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菖蒲亩产多少斤
一、水菖蒲一亩田的利润?
种植一亩菖蒲可以收获250公斤左右的干菖蒲,按目前40~50元1公斤的价格计算,种植菖蒲亩入上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石菖蒲每亩种植成本大概在2千元左右,市场价格干货约五十六元成本钱一斤。栽后盖土压紧。石菖蒲种植简单易管理抗病能力强,喜阴湿环境,佛焰苞叶状。石菖蒲石菖蒲的鲜货亩产800公斤,能生长;但不耐阳光暴晒,让其避免强光直射却又光线明亮的生长环境。不干不浇,喜温暖气候,春夏秋都适宜播种。
农民可以将野外采收的石菖蒲直接交给设点处,价格3元1斤,很多农民一天可以轻轻松松的采收200多斤,也就是说能挣600多元一天!相对于采收野生菖蒲收入而言,大规模人工种植石菖蒲的农民收益更加可观。据种植农民介绍,种植一亩菖蒲可以收获250公斤左右的干菖蒲,按目前40~50元1公斤的价格计算,种植菖蒲亩入上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二、菖蒲黄金姬和黄金极姬区别?
黄金极姬:又名贵船台、天鹅绒,这三种从形态来看似乎应该是同一品种,应该是原产我国的金钱菖蒲的园艺培育品种。植株比金钱菖蒲矮小,一般叶片在5厘米左右,叶色浓绿。
黄金姬
又称姬菖蒲,是日本彩叶菖蒲里面的名品,也是如今菖蒲市场最常见最流行的品种,国内已经大量栽培。黄金姬叶形纤细,先端渐狭,叶长10-15厘米,叶色鹅黄。貌似叶子变黄的虎须菖蒲。
菖蒲黄金姬叶子带黄边,黄金极姬叶子嫩黄绿色
三、石菖蒲亩产量及利润?
人工种植的石菖蒲的鲜货亩产量一般为400-500公斤左右,干货的亩产量一般为120-140公斤左右。石菖蒲是一种属于天南星目、天南星科、菖蒲族、菖蒲属、菖蒲种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有特殊的气味,一般可作药用。
一、生物学特性
石菖蒲喜阴湿环境,冷凉湿润气候,生于海拔20-2600m的密林下湿地或溪涧旁石上,耐寒,忌干旱。喜欢生长在山谷溪流的石头上或林中湿地,在沼泽地中十分常见。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8-25℃,低于15℃时,植株生长缓慢;10℃以下时植株停止生长。冬季南方可在室外越冬,北方需要进行越冬处理。
二、选地整地
以沼泽、湿地或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富含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也可以林下套种。
三、栽培
石菖蒲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大都以无性繁殖为主,即分株繁殖。春季3-4月,秋季9~10月进行分株种植,即除去枯黄老叶后,保护好嫩叶及新生根,将植株分为5~10个分蘖的小株,按20cm×30cm的株行距进行丛植,然后种植浇水。1-2年可长成茂密的植株。
① 春季挖出根茎,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喷洒茎块,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盖土压紧。
② 9~10月进行分株种植,即除去枯黄老叶后,将植株分为5~10个分蘖的小株,然后种植浇水。株行距30厘米左右,1-2年可长成茂密的植株。
四、田间管理
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松土和浇水,切忌干旱。并结合除草进行追肥,一般2-3次。初期追施氮肥,抽穗开花前追施磷、钾肥,施肥要施入土中(土表面以下5cm左右)。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并喷施药材根大灵,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在秋末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温工作,确保安全越冬,越冬时,地上部分枯枝残叶要清除,并集中烧掉。在每次收获后,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获。
五、病虫害防治
① 虫害有稻蝗和粉虱危害,为害叶片,稻蝗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粉虱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② 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防治方法:叶斑病用50%代森锌1000倍液喷洒,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六、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四、一亩石菖蒲一年有多少利润?
一亩石菖蒲的产量一年是可以达到400-500公斤左右的,收购价格大约在22-30元斤左右,除去田地租金、苗木成本、人工成本、肥料成本之后,每亩地的利润也是可以达到上万元的。如今石菖蒲的市场前景也不错,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做成绿化地苗、盆栽、盆景等。
石菖蒲的叶子细长,叶片翠绿,看起来和韭菜差不多,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这草不是韭菜,它的叶片比较薄,叶子柔韧,也没有强烈的韭菜味。
一亩石菖蒲人工种植业早已经应势而生,为种植它的农民带来了不菲的财富!据石菖蒲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介绍:种一亩石菖蒲可以收获250斤左右的干石菖蒲,如今统货价格一般在40~50元1公斤左右,因此石菖蒲的亩收入能够超过1万元左右。
中药这几年到处都在搞种植,石菖蒲一亩地一年也就3万左右的利润。但是人工太多了,要是都雇人利润就得再降低点。
五、黄菖蒲好养么?
盆栽种植:种植盆栽黄菖蒲前要准备好园田土,盆栽后要保证土壤微微湿润,并放在通风的环境养护。地栽种植:让土壤保持湿润,土壤要使用沙质土壤或者轻黏土。种植后水位不要超过植株,并适当进行施肥。冬季要及时将病叶、枯叶清除干净。
一、盆栽种植
在种植盆栽黄菖蒲前要准备好园田土,会增加成活率。使用排水性好的土壤最佳,会有利于它生长。在盆栽之后要保证土壤微微湿润,并将它放在通风的环境养护。
温度较高的时候可以适当喷洒水,并适当进行施肥,施肥要薄肥勤施。另外施肥的浓度也不要太高,以免出现烧根的情况。在冬季养护的时候要及时将枯叶清理干净。
二、地栽种植
地栽种植要让土壤保持湿润,土壤要使用沙质土壤或者轻黏土。种植后水位不要超过植株,并适当进行施肥。施肥一般在春季或者开花后进行,春季可以追肥1-2次,施复合肥最佳,如果不移植在花后要适当施肥。冬季要及时将病叶、枯叶清除干净。如果发现叶片完全枯萎时,要及时将叶片剪掉。
石菖蒲的种植技术和栽培地区
方法如下:
石菖蒲可用扦插法种植,必须要从生长健壮的母株上剪取插穗,建议从短茎或者横生的茎叶节下带2到3厘米的根茎处剪插穗。
还要准备松软、透气、保水能力强的基质,可用干净的河沙,准备好大小适宜的容器,将基质装入容器中。
然后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基质中,压实周围的土壤,并浇水保湿,后期提供温暖的环境,大概控温在20到25℃之间,这样的环境下大概15到20天就可生根成活了。
其次是播种种植,可自己获取种子,也可购买种子,种子要确保成熟度高,颗粒饱满。播种所用的土壤也要松软、透气,播种方法很简单,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土壤表面,并覆盖一层薄土即可。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湿度,要勤浇水保湿,保证基质湿润,且空气湿度高,这样的环境下种子萌发速度更快。等幼苗长到10厘米高就可进行分栽定植了。
最后是分株种植,从生长旺盛的石菖蒲丛生苗中分株,先从盆土中取出来,去掉宿土,并清洗干净根系,将其按照3到5株或单株带根切开,分离好的植株尽快栽种入土,栽后压实根部的土壤,浇透水,促使它尽快恢复正常生长,一般栽种10到15天的时间便可生根了。
至于栽培地区,石菖蒲喜欢湿润、温暖的环境,不耐寒也不耐旱,因此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及南部地区栽培,多是生长在溪谷沟旁。若是人工栽培的,必须要提供温暖、湿润的环境,且注意空气湿度,气候干燥也会影响萌发,容易出现生长不良情况。
石菖蒲的种植与养殖方法 石菖蒲怎么养护管理
石菖蒲的种植与养殖方法:
石菖蒲在繁殖的时候可以选择分株繁殖的方式,在早春的时候进行就可以保障很好的生长,每块茎可以保留3-4个新芽,这样在繁殖的时候就会很方便,而在生长期的时候也可以及时的来进行份栽和移植,保障嫩叶和新芽都生长的更好。
在春季栽植石菖蒲的时候需要选择合适的行距,除了需要在起苗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宿土之外,在栽植的时候按照30*15厘米的行距来栽植,植株彼此之间不会影响,在穴内可以栽植2-3株,覆土浇水之后就可以等待其慢慢生长。
养护管理:
这里涉及到的就是肥水和杂草,在中耕期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好除草工作,而在干旱季节的时候需要勤浇水,可以选择氮肥,也可以选择磷钾肥,都是可以很好的吸收养分,在成活之后植株的管理也都是很简单。
石菖蒲怎样种植
石菖蒲种植方法:
石菖蒲可用根茎繁殖:春季挖出根茎,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
石菖蒲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松土和浇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粪尿2次。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在每次收获投井下后,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获。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稻蝗,为害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石菖蒲一亩地种植多少株最适合?
一亩最好中一百课以内,不然多了结果不理想,采摘也不方便。五年以后的树一亩收三四百斤是没问题的花椒的繁殖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和分株四种方法。生产中以播种繁殖为主。
拓展资料:
花椒的繁殖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和分株四种方法。生产中以播种繁殖为主。(1)播种培育种子处理花椒种壳坚硬,油质多,不透水,发芽比较困难,播种前首先要进行脱脂处理和贮藏。秋播,将种子放在碱水中浸泡,1kg种子用碱面0。025kg,加水以淹没种子为度,除去空庇粒,浸泡2天,搓洗种皮油脂,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即可播种。春播可采用层积沙藏、牛粪拌种、马粪混堆或小窖贮藏等几种方法处理种子。
层积沙藏即常规处理方法;牛粪拌种即用新鲜牛粪6份与花椒种子1份,混合均匀,埋入深30cm的坑内冬藏,次春播种前取出打碎,连同牛粪一起播种;马粪混堆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将水选的花椒种子与3份马粪混放于阳光下堆放,翻动露白后播种;小窖贮藏即挖窖灌水冬藏。播种: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春旱地区,在秋季土壤封冻前播种为好,出苗整齐,比春播早出苗10~15天;春播时间一般在“春分”前后。
每亩播种25kg。小畦育苗可用开沟条播,每畦4行,行距20cm,沟深5cm,覆土1cm,每亩播种4~6kg,播后床面覆草保湿,出苗后分次揭去。也可采用培垄的方法育苗,秋播时,每隔24~27cm开一条深1cm、宽9cm的沟,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将两边的土培于沟上。开春后,及时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如见少数种子裂口,即将覆土刮去一部分,保留2~3cm,过5~7天,种子大部分裂口再刮去部分覆土,保持覆土厚1cm左右,这样幼苗很快就会出齐。如春播经过催芽的种子,播后4~5天幼苗即可出土,10花椒果子花椒果子天左右出齐。此法适用于易遭春早的地区。苗期管理:苗高4~5cm时间苗定苗,保持苗距10~15cm。苗木生长期间可于6~7月每亩分别施入人粪尿3000~,或化肥10~25kg,施肥要与灌水相结合,施后及时中耕除草。
花椒苗最怕涝,雨季到来时,苗圃要作好防涝排水工作。1年生苗高70~100cm,即可出圃造林。(2)嫁接育苗一般采用芽接和枝接。芽接多用“T”字形、“Z’’字形芽接,枝接常用劈接、切接、腹接等方法。(3)扦插育苗在5年生以下已结果的花椒树上,选取1年生枝条作插穗。插穗可用500mg/L的吲哚乙酸浸泡30分钟,或500mg/L的萘乙酸浸泡2小时,也可采用温床催根的方法。经处理的插穗,生根成苗率高。(4)分株繁殖育苗春季花椒发芽前,将1~2年生分蘖苗的基部进行环剥
石菖蒲 菖蒲的区别
石菖蒲、九节菖蒲、水菖蒲三种菖蒲的鉴别
名字含“菖蒲”二字的植物很多,如石菖蒲、水菖蒲、九节菖蒲、唐菖蒲、钱菖蒲等。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植物,有的可入药用,有的可供园林观赏。由于其相近的名字和相似的外表容易导致混淆。有的书中只写“菖蒲”二字,言其叶似剑形,功可通窍、明耳目、豁痰、安胎漏、解毒等。显然是混淆了石菖蒲和九节菖蒲的功用。由于市场上三种药材价格相差较大(石菖蒲29~30元,水菖蒲13~14元,九节菖蒲105~130元),一些药商会将三种菖蒲混淆出售,虽然外形相近,但是功效不同,因此我们要注意区分。下面小编带领大家从植物来源、形态特征、药材特征等方面对上述几种“菖蒲”进行汇总和对比。
1.石菖蒲
【植物来源】天南星科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
【文献记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云:“上洛郡居梁州,严道县在蜀郡,今乃处处有之。生石碛上,概节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不堪服食”。南北朝之前菖蒲药用包括大根的泥菖蒲(水菖蒲)和细根的石菖蒲两个品种,即《神农本草经》所载的生池泽为泥菖蒲。《雷公炮炙论》中记载:“凡使采石上生者,根条嫩黄,紧硬节稠,长一寸九节者,是真也”。古代认为根条长,环节多者为佳,故有“一寸生九节者为佳”之说,并俗称为“九节菖蒲”。但此“九节菖蒲”只是代表石菖蒲中品质上乘的外形特征,与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ch. ex C. A. Mey的干燥根茎,药用名称九节菖蒲不同。民间应用常易混淆,定当注意。
【产地】长江流域各省均有野生,喜生于溪流浅水石上或河边石缝间。主产浙江的浦江、兰溪、乐清、文成、长兴,江苏的苏州、泰州、宜兴,安徽的歙县、六安,以及四川、湖南、湖北等地。以浙江产量大,质量佳。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将根茎挖出后,去掉茎叶、须根,洗净泥沙,晒干即可。
【植物形态】常绿多年生草本,高可达750px左右,根茎横生,全株具香气。硬质的根状茎横走,多分枝。叶剑状条形,两列状密生于短茎上,全缘,先端惭尖,有光泽,中脉不明显。4~5月开花,花茎叶状,扁三棱形,肉穗花序,花小而密生,淡黄绿色。浆果肉质,倒卵圆形。
图1 石菖蒲植物
【药材特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500px,直径0.3~25px,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环节,节间长2~8mm,具细纵皱纹;上面有略呈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面有圆点状根痕或残留须根;节部有时可见毛鳞状叶基残留。质硬脆,折端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纹明显,可见多数散列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图2 石菖蒲药材
【品质】以身干、条长、粗壮、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贮藏】置干燥处。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
【功效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本草纲目》记载:“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说明其具有安胎之功,但今少用之。
2.九节菖蒲
【植物来源】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ch. ex C. A. Mey的干燥根茎,又称节菖蒲、九菖蒲。
【文献记载】历代本草均无记载,1963版和1977版《中国药典》曾收载,现在为华北及西北地区地方用药,商品名为“九节菖蒲”。
【产地】野生于西北山区,喜生于1000~1200m的山坡林下、沟边、阴湿地、灌丛中。主产陕西太白、宝鸡等,河南灵宝、栾川等,山西闻喜、绛县、平陆等,甘肃天水、徽县等。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将根茎挖出后,去掉茎叶,洗净泥土晒干,干后搓去细毛,簸净杂质既可。
【植物形态】九节菖蒲为多年生草本,高11~575px。圆柱形,有许多须根。基生叶,有时早枯,不存在;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花两性,单朵顶生;花瓣状,白色,倒卵形或长圆形;瘦果卵球形,有白色柔毛。花期3-5月,果期4-7月。
图3 阿尔泰银莲花
【药材特征】略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100px,直径3~5mm。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环节,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鳞叶痕及点状突起的根痕。质坚脆,折断面颗粒状,类白色,粉性,有淡黄色维管束小点断续成环。气微,味微酸而麻舌。
图4 九节菖蒲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主治】本品根茎入药,有化痰开窍、安神、宣湿醒脾、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神昏,癫痫,气闭耳聋,多梦健忘,胸闷腹胀,食欲不振,风湿痹痛,痈疽,疥癣。该品有毒,不可替代石菖蒲用药。
3.水菖蒲
【植物来源】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又名藏菖蒲、泥菖蒲等。
【文献记载】本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与石菖蒲同等入药,由于质量不及石菖蒲,所以大多由饮片批发商加工,主要销往小城市及乡镇。
【产地】全国均有生产,主产于湖北、湖南、辽宁、四川,北京怀柔、密云、延庆、门头沟、房山等山区浅水河流及琥珀中有野生(俗称泥菖蒲、石菖蒲、臭蒲子根)。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去掉茎叶及茎根,洗净泥沙,晒干。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mm,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长5~150px,具毛发状须根。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长90~3750px,中部宽l~75px。花序柄三棱形;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狭锥状圆柱形,花黄绿色。浆果长圆形,红色。花期2~9月。
图5 水菖蒲植物
【药材特征】形似石菖蒲,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但较粗大,分枝,长5~500px,直径0.5~62.5px。表面黄棕色或棕色,粗糙,环节稀疏,节间长0.3~37.5px,节间有细须残存。质坚硬,易折断,断面淡红色或淡灰白色,纤维性差,呈海绵样。横切面可见明显的环状内皮层,有多数小空洞。略有泥腥气,味辛辣。
图6 水菖蒲药材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心、肝、胃经。
【功效主治】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主痰厥昏迷,中风,癫痫,惊悸健忘,耳鸣耳聋,食积腹痛,痢疾泄泻,风湿疼痛,湿疹,疥疮。
4.石菖蒲、九节菖蒲和水菖蒲的鉴别
表1 石菖蒲、九节菖蒲和水菖蒲鉴别
石菖蒲
九节菖蒲
水菖蒲
来源
天南星科石菖蒲
毛茛科阿尔泰银莲花
天南星科水菖蒲
药用部位
根茎
产地
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等
陕西、河南、山西、甘肃等
湖北、湖南、辽宁、四川等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去掉茎叶、须根,洗净泥沙,晒干即可
秋季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泥土晒干,干后搓去细毛,簸净杂质既可
春秋二季采挖。去掉茎叶及茎根,洗净泥沙,晒干
植物形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750px
多年生草本,高11~575px
多年生草本,高90~3750px
叶形
叶剑状条形,先端惭尖,有光泽,中脉不明显
基生叶,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
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
花序
肉穗花序,花小而密生,淡黄绿色。4~5月开花
花两性,单朵顶生;花瓣状,白色,倒卵形或长圆形。花期3~5月
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花黄绿色。花期2~9月
果
浆果肉质,倒卵圆形
瘦果卵球形
浆果长圆形,红色
药材特征
外形
扁圆柱形,常有分枝,长3~500px,直径0.3~25px,细
略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150px,直径0.3~17.5px,小又细
扁圆柱形,有分枝,长10~600px,直径1~37.5px,粗
表面
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黄色,粗糙,多环节,节间长0.2~20px,上侧有略呈扁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
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环节,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鳞叶痕及点状突起的根痕
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有细环纹,节间长0.3~37.5px,节上残留棕红色毛须
质地
质硬脆,折断面呈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
质坚脆,折断面颗粒状,类白色
质硬,折断面呈海绵样,类白色或淡棕色
横切面
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
粉性,有淡黄色维管束小点断续成环
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有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小点
气味
气芳香、味苦、微辛
气微,味微酸而麻舌
气较浓烈而特异,味苦、辛
化学鉴别
各取粉末1g,用10ml乙醚浸泡20分钟,取浸提液点于滤纸上,干后在紫外灯(254nm)下观察颜色
紫红色荧光
浅绿色荧光
蓝紫色荧光
功效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开窍化痰,醒脾安神,有毒
化痰开窍,健脾利湿
上表总结了三种“菖蒲”的植物和药材特征信息。简单来说,以石菖蒲为正品标准,九节菖蒲和水菖蒲与其显著区别点在于:1.阿尔泰银莲花叶为三出复叶,宽卵圆形,花瓣状,白色,与其石菖蒲剑形叶,肉穗花序完全不同;2.九节菖蒲药材较小而细,多环节;3.石菖蒲喜生于石碛之间,而水菖蒲多生于池泽,水湿之地,剑形叶比石菖蒲长很多,且药材也比石菖蒲粗大。
虽然以上几个区别点非常明显,但是实际鉴别中并非每个药材都具有这些显著特征,所以在鉴定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仔细对比,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您日后鉴别石菖蒲提供帮助。
附:唐菖蒲、钱菖蒲
唐菖蒲
来源于鸢尾科唐菖蒲的干燥根茎。又称十样锦、剑兰、菖兰、荸荠莲等。原产非洲热带与地中海地区。喜凉爽的气候条件,畏酷暑和严寒。要求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是常见的观赏植物。
形态特征:株高40~3750px,每株有刚直的叶片6~9枚,规则的嵌迭排列,长35~1500px,宽4~150px,硬质,叶梢锐尖,叶脉6~8条,凸起而显著,呈平行状。花茎从叶丛中抽出,穗状花序,长30~1875px,每个花穗着花8~24朵,通常侧向一边,排成两列,花冠直径8~400px,有红、黄、紫、白、蓝等单色或复色品种。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喇叭形,钟形等,稍向上弯曲。
唐菖蒲地下部分具球茎、须状根和收缩根。球茎为休眠器官。球茎扁圆形或卵圆形,球茎的外部包有4~6层褐色膜被,对球茎起保护作用,球茎上有芽眼3~6个,成直线排列,中间的为主芽,旁边的为侧芽。《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唐菖蒲的球茎入药,名曰标杆花、八百锤、千锤打、铜锤。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辛、温。有毒。具有解毒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外用治腮腺炎,疮毒,淋巴结炎。
图7 唐菖蒲
钱菖蒲
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钱菖蒲的根茎。又称鲜菖蒲、细叶菖蒲。李时珍曰:“甚则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谓之钱蒲是也。”这与现代应用的钱菖蒲想吻合。本品为矮小纤细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250px,叶狭如韭,宽2~3mm。根状茎细而稍扁。多分枝,长3~15,直径5mm。表面浅黄棕色,有紧密明显的环节,节间长2~2mm,有残留鳞片,节下生根。质脆气微香,味微辛。
本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北京地区作鲜菖蒲用,名医孔伯华、王逢春、施今墨都曾用此药作芳香开窍之用。新中国成立后为简化经营,这个传统有效新鲜中药材也随之绝迹。全国中药鉴定专家金世元老先生认为应该继承中医中药遗产,恢复此药经营,以促进临床疗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