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

什么是植物源农药?

化学农药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保障粮食产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是,由于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长期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更多的使用者选择了对环境友好,对人类安全的植物源农药。那么,什么是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区别在哪?

什么是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就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植物源农药在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对自然环境较好.毒副作用普遍较低.不容易使病虫造成耐药性等优点,是生产制造绿色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

植物源农药和化学农药特点对比

植物源农药是利用从植物中提炼的具有除草.杀虫作用的活性物质,根据间接生产加工或是直接使用的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的有效成分是自然界中纯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主要由C.H.O等元素组成,使用后降解速度更快,无空气污染。而化学农药是根据人为因素设计方案.人造的具有杀虫.除菌.锄草等作用的活性物质,其有效成分在自然界中是非纯天然存在的。

什么是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区别在哪?

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区别:

1.植物源农药自然环境相溶性好,田里降解快,无农药残余风险性。

比如苦参碱在青菜田土壤层中的消除药物半衰期为1.4~1.6d,在东北黑土地等几类典型性土壤层中的药物半衰期为4.1~9.8d(土壤层带有微生物菌种)和11.6~13.7d(土壤层没有微生物菌种),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菌种有益于植物源农药降解。而化学农药使用后降解慢,环境污染风险性大,且非常容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余超标准。

2.植物源农药带有多种多样合理成分

作用方法,作用靶点结构域多种多样,在使用全过程中不容易造成耐药性。什么是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区别在哪?就讲解到这儿了,大家必须充足认知能力植物源农药的特点,依据其特点明确合理的使用技术性,从三层面来充分发挥植物源农药的作用,确保环境安全管理,人和动物的安全,农作物安全性及其农产品安全。

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

植物源农药主要有哪几类?

植物源农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植物毒素。如杀虫剂:除虫菊、鱼藤酮、烟碱、藜芦;杀菌剂:大蒜素、乙蒜素;抗病毒剂:海藻酸钠、板蓝根(2)植物源昆虫激素。如植物源昆虫保幼激素等。(3)拒食剂。植物产生的能抑制昆虫味觉感受器而阻止其摄食活动的活性物质,如印楝、苦楝是典型的昆虫拒食剂;拒食物质,如糖苷、醌、酚、萜烯、香豆素和生物碱。(4)引诱剂和驱避剂。由植物产生的对特定昆虫有引诱或驱避的活性物质,如丁香油:东方果蝇和日本丽金龟;香茅油:驱避蚊蝇。(5)绝育剂。植物产生的对昆虫有绝育作用的活性物质,如棉酚。(6)增效剂。植物产生的对杀虫剂有增效作用的物质,如芝麻素。(7)植物防卫素。由感病植物自身诱导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如豌豆素、异黄酮、异香豆素。(8)异株克生。植物产生的次生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影响附近同种或异种植物的生长,如肉桂酸衍生物、香豆素。常见的植物源农药有3%的天然除虫菊素(除虫菊科植物提取液),主要防治蚜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等,用清水稀释800~1500倍液,进行叶面均匀喷雾;0.36%苦参碱,主要防治蚜虫、叶蝉、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红蜘蛛、茶黄螨、潜叶蝇、梨木虱、桃小食心虫、茶尺蠖、黏虫、粉虱类等,用800~1500倍液进行叶面均匀喷雾。

什么是植物源杀虫剂?

来自 沃土有机农业研究院 

植物源杀虫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植物在漫长的与昆虫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的过程中,除了形成形态结构上的物理性防御机制外,还耗费了大量的物质和能量来产生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次生代谢物质,如挥发性精油、生物碱等。多数植物次生物质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它们不直接参与维持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但却能影响周围生长环境中昆虫对食物的选择。由此可见,植物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的被取食地位,次生物质能帮助它们积极地对害虫产生自然的抵御作用,使植物种群免受虫害或受害较轻,从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法则中得以繁衍。植物源农药在农作物的病害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普遍较低、不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01

主要制剂

植物源杀虫单剂有印楝素、鱼藤酮、除虫菊素、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烟碱、茴蒿素、藜芦碱、茶皂素、马钱子碱、苦皮藤素、川楝素、闹羊花素Ⅲ、瑞香狼毒素、血根碱、木烟碱、蛇床子素以及棉籽碱、蓖麻油等。混剂有:苦参·印楝、百部·楝·烟、辣椒碱混剂等。

02

作用机理

植物源农药中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次生代谢物质,由于次生代谢物质是植物自身防御与昆虫的适应演变协同进化的结果,昆虫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对害虫的作用独特,作用方式多样化,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毒杀、拒食、忌避、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光活化毒杀作用等。

03

  特点

① 对害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

植物性杀虫剂除具有与有机合成杀虫剂相同的作用方式外,还有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忌避等作用方式。它们并不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阻止害虫直接为害或抑制种群形成而达到对害虫的可持续控制,这为农药的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由于这些特殊的活性,害虫很难产生抗药性。

② 取自天然、对环境压力小

植物性农药的主要成分是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形成顺畅的降解代谢途径,没有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安全间隔期通常很短,特别适用于果蔬等作物,有的植物性杀虫剂还有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③ 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

植物在与害虫的协同进化中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对与它关系不大的其他生物所起的作用通常十分微小。因此,植物性农药对非靶标生物一般比较安全。但许多植物性次生物质也是高毒物质,如烟碱对人、畜高毒,鱼藤酮毒性中等。可见植物性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是相对的。

④ 持续期较短,易降解,无残留,特别适于蔬菜等收获期短的作物。

04

  缺点

① 药效缓慢

植物源杀虫剂一般是缓效型药剂,不像化学农药属即杀型,农民难以接受。

② 价格稍高

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常常很低,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其高价格给市场推广造成一定难度。

③ 标准化生产难

植物有效杀虫成分含量因产地、季节和气候等因素而不同,造成产品难以标准化生产。

④ 植物资源有限

主要来源于植物,资源受限制。特别是对需要采种的杀虫作物,还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限制了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

植物源农药有哪些应用?

植物源农药应用历史悠久,艾蒿、鱼藤根、狼毒等早就被用于驱虫、治虫。但我国真正大规模研究生产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对楝科、卫茅科、杜鹃花科、茄科和菊科的药源植物上取得了突破,某些产品的研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植物原杀虫剂以触杀、胃毒作用使昆虫神经麻痹或肠胃受损,或抑制昆虫生长发育、麻醉昆虫,或以忌避和拒食作用使昆虫饥饿而死,而对人毒性一般都很低。

目前已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应用的植物源农药有油酸烟碱乳油(防治蚜虫、叶蝉、粉虱、蓟马等)、楝素杀虫剂(防治菜青虫)、苦参碱水剂(防治菜青虫、菜蚜)、藜芦碱醇溶液(即“虫敌”,防治棉蚜、棉铃虫、菜青虫)、双素碱水剂(防治菜蚜)、鱼藤酮乳油(防治菜蚜)、腐必清乳剂和神农液(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等多种产品。

植物源农药包括哪几类?

按性能划分,植物源农药可分为九大类。

(1)植物毒素植物产生对有害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次生代谢物。例如具有杀虫作用的除虫菊素、烟碱、鱼藤酮、假木贼碱、藜芦碱、茴蒿素;具有杀鼠作用的马钱子碱、海葱糖苷;具有杀菌作用的大蒜素;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病作用的海藻酸钠等。

(2)植物源昆虫激素 多种植物体内存在昆虫蜕皮激素类似物,含量较昆虫体内多,且较易提取利用。从藿香蓟属植物中发现提取的早熟素具有抗昆虫保幼激素的功能,现已人工合成活性更高的类似物,如红铃虫性诱剂。

(3)拒食剂植物产生的能抑制某些昆虫味觉感受器而阻止其取食的活性物质。已发现的此类物质化学类型较多,其中拒食作用最强的几种属于萜烯和香豆素类,例如从印楝种子中提取的印楝素和从柑橘种子提取的类柠檬苦素都是萜烯类高效拒食剂。

(4)引诱剂和驱避剂 植物产生的对某些昆虫具有引诱或驱避作用的活性物质。例如丁香油可引诱东方果蝇和日本丽金龟,香茅油可驱避蚊虫。

(5)绝育剂植物产生的对昆虫具有绝育作用的活性物质。例如从巴拿马硬木天然活性物质衍生合成的绝育剂对棉红铃虫有绝育作用,从印度菖蒲根提取的β-细辛脑能阻止雌虫 卵巢发育。

(6)增效剂植物产生的对杀虫剂有增效作用的活性物质。例如芝麻油中含有的芝麻素和由其衍生合成的胡椒基丁醚,对菊酯类杀虫剂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7)植物防卫素 由感病植物自身诱导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已研究阐明的化学结构类型较多,但至今尚未达到实用化。

(8)异株克生物质 植物产生的某些次生代谢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能刺激或抑制附近异种或同种植物(株)的生长。已发现的化学结构类型较多,但尚未实用化,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是开发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潜在资源。

(9)植物内源激素植物产生的能调节自身生长发育过程的非营养性的微量活性物质。它在植物界普遍存在,主要类型有:生长素(吲哚乙酸)、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芸薹素内酯(油菜素内酯),它们都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它们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微,不可能人工提取利用,因此根据其化学结构进行衍生合成或半合成,开发出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乙烯利、2,4一滴、萘乙酸、玉米素等。

按防治对象划分,植物源农药可分为植物杀虫剂(烟碱、鱼藤酮、除虫菊素、藜芦碱、川楝素、印楝素、茴蒿素、百部碱、苦参碱、苦皮藤素、松脂合剂、蜕皮素A、蜕皮酮、螟蜕素等)、植物杀菌剂(大蒜素、香芹酚、活化酯——植物抗病激活剂等)、植物杀鼠剂(海葱苷、毒鼠碱等)、植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类、赤霉素、芸薹素内酯、植物细胞分裂素、脱落素等)以及具有除草活性的植物。

某些植物不仅可直接加工成为农药,也为新农药的开发提供了契机,无疑将成为新农药开发的宝贵资源和钥匙。

我国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也是研究和应用植物源农药最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对有杀虫效果的植物烟草、鱼藤、除虫菊、厚果鸡血藤、雷公藤、巴豆、闹羊花、百部等进行过比较广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项研究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某些方面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对楝科植物的研究,用川楝、苦楝和苦皮藤等提取物对数十种昆虫进行了系统的活性试验,并对其化学

成分、作用机理乃至工业化生产都进行了研究,已取得农药登记证进行商品化生产的品种有油酸烟碱、皂素烟碱可溶性乳剂、双素碱水剂、茴蒿素水剂、鱼藤酮乳油、楝素杀虫乳油、苦参碱等。

中国农化服务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868.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2月19日 下午5:41
下一篇 2023年2月19日 下午5:42

相关推荐

  • 喜阴的蔬菜(喜阴的蔬菜瓜果有哪些品种)

    什么蔬菜喜阴? 喜阴不需要阳光的蔬菜有哪些,常见的有香菜、韭菜、芦笋、菠菜、葱、生姜等十种蔬菜,都可以在少光的阴凉区域正常生长。它们都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并且还含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木耳菜是极少数能在光照不多的情况下生长良好的青菜,不过,和阳光充足下不同的是,因为阳光少,光合作用减少,所以一定要减少施肥,采摘时间也要延后,尽量在施肥后一周才…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17日
    00
  • 菩提树盆栽 菩提树盆栽养殖方法

    菩提盆栽怎么养 菩提盆栽的养殖方法包括:土壤配制、补充水分、施肥管理。 1、土壤配制 养殖菩提树盆栽时,土壤要选择疏松、深厚、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可以用腐叶土、园土、泥炭土和粗砂混合配制,配制比例为4:3:2:1,并在盆底加入骨粉作为基肥,提高土壤肥力。 2、补充水分 菩提树在夏季生长旺盛,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在保持盆土湿润的同时,注意不能浇水过多产生积水…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1日
    00
  • 三月李的成熟时间,三月李怎么吃

      三月李一般在3月左右成熟。三月份李品味酸脆,通常是压爆后加盐、加糖或加辣而食用,也可用于制作凉果。腌制三月李,一般可将李子在沸水中浸泡;等李子凉了后,用刀在李子上划几个口子,方便入味;先在瓶子里放一层李子,然后洒一层白糖,还要加一点食盐,按着这个步骤直到装满;最后加入适量白开水,第二天就可食用了。      一、三月李的成熟时间   三月李一般在3月份左…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7日
    00
  • 大白菜用什么复合肥,能施含氯元素的复合肥吗

         回答大白菜一般使用含氮、磷、钾元素的复合肥,在整个生长期间,每1000kg的大白菜大约需要吸收2.2kg的氮肥,0.94kg的磷肥以及2.5kg的钾肥,其中苗期吸收的较少,莲座期和包心期吸收较多。   一、大白菜用什么复合肥   大白菜一般使用含氮、磷、钾元素的复合肥,在整个生长期间,每1000kg的大白菜大约需要吸收2.2kg的氮肥,0.94kg…

    肥料资讯 2022年5月24日
    00
  • 管花肉苁蓉与肉苁蓉有什么不同,有效成分含量有什么差异

      肉苁蓉:呈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5厘米,直径2~8厘米,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气味甜,微苦。   管花肉苁蓉:呈扁圆柱形、扁纺锤形、扁卵圆形、扁圆形等不规则形,长6~8厘米,直径4~6.5厘米,表面红棕色、灰黄棕色或棕褐色,多扭曲,气微,味甜、微苦。      一、管花肉苁蓉与肉苁蓉有什么不同   1、肉苁蓉:呈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5厘米,直径2~8…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6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