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复合肥怎样浇花,用水稀释后再浇灌
氮磷钾肥在浇花时最好稀释后再灌溉,利用肥液灌溉的形式添加在盆土当中。除此外,氮磷钾复合肥也可以作为底肥埋入土壤内,不过用量要少。遵循薄肥勤施的追肥方法,保证茎干健康生长,叶片翠绿,在花果期产量品质双丰收。
1、稀释后浇花
氮磷钾复合肥怎样浇花,一定要先兑水稀释后才可以进行灌溉。施肥时,肥料和水按照1:1000或者1:1500的比例进行混合,让氮磷钾复合肥和水分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肥水的浓稠度不可过高,以免浇花后出现肥害。
2、埋土施加
氮磷钾复合肥除了混合为溶液浇灌外,也可以作为底肥埋在土壤当中。埋土的复合肥,肥料不要和根系靠的太近,最好远离根系避免烧根。因为埋土的复合肥浓度过大,所以要少量施加,不然养殖风险实在太高。
3、薄肥勤施
建议大家再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浇灌花卉的时候,保证薄肥勤施的操作方法。大部分花卉植物在生长旺期也只需要一定的肥料强度就能生长得很好,而薄肥勤施的方法正好能够满足。在夏季高温酷暑和冬季严寒环境下,则应停肥。
4、复合肥好处
氮磷钾复合肥中的肥料元素丰富,能够促进叶片发育生长进行细胞分裂变得更加青翠嫩绿。对于茎干的生长起到促进和保护的作用,提升植根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病虫害侵袭。花果期可提升花果的产量和品质。
磷酸二氢钾有什么功效,
一、磷酸二氢钾可以搭配使用方案:
1、磷酸二氢钾+葡萄糖
磷酸二氢钾和葡萄糖混用,叶面喷施效果较佳。
0.2%的磷酸二氢钾加0.3%的葡萄糖溶液喷施在作物上能增加作物干物质的积累,葡萄糖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如果再加上可再加入0.2%的尿素溶液的话就更完美了,磷酸二氢钾+葡萄糖+尿素这样搭配就基本构成一个植物所需要的基础营养液,同时对作物的灰霉病和霜霉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2、磷酸二氢钾+硼
磷酸二氢钾和硼肥搭配时,应选硼酸或者是微倍硼(四水八硼酸钠,冷水速溶的那种)。不建议磷酸二氢钾和硼砂搭配使用,是因为硼砂水溶性不是太理想,使用时甚至还需要用热水溶解,再者硼砂水溶液显碱性,不适宜和酸性的磷酸二氢钾混用。
3、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
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这个搭配,使用后能大大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在春天果树开花后遇上倒春寒,会造成落花落果严重。
在倒春寒来临前,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云苔素内酯,可以降低倒春寒对果实落花落果的危害,最大限度的激活植物体的抗寒能力。
在冬天寒潮来临之前5-7天喷施0.2%磷酸二氢钾+云苔素内酯,能使作物的抗寒能力增加1-2℃。
4、磷酸二氢钾+尿素
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尿素穿透叶片细胞膜的能力非常强大,渗透系数和水接近,作为追肥,尿素应该是吸收最快的肥料了,肥效也是表现得特别快。
5、磷酸二氢钾+多效唑
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在果树花芽分化期(一般在11月份到1月份)施用促花药剂,让柑橘、芒果的花芽分化更好,促进来年春天开更多的花,结更多果。
6、磷酸二氢钾+矮壮素
高浓度的磷酸二氢钾略有一些类似控旺的作用,平衡作物生长,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二、磷酸二氢钾不能与某些农药混用:
1、本身是碱性的产品不宜和磷酸二氢钾混合使用,比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氢氧化钾等。
磷酸二氢钾的PH在6.6左右,属于偏微酸性,和碱性的肥料和农药混用会发生化学反应,出现絮结、沉淀、变色、发热、产生气泡等不正常现象,这个时候都会导致磷酸二氢钾功能的失效。
2、含碳酸根(CO3-)的产品不宜和磷酸二氢钾混用。因为碳酸根和磷酸二氢钾的氢离子反应生CO2气体。比如碳酸钾、碳酸氢钠等。
3、和磷酸根发生反应的产品不宜和磷酸二氢钾混用。
因为该种产品会和磷酸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絮结、沉淀,比如钙、镁、锌类的产品;农药中的代森锰锌、杀毒矾、甲霜灵锰锌不可与磷酸二氢钾混合使用。
扩展资料
磷酸二氢钾贮存方法:
1、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清洁的库房内,包装要密封、防潮。
2、不得与有毒物品和其他污染物品共贮混运。
3、运输时要防雨淋和烈日暴晒。
装卸时要小心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4、失火时,可用水、沙土、各种灭火器进行扑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酸二氢钾
黄瓜地使用硫酸钾复合肥后怎么会有烧苗现象
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并且肥料的浓度也一定要把握好,黄瓜要在不同的时期施用不同的肥料含量,否则会造成烧苗现象。
1、黄瓜需肥特点
黄瓜生长快、结果多、喜肥。但根系散布浅,吸肥、耐肥力弱,特别不能忍耐含高浓度铵态氮的泥土溶液,故对肥料品种和数量恳求都较威严。据材料,每生产1000kg黄瓜,需从泥土中吸取氮(N)1。9—2。7kg,磷(P2O5)0。8—0。9kg,钾(K2O)3。5—4。0kg。三者比例为1:0。5:1。25。
黄瓜定植后30天内吸氮量呈直线上升,到生长中期吸氮最多。进入生殖生长期,对磷的需要剧增,而对氮的需要略减。黄瓜全生育期都吸钾。黄瓜果实接近果梗,果肩部分易涌现苦味,产生苦味的物质是葫芦素(C12H50O8),产生起因极庞杂。从培养角度看,氮素过多、低温、光照和水分不足,以及植株生长瘦弱等都容易产生苦味,因此黄瓜坐果期既要满足供给氮素营养,又要留意节制泥土溶液氮素营养浓度。
2、黄瓜施肥要点
2。1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通常每亩基施腐熟的猪厩粪2500—3000kg或土粪5000kg以上,并配施盘算总用化肥中磷肥的90%、钾肥的50—60%和氮肥的30—40%。
2。2巧施坐果肥。黄瓜为无限花序,结果期较长,恳求每结一次果后需要补以水肥。据菜农经验,采取灌浑水(即将肥料溶于水中,随水灌入畦内)与灌清水相联结,可避免肥劲过分,有利于黄瓜优质、丰收。追肥应节制轻施、勤施的原则,通常每隔7—10天追一次肥,每次每亩用尿素10—15kg,并配以腐熟的粪稀,全生育期共追肥7—9次。
2。3重视施用钾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泥土缺钾的情况下,必须追施钾肥。钾对增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发展,加强黄瓜抗病性和改良黄瓜品格均有良好的作用。据有关研究,黄瓜生长初期缺钾,难以得收获;生育前半期缺钾,其产量仅为全生育施钾的1/9;后半期缺钾,尚还有1/3的收获。
2。4联结喷施叶面肥。据实践,在生长中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有良好效果。
磷酸二氢钾在水稻上有什么作用
磷酸二氢钾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改量优化品质、抗倒伏、抗病虫害、防治早衰等许多优良作用,并且具有克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的作用。
1、抗高温热害
喷施磷酸二氢钾能够提高植物组织含水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减少水稻因为高温热害造成的伤害,磷酸二氢钾能够使得影响产量的剑叶保持健壮不早衰。
2、增产
磷酸二氢钾能够提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强度,增加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增加谷粒千粒重及水稻产量。
3、抗倒伏
磷酸二氢钾能够增厚水稻叶片角质层,使得茎秆腔壁变厚,同时加强节间韧度,提高抗倒伏能力。
4、抗病虫能力
磷酸二氢钾能够促进叶片老熟,促使叶片增强对抗病虫的能力。
扩展资料
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齐穗期对磷、钾敏感,均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以水稻齐穗期前后,连续喷2~3遍、间隔期为10天为最好。一般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水50公斤喷施(即每壶水加磷酸二氢钾50-60克)。
喷施时间是在下午叶面没露水时,用喷雾状喷头均匀喷洒,切忌浓度过大烧叶。同时,在喷施磷酸二氢钾时,可根据苗情有选择地添加适量的尿素(喷施浓度1%左右),以补氮素肥料不足,其效果更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酸二氢钾
小麦灌浆期磷酸二氢钾的用量,附磷酸二氢钾的使用禁忌
;
回答
可以根据小麦苗情、长势情况等使用,在灌浆期至少喷洒2次,每亩用量100-150g,兑水30升,同时也可以添加100g尿素。磷酸二氢钾具有壮苗的作用,小麦苗期生长量较少,吸收氮、磷、钾量相对也较少,氮磷素对小麦分生组织的生长分化影响很大。随着磷酸二氢钾用量的增多,小麦产量有增加的趋势。
一、小麦灌浆期磷酸二氢钾的用量
1、可以根据小麦的苗情、长势情况等决定使用剂量,一般在灌浆期至少要喷洒2次,每亩用量为100-150g,兑水30升使用,也可以添加100g尿素,同时为其补充氮磷钾,这样效果会更好。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养分含量较高,速效的磷钾复合肥,它可以促进小麦苗期生长、小麦籽粒形成、提高粒重,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2、磷酸二氢钾具有一定的壮苗作用,一般小麦苗期生长量比较少,吸收氮、磷、钾的含量也相对较少,氮磷素对小麦分生组织生长分化有很大影响,对生根壮蘖也有明显的效果。磷酸二氢钾在苗期分解快,供给小麦吸收强度大,能够及时满足小麦自养与异养阶段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小麦苗期根系发育和分蘖生长。
3、随着磷酸二氢钾用量增多,小麦产量会出现明显增加,每亩可以基施2kg磷酸二氢钾作种肥,成本低,效果好。与不用磷酸二氢钾的小麦相比,使用磷酸二氢钾的小麦平均每亩穗数可增加3.2万穗,每穗粒数增加2.5粒 ,千粒质量增加1.1g,每亩增加小麦34-90kg,每亩平均增产65kg,增产17.6%。
二、磷酸二氢钾的使用禁忌
1、碱性产品一定不能和磷酸二氢钾一起使用,比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氢氧化钾等。磷酸二氢钾的PH值在6.6左右,属于偏微酸性,如果和碱性肥料、农药混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出现絮结、沉淀、变色、发热、产生气泡等不正常现象,这时会导致磷酸二氢钾的功能失效。
2、含碳酸根的产品不能和磷酸二氢钾一起混用,因为碳酸根和磷酸二氢钾的氢离子会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比如碳酸钾、碳酸氢钠等。
3、和磷酸根发生反应的产品不能和磷酸二氢钾一起混用,因为这种产品会和磷酸根离子产生反应生成絮结、沉淀,比如钙、镁、锌类产品。农药中的代森锰锌、杀毒矾、甲霜灵锰锌也不能和磷酸二氢钾混合使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