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在绝经后女性与老年人中比较多发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在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是多发病与常见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患者骨量减少,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同时,患者骨密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引发骨折,还表现为驼背、身高下降等。
目前,治疗该病的化学类药物主要有活性维生素D、氟化物、钙剂、雌激素等。然而,西药的应用往往具有相应的适应证,并会伴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老年人由于胃肠对钙盐吸收差,单纯口服钙片不能明显提高血钙浓度,长期大剂量补钙反而有增加体内形成结石的风险。因此,不少患者更倾向接受中医药治疗。
传统中医学典籍中并没有骨质疏松的名称,但就其骨痛、腰痛、肢体痿软无力、驼背畸形、筋骨拘挛甚至骨折等临床特征来看,骨质疏松症相当于中医学里“骨痿”“骨痹”“腰痛”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肾虚髓亏容易出现驼背、骨折、骨痛、身高变矮、腰膝酸软、视物模糊、脱发等症状。此外,脾主身之肌肉,《灵枢·本神》指出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脾旺是筋骨强健、气血旺盛以及肾充的关键影响因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有赖于脾的运化,若人体脾肾虚弱,则影响筋骨的正常发育。同时,瘀血作为其致病因素之一,能够阻碍气机运行,导致气机郁滞,使全身或局部气血不畅,而导致疼痛症状。严重者会使机体脏腑功能障碍,减慢骨组织新血化生的速度,进而影响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最终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究其病因病机,不外乎肾精亏虚、脾胃虚弱、瘀血阻滞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以在治疗骨质疏松过程中,多以补益肝肾为主,辅以活血、健脾之法。
中医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得益于其副作用小、远期疗效较佳的优势,同时具有多途径、多靶向的整体调节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腰痛宁胶囊是纯中药制剂,用药道地正宗,是在“九分散”的基础上,由马钱子粉(调制)、麻黄、苍术、乳香、没药、土鳖虫、僵蚕、全蝎、川牛膝、甘草等药物组成。组方中的马钱子、麻黄、苍术,可燥湿散寒、温经通络、止痛;乳香、没药、土鳖虫,可辛香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全蝎、僵蚕,可搜风祛痰、通络止痛;川牛膝可引血下行、补肝肾;甘草可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黄酒可温经通络止痛、补脾气、护胃气,引药直达病所。诸药配伍,共奏祛寒湿、止痹痛、温经络、畅气血、补肝肾、强腰脊之功。
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发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致的腰背痛患者,服用腰痛宁胶囊后止痛效果明显,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了改善。而且,临床所见大部分病人服用此药无严重不良反应。研究表明,腰痛宁胶囊治疗腰背痛起效快,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重
要
声
明
近期杂志社接到众多作者反映,有不明身份人士声称自己是《基层中医药》杂志编辑,以“抽查往期稿件相关数据”为由要求作者添加其微信。请广大作者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李刚
本文编辑:朝阳
查阅更多精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