疮疹、瘙痒。治胆道蛔虫症,可用扁蓄和醋的功效与作用,加水煎服。
2.利水通淋
利水通淋是中药刻扁蓄的重要功效,它能入肾经膀胱经并能清除人体内湿热,在中医临床上它是治疗人类泌尿系统感染和尿路结石以及血尿的常用药,它对这些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能让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另外人们出现血淋石淋等疾病时也能服用适量的中药扁蓄,它也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3.治疗腮腺炎
取鲜扁蓄1两洗净后切细捣烂,加入适量生石灰水,再调入蛋清,涂敷患处。据20余例观察,一般敷药4小时后即可使体温下降,最长12小时。多数患者1~3天可获痊愈。
4.止痛止痒
中药扁蓄不单能利水通淋,还能清热利湿止痛止痒,在人们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和皮肤瘙痒以及皮肤湿疹等常见疾病时都能用中药扁蓄来治疗,治疗时需要把中药扁蓄加清水煎制成药液,在药液温度适宜时直接清洗患处,每天用药一到二次就让病情很快康复。
5.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干扁蓄制成糖浆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0毫升,日眼2~3次。治疗108例,治愈104例,进步4例。平均退热时间为1天,腹痛消失为4天,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为5天,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或用新鲜?蓄全株4~6两(干的2~4两),制成煎剂一次顿服,早、晚饭后各服1次。治疗25例,全部治愈。
扁蓄怎么读 扁蓄是什么
1、扁蓄读音:biǎn xù ;
2、扁蓄又名竹片菜,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茎丛生,匍匐或斜升,绿色,有沟纹,叶经生,叶片线形至披针形,宽1~4cm,长6~10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显脉纹。花1~5朵簇生叶腋,露出托叶鞘外,花梗短,基部有关节;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暗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卵形,长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显的小点。花果期5~10月。
扁蓄 [biān xù]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扁蓄 [biān xù] [扁蓄]基本解释
[knotgrass;pinkweed] 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扁竹。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
[扁蓄]详细解释
草名。又名扁竹。一年生草本。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
《尔雅·释草》:“竹,扁蓄。” 郭璞 注:“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草下·扁蓄》:“扁蓄,味苦平,无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疗女子阴蚀,生 东莱 山谷。”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扁蓄》。
[扁蓄]百科解释
扁蓄(拉丁学名:Polygonum aviculare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扁竹,多生郊野道旁,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分布于中国各地。 更多→ 扁蓄
[扁蓄]英文翻译
knotgrass; pinkweed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