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上的草龙有什么寓意
中国玉雕,讲究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题材,代表不同的寓意,一般以谐音,会意,典故等表达美好的祝福。
龙,是吉祥,威严的圣兽,象征王者之风。不管骊龙也好,苍龙也罢,又或是草龙,都寓意:锐意进取,志向高远,成就伟业。
草龙是什么样子
草龙,别名:细叶水丁香、线叶丁香蓼,是桃金娘目、柳叶菜科、丁香蓼属一年生直立草本,茎高60-200厘米,粗5-20毫米,基部常木质化,常3或4棱形,多分枝,幼枝及花序被微柔毛。
叶披针形至线形,长2-10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渐狭或锐尖,基部狭楔形,侧脉每侧9-16,在近边缘不明显环结,下面脉上疏被短毛;
花瓣4,黄色,倒卵形或近椭圆形,长2-3毫米,宽1-2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雄蕊8,淡绿黄色,花丝不等长,对萼的长1-2毫米,对瓣生的长0.5-1毫米;花盘稍隆起,围绕雄蕊基部有密腺;花柱淡黄绿色。
扩展资料:
产于中国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经马来半岛至菲律宾、密克罗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北部,西达非洲热带地区。
生长于田边、水沟、河滩、塘边、湿草地等湿润向阳处,海拔50-750米。
花果期夏、秋季,开花期长,花后果实依次成熟,种子繁殖,为稻田常见的一种杂草。
广东话草龙是什么
是一种昆虫,具体不知道是蚂蚱还是蚱蜢,反正是那一类的。
一般形容那种整天叽叽喳喳唱个不停的鸟,就会说:咁好唱口,系咪食咗草龙。
引申意也指一个人话很多,一般不是贬义。
佛家中说的草龙是什么意思?
草龙为柳叶菜科植物线叶丁香蓼的全草。属药材,别名化骨溶、假木瓜、水仙桃、田浮草、香须公。有清热、解毒利尿、凉血止血、去腐生肌等作用。
此外,也有同名民间艺术草龙。草龙是龙的表现形式之一,头部是龙的形象,身体和尾、爪是卷草的图案,所以被称为草龙。
另外,济南话里所说的草龙,是怂恿、欺骗的意思。
至于你所问的佛家所说的草龙,本人才疏学浅,确实没听说过有相关的典故。
草龙是什么龙?
草龙是一年生直立草本;茎高60-200厘米,粗5-20毫米,基部常木质化,常3或4棱形,多分枝,幼枝及花序被微柔毛。
叶披针形至线形,先端渐狭或锐尖,基部狭楔形,在近边缘不明显环结,下面脉上疏被短毛;淡绿黄色,花丝不等长,被微柔毛,果皮薄。
种子在蒴果上部每室排成多列,游离生,在下部排成1列,牢固地嵌入在一个近锥状盒子的硬内果皮里,近椭圆状,两端多少锐尖,淡褐色,表面有纵横条纹,腹面有纵形种脊,花果期在四季。
扩展资料:
草龙生长于田边、水沟、河滩、塘边、湿草地等湿润向阳处,海拔50-750米。
湿生,稍耐旱。花果期夏、秋季,开花期长,花后果实依次成熟。种子繁殖。常生于水稻田中或水稻田边,为稻田常见的一种杂草。
产于中国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经马来半岛至菲律宾、密克罗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北部,西达非洲热带地区。
水浒中一共出现过9条“龙”,哪两条是真龙,草龙有几条?
水浒中,排除宋徽宗和方腊势力外(这两人就代表了),同有9条“龙”,可视为单独个体,按其属性大致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真龙天子,共有2位,宋徽宗和方腊,都当过皇上!至于田虎、王庆等是称王,辽国皇帝是走过场,不计在内了。
第二类:梁山好汉之中,绰号中带龙者,由于属于草莽豪杰,故而称之为“草龙”。共有五条,入云龙公孙胜,九纹龙史进,混江龙李俊(还是在梁山吧,虽最后海外当了国王),出林龙邹渊和独角龙邹润。
第三类,单独存在的“散龙”,有2位。且跟梁山好汉式的草龙正好相反,是名字中有龙。分别是:韩伯龙和邓龙。(赤须龙费保,属于李俊,跟着李俊出海。另一位祝家庄的祝龙,属于宋徽宗势力,故不计在内了。)
所以,水浒江湖堪称9龙过江!但这9条龙中笔者却认为,第三类的那两条“散龙”,才最引人深思,是一言难尽。
一、沉冤江湖的韩伯龙。自宋江上了梁山后,梁山便成了江湖好汉向往的地方。因为宋江的口号是: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来梁山。连最被好汉们看不起的小偷都接纳了,比如时迁,段景住。 也许正因如此,一直打家劫舍的韩伯龙也动心了,便来到了梁山。
可问题是,若想成为梁山好汉,需要有人引荐。韩伯龙便拜梁山元老朱贵为老大,想让这位元老引荐。事也凑巧,那段时期宋江又得病,又是公务多。
朱贵便让韩伯龙先看顾酒店,等宋江清闲一些再说,却正撞到私自下山的李逵。由于李逵没带一文钱,喝完酒后就要走。而韩伯龙又不认识李逵,便来要钱,并报出了自己是“梁上好汉韩伯龙。(酒店)本钱都是宋江哥哥的。”却被李逵一斧子劈死了,理由是:我山寨里那里认得这个鸟人!
韩伯龙之死,堪称是水浒中即搞笑又暗黑的一幕。搞笑是因为,韩伯龙糊涂得可笑。既来投梁山,总要下点功夫搜寻些信息吧。如梁山的主要头领,有哪些不能惹的人等等。若连这都不做,那就学习段景住和时迁。
盗马贼段景住,是直奔宋江而来。时迁更是心眼多,跟着石秀和杨雄一起来。可韩伯龙呢,不但被朱贵的元老头衔唬住,拜错老大。更不可思议的是,连李逵和那两把板斧都不认识。这不是纯属糊涂死的是啥?
说暗黑,是因韩伯龙之死,竟没激起一点水浒涟漪。李逵完全不当回事,朱贵更不敢对宋江说,活生生的一条好汉说没就没,沉冤于八百里水泊中。
究其原因,只因他没有真本事!因为随后李逵又遇到了焦挺,依然耍横,却被焦挺摔跤给摔服了。由此焦挺成了李逵的兄弟,得以上了梁山。
无论怎样,结论倒有了一个:江湖的生存之道有两条,一条是如焦挺、武松等,有真本事在身!第二条是:若没过硬(不被认可)的本事,那就要如段景柱和时迁一样,拜(跟)对大哥,讲究策略,不然就算是条“龙”,也会沉冤江湖中。
二、同行冤家的邓龙。邓龙,是个二龙山宝珠寺的主持,却羡慕江湖风光,率领手下众僧蓄发入了江湖,还真就混出了江湖名声,绰号:金眼虎。可谓,龙虎双行。可惜,他遇到了鲁智深!
野猪林救完林冲后,鲁智深也被通缉只得流落江湖,打听到二龙山宝珠寺,可以容身后便来了。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和尚本应更亲近。哪料,邓龙却不收留,还跟鲁智深过招,被打败后,依仗二龙山地势,紧闭寨门。
但最终邓龙的二龙山,还是被鲁智深、杨志和曹正等联手夺了下来。邓龙也被鲁智深杀掉。所以邓龙之死,貌似是如王伦一样,因心胸狭窄,不收留鲁智深所导致。
不过,笔者倒有个疑问,若是杨志在前投奔二龙山,邓龙会不会收留杨志呢?估计会收留杨志,因为杨志不是和尚!而鲁智深却是和尚!须知历来有句老话叫:同行是冤家!
邓龙的手下,绝大部分是僧人转变过来的,跟杨志不会亲近,甚至还会排斥。但鲁智深就不一样了。恐怕正是基于这点考虑,邓龙才死活不收留鲁智深。意思就是,我邓龙是带着和尚转行,如今来了个更牛的和尚,若抢我的位置,可比其他身份的人简单得多!
一山不容二虎,一座庙里岂能容纳两位“悍僧”?所以邓龙的真正悲剧,恐怕正在如此。无论怎样,结论又有了一个:同行间的竞争,从来都是最惨烈的,哪怕你左青龙,右白虎,也不可避免。所以,凡事还是争取合作,避免你死我活,才是聪明的选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