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实现豌豆高产,该如何科学施肥呢?
豌豆是我们最喜爱的蔬菜之一,营养丰富,原产于地中海和亚洲,是世界上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种植要想获得高产,施肥是重点,那么豌豆如何通过施肥获得高产呢?豌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种植范围很广。但在豌豆苗期易发生基腐病,导致幼苗生长缓慢,萎陷,逐渐死亡。那么如何防止豌豆根腐病呢?
为了获得豌豆的高产,除了生长期的施肥外,种植前首先要选择种植地点。豌豆对土壤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适合多种土壤。但是,pH值为6-8的壤土或黏土是合适的。土壤pH值一旦低于5.5,就容易发生病害,结荚率降低。如果酸度过高,可以改善石灰和草木灰的条件。另外,豌豆的根系会分泌一种对根瘤菌活性和根系生长有效的物质,最好不要继续种植。
豌豆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很大,其中氮最多,其次是钾、磷最少。虽然它的根瘤可以固定土壤空气中的氮,但我还是需要追施氮肥。在施氮肥时,要注意根瘤的供氮。在生长初期,如果氮肥施用量过大,会导致根瘤形成延迟,造成地上茎、叶地上长,造成花、荚脱落;但是,如果收获时氮肥供应不足,就会缩短和降低收获时的产量。此外,在结瘤时,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可以促进结瘤的形成,防止植物过度生长,增强抗病性。
豌豆具有硬实的生长周期,其主根发育迅速。一般播种后一周内即可出苗。它的主根在出苗10天后长十几厘米,生长20天后可以长到154厘米以上。所以种植前一定要施基肥。北方春播一般在秋耕时施基肥,南方秋播一般在整地时施基肥,保证幼苗有足够的养分生长,使幼苗整齐苗壮。有机肥为主基肥,化肥为辅。每亩可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尿素10公斤。
在生长期,为了使其开花结荚,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追肥,初肥可在花期施用。一般每亩施尿素5公斤,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雨季前或施肥后浇水,加快植物吸收。第二次在结荚期每亩施尿素7-8公斤,三元复合肥20-25公斤,还应结合浇水。
1.出现症状
豌豆基腐病又称豌豆苗枯病,主要发生在豌豆苗期,会危害豌豆的种子和幼苗,在出苗前会造成种子腐烂。幼苗患病后,茎基或根颈会萎缩腐烂,患病部位会有褐色变为红棕色,子叶上的病变会呈近圆形、红棕色。茎基部或根颈处产生椭圆形或长斑,或斑会逐渐下垂。斑绕茎延伸一周,患病部位萎缩或开裂,导致幼苗生长缓慢,逐渐萎陷或死亡,湿度高时会长出浅褐色的蜘蛛丝霉菌。
2.发生规律
豌豆根腐病的病原菌菌丝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腐烂2-3年。菌丝体可以直接侵入宿主,并通过浇水和耕作操作传播。根腐病菌能在13-42℃繁殖,最适温度为24℃。此外,播种过密、间伐过早、温度过高或反季节栽培容易诱发病害。
3.预防措施
豌豆避免连作,应与非豆类轮作三年以上,可减少小区内病原菌基数,降低发病可能性。种植时应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离开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育苗,用无病土作基床土。比如老床育苗,床土要全部翻过来。收割庄稼和杂草应在种植前根除。土壤深度日晒或淹水3 ~ 4天,可消除隐藏在土壤中的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基数。整地时,每亩可喷洒600-750公斤生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度,防止土传病害。栽培中发现的病株应及时拔除,或切除病株部位,带出田间处理。
4.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采用甲基立枯丝核菌EC、甲基托布津、井冈霉素、恶霉灵等药物灌胃控制。当立枯丝核菌和腐霉混合时,可与普利克和饥荒一起每7-10天控制一次,连续控制2-3次。
种植豌豆想要高产,对底肥的要求都有哪些?
种植豌豆的肥料管理谁都知道这种豌豆对氮肥的需求比较大。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的“元素”,特别是豌豆的豆粒发育时,对氮肥的需求在整个增长期是最大的。
我记得在甘肃农村老家种豌豆之前先给脚底施肥。当然,一般使用的农家肥料、人粪、牲畜屎尿,种植时会散开,接着均匀地喷洒尿素和钾肥。这样的话,豌豆对刚开始的肥料供应非常好。
在生长期施肥。一般在豆粒发育期间需求量很大,所以要想进行有效的追肥,就要以这种氮磷钾肥为主。
豌豆种植土壤管理土壤酸碱程度必须处于适当的中间位置。这种豌豆对种植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但如果这种土壤的酸碱程度不合适,会直接影响最终产量。特别是在连作情况下种植豌豆对土壤管理和播种前处理至关重要,要与腐败的农家肥和重酸碱程度一起进行。
豌豆播种好后,经过发芽期要注意地里的杂草。那么南方豌豆是10月播种的冬天豌豆,北方是4月间播种的春天豌豆。那么根据不同的种植地区,要注意东海和杂草的处理。
豌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很高的温度,但温度越高,发芽越快。通常可以在3 ~ 5度发芽。它的耐寒性比较强。
首先准备种子,不要想要浮在水面上的种子,剩下的种子会发芽。将种子放入2度环境中,低温处理时发芽速度会更快。
播种前要施肥充足,才能结出更多的豌豆。使用按需方法。每窝种五个。播种后覆盖5厘米厚的土,天气干燥时还可以再覆盖一些土。然后浇水
豌豆播种后发芽了,要经常给土壤松土,冬天可以浇一次。可以安全地过冬。
豌豆开花前要施肥一次,多施磷钾肥。经常浇水豌豆开花约17天后可以做荚。等到饱腹的时候,就可以采摘和收获了。
豌豆要怎么种植才能产量大?豌豆的种植面积不是很大。绝技豆荚时期已经上市,以烹饪和休闲材料大部分供应酒店酒店,农户做少量种植者,其余则进行集市销售。成熟时经过加工,以凉粉、味道好、清热的食物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碗豆的种植方式并不繁杂。由于地区不同,种植的时间和方式不同,大致采用两种模式。也就是说,播种和穴播,下面是关于种植和管理。
由于豌豆本身的特性,土壤不必太肥沃。乔巴市格鲁距离保持在3 ~ 5厘米,行距保持在15厘米。血波时,树桩保持在3 ~ 5厘米,行距最好为15厘米。用两种方法种植时,必须合理地掌握种子的数量和距离。密度太大容易发生插秧现象。苗子多不利于豌豆的高产量,同样密度太低,即使大豆苗长得好,产量也不高,所以合理密植是保证豌豆丰收的。豌豆易管理,耕作除草,旱情要采取喷洒方式,不能填满。豌豆属于底部低的植物,所以田地里湿度不能太高。豌豆荚期间,根据实际情况浇水时要适当补充有机肥料,但不能过量。
豌豆的需肥规律是怎样的?在什么时候施肥效果好呢?
豌豆可以做成更多的食物或凉菜,但一般是做成凉菜。根据实际研究,生产100kg豌豆时,要吸收的氮可高达1.6kg,不包括其他化学物质。它对但是物质的需求比较大,尤其是在它的力量发展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保证。从豌豆出苗到开花期,其吸收的氮素总量可达总量的40%左右,开花期结束时,其吸收的氮素总量可达99%。
豌豆从出苗到开花,它能吸收高达83%的某些化肥。在开花结荚期间,它吸收最多的营养。根部的根瘤菌有很强的能力。在合适的条件下,它每年可以从大气中吸收4~5公斤的营养物质。因此,虽然它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但大部分来自自身。
豌豆施肥要注意前期,因为基肥要有充足的有机养分,一般每亩使用的有机养分可达2~3吨,其他一些化肥要适当搭配,可达20~30公斤左右。播种时,每亩搅拌20~30粒根瘤菌粉,可有效增加根瘤菌数量,促进其植株快速生长。追肥可以在苗期使用一些化肥,保持细菌的生长繁殖。每亩土地用量控制在1~2公斤左右。
当豌豆生长时,其叶面的养分添加在中后期也很重要,能起到很好的增产效果。可以适当使用和喷洒一些浓度为0.1% ~ 0.2%的硼砂。开花和收获前,应一次性添加营养物质,使用的有机营养物质可达8~15公斤左右。上架后,可以结合其实际生长状态,即开花结荚期间的状态,适当添加一些复合肥,控制在60 kg左右。
总结:豌豆出苗后要及时检查补苗,苗木配方处理会出现死苗,影响最终产量。当它的苗高到30 cm时,可以在根外堆肥,加一些微肥选择晴天,下午加一周,然后再继续喷500倍硼砂溶液,因为在整个生长期,根据它的生长情况,
请问豌豆应该怎么追肥比较好?
[笑脸]
在豌豆苗长至2片真叶时应及时追加施用速效氮肥,豌豆苗每采收一次施用一次速效氮肥,施用4公斤尿素兑水成0.3%,施用4-5次即可,可以促进豌豆苗的生长,并进行追施0.2%磷酸二氢钾。
根据豌豆的长势,可在开花始期进行第1次追肥,一般施尿素5千克、氯化钾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结合浇水;第2次追肥可在坐荚后进行,每亩追尿素7.5千克,氯化钾7.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同时结合浇水。
供参考感谢关注敬请评价谢谢
豌豆苗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一、选地整平
种豌豆首先要选好地方。由于这种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耐旱却不耐涝,所以一定要在干燥的环境中种植。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也可以防止根部被淹,对其呼吸很帮助。另外,土壤是否肥沃,也对植株的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播种时间
豌豆在不同的地区播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多为春播,一般在3-4月份进行,等到7-8月就能收获。而长江以南的地区为秋播,播种要在10-11月份,等到第二年4-5月份的时候收获。
三、浸种催芽
豌豆播种前需要进行催芽。先将种子浸泡到40%的盐水中,把干瘪或遭受虫害的种子除去,然后用清水将剩下的种子洗一洗,并用纱布包裹,每天要喷水增湿,等到种子露白后,就可以将纱布打开,将其放到2℃的环境中,15天左右就可以发芽了。
四、进行播种
一般豌豆要采用点播法进行播种,将2-6粒种子种到一个穴中,穴与穴之间要间隔10-20厘米,播种后要覆5-6厘米厚的土,如果气候干燥的话,可以再厚一些。等到幼苗长到8-10厘米高,叶子有2-4片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