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原文(蒹葭原文及翻译)

《蒹葭》全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话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扩展资料: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这一个人是谁呢?他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

或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我们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硬指是爱情诗,说成诗人思念自己的爱人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

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

《国风·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蒹葭》

蒹葭的古诗全文是什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翻译如下: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诗经《兼葭》全文

原文: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注译: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方,边

遡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遡洄,逆流而上.遡,通“溯”,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ī):晒.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涘(sì):水边.

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之:代“伊人”

今译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蒹葭原文(蒹葭原文及翻译)

《蒹葭》原文及赏析

《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蒹葭》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蒹葭》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赏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

《蒹葭》是一首情诗,它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清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有位恋者在蒹葭露白的曲水之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人——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及,如何更好地欣赏这首诗,我认为重点是透过诗的语言和意境,把握诗的主题,从而增加内涵量。

我们知道,诗是一种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诗歌所包蕴的极为丰富有成效的内容,往往依靠精炼和谐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蒹葭》可以说是此类典范。全诗共分三章,用的是一意三叠的章法,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这首诗每节的头一句都是经秋景作为发端,给人以凄清之感,“在水一方”写“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写出了“伊人”难求,“伊人”宛在,觅之无踪,在主人公长时间的反复追寻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出了主人公执著的爱情追求,以及不能和心爱之人欢会倾诉的怅惘情怀。作者在描写秋景的时候,语言凝炼,精妙,从“苍苍”到“萋萋”到“采采”,写出了“蒹葭”的色彩由暗到亮、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霜晨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情绪,因而它才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令人神思遐想,叹赏不己。

这首诗的意境是优美的,细品诗文,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痴情恋者,踯躅水畔,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人,而伊人似在水一方,但一水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恋者心醉神迷,内心痛苦,难以名状,而伊人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隐时现,此情此景又使这位恋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全诗读来只觉景色凄清,烟波万状,境界幽邃,意境朦胧,意蕴无穷,其艺术意境的创造非常独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人追寻恋人如梦似幻,如痴如醉,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一体,仿佛这烟波万状的景致就是此时诗人痴迷的梦幻幻化而成,情景交融。

其次,恋者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一体,正是因为“伊人”身影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才牵引着恋者执著地追寻,不愿放弃。

第三,恋者“溯洄”溯游从之的急切心情与“可望见时不可及”的境界浑然一体,情由景生,境带情韵,令人回味无穷。

第四,恋人追求无果的失意,郁闷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体,自古以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恋者追寻伊人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苇秋霜、秋水的悲凉之境交融,此时萧索之景正是恋者凄楚心绪的流露。

第五,伊人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被蒹葭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了。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得这首情诗极富张力,其蕴藏量宏深,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象、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2183.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2月15日 上午2:59
下一篇 2023年2月15日 上午3:01

相关推荐

  • 氨基酸适合什么肥料?这几种肥效最好用!

    今儿跟大家聊聊氨基酸适合跟啥肥料搭伙计。话说我之前也是一头雾水,网上查半天资料,看得眼花缭乱,啥氨基酸肥、海藻肥、黄腐酸钾肥,听着都挺玄乎,啥玩意儿?咱就是个种地的,整那么多听不懂的专业名词不是瞎耽误功夫吗? 后来我琢磨着,实践出真知,光看别人说,不顶用,还得自己亲自试试。于是我决定从头到尾自己做实验! 实验准备 我先去市场上转一圈,买点常见的肥料,还有那些…

    肥料资讯 2025年2月2日
    00
  • 黑了木耳 黑了木耳紫了葡萄软了香蕉歌词

    黑了木耳是什么意思 黑木耳;以满分10分来评价女性的长相。5分以上合格。女性器官的外形和木耳相似。而性器官等是敏感词会被百度屏蔽,所以用木耳代替。而正如楼上所说。交配多次后,性器官会逐渐变黑。因此,七分黑木耳是指面容娇好,身材不错的,拥有N次性经历,较多很多男友的女性。3分白木耳是指长相实在对不起观众的处女或者性经历非常少的女性 屌丝 穷丑挫的定义词。 吊丝…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5日
    00
  • 含羞草的图片 含羞草的图片 植物图片

    含羞草的图片和特点 含羞草的图片和特点如下: 一、含羞草的特点: 1、外观特点:含羞草的叶子外观比较独特,一枝叶柄上有十几对对称分布的叶片,叶子呈羽毛状。含羞草也会开花,花朵比较小,呈淡红色。 2、叶子合拢:含羞草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此,只要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它的叶片就会合拢起来。假如用手去触碰的叶子,它的叶面会闭合。 如果长时间触碰,它的叶柄会变得下垂。但是停…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0日
    00
  • 硫酸钾复合肥和硫酸钾型复合肥的区别

         回答硫酸钾复合肥:单指硫酸钾为主要养分,没有氮和*。硫酸钾型复合肥:有氮、*及钾3个养分,钾养分存在是以硫酸钾形成,是3个养分的复合肥。国家在GB15063-2009中明确规定,在包装上凡是经过化学合成的硫基复合肥,必须标注硫酸钾型。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23日
    00
  • 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回答以成都平原为例,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为气候属于**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能够满足水稻对温度的要求,有利于水稻生长;其地势较为平坦且土壤较为肥沃,同时用来灌溉的水源也较为充足等。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5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