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美人蕉根的功效与作用
美人蕉根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观音姜(《南宁市药物志》),小芭蕉头(《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茎。
【植物形态】美人蕉(《枫窗小牍》),又名:兰蕉(《农圃六书》),水蕉(《生草药性备要》),莲蕉(《台湾府志》),昙华(《药圃回春》),红蕉、虎头蕉、凤尾花、白芭蕉。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绿色无毛,全株被蜡质白粉。具块状根茎。地上枝丛生。单叶互生,叶大,具有鞘的叶柄;下部叶片较为长大,卵状长圆形,长10~30厘米,先端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全缘或微波状。总状花序,花单生或成对,每花具1苞片,长约1;2厘米;萼片3,长1厘米,绿白色或先端带红色;花冠通常红色,管长约1厘米,裂片3,披针形,长约3厘米;退化雄蕊3,鲜红色,长约4厘米,唇瓣全缘,发育雄蕊花药与花丝相接处弯曲;子房下位,3室,花柱1,长捧状,扁。蒴果卵状长圆形,绿色,具柔软刺状物,长约2.5厘米。花期6月(江苏)或全年(广州)。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美人蕉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挖得后去净茎叶,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涩,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辛,微涩,有小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涩,无毒。”
【功用主治】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久痢,咯血,血崩,白带,月经不调,疮毒痈肿。
①《生草药性备要》:”退热毒,敷大疮,又利小水。”
②《南宁市药物志》:”收敛,驱痰。治久痢,咯血,神经病。”
③《四川中药志》:”补肾虚。治血崩,白带,月经不调,痈毒初起红肿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红崩:小芭蕉头、映山红。炖鸡服。
②治红崩,白带,虚火牙痛:小芭蕉头、糯米。炖鸡服。
③治白带:小芭蕉头、小过路黄。炖鸡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小儿肚胀发烧:小芭蕉头花叶、过路黄各等分。生捣绒,炒热,包肚子。(《重庆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取美人蕉鲜根2~4两(最大量不超过半斤),水煎1次,早晚分服,20天为一疗程。服药时忌吃鱼虾、辛辣和荤菜、荤油。初步观察63例,治愈58例,好转3例,未愈2例。治愈时间在20天左右的有34例,30天左右的有18例,最长45~47天,有6例。此外,亦有用美人蕉与苛草根、铁马鞭制成合剂,治疗100例,治愈92例,基本治愈8例。
提醒您:美人蕉根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美人蕉为什么入冬前要挖根?
我认为要挖根。
美人蕉不耐寒,怕强风和霜冻。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深秋植株枯萎后,要剪去地上部分,将根茎挖出,晾晒2-3天,埋于温室通风良好的砂土中,不要浇水,保持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长江以南地区,冬季也可不挖出根茎,只要加土封好,第二年春仍可萌发出芽。
美人蕉的根有何用?
美人蕉根的作用:
美人蕉根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茎,美人蕉根并不难喝,而且还是一种味道有点甜的中药材,美人蕉根含有毒素,但毒性不强,需要谨慎服用,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解毒调经利水的功效和作用,对月经不调、带下、黄疸、痢疾、疮疡肿毒都有良好的作用。
美人蕉的根茎能食用吗
美人蕉根部通常可以吃。
美人蕉根部中含有一定的淀粉,淀粉为人体消耗所需的营养物质,吃了以后可以正常地被机体吸收以及利用。并且美人蕉根部中并不含有有毒和有害的物质,吃了以后一般不会引起中毒性反应,故而美人蕉根部不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美人蕉根部可以吃。虽然美人蕉根部含有淀粉,但含量通常偏少,而且在吃的期间可能会出现口感不适,一般需要通过加工才能够提取当中的淀粉。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吃其他食物,来代替美人蕉根部当中的淀粉摄入需求。
另外,美人蕉根部应该避免过量吃,以免导致其在胃肠内堆积,使得胃肠负担增加,并容易诱发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出现胃肠道胀痛、恶心等。因此美人蕉根部虽然可以吃,但应该适量吃,以免对自身造成不适症状,不利于人体健康。
美人蕉根能吃吗(美人蕉根的吃法)
1.美人蕉的根是能吃的,根部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加工成粉食用,但是因为美人蕉的根茎相对较小,里面的淀粉含量也很少,食用的价值比较低,并且加工的步骤也很繁琐,所以平常不建议吃,吃别的也能补充淀粉。
2.美人蕉的根部能够入药,含有一定的药用成分,大量食用可能对身体造成影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