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量元素类肥料的作用肥知多少
微量元素类肥料的作用
微量元素是指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主要有铁、铜、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虽少,但由于他们在植株内往往是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作物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因此,当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绝收。反之,如果这些元素过多,又会出现中毒现象,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还会引起人、畜的某些地方病的发生。以下就6种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和缺乏时作物的表现做一个简单介绍,以增加广大农民对微量元素肥料的认识。
1、硼的营养作用 硼在植物体内比较集中于茎尖、根尖、叶片和花器官中,双子叶植物中的含量常常高于单子叶植物。硼能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缺硼的一个重要症状是子粒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形成,从而影响作物的收成,硼对作物体内糖的合成和运输有促进作用,缺硼时叶绿体退化,影响光合作用。硼可以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活性,增加固氮量,缺硼时,根留不发达,影响固氮量。硼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2、铁的营养作用 铁是叶绿素形成不可缺少的,在植株体内很难转移,所以叶片“失绿症”是植物缺铁的表现,并且这种失绿首先表现在幼嫩叶片上。另外,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有影响。
3、铜的营养作用 铜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增强植物的抗性。缺铜时,植株生长瘦弱,新叶发黄,凋萎干枯,叶尖卷曲发白,有坏死斑点。
4、锌的营养作用 锌能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缺锌时作物生长发育出现停滞。
5、锰的营养作用 植物叶绿体中含有锰,锰能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时期生长,缺锰时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硝态氮在体内的积累。表现为叶片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并逐渐增多散布于全叶,使叶片变成红灰色,叶片皱缩。
6、钼的营养作用 钼是固氮微生物,特别是与豆科作物共生的根瘤菌固定大气氮素时所必需的。同时又能增进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缺钼时植株矮小,叶片脉间失绿,叶缘枯焦,向内卷曲,成萎蔫态。 (曼萱)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
随着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有机肥施用量的相对减少,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和作物在不断增加,因此有不少农民和肥料营销商询问,怎样才能知道作物是否缺中微量元素?缺了该怎么办?
作物缺中微量元素可以用哪些方法补救?
不一定每个地块、每种作物都需要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要因缺施肥。如果需要补施这些养分,可以通过土壤施肥、叶面喷施、浸种、拌种、蘸秧根等方法。在施肥方法上,微肥作基肥时因用量少,应与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或潮干土拌匀后施用;作叶面肥时,应避开烈日和雨天,一般在下午4时后进行。不可随意与碱性农药或化肥混合配液。叶面肥溶液的用量每亩约50公斤,一般不超过75公斤,以叶的正、背面喷遍,肥液开始下滴为宜。
盲目过量施用微肥会危及环境安全,发现缺中微量元素症状再施用为时已晚,而个体农户或农场又难以进行缺中微量元素的测试诊断,该怎么办呢?较为可行的判别方法是:凡是连续高产而又长期不施有机肥的田块,长期遭雨水冲刷的岗坡地,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地等都可能缺中微量元素,南方红壤、西北旱区和经济作物土壤缺素可能性更大。对大田作物,要重点关注对某一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敏感的作物,例如玉米、水稻易缺锌,油菜、棉花易缺硼,豆科作物易缺铁、缺钼,花生易缺铁、缺钙等。另一种方法是进行小面积的微肥施用与不施的对比试验,施后有效的为缺中微量元素,否则为不缺。
各种作物的中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土壤施用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大致相当,甚至更多,而微量元素肥料的土壤施用量较少,例如多数大田作物亩施用量,硫酸锌只有1~2公斤,硼砂只有0.5~1公斤。果树和蔬菜等经济作物高一些,一般每亩也不超过3~5公斤。所以多在播种或移栽前将微肥与潮干土或腐熟有机肥混拌均匀后,与基肥一起沟施或穴施。多数微肥与磷肥混拌后会形成难溶性物质,相互降低肥效,所以两者不要混合在一起施用。
常见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哪些
首先原材料要好,且配方合理科学,微量种类多。苗生财微量元素水溶肥,产品原料全部采用国际国内大型企业,包括:硫酸锌采用中冶集团葫芦岛锌业股份公司,硫酸铜采用国有大型企业江西铜业集团,硫酸采用智利进口企业知名产品,有效硅采用四川自贡螯合元素生产企业;配方科学是经过农科多次实验,多次实证的产物,微量元素含作物所需要的钙、镁、硫、铁、锌、锰、铜、钼、硼、氯元素等多种中微量元素。原料好,水溶性好、无残渣、无残留,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或氮、磷、钾单质水溶肥料按1:10比例混合使用,喷施、冲施或滴灌均可
市面上哪个牌子的化肥能增加农作物的抗逆能力?
一、中微量元素肥料
1、什么是中微量元素:农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达几十种元素,除了我们经常使用的氮、磷、钾这些元素外,还有如钙、镁、硫这些元素,它们与氮、磷、钾相比需要的少些,而与其它的微量元素相比,如硼、钼、锌、铁、铜等又多些,居中间位置,所以叫它们为中量元素,在植物体内比例为0.01~1%,超过1%的为大量元素,小于0.01%的为微量元素。
2、一般常用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哪些:中量元素肥料分别是钙肥,如氯化钙、过磷酸钙、钙镁磷等;镁肥,如硫酸镁、无水钾镁矾等;硫肥,如硫酸铵、硫酸镁、硫酸钾等;硅肥,如硅酸钙、硅镁钾肥等。微量元素肥料分别是铁肥,如硫酸亚铁,络合铁等;锌肥,如硫酸锌、氧化锌等;锰肥,如硫酸锰、氯化锰等;硼肥,如硼砂、硼酸等;钼肥,如钼酸铵、钼酸纳。
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作用
1、提高产量
中微量元素虽然植物利用得少,有的甚至微乎其微,但在植物生理代谢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向土壤施入的有机肥料减少,或者不施,致使中微量元素的来源中断,再加上化肥大量施入,进一步加速了土壤中的中微量元减少,出现了土壤板结、黄苗、死苗现象,最终导致产量俳徊不前,或下降的结果。通过有针对性地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是提高产量最根本的措施。据试验,施中微肥后,粮食作物可增产15%以上,油料作物可增产20~30%,瓜果蔬菜可增产30%以上。
2、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
抗逆性就是抵御自然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如病虫、冻害、倒伏等。通过叶面喷施或追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改善植株生理机能,促进养分吸收,植株健壮了,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加强了。如油菜施硼肥或叶面喷施,植株有很好的抗冻能力。再如油菜施硼肥可以预防花而不实病,大白菜施钙可以预防干烧心病。植株缺少硫,抗旱能力就会大大减弱。为此说中微量元素是增强植株抗逆的重要物质。
3、提高农产品质量
中微量元素可促进氮磷钾大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养分供给,避免了营养不良而使用激素,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差的现象,如瓜不甜,果不香等。另外,有中微元素量在植物生长中起到活化剂的作用,例如锌影响生长素的生成,锌充足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自然就能提高农作物产品质量。
中微肥具体包括什么肥料?
中微肥包括:镁肥,铜肥、硼肥、钼肥、锰肥、铁肥和锌肥等
中微肥是中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组合后产生的复合肥总称。全名是中微量元素复合肥。中量元素是指钙、镁、硫、硅。微量元素是指锌、锰、铜、铁、钼、硼。中微量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
中微肥的作用: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为多种酶或辅助酶的组成部分,对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着重要的促进和调节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尽管在作物体内含量少,但作物缺乏某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导致产量、品质下降。
微量元素用量不能过大,过量施用不但经济上浪费,而且会出现作物中毒现象,为了有效地发挥微肥的增产作用,必须做到因土,因作物有针对性的施肥。
常用主要中微肥及施用方法:
1、硼肥:主要有硼砂、硼酸,其次还有硼镁肥等。硼砂、硼酸为常用硼肥,每亩土壤追施0.5-0.7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1%-0.3%,浸种浓度0.01-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2-0.5克。
2、锌肥:主要有硫酸锌,另外还有氧化锌、氮化锌、鳌合态锌等。硫酸锌为常用锌肥,土壤追施每亩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
0.05%,浸种浓度0.02%-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1-3克。
3、钼肥:主要有钼酸铵,其次还有钼酸钠、三氧化钼等。钼酸铵是常用的钼肥,每亩土壤追施50-150克,喷施浓度0.01-0.1%,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2~5克。
4、铜肥:主要有硫酸铜,另外还有氧化铜、鳌合态铜、含铜矿渣等。硫酸铜为常用铜肥,每亩土壤追施0.8-1.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0.05%,浸种浓度0.01%-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3克。
5、锰肥:主要有硫酸锰,其次还有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等。硫酸锰是常用的锰肥,每亩土壤追施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5%-0.2%,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4-8克。
6、铁肥:主要有硫酸亚铁,另外还有硫酸亚铁铵、铁的鳌合物等。硫酸亚铁为常用品种,每亩土壤追施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5%-0.3%。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