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中的“薇”是什么植物?
1、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叫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2、《采薇》出处及原文:
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3、白话翻译: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扩展资料
《采薇》中薇(大巢菜)的特征:
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表皮深褐色,近木质化。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卷须有2-3分支或单一,托叶2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0.6厘米;小叶3-6对,近互生,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3厘米,宽0.7-1.7厘米,先端钝,具短尖头,基部圆形,两面被疏柔毛,叶脉7-8对,下面中脉凸出,被灰白色柔毛。
性喜温凉气候,抗寒能力强,生长发育需≥0℃积温1700-2000℃,用作饲草,在甘肃省海拔3000米以下的农牧区都可种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巢菜
百度百科-小雅采薇
大巢菜能炒吗 大巢菜炒的方法
大巢菜介绍
薇菜为蕨类植物紫萁的嫩叶柄,又名紫箕,俗称大巢菜、野鸡头、扫帚菜,属紫箕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大巢菜的营养价值
大巢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钾、钙、鳞等多种微量元素,薇菜不仅可制成多道菜肴,更具有抗癌、清热、解毒、减肥、美容等神奇功效,同时对流感、乙型脑炎等病毒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大巢菜的食用效果
大巢菜具有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清热利湿、和血祛瘀、清热解毒的功效。治吐血、赤痢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遗精、黄疸、浮肿、疟疾,鼻衄、心悸、梦遗、月经不调等。紫其根茎入药,具有解热、利尿的功效,治腹痛。
大巢菜的食用禁忌
薇菜鲜品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可食之过量。
大巢菜的烹饪小技巧
薇菜的幼叶营养丰富,水焯后去毛可直接炒食。也可水焯后搓揉成薇菜干。食用时用温水浸泡,与肉炒食,味美可口,营养丰富。亦可腌食或糖渍。
狼坠子是一种植物学名叫什么
你好,你说的是是“薇”吧。 是一种豆科植物,学名是大巢菜(Vicia sativa L.)。 大巢菜 (《纲目》) 【异名】薇(《诗经》),垂水(《尔雅》),薇莱、巢菜、野豌豆(《品汇精要》),野麻豌(《草木便方》),箭舌豌豆(《植物学大辞典》),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苕子(《广州植物志》),肥田草(《贵州草药》)。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谓之巢菜。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诗疏》以为迷蕨,郑氏《通志》以为金樱芽,皆谬矣。项氏云,巢菜有大小二种,大者即薇,乃野豌豆之不实者,小者即苏东坡所谓元修菜也,此说得之。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大巢菜 一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栽培者可达90厘米,被稀疏的黄色短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末端具卷须;托叶半箭头状,一边有1~3披针形齿牙,一边全绿,小叶8~16个,矩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截形或凹,并具细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稀疏的黄色短柔毛,长8~18毫米,阔4~8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1~2个,蝶形,有短花梗,深紫色或玫红色;萼管状,外被黄色短柔毛,萼齿线形;旗瓣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爪;雄蕊10,两体;雌蕊1,子房具短柄,被黄色微柔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花柱顶端外面有一丛髯毛。荚果略扁,成熟时棕色,裂为2片卷曲的果瓣。花期3~4月。 生于山坡、路边及草地。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请问这是两种野豌豆吗?一个花大一个花小,分别叫什么名称?
大巢菜,小巢菜
大巢菜,正名:大野豌豆,别名:薇、薇菜、大巢菜、山扁豆、山木樨,拉丁文名:Vicia gigantea Bge.豆科、野豌豆属多年生草本,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根茎粗壮,表皮深褐色,近木质化。茎有棱,多分支,被白柔毛。荚果长圆形或菱形,表皮红褐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产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生于海拔600-2900米林下、河滩、草丛及灌丛。模式标本产河南嵩山。本种花期有毒。
小巢菜(学名:Vicia hirsuta),又名小巢豆,是豆科野豌豆属的植物。分布于北美、朝鲜、俄罗斯、北欧、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青海、华中、华东、广东、广西、甘肃、陕西、西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9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沟、田边、河滩及路旁草丛,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野豌豆有毒吗?
“野豌豆没有毒,可以用来做饲料或者蔬菜,可以煮熟之后食用,没有毒性。野豌豆还是一种要药材,根系可以生吃。
野豌豆其实是大巢菜,它的叶子和果实都和豌豆十分相似,在一大片野草当中很容易分辨出来,它的叶子细长,看起来很瘦弱,但果实却很多。
它的果实就是缩小版的豌豆,里面包裹了很多“小豌豆”。这种救荒野豌豆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在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分布,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不同,有的地方叫它大巢菜,有的地方也叫它薇菜、山扁豆、野苕子、野豌豆、山木樨等等。
野豌豆的营养价值
野豌豆很容易分辨,它的食用部分是茎叶,以前在农村的时候,牛、羊、兔子、猪都很爱吃,经常会去山上打这些野草回来喂牲畜。
在闹饥荒的那个年代,这种野豌豆是很好的野菜,人们在它还没有开花结果的时候,采摘新鲜的茎叶当做蔬菜来吃。
大巢菜的茎叶十分鲜嫩,口感很好,而且营养很丰富,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等营养元素,能够帮助人们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野豌豆
大巢菜与小巢菜
大巢菜,即野豌豆。蝶形花科植物。与其相似的,植株较小的,是小巢菜。
听药学院老师做讲座主题为“跋识山草”时,就讲到了大巢菜。老师说,大巢菜的根可以生吃,煮熟后味道更好。
下面介绍大小巢菜的特征区别。
首先是果荚。大巢菜一般果荚较大,内含多枚种子,小巢菜的果荚对生,较小,内含一般2枚种子。(左边小巢菜,右边大巢菜)
接着,是与果荚对应的花。直接上图。
最后是叶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