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施用玉米缓控释肥
玉米缓控释肥做种肥与种子有一定间距 。
玉米不忌氯,可以使用含氯控释肥。如果当地干旱少雨,土壤易盐碱化,或土壤本身就是盐碱地,就要选择硫酸钾控释肥。
由于控释肥格相对较高,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玉米控释都是由控释肥和复合肥掺混而成,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种肥隔离种肥左右隔6―8厘米,肥料在玉米种子的侧方。
优点:
1、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由于控释肥具有缓释作用,可以减少化肥的气态和淋洗损失,从而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试验数据表明:控释肥可将肥料利用率由原来的35%提高一倍左右,氮肥流失率显著降低,可以节省氮肥用量30%-50%。
2、减少施肥次数,节省劳力。由于农村缺乏劳力或因缺水、供水不及时等原因,农作物施肥日趋简化,农作物一次性施肥已相当普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肥基本上为速效高氮型复合肥,存在苗期旺长或后期脱肥的风险。而控释肥可预定设计肥料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相一致,一次性施肥满足农作物整个生长季的需求。
控释肥还可用于免耕和无土栽培,种子和肥料一块播下去,灌水就可以了,非常方便。现在很多无土栽培灌营养液。有时候营养液配不好,苗长势就不好,用控释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3、可以减轻农作物病害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农作物病害和产品品质与氮肥用量有关,施用控释肥可以防止农作物对氮素的过量吸收,从而起到抑制病害和改善品质的作用。
如何使用蔬菜冲施肥的使用方法
“冲施肥”又叫水冲肥,它是一种追肥的方式。大量运用在实施园艺中,操作方法就是把固体的速效化肥溶于水中并以水带肥的方式施肥。冲施肥通常用水溶性化肥,主要是氮肥和钾肥,二者的水溶性强,通过肥水结合,让可溶性的氮钾养分渗入土壤中,再为作物根系所吸收。冲施肥即是灌溉施肥,而灌水方式可分井灌和畦灌,也包括滴灌、喷灌。但有的地方管理粗放用大水漫灌来冲施化肥。这种大水漫灌的施肥方式突出了一个“冲”字,很容易造成氮素的大量损失,同时也造成水分利用率低的问题。
目前冲施肥广泛用于大棚种植和露地蔬菜上。由于冲施肥的肥效来得快,很符合一些急于求成的种植者的心理,因此,冲施肥近年来发展很快,,除了蔬菜还有其他经济作物。这也刺激了大量的小包装“硝酸铵”、“硝酸钾”等水溶肥料的纷纷上市。而这些小包装肥料都比较贵。
在评价冲施肥的应用前景时,首先要对现代农业中施肥的目的有所了解,不仅是为了作物高产,而且从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的综合效益看,要适当应用冲施肥。为此要掌握“冲施肥”的技术要领,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正确选择冲施肥的肥料种类。只有水溶性肥料方可随水施用。在氮肥中常用尿素、氨水、硫铵和硝铵;钾肥中有氯化钾和硫酸钾,也可用硝酸钾。而磷肥中即使是水溶性的磷一铵和磷二铵,也不要冲施,其原因是磷肥溶解后移动性很差,容易被固定,不能随水渗入到根层。为此磷肥的最好施用方法是将它分层埋入土中,才能提高其利用率。
冲施肥单次的养分量一定要规范。在高产蔬菜种植中每次的纯氮用量应控制在2~4公斤/亩,尤其是硝酸态氮素要控制在2~3公斤/亩以下,有限次数的钾肥用量(氧化钾)一般在2~4公斤/亩;否则,养分的浪费和损失大,既降低氮肥利用率,又可能造成对水质的污染。全生育期的冲施肥一般以2次为宜。
作物进行冲施肥的时期是在作物大量生长期。例如果菜类在盛果期、采摘瓜果后冲施;又如大白菜的包心期,在秋菜种植中,选择气温下降,土壤矿化作用下降,而蔬菜作物又是大量生长期为宜。
灌水量的控制。畦灌方式下防止大水漫灌,渠灌时,沟深与水量相适宜,防止溶于水中的肥料养分随水流失。
虽然冲施肥肥效来得快,但是如果为了追求表观的效果,不计成本,片面使用大量氮肥,滥用冲施肥,则会导致蔬菜徒长,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损失大,加剧土壤性状的盐化。有的人把未腐熟不溶性的固体有机肥或微生物制剂去冲施,这些都是不恰当的。
总之,冲施肥的方式要适时适量地用,主要是用于集约化的蔬菜栽培中的追肥,追施氮钾。有几种肥料不要冲施,一不冲施磷,二不冲施颗粒状复混肥,三不冲固态有机肥,四不冲微生物制剂。
缓控释肥的释放原理
控释肥释放原理是肥料中的养分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其释放的速率与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吻合,这样作物吸收养分多的时候,就释放的多,少的时候就释放的少,极大限度的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所以控释肥比普通肥料的科技含量高,具有智能控释的作用,所以也叫它智能肥料。
那么控释肥是怎样控制养分释放的呢?确切的说是通过高科技制成的高分子树脂包膜外壳来完成的,它的核心是把复合肥料或是单质肥料包上一层均匀的外壳。当肥料施入土壤后,土壤水分从膜孔进入,溶解了一部分养分,然后通过膜孔释放出来,当温度升高时,植物生长加快,养分需求量加大,肥料释放速率也随之加快;当温度降低时,植物生长缓慢或休眠,肥料释放速率也随之变慢或停止释放。另一方面,作物吸收养分多时,肥料颗粒膜外侧养分浓度下降,造成膜内外浓度梯度增大,肥料释放速率加快,从而使养分释放模式与作物需肥规律相一致,使肥料利用率最大化。
那么这层膜到底有多大的“膜”力呢?这层膜的表面充满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孔隙,这是电镜放大600倍的照片,养分就从里面向衣服外面不断扩散释放,这样就能大大降低了肥料的浓度,使作物根部得到充足而合适的营养。 缓释肥料是指能延缓或控制养分释放速度的新型肥料。相对于速效肥,有以下一些优点:
1.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营养元素在土壤中释放缓慢,减少了营养元素的损失。
2.肥效长期、稳定,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在整个生产期对养分的需求。
3.由于肥料释放缓慢,一次大量施用不会导致土壤盐分过高而“烧苗”。
4.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约成本。
广义上的缓释肥料包括了缓释肥与控释肥两大类型。 缓释肥:通过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使肥料中的养分释放速率变慢。主要为缓效氮肥,也叫长效氮肥,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施入土壤后,在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肥料逐渐分解,氮素缓慢释放,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对氮的需求。
控释肥:通过外表包膜的方式把水溶性肥料包在膜内使养分缓慢释放。当包膜的肥料颗粒接触潮湿土壤时,土壤中的水分透过包膜渗透进入内部,使部分肥料溶解。
这部分水溶养分又透过包膜上的微孔缓慢而不断向外扩散。
肥料释放的速度取决于土壤的温度以及膜的厚度,温度越高,肥料的溶解速度及穿越膜的速度越快;膜越薄,渗透越快。
根据成膜物质不同,分为非有机物包膜肥料、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热性树脂包膜肥料,其中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是目前研究最多,效果最好的控释肥。
缓释肥和控释肥都是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缓释肥与控释肥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但从控制养分释放速率的机制和效果来看,缓释肥和控释肥是区别的。
缓释肥在释放时受土壤pH值、微生物活动、土壤中水分含量、土壤类型及灌溉水量等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肥料释放不均匀,养分释放速度和作物的营养需求不一定完全同步;同时大部分为单体肥,以氮肥为主。
而控释肥多为N-P-K复合肥或再加上微量元素的全营养肥,施入土壤后,它的释放速度只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但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也很大,在比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升高,控释肥的释放速度加快,同时植物的生长速度加快,对肥料的需求也增加。
因此,控释肥释放养分的速度与植物对养分的需求速度比较符合,从而能满足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怎样更好地使用缓控释肥?
使用缓控释肥的原则是肥料的养分释放规律要与作物的养分需求规律同步。释放期太长,玉米生长前期氮素供应不足,发苗差,影响后期生长和产量形成;释放期太短,氮素在生育前期释放量大,容易出现烧苗现象和加剧氮肥损失,而中后期氮素供应不足,最终影响产量。
缓控释肥或含缓控释肥的复合肥一般作为基肥施用。缓控释肥或含缓控释肥的复合肥的价格比普通肥料价格偏高,所以在使用这些肥料时要考虑到施肥的经济效益。
水溶肥到底怎么施用
水溶肥料见效快,含量足!大家都知道钾有膨大果实的作用,所以这样一来,各种高钾甚至超高钾的水溶肥料就会被整合,大家都想高产。在此,我个人认为超高钾肥(如10-5-40)除了番茄最后的变色肥外,基本上是不需要的,否则有时会出现用后果实僵硬,植株生长缓慢的问题。直接施肥(错误):由于水溶性肥料不同于一般复合肥,不能按照常规施肥方法使用,否则会造成施肥不均匀,烧苗伤根,苗弱等现象!因此,施用水溶性肥料时需要进行二次稀释,以保证肥料冲洗均匀,提高肥料利用率。混配农药(错误):比如蔬菜发生元素缺乏症或根系生长不良时,很多农民往往采用喷水溶肥的方法来缓解。在此提醒农民,水溶性肥料应尽量单独使用或与非碱性农药混合使用,以免金属离子反应沉淀,造成肥害或叶片药害。
水溶性肥料有很多种,你要根据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和土壤缺少的营养元素来选择和使用。1.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最佳配方。(1)苗期:苗期是植物的营养生长期,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使植物健康生长,必须增加肥料配方中氮的含量,并考虑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平衡,以促进植物根、茎和叶的生长。在此期间,高氮配方和平衡配方可以交替使用。(2)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磷能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开花。为了促进花芽分化,使芽健壮,增加花数,需要增加碳水化合物,提高C/N比。现阶段推荐使用高磷配方的水溶肥料。(3)植物生长周期的结果期:此阶段应施磷钾含量高的肥料,同时补充钙、镁,可施花多的15-5-15-7CaO-3MgO。此时,施用钙镁肥可以达到改善品质的效果。对于结果作物,还可以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增强果实的抗病性,使果实适应长途运输,延长贮藏时间。2.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理特点,施用专业肥料,做到需什么补什么。3.根据土壤和营养液的pH值来施肥。而土壤营养液中的pH值会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例如,磷在pH 6至7的范围内效力最高,而铁、铜、锰、锌等营养物质在pH 6以下效力极高,在pH 7以上效力极低。同时,酸碱度也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在酸性条件下,根系主要吸收阴离子养分,而在碱性环境下,根系吸收阳离子的能力很强。大多数营养元素有效性的最佳pH范围是5.5-6.5。4.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施肥。植物栽培可分为土壤栽培和无土栽培两大类。无土栽培包括沙培、沙砾栽培、岩棉栽培、泥炭栽培、水培和雾培。在土壤栽培中,土壤本身可以给植物提供一定的养分;无土栽培的核心是营养液代替土壤,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几乎全部由营养液提供。所以土培和无土栽培用的肥料配方和用量是不一样的,要选择使用。5.尽量做到营养元素相互促进吸收,防止拮抗。拮抗作用是指植物的生长环境中虽然有足够数量的各种元素的离子,但当某些元素的离子含量比例失衡时,某些元素的离子会抑制其他元素的离子吸收,使植物不能或不能吸收某些元素,造成生理失衡。研究发现,阳离子中的一价离子能抑制植物对高价离子的吸收,如H(氢离子)、NH4(铵离子)、K(钾离子)能抑制植物对Ca2(钙离子)、Mg2(镁离子)、Fe2(二价铁离子)的吸收,其中H(氢离子)、NH4(铵离子)能抑制一价阳离子间Ca2(钙离子)Na(钠离子)的吸收,会抑制植物对K(钾离子)的吸收, 二价离子之间的Ca2(钙离子)会抑制植物吸收Mg2(镁离子),阴离子之间的Cl-(氯离子)会抑制植物吸收NO3-(硝酸根离子)。 6.水质不同,用的肥料也要相对调整。许多花卉生产者忽视了灌溉水质对肥料效率的影响。其实水的成分应该是制定施肥计划的出发点。比如对于硬水,要用酸性肥料来矫正碳酸氢盐的影响;软水是为了补充钙和镁。比如花多多有一些专门针对软硬水设计的肥料配方,解决水质不同带来的问题。7.施肥时间施肥应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避免在强烈阳光照射下施肥。最好避免在雨天施肥,尤其是叶面肥,不要在雨天施,减少肥料流失。8.植物施肥是最好的方案。不同的植物,不同种类的肥料,不同的施肥时期,基肥(控释肥)和追肥(水溶肥)要配合施用,只有针对性施肥,才能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益。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看到你的问题。你一定想详细了解水溶肥的操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是涉及到一些稀释浓度,我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倍数,因为市面上水溶肥厂家的产品太多了。那我就说说我自己在德国纽兰的水溶性肥料的科学施用方法以及施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是土壤灌溉,也可以叫用水灌溉,在温室种植中应用最广泛。水溶性肥料可以直接溶解在水中灌溉作物根部。具体方法是将5kg德国新陆水溶肥按浓度要求稀释1000倍,即加入清水至5kg * 1000 = 5000kg,然后用水瓢直接浇在作物根部周围,或直接漫灌,如下图所示:二、滴灌和滴灌是水溶肥最高效的利用方式。首先将液肥按照浓度要求合理稀释,然后将液肥加入滴灌设备中进行压力滴灌,水必须是清水(防堵塞),肥料必须完全水溶无沉淀,如下图所示:第三,叶面喷施,水溶肥料如果主要是微量元素就可以喷施,叶面喷施的浓度稀释尤为重要,5公斤水稀释到600-1000倍,然后将溶液加入喷雾器。要求喷雾设备的雾化效果必须良好,以提高叶面吸收率。喷法中要求重点在叶背,因为叶背的气孔比正面多,如下图所示:注意事项1。叶面有水冲洗和喷洒时间要求的最好选择早晚,减少高温蒸发,提高肥料利用率。2.水溶肥保存尽量选择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
水溶肥使用量:秋季或春季基肥15-20公斤/亩:肥料:水= 1公斤:100公斤。沟前或耕地前喷施追肥15-20公斤/亩(一年仅一次)。肥料:水=1kg:100-150kg。开沟施肥。施肥的果实膨大期为6-8公斤/亩肥:水= 1公斤:300公斤。浇水时涂抹。叶面肥全生育期1-2公斤/亩/肥:水= 1公斤:500-800公斤。叶面喷施。说明☆推荐用量可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情况进行调整。由于产品浓度高,肥效一次可达240天以上。也可以配合农家肥和少量有机肥使用。粘性土壤的施肥量应增加一倍。
水溶性肥料作为速效肥料,通常含有大量元素(N、P、K),部分还含有中微量元素、腐植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有水剂、颗粒剂、粉剂等水溶性剂型。通常滴灌加水后利用率比较高。如果是赛马水或者灌溉,会浪费,有的加水后也可以喷在叶子上,但要慎用,以免肥害。仅供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