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怎么防治?
柑橘溃疡病,是影响全球柑橘产业发展的重大顽固病害。柑橘溃疡病大概起源于印度或爪哇,我国1919年最早在华南的甜橙、柚和柑上发生。病害发生时期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11月下旬。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①种子消毒:先用50~52℃的热水预浸5分钟,再用55~58℃的温水浸泡50分钟,取出后投入常温水中降温,表面略为干燥后即可播种。②苗木和接穗消毒:未抽芽和不带土苗木、接穗用0.1%升汞液浸3分钟后洗净,带土苗木用0.8%波尔多液喷布,已抽芽的用每毫升700单位链霉素加0.1%酒精作辅助剂浸30~60分钟。
(2)化学防治苗木及幼树以保梢为主,各次新梢萌芽后20~30天,梢长1.5~3厘米,叶片刚转绿时喷药1次,之后每10~15天1次,连喷3~4次,直至新叶完全转绿;成年树以保果为主,在花谢后10、30、50天各喷药1次,台风及暴风雨过后还应及时喷药。可选药剂有:10%农用硫酸链霉素(溃枯宁)1000倍液、64%
(3)农业防治①及时进行潜叶蛾、凤蝶、象甲虫等的防治。②及时抹除夏梢和部分早秋梢,7月底或8月统一放梢。③发现病叶、病枝、病果,待叶面露水干后及时将其剪去,并刮去树干上的病斑;感病特别严重的植株应整株挖除,喷石硫合剂进行封园。
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方法:①严格实行检疫。本病为国内外检疫对象,禁止从病区输入苗木、接穗、砧木、种子和果实等。
②培育无病苗木。接穗从无病区或无病果园选取;砧木种子用55~56℃温汤浸泡50min。苗木出圃时须经严格检查,并用600~700mg/kg链霉素浸苗(将成束苗木投入药液中浸1h,浸前加入1%酒精或白酒,以增强渗透作用)。
③新果园定植时,感病与抗病品种应分片种植,严禁混植。
④合理施肥,控制夏、秋梢生长,促使抽梢整齐。
⑤药剂防治。适时喷药保护幼梢和果实;同时应注意防治潜叶蛾,以免病原从伤口侵入。苗木和幼龄树,以保梢为主,应在春、夏、秋梢萌发后20、30天,各喷药一次。成年树则以保果为主,保梢为辅,宜于落花后10、30、50天,各喷药一次。药剂种类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加1%酒精作辅助剂,或0.3%~0.5%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或铜皂液(硫酸铜0.5kg、松脂合剂2kg、水200kg),既可防病,又能兼治螨类。也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30%金核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等,轮换交替使用。
⑥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及病果,并扫除落叶、落果,集中烧毁。
柑橘溃疡病的症状
柑橘溃疡病主要侵害柑橘新梢枝叶和未成熟的果实,均形成木栓化隆起的病斑。叶片发病先在叶背面出现黄色或暗黄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斑点逐渐隆起,形成近圆形、米黄色的病斑,后病斑向叶片正面扩展,自中央向外开裂和木栓化隆起,表面开裂、粗糙,具微细轮纹的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隆起、开裂和中央凹陷更明显,枝梢和果实溃疡状斑周围没有黄色晕圈或者不明显。另外,病斑的大小、形状、色泽因柑橘品种的不同而稍有差异。通常甜橙、柚等感病品种溃疡状斑大而且隆起;宽皮柑橘等较抗病品种病斑小且扁平。
柑橘溃疡病叶上初期症状
叶片和枝梢上的溃疡病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