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什么叫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指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生产条件等不同情况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在确定适宜密度时,首先要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出适宜的密度范围,然后再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来确定是采用适宜密度范围的高限还是低限。一般来讲,平展型品种适宜稀植,紧凑型品种适宜密植;生育期长的品种适宜稀植,生育期短的品种适宜密植;大穗型品种适宜稀植,小穗型品种适宜密植;高秆品种适宜稀植,矮秆品种适宜密植;瘦地适宜稀植,肥地适宜密植;旱地适宜稀植,水浇地适宜密植。以上原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如何做到合理密植?
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要从多方面考虑:
(1)水稻的品种(组合)特性
对矮秆品种,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叶片挺直,群体透光好的品种(组合),可以适当栽插密些;对株型松散,叶片披软,或分蘖力强的品种(组合)要栽插稀些。一般杂交稻的杂种优势表现之一是分蘖力强,应比常规稻栽插稀些。籼稻分蘖力比粳稻强,应栽插稀些。
(2)生育期
一般生育期特别是大田生育期短,分蘖时间也较短,分蘖成穗少,要栽插密些,反之则栽插稀些。
(3)栽培条件
一般土壤肥力较高,施肥较多时,应适当栽插稀些,反之则栽插密些。迄今为止,产量构成因素的最佳组合状态仍然只能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来确定,也就是说要靠一些试验实践数据来确定。随着品种(组合)的更新和栽培技术的进步,产量构成因素的最佳组合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同类型品种的栽插基本苗数不一样。目前几种稻作的基本苗大约为:双季早稻每公顷栽45万穴,每穴栽6~7蘖苗(即包括分蘖苗在内,下同),基本苗300万左右;双季晚稻每公顷栽45万穴,每穴栽5~6蘖苗,基本苗225万~280万;单季稻每公顷栽24.5万~30.0万穴,每穴栽4蘖苗左右,基本苗120万左右;特大穗型(每穗200粒以上)的品种或组合,每公顷栽18万~22.5万穴,每穴栽4蘖苗左右,基本苗90万左右。
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什么效率,合理密植的原理
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1、定义:在单位面积上种植作物时,合理调整植株间的株行距,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保证植物生长发育良好,实现高产。2、合理密植原则:肥力高,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块,适当加大种植密度,肥力较低,土层较薄的地块,适当减小种植密度。植株高大,叶片宽大,水肥需求高的作物,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植株低矮,叶片窄小,水肥需求低的作物,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一、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什么效率
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1、合理密植定义
合理密植指的是在一定单位面积上种植作物或树木时,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种类,作物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以及其他的栽培技术等条件的不同,来合理调整植株间的株行距,从而达到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的目的,保证植物生长发育良好,最终实现高产。
2、合理密植原则
(1)土壤肥力较高,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块,应当适当加大种植密度。土壤肥力较低,土层较薄的地块,应当适当减小种植密度。
(2)植株高大,叶片宽大,对于水肥要求高的作物,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植株低矮,叶片窄小,对于水肥要求较低的作物,可以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3)光照充足的向阳坡地,可以适当密植。光照较少的背阴坡地,应适当稀植。
二、合理密植的原理
1、合理密植主要是依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2、在一定单位面积内,增加作物种植密度,可以扩大叶面积,充分利用光能,从而增加单位面积内的光合作物产量,最终实现增产。但是当种植密度过大时,叶片之间相互重叠,导致株间透光率下降,部分叶片无法接收到阳光,从而无法顺利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呼吸消耗量大于光合产物增长量,有机物质积累总量减少,最终作物产量下降。
合理密植的作用是什么?
合理密植的作用就是通过调整种植密度、采取合理株距使产量最大化。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主要在于充分发挥土、肥、水、光、气、热的效能,通过调节农作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合理密植的增产
亩产量(千克)=每亩穗数Ⅹ每穗粒数Ⅹ千粒重(克)÷1000。从理论上来说,每亩重穗数和每穗粒数越多,千粒重越重高粱的产量越高。但在生产实践中3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在稀植条件下,每亩穗数较少,地上通风透光良好,地下肥水充足,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穗粒数多,千粒重高。
但因少,产量不会高。而过度密植时,虽然群体大,穗数多,但因植株个体之间争光、争水、争肥等,最后导致穗粒数显著减少,千粒重降低,同样不能获得高产。从表8可以看出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关系。只有当密度适宜,3个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时,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以上内容参考 快懂百科 -合理密植
词语造句:用密植造句(约30个)
密植拼音: mi zhi
密植解释: 在单位面积土地上适当缩小作物行距和株距,增加播种量,增加株数。
密植造句: 1、在管理好的高密植果园里,这个最初的高额成本可以很快收回。
2、他表示,经过密植的竞争性作物会很快遮蔽阳光,这将有助于抑制杂草生长。
3、在相同的肥力水平下,增加基本苗,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
4、密植种植把大蕉当作一年生的作物处理(只收获一次)。
5、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密植大蕉需要较多的养分。
6、密植加长生产周期并降低蕉串的重量,但这些可以通过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蕉串数量而完全得到补偿。
7、他说,经过密植的竞争性作物会很快遮蔽土地,从而抑制杂草生长。
8、通过直线回归方程得出密植茶园丰产的各项指标。
9、医生应能够根据不同的皮肤,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血运情况,进行合理的密植,以保证移植毛囊的成活率在90%以上。
10、以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大豆合理密植问题。
11、拉枝对直播密植枣园树体生长、光环境以及枣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才能夺取高产。
13、计划密植是当前日本和我国适用的柑桔密植制度。
14、幼嫩、密植枝叶发病重,光照不足、潮湿等因素可加重病情。
15、以提高田间保苗率、合理密植为中心,建立大群体中个体的协调结构,达到高产与高糖的统一;
16、幼龄密植枣树生长前期枣头摘心对结果基枝生长发育有良好的效应。
17、旱坡地枣园实行密植栽培制度以后,对肥水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必须加大集约经营强度。
18、黄土丘陵区旱坡地枣树密植园施肥试验表明,施肥3次效果最好。
19、合理密植可提高单位面积的切花产量而不会影响质量。
20、2006年以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窄行密植对高产春大豆根系生长规律及其与地上部关系的影响。
21、矮化密植是当代果树栽培的重大变革和果树生产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22、经过几年的研究,已确切认定以缩垄增行为核心的大豆密植平作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益。
23、文章着重研究了横坡耕种、密植耕作和坡改梯耕种方式。
24、对旱坡地密植枣园新生枣头的摘心试验表明 骨干枝枣头夏季适时摘心可有效地抑制加长生长,促进加粗生长,减少营养消耗,积累养分;
25、地膜覆盖在小麦全生育期的应用开创了丛生密植作物的先例,是粮食生产上一项突破性的增产技术。
26、请保持适当的栽培距离,避免过度密植,导致发病率高,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
27、分别以在各级麦田上所表现的穗数与穗粒重的关系作为衡量合理密植的标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