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化肥的坏处是什么?
1、化肥中不含有机质、腐殖质,因此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板结,农植物产量下降。
2、化肥利用率低,氮肥因为易挥发、流失,利用率只有30%-50%,磷肥的利用率才10%-25%,因为磷酸根化学活性活泼,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磷与土壤中的Zn2+、Mg2+、Ca2+、Fe3+、Al3+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肥。钾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3、化肥大量使用使蔬菜瓜果品质大大下降。由于作物不仅仅需要氮磷钾,同时还需要钙铁锌硒等许多微量元素,而化肥一般成分比较单一,所以长期使用化肥必然导致土壤中所含养分趋于单一,易使作物营养失调,从而导致作物内部转化合成受阻,必然导致作物品质下降,瓜不甜,菜不香。
4、危害人体健康。大量施用化肥,易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而亚硝酸盐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N-亚硝酸基化合物为强致癌物质。
5、化肥的大量使用,还造成土壤的有益菌、蚯蚓的大量死亡。
6、化肥的长期低效施用,往往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过分积累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环境的污染。
7、从中国大量使用化肥看,越使用化肥,地利就越下降,就越依赖化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8、过量使用化肥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收入损失。据抽样调查,我国80%的农户习惯凭传统经验施肥,不考虑各种肥料特性,盲目采用“以水冲肥”、“一炮轰”等简单的施肥方法。
全国有1/3农户对作物过量施肥,导致农民种地投入不断增加,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地方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造成农产品品质低劣,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甚至降低其收入。
9、影响作物品质。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使各种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失调!
部分地块的有害重金属含量和有害病菌量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作物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使农产品品质降低。超量使用化肥使果蔬生长性状低劣,并且容易腐烂,不宜存放。
10、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过量使用化肥极易使庄稼倒伏,而一旦出现倒伏,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过量使用化肥还容易发生病虫害。使用过量的氮肥,会使庄稼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易遭病虫的侵染,继而会增加防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食品的安全性。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就会对人类身体造成严重威胁,引发中毒及诱发其他病症。
水库里被撒了化肥,对钓鱼有什么影响?
……有啊,第一,容易造成富营养化污染~具体可以查资料
第二,和楼上说的一样。
……他毒,你更毒,买几条小黑鱼倒进他塘子里,吃光那Y的。
水库投放肥水王对附近居民有什么危害?如何判断水库有没有投放肥水王?
水库投放肥水王对水质有影响,对水产养殖有帮助,鱼长得快,但鱼的口味较差。
水库中肥水的尿素或其它,会不会污染水资源?
水库中肥水掺入肥水会污染水体,因此每年的清库消毒都要彻底。经过一年的养殖,利用枯水期即每年的冬季彻底放干库水,用kg/亩生石灰进行清库除野,不仅能预防翌年鱼病的发生,还能将库中的野杂鱼处理干净,可以提高鱼种放养成活率。及时做好鱼种放养工作 元旦前后和春节前是鱼种放养的最佳季节,此时水温较低,便于捕捞操作和运输,鱼种也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鱼种放养时,先用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洗鱼体分钟后再放养。放养大规格优良鱼种 在水库中放养鱼种,一定要选择放养大规格鱼种,这是因为大规格鱼种的生长速度快,逃避敌害能力强,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也强,放养成活率高。一般要求放养鲢、鳙、草鱼的规格为尾/kg左右,鲫、鳊的规格为尾/kg左右。应放养鲢、鳙、草鱼的长江子一代鱼种,而鲫鱼鱼种则采用异育银鲫、彭泽鲫和三倍体鲫等的鱼种。放养密度要合理 鱼种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及水库自身的基础饵料生物量、施肥情况等加以确定,一般总放养量控制在尾/亩。尾/亩,其中,鲢尾/亩。尾/亩,鳙尾/亩。尾/亩,摄食性鱼类主要是鲫、鳊、草鱼等尾/亩左右。另外,结合实际情况可适当搭配放养一些鳜、鲈、细鳞斜颌鲴、甲鱼、虾等名优水产品。鱼种放养应采用一次放足、多次捕捞、适时上市的方法,并在水库中套养大规格鲢、鳙夏花鱼种,一般夏花鱼种的套养密度为尾/亩。尾/亩,可使翌年养殖的鱼种实现部分自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