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炎症时有发生,轻者引起配种延误,重者则可失去繁殖能力,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必须引起养猪户的重视。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母猪产后炎症的危害,母猪产后怎么消炎。
母猪产后炎症的诱发因素
母猪产后炎症主要是指受到各种致炎因子的刺激导致母猪产生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和乳房炎的综合症候群。导致母猪产后炎症因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各种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可以直接损伤组织;病毒在被感染的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坏死,导致组织器官功能损伤;有些具有抗原性的病原体感染后通过诱发的免疫反应而损伤组织,正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广泛存在会直接导致母猪产后炎症的产生。其次是产道损伤,在母猪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仔猪胎位不正,在子宫收缩时仔猪的蹄甲划伤子宫,造成机械损伤继发感染导致炎症产生。再次就是母猪便秘也可能导致母猪产后炎症,由于便秘导致毒素的蓄积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会导致母猪产后炎症的产生。
母猪产后炎症的严重危害
1、延缓产后体况恢复:由于生产疼痛和体温升高会抑制中枢神经,导致母猪的饮水量和采食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饮水、采食量的降低导致母猪产后能量和营养摄入不够,会延长母猪产后体况的恢复,甚至导致母猪产后体况恢复不良。
2、母猪产后发情延迟:由于炎症本身会造成母猪机体的内分泌紊乱,激素调节失常,会导致母猪产后不能正常发情,出现发情迟缓、假发情等现象。而且由于炎症导致母猪体况恢复不良,特别是子宫没有恢复到理想的生理状态,会出现配种困难,屡配不孕的情况。
3、仔猪腹泻发病率高:炎症产生于乳房会导致乳房炎,严重影响母猪的泌乳。饮水、采食量的降低会导致能量和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也会严重影响母猪的泌乳量和乳品质。正是由于泌乳量和乳品质下降,使得仔猪得不到母源抗体的有效保护,仔猪腹泻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1、调理母猪免疫力和繁殖系统,排出体内内毒素,同时净化母猪体内的细菌,让母猪血液中始终有有效的血药浓度,减少疾病的发生。
2、通过母猪中西药物保健用药,母猪饲养中可减少了母猪疾病的垂直传播,仔猪饲养中可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增强抗病能力保母更保仔。对于针剂选择,母猪产猪时体格比较健壮的,产程比较短的,在4个小时内的,一般药物要子宫灌注或针剂1-2次,产程超过4个小时的要注射2-3次,再长者需要进行输液对于产后消炎药物比较多,一般有如下几种:
1)子宫灌注药物:
子宫直接灌注,但要求不能损失子宫绒毛,适合各种规模的猪场。可选用炎立停100ml灌入子宫,药物直达子宫,可消炎,促进胎衣,恶露等排出,同时彻底清洗子宫,促进子宫粘膜修复,药物比较直接,效果比较好,操作比较方便。
2)普通西药注射:
如青链霉素,散养猪场用比较多,青链霉素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有很多弊端,青霉素药物抗菌窄普药效持续时间短,血液药物峰值只能持续6-8个小时,再就是耐药性严重,一般实际使用剂量都要加大,一般在350斤母猪用到青霉素7-8只,链霉素用到4―5支,一天两次,连用2-3天,而且还要复配其他药物,不过它不能促进恶露排出和恢复子宫黏膜,总体造价比较高,劳动强度比较大,操作不方便。
3)用5克装的叫“头孢噻呋”的消炎:
散养户较多,头孢噻呋是微黄色的,一看药品颜色和实际用量就都知道了,其实一般都青霉素,好的用点氨苄青霉素配合点安乃近,所以呈白色,那是好的,很多用淀粉或葡萄糖的,作为母猪产后消炎,产后消炎快而且持续时间短,有的退烧过快,母猪不但不吃饲料,而且会出现回奶现象,我感觉不太好。
4)有的猪场用土霉素:
土霉素广谱长效,消炎效果还是可以的,同时对附红体也有作用,弊端在于油性,不好注射,吸收性不好,血药浓度达不到也不能起到好的效果,注射比较费劲,需要分点注射也不方便。
5)大的猪场有的用真正的头孢噻呋钠,一支也要接近20多元,效果好但造价高,实际应用的也少。
以上就是母猪产后炎症的危害,母猪产后怎么消炎的内容了,母猪是规模猪场生产的发动机,生殖道炎症会严重影响生产水平,尽量避免管理上的相关缺陷,提早预防才是管理母猪的上上之策。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