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是大家喜爱的一种食物,别看它小,但是它品种多样,照亮了海州区浦南镇很多村民的致富路。浦南镇投资建设了一个番茄庄园,里面有将近一百多种番茄品种,用不同栽培方式种植,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也让种植户怦然心动,因为他们凭借小番茄,走出了一条致富的道路。
冬日的上午寒意浓浓,记者来到海州区浦南镇草舍村的番茄庄园,一踏入番茄智慧展示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生机勃勃的绿植仿佛在讲述番茄的故事。在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展示区,名为绿提的番茄果子,绿油油挂在架子上,十分讨喜。而在旁边的福特斯(72-152)品种,呈现的则是红彤彤的颜色,让展示区看起来十分热闹。记者了解到,番茄庄园是依托浦南镇番茄产业重点打造的,主要是为了服务种植户,更好的种植番茄。
海州区浦南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汪伟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浦南镇西红柿种植有3000多亩,主要集中在草舍、汪新、新建、江浦四个村,浦南西红柿最具特色的是在我们草舍村,以酸甜可口、沙糯多汁出名,深受市民喜爱。我们番茄庄园项目就坐落在浦南镇草舍村,占地210多亩,配套一心两区三市场,致力于整合现有的西红柿产业,服务当地种植户,做大做强浦南镇西红柿品牌。
据了解,番茄庄园项目总投资为10029.18万元,占地面积201亩,由番茄智慧展示馆、番茄智慧生产区、采摘休闲体验区三个区域组成,致力于打造集教育科普、生态采摘、农业示范为一体的农博综合体。馆内汇聚了现代化无土栽培技术、现代园林造景艺术、国内外先进的番茄生产设施设备等,主要分为热带植物科普区、家庭园艺区、农产品展销区等8个部分。不仅可以向种植户介绍番茄种植的新技术,还可以为附近的村民提供就业场所,我们在馆内看到,有几位村民正在番茄种植区域忙碌着。目前,草舍村的番茄种植户收益有了大幅增加,他们表示在,在家就能挣钱,比外出打工好多了。
海州区浦南镇草舍村番茄种植户 李维强:以前在外面打工,乡里面、村里面发展大棚,我们就回家种大棚,现在种大棚比外面打工经济要比在外面打工高,现在我们的西红柿等于是反季节,现在等到春节过后我们大量上市,现在家家西红柿销路不愁。
记者了解到,草舍村种植番茄是在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自己特色的种植方式,加上天然的土壤优势,草舍村的番茄口感好,所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番茄种植的行列中,草舍村也给予了政策、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支持。
海州区浦南镇草舍村党总支书记 蒋东阳:这几年我们引进新品种,进行了旧棚改造,种出来的西红柿品质也比以前好了,影响力也大了,采摘的也多了,价格翻番,老百姓收入也是翻番,今年的行情特别好,采摘西红柿卖到15到20块钱一斤,蔬菜西红柿卖到5块到6块钱一斤,所以一个大棚纯收入今年最低不低于5万纯收入。
番茄产量增加,目前的传统型销售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如今的市场行情,为了拓宽销路,草舍村和市农发集团合作,准备建造一个配有冷库、分拣区、装卸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交易市场,同时,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设网点,成立直播带货。
海州区浦南镇草舍村党总支书记 蒋东阳:我们这边服务中心有直播间,我们很多网红进行对接,他们很有兴趣到我们这地方来做直播,已经联系了几个,现在已经搞直播了,已经销售了。
为了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浦南镇进一步探索生态休闲都市农业发展新模式,整合涉农资源,迎合都市消费需求发展,比如开展番茄采摘活动,打造番茄科普教育基地,构建以采摘与品尝为主题的绿色休闲基地等,发展番茄周边产业,提高番茄价值,让种植户走上致富路。
海州区浦南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汪伟 :西红柿产业早已成为草舍及周边几个村的主要产业,西红柿种植也解决了本村的劳动力,带动了周边观光采摘项目的快速发展,持续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是乡村振兴和农旅结合的一个重点的项目。
产业兴,农民富。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农业是重要支撑,接下来,浦南镇将抓好番茄产业,提升本镇的番茄竞争力,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海州区浦南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汪伟:下一步,海州区浦南镇将充分发挥草舍西红柿产业的资源禀赋,以番茄庄园为平台,引领西红柿产业提升,打造西红柿品牌,做大做强西红柿产业,以产业融合为引擎,推动海州区浦南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提速和增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