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种
苏子品种主要有紫苏、白苏、黑苏等,陇东地区种植以黑苏为主,紫苏、白苏较少。苏子籽粒小,千粒重仅3~4g,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严格人工风选(一般用簸箕、筛子等传统农具),去除秕粒、破损粒,杂质。
2、整地做畦
苏子适应性强,耐瘠薄,选地势平坦杂草很少的壤土,精细耙耱,做到土壤细绵松软,无残茬土块等。
整地时撒施 50000kg/hm2腐熟农家肥和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0.5kg。畦宽1.5~1.8m,以栽植面积确定做畦面积,一般栽植需整畦229m2/hm2左右。
3、播种
苏子种子萌动发芽需50~75 ℃积温,日平均气温11.54~28.12℃范围内,陇东地区一般在清明至谷雨时播种,按行距25cm开2~3cm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薄土稍加镇压。
播种使用沟播或穴播的方式,一般而言行距25cm,穴距6~8cm,播深1~1.5cm,每个穴坑3—4粒种子,播种后及时盖土。
4、移栽
在苗龄到30~40d之间时, 就可以选择在阴天或者傍晚时带土移栽。 在起苗前,首先要给苗床浇充足的水,起苗与移栽同时进行, 注意不要伤到苗株的根部。 在栽植的位置按照株距30cm、深6~8cm的标准挖坑,每个坑移栽1株,移栽后及时浇水填土镇压。
5、及时除草
苏子播种后10~15d出苗。苏子幼苗期生长较缓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在叶片开始舒展时,必须及时除草,若种植面积较大,人工除草速度较缓慢,且费工费时,可以使用除草剂,如精禾草克和拿捕净。
6、适时移栽
陇东地区一般在夏至前后移栽。
移栽前要施足基肥,施史丹利,二胺等复合肥375kg/hm2,混施农家肥更好。移栽起苗前在苗畦浇透水,起苗尽量用铁锹铲苗,不要直接拔出幼苗,将苏子苗根系受损降至最低程度。
7、施肥
在施氮肥时,要防止氮肥过量导致植株疯长贪青倒伏,特别是一些肥力充足的土壤,要少施或不施。
在施足底肥后,后期酌情追肥即可。 若想要促进早熟,提升千粒重, 也可以在开花前和开花后喷洒1到2次叶面肥,如富尔655等。
8、收获
苏子的成熟一般在秋季,最佳收获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按节气在寒露前后。 苏子茎干变黄,大部分叶子脱落,花冠萼筒变黄干缩为其成熟的生物学特征。
在收割时,将其捆成小捆,一般而言是五六棵为一小捆,站立码起,这样可以干的更快。
扩展资料
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温。
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75%~80%。
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
白苏性喜温暖向阳环境,适栽于疏松肥沃土壤。生长期注意施肥 、中耕、除草和防治褐斑病、锈病和造桥虫。由于其野生性较强、种子成熟期不一,且易散落,选育适于栽培的优良品系是生产上的主要课题。
种子含油率 30%~51%,平均38%,油含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麻酸等,属快干性油,工业上用作涂料。嫩叶幼花也可供食用。中医学上称紫苏和白苏茎为苏梗,用于治疗感冒风寒,食积气滞;紫苏种子称苏子,可治咳逆、痰喘等症。
白苏种子还可作鸟类的饲料。
1.选地整地紫苏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最好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壤土,重黏土生长较差。整地把土壤耕翻15厘米深,耙平。
整细、作畦,畦和沟宽200厘米,沟深15~20厘米。
2.繁殖方法紫苏用种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移栽。(1)直播春播,南北方播种时间差一个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60厘米开沟深2~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士。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播,浅覆土。
播后立刻浇水,保持湿润,播种量每公顷15-18.75千克,直播省工,生长快,采收早,产量高。(2)育苗移栽在种子不足,水利条件不好,干旱地区采用此法。苗床应选择光照充足暖和的地方,施农家肥料,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
4月上旬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播种,覆浅土2~3厘米,保持床面湿润,一周左右即出苗。苗齐后间过密的苗子,经常浇水除草,苗高3~4厘米,长出4对叶子时,麦收后选阴天或傍晚,栽在麦地里,栽植头一天,育苗地浇透水。做移栽时,根完全的易成活,随拔随栽。
株距30厘米,开沟深15厘米,把苗排好,覆土,浇水或稀薄人畜粪尿,1~2天后松土保墒。每公顷栽苗15万株左右,天气干旱2~3天浇一次水,以后减少浇水,进行蹲苗,使根部生长。3.田间管理(1)松土除苗植株生长封垄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区要注意间苗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用来移栽。
直播地的植株生长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长,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虽然植株高度能达到,但植株下边的叶片较少,通光和空气不好都脱落了,影响叶子产量和紫苏油的产量。同时,茎多叶少,也影响全草的规格,故不早间苗。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
(2)追肥紫苏生长时间比较短,定植后2个半月即可收获全草,又以全草入药,故以氮肥为主。在封垄前集中施肥。直播和育苗地,苗高30厘米时追肥,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千克或硫酸铵112.5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松土培土把肥料埋好。第二次在封垄前再施一次肥,方法同上。
但此次施肥注意不要碰到叶子。(3)灌溉排水播种或移栽后,数天不下雨,要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疏通作业道,防止积水乱根和脱叶。
苏子叶适宜在冷冻的温带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村边、地头、房前屋后均可生长,大面积种植好选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土壤肥沃湿度大的田块幼苗徒长,结实晚、产量低、品质也差。苏子可纯种成套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那么在大棚里如何种植苏子叶呢
一、栽培方式及栽培季节
华南地区可于3月末至4月初露地播种,也可育苗移栽,6~10月可陆续采收,冬季可用大棚栽培,11月至翌年2月均可播种或育苗栽种,12月至次年6月收获。
二、种子处理及催芽
紫苏种子属深休眠类型,采种后4~5个月才能逐步完全发芽,如果要进行冬季栽培,需要进行低温及赤霉素处理,以打破其休眠,将采收的种子用100微升/升赤霉素处理并置于低温3摄氏度及光照条件下5~10天,后置于15℃~20℃光照条件下催芽12天,种子发芽可达80%以上。
或将种子用50℃温水烫一下,搅凉浸种10小时后捞出沥干,播在做好的畦子上,2平方米可栽一亩地,覆土宜浅不宜深,佳厚度是1~2厘米。
三、播种育苗
冬季育苗常用用小拱棚播种育苗的方法佳。每亩用种量0.3千克。
按种植面积的8%~10%准备苗床,苗床播种量为10~14克/平方米。播前苗床要浇足底水,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盖一层见不到种子颗粒的薄土,厚度1~2厘米,再均匀撒些稻草,覆盖地膜,然后加小拱棚,以保温保湿,经7~10天即发芽出苗。注意及时揭除地膜,及时间苗,一般间苗3次,以达到不拥挤为标准,苗距约3厘米见方。
为防止秧苗疯长成高脚苗,应注意及时通风、透气。促使植株粗壮,增强定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四、整地定植
土壤在定植前10~15天进行深耕晒垡,每亩施复合肥100千克、农家肥3000千克、碧卡颗粒水溶肥10公斤作为基肥。
整地做成1.2米毛垄,净垄面0.9米,要求垄面平整。定植在秧苗有2~3对真叶时进行。每垄定植6行,株行距均为0.15米。
五、田间管理
生产期间看长势及时追施尿素7~8次。在整个生长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利于植株快速生长。定植后20~25天要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要完全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厘米宽的叶片摘下腌制。
有效节为一般可达20~23节,可采摘达出口标准的叶40~46张。苏子叶分枝力强。对所生分枝应及时摘除。
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及时打杈。
由于分枝力强的品种,如果不摘除分叉枝,既消耗了养分,拖延了正品叶的生长,又减少了叶片总量而减产。打杈可与摘叶采收同时进行。
六、病虫防治
病虫害很少出现,如出现锈病,可用50%托布津1500倍进行防治,连续喷药两次,每周一次。
为害紫苏的害虫,主要是蚱蜢和小青虫,使叶片穿孔失去商品价值。
在防治上,可采用敌敌畏、速灭杀丁等残效期短的强力杀虫剂喷治。喷药一定要在叶片采摘后立即进行,为降低农药残留量,可延后下一次采叶时间,2对叶片同时采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