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肥料登记证几年审一次/?
临时肥证每年审一次
如果是正是肥证肥证上有个到期日期,在到期日期年30天年审。正式的一般是5年。
生产微生物液体冲施肥,需要哪些证件?需要办理什么肥料登记证?好办理吗?需要多少钱?
生产水溶肥料(叶面肥和冲施肥)不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首先要到环保局办理环评再到工商局注册公司接下来是税务技术监督局办理证件,办完这些后到当地土肥站去咨询办证流程,现在办证有些麻烦,必须有厂房,60平方米以上的化验室配套化验设备。费用实验费,检验费等。。
复合肥含菌需要菌肥登记证吗
高含量的复合肥免于登记的,低含量需要登记。
复合微生物肥属于生物菌肥,要到农业部门办理微生物肥料登记证,才能在市场上流通。复合微生物肥料在三个必备的指标:第一个就是有效菌的含量,第二个就是有机质的含量,第三个才是氮磷钾的含量,只要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这个总和,没有要求单质的含量;复合肥就是氮磷钾两种以上的复合,或者是复混(经过化学合成的叫复合肥,掺混的叫复混肥,这两个概念几乎叠加,都叫复合肥)。高含量的复合肥免于登记的,但是这个生产复合肥的厂家,要办理生产许可证;复合微生物肥料,厂家不需办理生产许可证,因为这个生产许可证目录里面没有复合微生物肥。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农业部已登记还需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吗
不用,一般复合微生物肥料。水溶肥、叶面肥只需要肥料登记证就可以,不过需要到当地工商局或相关部门备案,有的地方规定销售也需要备案,有的不需要,你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工商部门
肥料登记证办理
由于必须要做试验,一般果树棉花一年左右出报告,蔬菜等是半年左右出报告,周期大概从考核、试验、封样、审材料、送农业部、到检测合格到最后的拿证最快最快一年半,慢了不好说。
费用不知道,只有农业部和省级的具有行政审批和收费权利的部门单位才能收费的吧。
农业部负责全国肥料的登记审批、登记发证和公告工作。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和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受农业部委托,按肥料品种不同,各自负责对申请肥料登记产品的资料受理和审查、肥料样品检测工作,并负责农业部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具体事务。
肥料登记的申请者应当是:
1、中国境内企业
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式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内肥料生产者。肥料产品的生产企业在中国大陆境内,其生产产品视为国内产品。包括 “三资”企业生产产品。
2、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肥料生产企业
可由其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办事处或委托的代理机构作为申请者。其生产企业设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仅在中国大陆销售使用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提供产品资料、试验要求、受理审批等方面有别于国内产品。
1、免于登记产品
对经农田长期使用、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免予登记,包括:
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氰氨化钙,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单一微量元素肥,高浓度复合肥。
2、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登记产品
复混肥、配方肥(不含叶面肥)、精制有机肥、床土调酸剂。
这些登记肥料产品只限在登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如要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使用,须由生产者、销售者向销售使用的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授权、委托登记机构备案。
请查看各地肥料管理部门列表。
3、须向农业部申请登记产品
除免于登记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产品外的其余产品。肥料和农药的混合物、农民自制自用的有机肥料也不在登记范围内。
农业部正式登记的微生物肥料品种
序号 企业名称 登记证号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05)号
2. 河北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10)号
3. 秦皇岛润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11)号
4.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06)号
5. 三原德龙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18)号
6.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实验厂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0)号
7. 山东省长清农药厂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5)号
8.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9)号
9.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34)号
10. 北京甸甸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15)号
11. 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2)号
12. 唐山垦易生物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4)号
13.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6)号
14. 南京南农康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2)号
15. 涉县崇益有机生物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3)号
16. 沈阳丰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5)号
17. 湛江市绿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6)号
18. 海南江岛实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8)号
19. 青岛杨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0)号
20. 黑龙江省绥化农垦晨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1)号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其在中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中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
1简介
微生物肥料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固定氮素和活化土壤中一些无效态的营养元素,创造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来促进作物的生长。
[1]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微生物 肥料的看法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一种看法认为它肥效很高,把它当成万能肥料,甚至扬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根本不是 肥料。
其实这两种都是偏见。
世界多年试验证明,用 根瘤菌接种 大豆、 花生等 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确实有增产效果,合理应用其它 菌肥拌种或施用 微生物肥料,对非 豆科农作物也有增产效果,而且有 化肥达不到的效果。
2概念种类
利用微生物直接作为农药
自然界中有不少微生物( 病毒、 细菌、 真菌和 线虫)具有杀虫、杀菌、除草及植物生物调节活性。
这种微生物具有很高的专一性,其对靶标害物具有极高的选择性,而对其他生物却十分安全。
在现今的直接应用的微生物源农药中,以 苏云金杆菌(B·T)居主要市场,约占整个微生物源 农药的70%以上,其中半数在 美国。
目前的B·T商品约数百种,可防治百余种有害昆虫。
此外,美国的Mycogen公司生产的荧光极毛菌、 孟山都公司的赛氏杆菌,以及Fairfax公司生产的 日本 金龟子芽孢杆菌等也是已产业化的细菌杀虫剂。
同样,在 中国B·T剂的生产与应用也基为广泛,据悉已有50余家工厂从事此药剂的应用开发。
同样,采用病毒进行防治虫的研究开发较为广泛。
在 德国、 美国等国家均已开发了不少产品,如 苹果蠢蛾颗粒体病毒、舞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等。
在中国,也开发了用于防治 松毛虫和 棉铃虫的核多角病毒,并有少量生产。
此外,用 真菌治虫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 白僵菌治虫已成为大家所熟知。
Chr.Hansen,Koppert等公司亦开发了用轮技孢菌治虫的产品。
另外,也有用 线虫、 原生动物进行防虫治虫的,并已产业化。
在 杀菌剂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防治病害的以菌治菌的产品,如KemiraOy公司用于防治真菌病害的细菌产品——Mycostop;WRGrace、EcologicalLabs、Bio—Innovation等公司以绿粘帝霉、大隔孢伏革霉、 木霉属等真菌来防治各种真菌病害。
此外,Bio—Care公司生产的 放射形土壤杆菌、Bumsphillips公司生产的荧光极毛杆菌则作为防治各种细菌的细菌产品。
同时,也有用真菌产品作为“ 除草剂”以达到以菌治草的,如Ecogen、Philom、Bios等公司的盘长孢状刺盘孢产品、Abbott公司的棕榈疫霉产品均可用于防除 杂草。
由于人们对微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兴趣越来越浓厚,近年来又出现了不少新的直接作为农药的微生物原农药。
如 日本烟草公司开发了用于防除草坪杂草早熟禾的细菌除草剂(Xanthomonascapestris);俄罗期科学院则开发了用于防治 蚜虫和红蜘蛛等 害虫的细菌性杀虫剂双毒杆菌。
英国作物保护学会则于1997年4月举行了一次有关微生物源杀虫剂发展前景的世界性会议。
会上,美国氰胺公司介绍了采自非洲 蝎子的工程棒状病毒的田间杀虫效果;英国的天然作物保护公司则介绍了生产Beauveriabassiana的生产剂型。
会议中,充分肯定了 微生物源杀虫剂的作用,并肯定了其前景。
?
利用微生物的产生物(代谢物)作为农药
利用微生物的产生物(代谢物)作为 农药——农用抗生素,近年来的发展甚为迅速,已成为“白色农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微生物源农药的主体之一。
而今,已商品化的农用抗生素几乎遍及了农药所有领域。
其中作为杀菌剂的有 春日霉素、 多氧霉素、 井冈霉素、农霉素、 链霉素等; 杀虫剂有 阿维菌素、 杀螨素等;除草剂有双丙氨膦;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素等。
农用抗生素已成为世界农药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植物保护中作为化学农药的互补药剂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中国,仅 井冈霉素目前2011年的产量已达5000余吨,每年可挽回稻谷23亿 千克,成为目前农药中 使用面积最广、价格最便宜、对人畜十分安全的理想的无公害的农药。
由于农用抗生素在作物保护中所起到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并由于 化学农药尤其是拟除虫菊酯类等传统杀虫剂的抗性等问题,在9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农用抗生素的开发 *** ,使不少新的农用抗生素不断问世。
如在农用杀虫抗生素中,继 阿维菌素、灭粉毒素等后,又开发了戒台霉素、 梅岭霉素、Okara-mine、Altermicidin及thuringiensin等十余个新的品种,并且其中不少有望商业化。
农用除草抗生素商品化原先仅有 双丙氨膦一个产品,但近年来又发现了不少具有除草活性的农用抗生素,如Phthoxazolin、Homoalanosin、Hydatocidin、Arabenoic酸、α-亚甲基 β-氨基丙酸及Conmexistin等。
其中有的具有商品化的价值,估计不久将会有新的除草抗生素问世。
杀菌抗生素是农用抗生素中商品化最多的一类,除上述外,最近又开发了磷氮霉素、白肽霉素、金核霉素等。
有人还从小麦全蚀病培养物中分离得一株链霉菌,其产生物对防治蔬菜灰霉病有良效。
西班牙的Lleida研究中心则发现赭曲霉代谢物Aspyrone对防治柑桔褐疫霉代谢物aspyrone等病原菌有效。
日本化药公司最近发现了对植物具有生长活性的抗生素Piroin,并已开发作为作物防倒伏剂,最近已进入商品化阶段。
这是继赤霉素后开发的又一个具有植物生物调节剂作用的农用抗生素。
?
“白色农药”之一—— 农用抗生素的开发势必会对传统化学农药产生极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新化学农药的开发提供了资源和启迪。
?
以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发新农药
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开发,不仅限于用以直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更为化学农药的创制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不少公司通过对 生物源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进行化学改造创新了许多新的农药。
这些新农药不仅保留了原 生物源农药特有的品质(如对环境安全,选择性强等),并克服了某些 生物农药的不足,使产品焕发了 生命或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如吡咯霉素由于其稳定性等诸多原因而难以商品化,氰胺公司以其有效基团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改造后合成了被人们誉为当今杀虫剂支柱之一的AC303630。
又如杀菌抗生素Strobilurin能有效地抑制作物的灰霉病和根腐病,但在田间极不稳定,根本无法商品化。
英国的捷利康公司、 德国的 巴斯夫公司以及日本的盐野义公司等通过对其结构的改造,开发出了新杀菌剂ICI5504A、BAS——409F和SSF——126开创了新的杀菌剂系列。
同样,阿维菌素是一个极为高效的农畜用杀虫抗生素,但也存在着对人畜急性口服毒性较高及对鳞翅目害虫几乎无效的缺陷。
为此,美国默克公司通过对其结构的改造,从千余个衍生物中筛选了两个化合物依维菌素和 埃玛菌素,前者使其对人畜毒性明显得到改善,后者则扩大了杀虫谱及使杀虫活性提高1-2个数量级。
这种通过生物与化学相结合开发新农药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新农药的开发效率,也成为当今世界创新制新农药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种由“白色农药”经结构改造开发出的新的、更优于原“白色农药”的新药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基因工程在作物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基因工程是当前“白色农药”中研究得最广泛、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至今, 转基因作物已遍及世界各地。
1996年,世界上约有280万 公顷转基因作物;1997年达到了约1300万公顷,增长了300%以上。
其中,美国达810万公顷,中国180万 公顷, 阿根廷140万公顷, 加拿大130万公顷。
作为农药(抗虫、抗病)的转基因作物,不仅限于B·T等细菌,而今发展到其他细菌、病毒和线虫等。
更有在烟草中导入了动物 编程性细胞死亡抑制基因,在植物中导入动物编程性细胞抑制基因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而抗农药(主要为 除草剂)的转因作物的出现,大了除草剂的应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