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供大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化肥大量使用)

两大北美化肥巨头齐声警告:全球肥料供应将持续紧张,会带来什么影响?

全球肥料供应将持续紧张,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供不应求首先就是上涨,如果化肥持续上涨,其实上涨的背后还不只是化肥。人家自己东西卖多钱都能自主决定,可农民自己种的粮食自己不当家,这也等同于在一个锅里挖饭,农民没用气,稠里捞完了自己只该喝稀水,到最后稀水没了,只该饿死,一旦饿死,才会有人站出来说话了,通过多方面认真分析农民吃不饱饭主要存在多种原因。

一、周围物价高、工资高、农民投工多、农资投入大,粮价低不适合当今农民消费需求,好账不怕算,农民每年的种粮收入与其他行业工资相比年年几乎都在生产着负值。稍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国家一直希望城市扩大集中,支持有资本的农民也搬迁城市居住,可当今农民那点微薄收入啥时候才能买起城市昂贵的大楼?难道该不是农资上涨对种粮农民存在的不利影响吗?

二、还必须清醒看到,目前全国各个行业、商贸经营团体都在相互之间仰脸对看对出牌,你出勾子十一,他出红桃老克,还有个尖子等着扎你,到最后牌出完手里都还留张大牌,干啥?那就是涨物价,涨工资,你涨焦碳我涨化肥,你涨药品我涨工资,你企业涨我事业也涨,你县一级普调三十,我市一级普调五十。就这样涨来涨去又涨住农民了。农民拿住钱也不敢再买东西,咋了?手里钱不多,粮食也卖净了,留着钱还得给老人拿药看病。不用举证多说,难道这还不是物价化肥持续上涨对种粮农民造成的后果吗?

三、综上所述影响种粮农民成本效益低的现象还不只是化肥,还有种子农药,社保、医疗、孩子上学、房产金融及保险服务行业都在无形中对农民伸手,都在无形中加码擦边球向农民要钱。可不想:要家多了动了农民恻隐之心,要交交不起,不交自己吃亏大,想来想去还得指那一把粮食籽儿,最后卖光卖净农民又还是穷上加穷。有人总认为农民没文化好哄好骗,可农民不傻呀!再傻,他还不知道物价涨、工资涨、化肥涨对自己不利,对自己有影响吗?

化肥产能过剩的原因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负责人解读国家12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

稳定农资市场价格 保障春耕农资供应

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12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保障春耕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进行了全面部署,受到行业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在当前春耕备肥的关键时期,如何全面理解《通知》精神,准确把握春耕农资市场走势,对于做好春耕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十分重要。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局长、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殿平。

2018年《通知》具有三个特点

记者:今年下发的《通知》跟往年相比有哪些特点?

李殿平: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国家高度重视春耕化肥供应工作,每年春耕前期,多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保障春耕化肥供应的通知,已成为近些年来的惯例。今年下发的《通知》,与往年相比,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文件下发时间较早。今年是1月15日下发的《通知》,可谓近10年来最早的一次。回顾过去,2008-2014年,《通知》下发的时间大都在1月17日至2月间,2015-2017年则推迟到了3月初,所以,“发文时间早”可谓今年《通知》的第一个特点。这充分说明,国家对2018年春耕化肥供应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提早谋划部署。

二是特别强调价格稳定。回顾往年下发的《通知》题目主要是做好化肥供应工作,今年将“价格稳定”放到标题中予以强调,可谓近年来的首次。这说明自2017年9月份以来的化肥价格持续上涨问题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多措并举稳定2018年春耕化肥价格是今年《通知》出台的重要目的之一。

三是联合发文单位增加。与去年相比,今年增加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联合发文单位,这是自2010年时隔7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作为联合发文单位出现,“信贷支持”内容也是7年后再次出现在文件中。此前,多家协会商会会员单位反映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和中国东盟农资商会等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政策建议被采纳,国家已经关注到化肥行业利润低、融资难、信贷难等问题,并着手协调解决。

全力保障化肥生产是保供的基础

记者:“全力保障化肥生产”是历年来《通知》部署的第一项工作,今年也不例外。对此,您怎么理解?

李殿平:的确,化肥生产是保障供应的基础。2017年以来,伴随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入,受煤炭、天然气、磷矿石等原材料供应紧张,化肥落后产能退出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年化肥行业开工率持续处于低位,化肥产量同比减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1-11月,我国累计生产化肥5750.9万吨(折纯,下同),同比减少4.0%,其中,氮肥行业减量明显,氮肥、尿素产量分别为3563.3万吨、2821.2万吨,同比分别减少8.0%、11.8%;磷肥产量为1560.2万吨,同比增长0.8%;钾肥产量为620.3万吨,同比增长3.7%。

氮肥产量大幅减少的原因,一是受环保常态化政策影响。尿素企业落后产能退出进程加快,环保不达标企业停产停工改造现象增多。二是受上游原材料供应影响。我国73%和24%的尿素企业分别用煤炭和天然气作为生产原料,今年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进程加快,2017年煤炭退出产能1.5亿吨,煤炭供应趋紧。此外,2017年,我国在2+26个城市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入冬以来,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日益突出,“气荒”导致西南省份气头化肥生产企业大范围停产。

为全力保障化肥生产,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2017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就主持召开了化肥生产用煤产需对接会,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相关行业协会以及全国13家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参加了会议。

相信《通知》下发后,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协调和努力下,化肥生产供应情况会逐步好转。

化肥淡储对稳定农资市场价格将起到重要作用

记者:《通知》中强调“做好淡季储备调控”,并明确指出国家将追加安排550万吨化肥淡储任务,对此业界高度关注。您如何看待追加化肥淡储任务这一部署和安排?

李殿平: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自2004年建立以来,在缓解化肥常年生产、季节性使用矛盾,保障春耕化肥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储备量从2004/2005年800万吨,上升至2013/2014年1800万吨,达历史高点。但近年来储量不断缩减,2015/2016年减至1200万吨,2016/2017年大幅减至468万吨,2017/2018年仅为459万吨。

我们认为,尽管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且已基本完全市场化,但稳定化肥淡储制度,保障一定的淡储量仍有必要性,化肥产品仍有其特殊性,政府还需保留一定的主动调控能力。第一,作为粮食的粮食,化肥供应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第二,尽管当前化肥产能过剩,但化肥供求的季节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尤其当前化肥生产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氮肥需从山西、内蒙、新疆向南方地区调运,磷肥需从云贵地区向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运输,钾肥需从青海、新疆向全国长距离运输,在化肥使用高峰期也进一步集中的情况下,一旦化肥使用地储备量不足,用肥旺季很可能出现价格急剧波动问题,影响农民生产。第三,我国化肥淡储制度实施多年,成效显著,在当前基层经销商基本不储肥的现状下,化肥淡储确实发挥了化肥市场的“压舱石”和“蓄水池”作用。

鉴于以上因素,考虑到目前社会库存量同比降幅较大、流通环节基层经销商储备积极性较差等紧急情况,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高度重视,并就有关工作作出部署。总社农资局、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和中国东盟农资商会积极呼吁尽快启动新的淡储招标计划,确保淡储量保持在1000万吨左右,并优化储备品种和完善对承储企业的考核办法。可以说,代表化肥行业生产流通企业的这一共同呼吁,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并采纳了政策建议。

1月17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正式启动了招标工作,并明确550万吨淡储任务分成要两批(300万吨和250万吨)进行,在化肥生产供应增加、价格稳中有降时,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与中标承储企业签定承储协议。其中,第一批300万吨淡储任务签约后即执行入储任务,第二批250万吨淡储任务签订意向协议。如果第一批淡储任务执行后的市场运行情况总体平稳,再启动第二批淡储任务。

550万吨淡储任务量分成两批开展且要在市场平稳运行前提下、启动第二批淡储任务的制度设计,将有助于最大程度确保市场稳定。相信化肥淡储制度的实施,将成为春耕用肥时期保障化肥价格平稳的有利保障。

农资打假任重道远 多拳出击刻不容缓

记者:“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也是年年强调的重点,但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仍屡见不鲜,使正规生产经营企业、广大农民均深受其害。对此,您怎么看待?

李殿平:国家每年在农资打假方面都花费了很大力气,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连续多年,每年春季,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多部门都会联合启动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29个部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并就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出要求。

“十二五”期间,各地各部门累计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2.5万个,检查企业629.7万个次,市场131.9万个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5亿元,农资市场不断净化,农资质量状况呈现趋稳向好的态势,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长、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可否认,我国假冒伪劣化肥产品仍然泛滥,包装标识混乱、偷减养分等坑农害农事件层出不穷,执法过程中“打大不打小、打真不打假”等问题也让正规生产经营企业深受其害。

《通知》强调要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虚标含量、偷换养分等手段制售假冒伪劣化肥等违法行为及其他坑农害农行为。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及农资局、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在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方面,也一直在积极努力开展有关工作。一是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价格秩序。2017年11月28日,面对我国农资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态势,为预防价格违法行为,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向会员单位发出《关于维护农资市场价格秩序加强行业自律的通知》。二是加强农资行业诚信体系建设。2017年9月,协会和商会还联合发布中国农资行业诚信示范企业名单。11月,协会向公开发布了《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行业自律公约》和《中国有机肥料行业自律宣言》,并组织会员单位签署企业信用承诺书。三是加强追溯体系和智慧农资建设。经过7年多的努力,目前总社农资局、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在化肥、农药、种子等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已形成了成熟完整的技术应用体系,并于2017年9月1日上线运行了中国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农资商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从源头上促进我国农资质量安全。

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 切实强化市场监测预警

记者:《通知》中强调“供销合作社系统要发挥好农资流通的示范引导作用”,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强化市场监测预警。对此,总社有哪些举措?

李殿平:这次下发的《通知》对供销合作社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认为这也是对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供应服务工作的认可和鞭策。供销合作社系统是我国农资流通的主渠道。据统计,全系统化肥供应可满足社会需求的70%,农药供应量占社会供应总量的40%,农膜占1/4。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农资连锁经营企业2354家;配送中心5551个;连锁、配送网点达34.4万个,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覆盖,健全高效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对于保障农资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12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立即行动,于1月17日向全系统发出了《关于做好2018年农资供应服务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及农资协会、农资企业:一要全力保障农资供应,二要切实做好淡季储备,三要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四要着力加强质量管理,五要努力强化市场监测,六要大力创新经营服务。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还将根据《通知》要求,在“加快建立现代农资综合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农资流通网络,促进农资流通节本增效”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落实,加快推进传统农资流通企业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和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作为总社主管的社团组织,将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及时了解和反映行业情况,推进行业规范自律,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一是继续做好市场监测预警。协会从2011年起先后推出的8个中国化肥价格系列指数,已经成为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在继续做好现有价格指数的监测和发布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商会的国际平台优势,加强对进出口化肥市场的监测,积极促进国内外农资农业交流合作,协会与商会于2017年底联合发布了尿素进出口价格指数,今年还将陆续推出其他化肥产品进出口价格指数。二是大力加强行业调研。认真听取行业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为行业宏观调控积极建言献策。三是深入推进行业诚信和农资追溯体系建设。协会今年将进一步落实《信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着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农资追溯体系和智慧农资建设,加快农资物联网示范应用,推动农资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

当前正值春耕备肥的关键时期,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在前期扎实工作的基础上,按照12部门《通知》和总社《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采取多种积极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春耕备肥期间和用肥旺季以及全年农资供应服务和价格稳定工作,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化肥供大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化肥大量使用)

化肥市场空间还有多大?

今年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比较稳定,货源充足,其中化肥产品的绝大多数品种呈现买方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资源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农资部门经营难度增大。分品种看,复合肥、二铵由于减少了进口,市场相对平稳;尿素受资源供大于求的影响,销售下降幅度较大。化肥整体形势疲软,主要原因是农业需求不旺,供求关系失衡,预计尿素供大于求500万吨左右,二铵供大于求100万吨左右。

今年化肥销售不旺,其原因是由于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下降,需求受到影响;加上气候异常,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部分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相应减少了对化肥的需求;农民用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使用单质肥转向更多的使用复合肥,使某些单质肥的用量下降。

今年以来化肥市场销售价格在去年下滑的基础上,仍未见反弹,依然是继续走低的趋势,且已是连续四年下降。往年进入销售旺季,某些品种价格会有所回升,但今年包括进口钾肥在内,出现了用肥旺季不涨反跌的现象,

农资部门有的为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严重挫伤了供销社农资部门淡季储备和经营的积极性。

化肥目前已进入淡季,下一步工作是做好淡季储备,保证来年春耕供应。受资源、农民购买力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方面的影响,预计冬季化肥等农资商品的价格走势平稳。

一是流通渠道和市场主体混乱。由于无法科学地界定化肥批发和零售的界限,一些无经营权的单位和个体户非法经销化肥,同时一些有经营权的单位也存在各种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使当前全国不少地方的化肥市场渠道重叠、纵横交错,分不清谁是批发、谁是零售?谁为公、谁为私?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是市场管理难度大,假冒伪劣现象比较严重。随着化肥经营单位的大量增加,市场管理和监督机制一时难以适应。一些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户乘机造假售假,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

三是价格混乱,低价竞争严重。由于资源供大于求和各种不正当竞争程度不同地存在,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的化肥销售价格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差距很大。一部分个体经营者利用缺斤短两、以次充好迎合农民追求廉价的心理;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竞相压价抛售,大打价格战。这些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化肥市场价格的混乱。

由于困扰今年农业形势和农民收入的因素在明年依然存在,甚至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预计农业需求依然不旺。

化肥行业的现状及今后的趋势走向如何?

2007年1-11月,全国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累计产量为53,170,241.96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15%。9月份的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产量最高,为5,314,355.90吨,同比增长了26.30%;其次是4月份,单月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产量为5,228,488.68吨,同比增长了15.26%。2008上半年全国化肥累计产量3001.5万吨,同比增长5.9%,

化肥市场全面开放,将使中国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双重压力。国内方面,首先是环境压力。目前中国化肥产业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环保问题:化肥利用率低,不仅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农民投入,而且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磷石膏、高磷废水和高含氟气体的排放,也对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其次是资源压力。生产化肥的资源如磷矿、钾盐、煤炭和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实现既节约资源又满足日益增长的化肥需求,对中国化肥产业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再次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压力。化肥作为资源型产品,所消耗资源的稀缺和有限性,与农民作为化肥消费者的少支出多收入,永远是一对矛盾。此外,农业生产多样化趋势也给化肥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远来看,中国化肥行业面临需求和成本的双重压力。“十一五”期间,将是化肥行业的整合期和产品结构调整期,富含磷、钾的高浓度肥将成为今后的重点产品。

百度搜“中投网”,再搜“化肥”就可以看到更多相关资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1905.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2月14日 下午6:28
下一篇 2023年2月14日 下午6:28

相关推荐

  • 猪乙型脑炎怎么治猪乙型脑炎用什么药

      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猪是日本脑炎病毒(JEV)在自然界重要的易感动物。怀孕母猪此病很重要,因为感染导致死产和其他繁殖障碍。对养殖业的危害可见一斑,猪乙型脑炎怎么治猪乙型脑炎用什么药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治疗方案   [处方1]   (1)康复猪血清40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   …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2日
    00
  • 迪卡653(迪卡653这个玉米品种怎么样)

    迪卡653要不要控旺 迪卡653不需要控旺。根据相关信息查询迪卡653耐密植、结实性好、抗病性强、高抗倒伏、脱水快、容重高、品质好,不需要喷控旺剂,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玉米新品种,这个玉米品种就是迪卡653。 迪卡653需要打抗倒伏药吗 不需要。 迪卡653玉米耐密性强、结实性强、抗病性强、高抗倒伏、脱水速度快、容重高、品质优秀,它的抗倒伏效果根本不需要打抗倒…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18日
    00
  • 2024玉米白苗的防治

      在玉米田中,苗期常出现“白苗”,这是由缺锌引起的。一般从4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叶色变浅呈黄白色。5~6叶期,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基部出现紫色条纹,经10~15天,紫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叶肉变瘦,呈“白苗”。严重时全田一片白色。缺锌的玉米植株矮小,节间短,叶枕重叠,心叶生长迟缓,看上去平顶,严重者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甚至…

    肥料资讯 2025年3月31日
    00
  • 标准氨基酸(鉴定土壤活性微生物只需几小时)

    标准氨基酸 生物进化之前还有化学进化。然而细胞一经诞生,中心法则的分子进化就趋于停滞了:38 亿年来,中心法则再没有新的变动,所有的蛋白质都由 20 种标准氨基酸连成,连碱基与氨基酸对应关系也沿袭至今,所有现代生物共用一套标准遗传密码。正如中心法则是化学进化的产物,却因为开创了生物进化而停止了化学进化,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也因为开创了文化进化和技术进化而停…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26日
    00
  • 沙质土和粘质土和壤土有什么区别,沙质土和粘质土和壤土分别适宜生长什么植物

         回答根据土壤质地可以将土壤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其中砂质土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介于砂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含大小颗粒,空隙适中,排水和涵水适中,是比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一、沙质土和粘质土和壤土有什么区别   根据土壤质地可以将土壤分为砂…

    肥料资讯 2022年5月24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