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合作与加盟)

中药草药种植

种植中药材时应注意种植环境是否适宜、种植技术是否掌握、市场风险能否承受等关键环节,切不可盲目!

1、种植环境是否适宜

虽然中药材种类很多,但真正值得种植的中药材并不多。一些种植效益较高的中药材,如人参、天麻、党参、黄连等,一般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只在气候冷凉、植被良好、光照适宜、降雨充沛、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特殊区域才能生长,其他地区种植难度很大,甚至根本不能种植。

2、种植技术是否掌握

种植中药材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技术上存在较大差异。第一是种植中药材,不仅注重产量,更注重质量。因此,中药材必须种在适宜其生长的生态环境中,要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尽量施用农家肥,少施化肥、农药。

第二是大多数中药材以根、茎为收获对象,因此耕地一般都要求土层深厚、疏松,便于种植、开挖。三是很多中药材,如党参、当归等,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一些特殊物质遗留在土壤中,不利于下茬生长。

3、市场风险能否承受

种植中药材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市场风险更大。中药材大多数采用根茎繁殖,单位面积用种量大,而且生长周期长,一般需要生长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费工多,投入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发展初期,需要的投入更大。

中药的历史

中药的发明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的若干特点,因此人们习惯把凡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当前,春播药材已进入中期管理,药材夏播也已快开始,如何搞好这些药材的种植管理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一、选地与整地

大多数药用植物喜在土壤结构良好、疏松肥沃、酸碱度呈中性、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但有些中药如人参、黄莲等喜生长在含腐殖质丰富的森林腐殖土中;白术、贝母、肉桂、栀子等喜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枸杞、甘草、北沙参等喜在碱性土中生长;蔓荆子、北沙参等喜在河边沙滩上生长。因此,要根据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土壤种植。

种植前必须翻耕土壤,然后耙细整平,进行作畦或作垄。适当深耕,能增加产量,特别是对深根性中药如党参、白芷、牛膝等到更加重要。深耕结合施肥,尤其是要施足有机肥,不仅能促进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而且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作畦方式,要因植物生长特性和地区、地势不同而异。高畦,畦面通常比畦沟高15-20cm.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和雨水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工区多采用高畦。平畦,畦面和步道相平,四周作成小土埂,其保水性较好,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低畦,畦面约低于步道10-15cm,地下水位低、干旱地区以及喜湿润的药用植物多采用低畦。

二、灌溉与排水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在自然降水不足时,就要进行人工浇水。一般植物最需要水分的时期,是茎枝急速生长期限。花、果类药用植物,在开花期及果熟期一般不宜灌水,否则容易引起落花落果。当雨水过多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排水。尤其是对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更应注意,否则易引起烂根。多年生用的药用植物,为了能够安全越冬,不致因冬旱而造成冻害,应在土地结冻前灌一次“封冻水”。

三、施肥

肥料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也就是指农家肥和化肥两大类。有机肥包括为畜粪尿、饼肥、厩肥、堆肥、火土灰以及绿肥等,其特点是肥效慢而持久,养分完全,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一般都作基肥使用,以供应植物整个生育期的需要。其中厩肥和堆肥多在晚秋或早春整地前翻耕入土;饼肥则在播种或定植前进行沟施或穴施。种植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应多施用有机肥。无机肥的特点是分解快,极易被植物所吸收,为速效性肥料,一般多在植物生长期间作追肥。种植1-2年生及全草类药用植物,苗期要多追施氮肥,促使茎叶生长;在生长后期配合施用磷、钾肥。多年生和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追肥次数要少,一般第一次追肥宜在春季开始生长后,第二次在开花前,第三次在开花后,冬季要重施“腊肥”;木本花、果、种子类药用植物,化肥应在秋季树木进入休眠期前与有机肥一起施入,效果较好。因为树木在早春萌芽、生长、开花所需要的养分,主要靠前一年贮藏在树体内的有机养分。又因树体内养分的积累是在新梢停止生长和果实采收后进行的,因此,秋季施用速效化肥尤其是氮肥,对增强叶子的光合效率,提高根系吸收和合成养分的能力,增加树体内养分的积累,为下一年丰产打下物质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四、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促进植物根系发育;除草既可减少养分无谓的消耗,又可使植物接受充足的光照和防止病虫的滋生、蔓延。因此,除草要求除净、彻底、及时,并以不伤植株根系杰原则。

对于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的药用植物如延胡索、紫苑、射干、贝母等要浅松土;而牛膝、党参、芍药、白芷等深根植物,中耕宜深。

有些药用植物在中耕除草后,还要结合培土。台玄参培土可保护芽头;半夏培土可促进生根;射干培土可防止倒伏;黄莲则要年年培土,使其每年可形成茎节,呈“鸡爪形”.

五、整形与修剪

整形的目的是培养花、果和种子类等木本植物,使之有坚实的枝干和宽广的开花结果的面积。再通过修剪使枝条分布均匀,充分利用空间通风采光,在树冠的上下内外形成立体结果,以达到连年丰产稳产。如山茱萸、辛夷、酸橙等根据不同的生长和结果习性,可剪成自然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等丰产树型。

对幼年树的整形修剪,一般应着重培养树冠主要的骨干枝,使能提早进入结果期,形成早期丰产;对于成年树,则应促使每年都能抽生出强壮充实的营养枝和结果枝,提高结果能力;对于老年树,应着重于枝条的更新,以恢复生长和增强结果的能力。

整形是通过修剪来实现的。凡扰乱树形的交叉枝、徒长枝、密生枝以及病虫枝等应及时剪除,以免继续蔓延与消耗养分。对于春季开花的植物,花芽大都在头年生的枝条上已形成。因此,冬季不宜重剪,如乌梅、辛夷、山茱萸等,只能在休眠期剪除无花芽的秋梢,待开花结果后方可修剪,促使萌发新梢,形成第二年的花果枝。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植物,如木芙蓉、月季、玫瑰、枸杞等,则可在休眠期进行重剪,促进多发新梢,多开花结果。生长期修剪多采用打顶、摘心、抹芽、去花蕾等措施,以促进多分枝或减少养分无谓的消耗,从而提高单株产量。如菊花要打顶,白术要除蘖摘蕾,桔梗要除花,乌头要抹除侧芽等。

中药材的田间管理技术

1.间苗、定苗。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种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和苗情长势灵活掌握,适当密植是增产的关键。

2.中耕培土和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期需多次中耕。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等。药材田间杂草防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幼苗长势弱,生长时间长,要进行多次除草。

3.施肥。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芽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

4.灌溉与排水。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需水临界期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瓜类在开花成熟期,禾本科如薏苡在拔节期,黄芪在幼苗期。耐旱力强的中药材有知母、甘草、红花、黄芪等,适时灌溉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药材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最易遭受旱害,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根及根茎类的药材,最怕田间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土壤中水多气少,根呼吸减弱,影响生育,易死亡,所以,在雨季一定要注意田间排涝。

5.株形调整。可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通过抑制无效器官生长,促进商品部位发育壮大并提高品质。草本类的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打杈、摘蕾、摘叶、修根等。木本类的有整形、修剪。生长调节剂也可在药材上试验应用,可以延长地上茎叶寿命,促地下根及茎生长,打破种子休眠,调控花芽生长等。

6.其他管理措施。阴生的中药材忌强光直射,要搭棚遮阴,如人参、西洋参等,或是种植高秆作物遮阴,如天南星可套种玉米遮阴。攀援、藤本和蔓生的如山药、党参、栝楼等需要搭立支架。调整播种期、科学肥水管理,可以培育健壮个体,提高植株抗性。

7.病虫害防治。为害叶部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和病毒病;为害根部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线虫病;为害茎部的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为害果实和种子的病害有枸杞黑果病和薏苡黑穗。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叶蝉、鳞翅目幼虫等。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药效长的农药。

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合作与加盟)

中草药种植技术

由于中药材的天然资源匮乏,人工种植中药材成为一种趋势,那中草药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草药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中草药种植技术

种植地的选择

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的,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1、尽量避免选用高产农田,这不仅是要降低土地成本,更主要的是这些田地的农药等污染可能较严重,不宜绿色药材的种植。

2、如不是种植木本药材,就不要选择坡度大的山地,国家严令禁止在25度以上的坡地进行除林木以外的种植业。多数中药材也只有在15度以下的土地上才能较好地生长。

3、要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地方,如生荒地和多年未耕作的撂荒地,避开工业“三废”,避开公路主干道。土层宜深厚,排水要良好。因为多数药材喜欢这样的土壤。除少数品种外,粘性太重、过于偏酸偏碱的地不宜选用。

4、在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这一类土地资源较多。如安徽的繁昌一带就有成片的荒岗地,有数十万亩。坡度很小,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长年无人耕作,基本上没有污染,可谓建设大型绿色中药材基地的理想场所。

5、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选择土质深厚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性壤土或壤土种植;

6、花、草、叶类药材,宜选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湿润土地种植;

7、果实、种子类药材,适宜选择庭院、山坡地种植。

种植土壤的选择

肥力高的土壤是稳产、高产的基础,所以通过兴修水利,深翻细作,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并促进潜在肥力转化为有效肥力。中药材对土壤的酸碱度各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超过了适应范围就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多数中药材适宜在中性、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土壤酸碱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逐渐转变。

1、纯沙土,如果没有水种啥都不好,热情的沙漠如果有点水,还是可以发展的,如新疆的甘草。

2、沙土,含沙性土壤,河滩、季节河的河床,能种庄稼的话,就可以种中药材了,以根类药材品种为主,如桔梗、防风、射干、知母、黄芩、黄芪、板蓝根等,很多品种都喜欢含沙性土壤,利于根部生长,多施肥,产量高。

3、黄土,一般品种都可,根类、花叶子类都可种,北方多黄土,有水利条件最好。

4、东北黑土地,是多年的腐殖质土壤,野生就有很多中药材品种,如桔梗、黄芪、关防风、柴胡、黄芩、远志等,尽可选定好行情品种发展。

5、粘土,不利于根部生长,根部入药品种不种为好,可选药用地上部分的品种,以植株、花朵、叶子、果实入药的品种就可,如紫苏、蒲公英、红花、金银花、枸杞、藿香、巨麦、地丁等。

耕作整地

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5~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深耕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

适当翻耕,在不耽误种植的前提下,最好把土晒白,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

结合整地,用石灰或菌毒清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公斤,拌细砂或细土375公斤~450公斤,将药土施入,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打除草剂除草,防止草害,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种子与种苗的采种繁育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紫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而且发芽率达95%以上。中药材大约有35%采用无性繁殖,如采用鳞茎繁殖的有贝母、百合;球茎繁殖的有藏红花;根状茎繁殖有款冬、薄荷;块茎、块根繁殖有半夏、地黄;分根繁殖有芍药、玄参等。它们的栽种期,一般在休眠期或幼芽开始生长前。此外,还可以采用枝条作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在休眠期栽种容易操作,且栽后遇到适宜温湿度就能及时生根发芽,出苗茁壮。而生根发芽以后再栽,容易碰伤根和芽,操作不便,出苗弱,加上晚栽,生长期短,产量也不高。一般无性繁殖比用种子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年限短,并能保持母本优良种性,如银杏用种子繁殖约20年才能结果,如用良种嫁接后,5年左右即可结果,山茱萸种子繁殖需10年左右结果,采用嫁接,一般3~5年可开花结果,同时果大产量高。建议初学种药者尽量采用种苗种植,以免因种子不发芽造成经济损失。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

1、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

2、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如薏苡、紫苏、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宜春播,也可夏播。

3、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穴播等,生产上多为条播,其优点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硬粒种子可以机播,节省人工,播种质量好。

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决定播种的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宜浅播。一般原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5倍,约为1~2厘米,播后一定要压实,并浇出苗水。

种子与种苗的消毒处理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必须挑选当年新产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进种子吸水,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l%,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施肥技术

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种子果实类药材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

1、适当深耕,土壤中的矿物质所含药用植物需要的养分多为不溶解的形态,必须通过适当翻耕、晒土,加速风化,才能把营养元素释放出来,为药用植物所吸收。

2、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使土壤肥沃、疏松、保墒,特别是施用纤维多的粗肥,可防止土壤板结和盐渍化。配方施肥通过土壤肥力测试,氮、磷、钾合理配方,同时注意科学补施锌、钼、硼、钙、硒等微量元素。叶面喷施在配方施肥的同时,提倡叶面喷肥,既不易使土壤盐渍、酸化,又能追施养分提升土壤肥力。

3、科学栽种,因土制宜,合理轮作、间作、套种,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使土地“永葆青春”。

4、合理排灌,晒田后灌水,有机态氮易被分解,铵氮明显增加。而旱地渍水呈涝害,缺水则土壤中的养分也难于被药用植物吸收。只有合理排灌,才能发挥土壤肥力。

5、搞好中耕,中耕能使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加强,利于土壤有效养分的释放与转化,增加土壤肥力。所以,中耕必不可少。

6、秸杆还田,将秸杆和农作物茎叶斩短切碎撒抛在土壤地表,然后,深翻埋入土壤中,使之腐烂分解转化而释放有效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7、养土保墒,免深耕以养土保墒,同时通过炼土即日晒雨淋,使土壤表层盐分溶解至深层;采用膜下滴灌,防止土壤板结。结合改良对潜育化田地要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水旱轮作等进行改造;对酸性土壤可施石灰来中和,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转化,促使肥力提升。

8、对于不同土壤施肥方式有所不同:

①砂质土壤:要重视有机肥如厩肥、堆肥、绿肥、土杂肥等,掺加粘土,增厚土层,增强其保水保服能力。追肥应少量多次施用,避免一次使用过多且流失。

②粘质土壤:应多施有机肥,结合加沙子,施炉灰渣类,以疏松土壤,创造透水通气条件,并将速效性肥料作种肥和早期追肥,以利提苗发棵。

③两合土壤:此类土壤兼有沙土、粘土的优点,是多数中药材栽培最理想的土壤,施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根据栽培品种的各生长阶段需求合理地施用。

中药材种植前景

白术

白术为菊科苍术属中药材,根茎入药,在浙江、安徽、河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山东、河南等地均有大面积种植,属于种植量和使用量比较大的一个中药材品种。主要功能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

行情好时,鲜白术都能卖到十几块钱一公斤,亩收益近万元,药农种植积极性高涨,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产量增加,成品价格随之下降,如今虽然亩纯收益在三四千块钱左右,但比起其它经济作物还是属于比较赚钱的品种,因此种植量一直居高不下。

白术最主要的病害为根腐病、茎基腐病、立枯病、叶枯病等,白术不能重茬种植,中后期死棵现象一旦发生往往是毁灭性的,这也是种植白术的主要风险所在,所以,只要控制好白术死棵现象,亩收益就能做到稳赚不赔。

白芍

白芍属于毛茛科多年生根茎类中药材,三至四年即可收获,花可观赏,可泡茶,可沐浴,根茎入药,即是中药材又能当观赏植物种植,目前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种植规模庞大,2015年以前亩年均收益三千元左右,但前两年可套种玉米辣椒芝麻等作物。

白芍也面临种植量过大问题,未来三年价格不看好,但由于其能间作其它作物,还是受到药农的首选品种。

白芍病害主要有茎基腐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褐斑病、病毒病等,需要提前预防,防治得当,白芍每年可多生长两个多月的黄金期,这对白芍的增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牡丹

牡丹也属于毛茛科多年生中药材,种子可提炼食用油,根茎可入药,入心、肝、肾三经,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经之作用,还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寿、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气血活肺、容颜红润,改善月经失调、痛经,止虚汗、盗汗等,因此用途非常广泛。

今年来开发了用牡丹籽提取牡丹油的新用途,牡丹油被专家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油”,其亚麻酸含量超过橄榄油二百多倍,是植物油中的极品,目前只有高端人群才能消费得到,因此,使牡丹苗销量激增,价格也一路攀高。

牡丹不但是名贵中药材,还是极具观赏性的中药材,牡丹花有花中之王的美称,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来看,1-2年牡丹苗最为畅销,亩收益五千元以上。牡丹苗期重点预防立枯病,噻夫酰胺防效最为理想。

菊花

菊花为菊科中药材(观赏类除外),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也是比较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药用菊花品种主要有: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等八大品种,其中又以亳菊、贡菊、杭菊和滁菊最受关注。

药用菊花种植相对简单,对土壤适应性强,微酸或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管理也相对简便,只是人工采摘费用相对较高,机器采摘仍然是片空白,而且采摘时期受天气影响也较大,这些都是左右菊花价值的关键。

药用菊花在经历了两年滑坡后,2015年价格有些抬头,受去年产量限制(菊苗受气候影响供应不足),今年价格仍然看好攀升,平均亩收益三千元左右。

中药材市场行情俗称“鬼行情”,受使用量和种植面积影响,价格最易随之波动,行情好时,药农每亩就有上万块钱的收益,行情不好时,也有赔钱的情况出现,因为种植投入成本相对较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468.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2月19日 上午4:16
下一篇 2023年2月19日 上午4:29

相关推荐

  • 2024冬季芹菜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为促进缓苗,需保持土壤湿润,7天浇2次水。缓苗以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促进新根和新叶的生长。第一次中耕要细致,尽量除掉杂草,打碎表土,但不伤苗。中耕两次,新叶开始旺长,可施1次提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10月中旬芹菜发棵后,天气逐渐凉爽,要肥水齐攻,每15~20天667平方米可追15~20kg尿素,中间可追1~2次稀粪水,进入10月下旬大…

    肥料资讯 2025年3月27日
    00
  • 氨基酸维b12口服液(维生素B12的作用与功效)

    氨基酸维b12口服液 维生素B1、B2、B6、B12、叶酸有哪些功效?缺乏维生素B1、B2、B6、B12、叶酸,有哪些表现?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9)都属于B族水溶性维生素,它们都是辅酶,可参与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重要物质的新陈代谢,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人体不能自己制造合成,多余的B族维生…

    肥料资讯 2022年9月2日
    00
  • 辫子发财树的养护方法,有哪些要点

      土壤:选择肥沃疏松、透气保水的沙壤土种植为宜。   温度:生长适温在20℃-35℃之间,冬季温度不能低于5℃,以免发生冻害。   光照:冬春两季可以进行全日光养护,夏秋两季则需要进行适当的遮阴。   浇水:夏天需每天浇水1-2次,冬天浇水做到见干见湿即可。   施肥:施足肥料,生长旺季不要偏施氮肥。      一、土壤   养殖辫子发财树以肥沃疏松、透气…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7日
    00
  • 瑞香叶(瑞香叶子卷曲怎么办)

    瑞香叶子发黄怎么办? 瑞香叶子发黄需要根据原因采取对策:若是栽种的泥土偏碱性引起的,就将它移入偏酸性的泥土中。若是水量不合理,就要控制水量。若是肥量不适宜,就要合理施肥,勤肥少施。若是阳光照射不当,就将它放在能充分照射散光的地方。 1.保证泥土偏酸性 它喜欢生长在疏松、富含营养的泥土中,如果种在偏碱性的泥土中,会导致它的叶子慢慢变成黄色。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6日
    00
  • 种绿豆用什么复合肥好(种绿豆用什么复合肥好呢)

    绿豆种植要怎样科学施肥 肥料是绿豆的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要合理地对绿豆施肥,这样施肥才科学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绿豆施肥 方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 绿豆科学施肥方法 绿豆的生育期短、耐瘠性强,其根系又有共生固氮能力,生产上往往不施肥,但为了提高中、低产地块的绿豆产量,应该增施肥料。一般亩施种肥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左右。在地力较差,不施基肥和种…

    肥料资讯 2022年12月15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