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草有什么功效
牛耳草是旋蒴苣苔,叶基生,广椭圆形至近圆形,而牛耳草就是我们常说的野草的一种,它多生产在山石壁上,还被称为是“铁鹞子”、“还魂草”等,那么牛耳草的功效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牛耳草简介
牛耳草是旋蒴苣苔,叶基生,广椭圆形至近圆形,长3~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基部阔楔形,边缘具不规则钝圆齿,上面绿色,被绿色长茸毛,下面色浅,被棕色毛茸,叶脉凸出。花茎长约10厘米,被棕色毛茸,小花数朵,聚伞状排列;花柄长约8毫米,密被毛茸;萼片5,基部联合,裂片披针形,被毛,长约2毫米;花冠2唇形,裂片5,淡红色,长7~10毫米;发育雄蕊2;子房无柄,线形,2心皮组成,柱头小。蒴果胞背开裂,裂片扭捩,花期在春夏间。
牛耳草的功效
牛耳草的功效与作用介绍一
在《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牛耳草可以入肺经,能够主治散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化痰止咳、抗菌祛痰等功效,多用在用于创伤出血、跌打损伤、肠炎、中耳炎、咳嗽、痰多、吐血、便血、聤耳等症状里。而牛耳草的用法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在作为草药使用时通常是整株全草入药,其采摘时间是全年都行,也有说春夏季可采的。
牛耳草的功效与作用介绍二
牛耳草在《滇南本草》里被称为石胆草,通常用来捣烂敷疮。在《植物名实图考》里被称为翻魂草,主治跌打损伤,通常用新鲜的牛耳草捣烂敷在患处,或者是将干牛耳草研磨成粉撒在患处即可。还可以用水煎牛耳草来治疗咳嗽痰多症状。在《全展选编·传染病》里,牛耳草被称为蝴蝶草,可治肠炎,是将牛耳草洗净后,加水500毫升,煮沸5~10分钟,放温洗脚。其中,小儿五至十株,成人每次是用10到15株,每日一次,连洗二至三天(此药液用后可再加温再洗,洗后无副作用)。牛耳草还可治疗中耳炎,就是将新鲜的牛耳草捣烂,取出汁液滴在耳朵内。牛耳草的用法还可以研粉冲服,每次3g,或浸酒饮。
牛耳草的形态特征
猫耳朵又名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高7-14cm。叶均基生,呈莲座状;叶无柄;叶片厚,近革质;圆卵形、卵形或近圆形,长2-7cm,宽1.5-7.5cm,先端钝圆形,基部略狭成楔形,边缘具齿或波状,上面被贴伏的白色长柔毛,下面被白色或淡褐色绒毛,脉上尤密。花葶1-2,高7-14cm,密被短伏毛;聚伞花序有2-10花;花序梗长10-18cm,被短柔毛和腺状柔毛;苞片2,卵形,长约11mm;花萼钟状,5深裂,裂片三角形,近相等;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钟状筒形,长1-1.5cm,外面疏被短毛,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长圆形,下唇3裂,宽卵形或卵形;雄蕊2,内藏,花丝扁平,花药连着,退化雄蕊3,极小;子房卵状长圆形,被短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头头状。蒴果长圆形,长3-4cm,外面被短柔毛,螺旋状卷曲。种子卵圆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牛耳草的相关信息
别名
翻魂草、铁鹞子、石花子、八宝茶、猫爪七、菜蝴蝶、猫耳草、牛舌头、小号病毒草、四瓣草、地虎皮、地膏药、还魂草。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平。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散瘀止血,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主治
用于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聤耳,咳嗽痰多。
相关配伍
治中耳炎耳痛:鲜牛耳草适量,捣汁,滴耳。(《山西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研粉冲服,每次3g;或浸酒饮。外用:适量,研粉撒;或鲜品捣敷。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二、炮制 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1320cm的山坡、山谷及山沟边、林下岩石上。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饮片性状
为花葶、花序梗、叶混合段。叶片厚,近革质,先端钝圆形,基部略狭成楔形,边缘具齿或波状,上面被贴伏白色长柔毛,下面被白色或淡褐色绒毛。花序梗被短柔毛和腺状柔毛。花葶密被短伏毛。
药理作用
祛痰、抗菌作用。
相关论述
1、《陕西中草药》:“味涩、苦,性平。”
2、《山西中草药》:“甘。”
宝石花有什么名子
宝石花,一类多肉植物的统称。正名:石花,别名:石莲花、石胆草、粉莲、胧月、初霜,民间泛指莲花座造型的多肉植物。例如冬美人、玉蝶、胧月、黑王子、桃美人等等。
其中玉蝶是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代表。肉质厚实叶片形状恰如宝石一般,多枝叶片重叠簇生在一起,莲座状叶盘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被誉为“永不凋谢的花朵”,正所谓“西方莲自土中来”。形态独特,养护简单,很适合家庭栽培。
宝石花又名仙人荷花,是观叶花卉中形态最美的植物之一。
宝石花的叶像莲花瓣,在茎上叠生,且它的叶片晶莹剔透,如用玉石雕琢而成,极像莲花座,故它的学名叫石莲花。
宝石花别名什么
宝石花,一类多肉植物的统称。正名:石花,别名:石莲花、石胆草、粉莲、胧月、初霜,民间泛指莲花座造型的多肉植物。例如冬美人、玉蝶、胧月、黑王子、桃美人等等。
宝石花是观叶花卉中形态最美的植物之一,姿态秀丽,形似池中莲花,且叶片晶莹剔透,故称“石莲花”,被誉为“永不凋谢的花朵”。石莲花形态独特,养护简单,很适合家庭裁培。置于桌案、几架、窗台、阳台等处,如同有生命的工艺品,是近年来较流行的小型多肉植物之一,也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常见花卉。[1]
中文学名
宝石花
拉丁学名
Graptopelaum Paraguayense
别称
多肉植物、石莲花
二名法
Houseleek
界
植物界
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莲座状,外层叶具长柄,内层叶无柄;叶片革质,宽倒卵
形、扇形,稀近卵形,长1-2.5厘米,宽1-2厘米,顶端圆形,基部楔形,边缘具细圆齿,上面密被白色稀淡褐色长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绵毛,侧脉每边3-4条,上面下凹,下面隆起;叶柄扁平,长1-2厘米,上面被长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绵毛。聚伞花序2-3次分枝,2-5条,每花序具5-12花;花序梗长8-17厘米,幼时密被淡褐色绵毛,老时逐渐稀疏至近无毛;苞片不存在。[2]
共8张
雪莲
花梗长310毫米,被淡褐色长柔毛至近无毛。花萼钟状,5裂至近基部,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6-3毫米,宽0.7-1毫米,顶端钝,外面被淡褐色长柔毛,内面无毛,具3(-4)脉。花冠筒状,蓝色、紫蓝色,长6.5-11毫米,外面无毛,内面下唇一侧具髯毛和斑纹;筒部长5.5-8毫米,直径3.2-5毫米;上唇2裂,裂片长约0.6毫米,下唇3裂,裂片圆倒卵形,长2-2.2毫米。
共5张
合并图册
雄蕊4,上雄蕊长2- 3.5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5-2.5毫米处,下雄蕊长2-5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2-2.5毫米处,花丝无毛,呈弧状,有时卷曲,花药长圆形,长0.7毫米,药室汇合,基部极叉开;退化雄蕊长约0.7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0.4毫米处。花盘高约0.4毫米。雌蕊无毛,子房长圆形,长约2.3毫米,花柱与子房等长或稍长于子房,柱头头状,微凹。蒴果长圆形,长1-2厘米,直径2-3毫米。花期6-7月,果期8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宝石花
猪耳草与牛耳草有什么区别?
猪耳草与牛耳草有有什么区别?
这两种植物除了叶片形态和名称接近外,其他方面是差别很大的。
猪耳草是一个别名,它的正式中名叫车前,是车前科草本植物。牛耳草也是别名,它的正式中名叫旋蒴苣苔,是苦苣苔科植物。
一,外形的核心区别
1,花序和花朵:猪耳草花两性,是穗状花序,花小,花萼钟状,四裂;花冠辐射状,白色,裂片四个,雄蕊四个。
牛耳草是伞状花序,有花二到五个,花朵大,花萼钟状五裂;花冠二唇形,浅蓝紫色,长一公分左右,上唇二裂,下唇三裂;雄蕊二个。
2,果实:猪耳草的果实小,卵状,长三四毫米常周裂;种子椭圆形,有角,黑色或褐色。牛耳草的果实大,长圆形,长三公分左右,直径二毫米,螺旋状卷曲;种子卵圆状,长0.5毫米左右。
3,叶子:猪耳草的叶子宽卵状或宽椭圆形,长十公分左右,叶脉是弧形脉,两面无毛,叶边全缘或稍有粗齿。
牛耳草的叶接近圆形、卵圆形或卵形,长七公分以下,叶脉不明显,两面都有明显的白毛,叶边有牙齿或波状浅裂。
二,生长范围区别
猪耳草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生长很普遍,田间地头、草地、河边、沟边、村旁等处常见。
牛耳草分布在我国辽宁、河北、山西及以南部分省区,常生长在山坡的岩石上。
三,用途区别
猪耳草主要用途,一是幼苗和嫩叶可作蔬菜食用。二是全草和种子可入药,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等作用。
牛耳草的全草可入药,有治疗中耳炎、跌打损伤的作用。
“猪耳草”与“牛耳草”非植物的正式中文名,它们是两个科的植物,区别很大。 下面我主要从两个方面简要作答,一是它们在植物分类系统位置及产地的区别;二是它们植物形态的区别。
一、猪耳草与牛耳草分类位置及产地
1. 猪耳草:正式中文名为车前 ,车前科车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共产约一百九十种,中国产二十种,其二种为入侵种,一种为栽培归化植物。猪耳草产地很广泛,国内除少数省份不产,其余地方均产。
2. 牛耳草:正式中文名为旋蒴苣苔 ,苦苣苔科旋蒴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共产约二十种,中国仅产三种。牛耳草主产于陕西、辽宁、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其中一些省份。
二、猪耳草与牛耳草植物形态
1. 叶片区别: 猪耳草莲座状纸质叶片基部生出,呈宽卵形至宽椭圆状,长为四至十二公分,宽三至七公分,叶缘具波状或全缘,叶柄二至二十公分不等;牛耳草莲座状纸叶片质基部生出,呈圆形或圆卵形,长为一至七公分,宽二至五公分,叶片具长柔毛,叶缘具牙齿或波状浅齿,无叶柄。
2. 花朵区别: 猪耳草穗状花序紧密或稀疏,呈细圆柱形,长三至四十公分,花冠呈白色,六至七月份开花;牛耳草聚伞花序呈伞状,具二至五条,每条花序具二至五花,长十至十八公分,花冠淡蓝紫色,七至八月份开花。
3. 果实区别: 猪耳草果实为蒴果型,呈卵形纺锤状、卵球形或卵形圆锥状,长约半公分;猪耳草果实为蒴果型,呈长圆状,长约三至四公分,直径约二毫米。
猪耳 草别名叫车心草
夏天的时候我们农村人都会拿它来泡水喝。
因为生长在车辆经过的路旁,因得“车前草”。其实,猪耳朵草大多都会将它视为药材,一般都是野生的,很少有人栽培。它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的功效。一般并不会直接食用,而是作为药材煎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平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身体不适的情况,多了解猪耳朵草的作用,那么对我们就有更加 健康 科学的帮助自己解决身体的各种小问题。下面,跟着妈网百科详细了解猪耳朵草的作用。
性味:根叶味道甘淡,性寒,无毒。
猪耳朵的功效及作用
草具有利尿药理作用,可使人的水分排出增多,并增加尿素、尿酸及氯化钠的排出。
1、猪耳朵草种子含大量胶浆,可用作容积性泻药,对人并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可促进关节囊滑膜结缔组织增生,从而能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原有的紧张度,对关节囊起保护的作用。
2、猪耳朵草具有镇咳、平喘、祛痰的作用。
3、猪耳朵草可以作为外用,可以治皮肤已溃疮疡久不收口,眼生麦粒肿。
4、猪耳朵草的种子含多量粘液质、车前子酸、胆碱、腺嘌呤、琥珀酸、维生素B1、脂肪油、蛋白质、树脂等。可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牛耳草
别名:石胆草、翻魂草、蝴蝶草、铁鹞子、石花子、八宝茶、菜蝴蝶、猫耳草、牛舌头、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归经:归肺经。
牛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散瘀止血,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牛耳草主治
用于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聤耳,咳嗽痰多。
牛耳草食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g;研粉冲服,每次3g;或浸酒饮。外用:适量,研粉撒;或鲜品捣敷。
牛耳草选方
治中耳炎耳痛:鲜牛耳草适量,捣汁,滴耳。
牛耳草药用部位
为苦苣苔科植物猫耳朵的全草。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1320cm的山坡、山谷及山沟边、林下岩石上。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饮片性状
为花葶、花序梗、叶混合段。叶片厚,近革质,先端钝圆形,基部略狭成楔形,边缘具齿或波状,上面被贴伏白色长柔毛,下面被白色或淡褐色绒毛。花序梗被短柔毛和腺状柔毛。花葶密被短伏毛。
这两种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外观上也区别很大,生长环境也不同,共同点就是都有清热解毒功效,味都有点苦,牛耳草还有散瘀止血,化痰止咳功效,猪耳草除了药用,还可以当菜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