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胡萝卜有什么功效
野胡萝卜
野胡萝卜为伞形花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carotal.
的嫩叶、根。
野胡萝卜嫩叶每百克含水分90
克,蛋白质3.8
克,碳水化合物1.9
克,
脂肪0.56
克,粗纤维0.6
克,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四川中药志》载野
胡萝卜“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分类草药性》载“杀虫,解酒毒,
消肿,消气,化痰。”
学名:daucus
carota
linn.
英文名:wild
carrot
科名:伞形科
umbelliferae
二年生草本,高15—120厘米。茎单生,有倒糙硬毛。根生叶薄膜质,长圆形,
2回至3回羽状多裂,最后裂片线形至披针形,长2—15毫米,宽0.8—4毫米,顶端尖锐,有小凸头,光滑或有糙硬毛,叶柄长3-12厘米,有鞘;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最后裂片通常细长。伞梗长10—55厘米,有倒糙硬毛;总苞有多数苞片,叶状,羽状分裂,少有不裂的,边缘膜质,有绒毛,裂片细长,细线形或线形,长3—30毫米,反折;小总苞有线形、不裂或羽状分裂的小苞片;伞辐多数,长2—7.5厘米,紧贴,结果时伞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折;花白色、黄色或谈红色。果实圆卵形,长3-4毫米,宽2毫米。花期5—7月。
产各地,野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丛中;分布于全国各地。
果实供药用,有驱虫的功效;果实可提取芳香油
佳佳识花24——野胡萝卜
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当然还是因为它的花。识别之下,发现它的名字居然叫野胡萝卜。但我更喜欢它的别名:鹤虱草,感觉好形像的。
当然它还有一些别的名字,比如蛇粟、蛇米、虺床、马床、墙蘼。中文学名蛇床。亦称蛇床子,野茴香,野胡萝卜。
原本,这种花是不会引起我的注意与喜欢的,因为它的径非常的粗糙,花朵既无娇艳的颜色,花瓣也无妖娆的形状。一切都显得太朴拙,完全与娇艳与精致都无关。
记忆中,有一年,大家一起出去玩儿。山野间只有这种花正盛开,大朵大朵的。于是,其中一位摘下了许多,让我们捧在怀里拍照,居然效果还奇好。于是,便记住了这花。
今年的河畔栈道旁,不知是谁种下或自己生长出了许多许多,这几日的盛开,与同样古朴的栈道,倒也感觉几分相益。顿感诗意盎然。于是,趁阳光正好,拍下了许多。不承想,阳光之下,细详之后,这花,还很耐看。
当然,这还是一味重要的草药。中药名为蛇床子。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与药方如下:
1、阳事不起。用 蛇床子、 五味子、 菟丝子,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 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 赤白带下, 月经不来。用蛇床子、桔 白矾,等分为末,加醋、面和成丸子,如 弹子大, 胭脂为衣,棉裹后纳入阴道中。一天换药一次。
3、妇女阴部奇痒。用蛇床子一两、白矾二钱,煎汤常洗。
4、产后阴脱。用布包蛇床子蒸熟后熨 患处。又方:蛇床子五两、 乌梅十四个,煎水洗。一天洗五至六次。此方亦治妇女阴痛。
5、男子阴肿、胀痛。用蛇床子研为末,加鸡蛋黄调匀敷患处。
6、脱肛。用蛇床子、甘草各一两,研细。每服一钱, 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用蛇床子末搽患处。
7、痔疮。用蛇床子煎汤熏洗。
8、小儿癣疮。用蛇床子末,加猪油调匀,搽疮上。
9、小儿 甜疮(疮连到头、面、耳边,流水,极痒,久不愈)。用蛇床子一两、 水银粉三钱,共研为末,调油涂患处。
10、牙痛。用蛇床子煎汤,乘热漱口。
12、 冬月 喉痹,肿痛不能下药。用蛇床子放入瓶中烧出烟,令病人口含瓶嘴吸烟,有痰吐出,病即渐愈。
入药部位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 (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方法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草新编》称其“功用颇奇,内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良”。
禁/宜人群
下焦有湿热,或肾阴不足,相火易动以及精关不固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恶牡丹、巴豆、贝母。
2、《本草经疏》: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
3、《本经逢原》:肾火易动,阳强精不固者勿服。
胡萝卜属植物有哪些野生种及野生近缘植物?
胡萝卜属植物全世界只有1种,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各地,世界其他国家也有栽培。我国有1栽培种,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胡萝卜属除栽培胡萝卜外,在我国自然分布的有1野生种,是栽培胡萝卜在中国的野生种及野生近缘种。
野胡萝卜:别名:野胡萝卜缨子、山胡萝卜;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分布于中国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区;亚洲、欧洲、北非均有分布。
根肉质、圆锥形,近白色。茎高15~120cm,单生、直立。基生叶纸质、矩圆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小裂片条形至披针形,长2~15mm,宽0.5~2mm;叶柄长2~12cm,具鞘;基生叶近无柄,小裂片细长。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柄长10~60cm;总苞片多数;小总苞片5~7,条形,不裂或羽状分裂;花白色或淡红色。双悬果矩圆形,长3~4mm,4次棱有翅,翅上具短沟刺。细胞染色体:2n=18。
野胡萝卜的越冬种子,翌年春季播种,3月中旬到10月中旬陆续出苗。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秋季播种的以幼苗的绿色体越冬,次年2月底至3月初返青,随后,即迅速生根并长出簇生叶,4月中旬抽茎并分枝,5月中旬现蕾,5月底至6月初开花,7月底至8月初果实成熟,生育期约160d。再生性不强,分枝前可利用2~3次,利用次数不能过多,否则严重影响再生的生长发育。野胡萝卜的适应性比较强,喜生于田边、路旁、沟沿、丘陵坡地、居民点周围的闲荒地。一般散生,但在撂荒地或松耙的草地上,有时可形成优势群落,成为植被演替的先锋群落。野胡萝卜是一种阳性植物,喜生于向阳的开阔地区。在荫蔽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
野胡萝卜茎叶柔嫩多汁,是很好的青绿饲料。猪最喜食,牛、羊喜食,鸡、鸭、鹅均采食。但在开花以后,茎叶老化,适口性差,营养价值显著下降,各种畜、禽均不采食。但调制成干草粉仍可利用。野胡萝卜的化学成分,在现蕾开花期粗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10.96%,粗脂肪1.91%,粗纤维31.94%,无氮浸出物48.45%,粗灰分6.74%。钙和磷均较少。它的总能,对猪、鸡、牛、羊的消化能、代谢能等及消化粗蛋白质的含量都比较高,属于中等饲草。野胡萝卜茎叶可作青绿饲料,亦可晒制青干草和调制青贮饲料或制成干草粉,作配合饲料之用。肉质根和种子也是很好的多汁饲料和精料。
野胡萝卜的特性是怎么样的?
Daucus carota L.
别名
野胡萝卜缨子、山胡萝卜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全体被粗硬毛。根肉质,圆锥形,近白色。茎高15—120cm,单生,直立。基生叶纸质,矩圆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小裂片条形至披针形,长2—15mm,宽0.5—2mm;叶柄长2—12cm,具鞘;茎生叶近无柄,小裂片细长。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10—60cm;总苞片多数,叶状,羽状分裂或不裂,裂片细条形,反折;伞幅多数;小总苞片5—7,条形,不裂或羽状分裂;花白色或淡红色。双悬果矩圆形,长3—4mm,4次棱有翅,翅上具短钩刺(图118)。
图118 野胡萝卜
Daucus carota L.
地理分布
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区);在国外,亚洲、欧洲、北非均有分布。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野胡萝卜的越冬种子,翌年春季播后,从3月中旬至10月中旬均可陆续出苗。在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秋季播种的幼苗能以绿色体越冬,次年2月底至3月初返青;返青后即迅速生根并长出簇生叶,4月中旬抽茎并分枝,5月中旬现蕾,5月底至6月初开花,7月底至8月初果熟。生育期约160天。
再生性不强,分枝前可利用2—3次,利用次数过多,尤其在开花时刈割,严重影响再生。
野胡萝卜的适应性比较强,喜生于耕地、田边、路旁,沟边、丘陵坡地、居民点周围的闲荒地。一般散生,但在撂荒地或松耙的草地上,有时可成为优势群落,成为植被演替的先锋群落。在亚热带地区的天然植被中,是草群或疏矮灌丛中的伴生种;在撂荒等疏松的土地上,与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小白酒草(C.canadensis)为共建种。其伴生植物尚有马唐(Digitaria sangurinalis)、荩草(Arthraxou hispidus)、狗尾草(Setaria lutescens)、蒿(Artemisia annua,A.scoparia)等。野胡萝卜是一种阳性植物,喜生于向阳的开阔地段。在荫蔽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
饲用价值
在分枝前期,尤其在叶簇期,茎叶柔嫩多汁,是很好的青绿饲草。切碎后,猪最喜食,牛、羊喜食,鹅、鸭、鸡均采食。但在开花以后,下部叶逐渐干枯,茎叶老化,茎枝上的倒糙硬毛呈细刺状,适口性、营养价值显著下降,各种畜禽均不采食。但加工成干草粉仍可利用。
就野胡萝卜之化学成分言,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无氮浸出物,粗纤维含量中等,灰分中钙和磷均较少(表118—1)。
表118—1 野胡萝卜的化学成分(%)
野胡萝卜的总能(表118—2),对猪、鸡、牛、羊的消化能、代谢能等及消化粗蛋白质的含量都比较高,属于中等饲草。
表118—2 野胡萝卜的能量价值及消化粗蛋白质含量*
野胡萝卜茎叶可作青绿饲料,亦可晒制青干草和调制青贮饲料或制成干草粉,做配合饲料的原料。野胡萝卜的肉质根和种子也是很好的多汁饲料和精料。其茎叶还可用做绿肥。果实可提取芳香油,亦可入药,有驱虫的功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