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振 赵 晴
治疗偏头痛
王某,女,46岁,头部两侧疼痛半年,时轻时重,甚则头痛欲裂,心烦,口苦,睡眠差,舌质略暗、苔薄黄,脉弦而有力。
辨证:少阳经发热,风火相煽所致。
治宜:祛风清热,疏通少阳经络。
方药: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5克,黄芩9克,半夏12克,党参12克,菊花15克,白芷9克,炒白芥子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炙甘草6克。共7剂。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7剂药服完后,患者头痛大为好转。上方去掉党参,加生白芍24克,再服药7剂后,痊愈。
治疗胁痛
郭某,女,48岁,胁痛1个多月,缘于与家人生气后,心情郁闷,遂发生胁痛,两侧胁肋撑胀不适,时常嗳气,急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辨证:肝郁气滞,少阳经气不舒。
治宜:疏肝理气,活络止痛。
方药:小柴胡汤合金玲子散加味。柴胡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12克,川楝子9克,元胡12克,青皮9克,郁金9克,代代花9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共7剂。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7剂药服完,患者痊愈。
治疗附件炎
马某,女,38岁,少腹两侧疼痛,白带多,有异味,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B超检查结果显示:双侧输卵管、卵巢炎性病变。
辨证:湿热蕴结。病在少腹两侧,乃少阳经所过部位。
方药: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12克,川楝子9克,薏苡仁30克,败酱草24克,乌贼骨18克,益母草9克,赤芍12克,甘草6克。共5剂。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5剂药服完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白带变少,再继续服药5剂后,痊愈。
治疗坐骨神经痛
谷某,男,54岁,因不小心扭伤腰部,继而出现臀部、大腿及小腿后外侧疼痛,初时隐隐作痛,久则出现麻木疼痛,且有烧灼感,舌质暗、苔薄白,脉沉涩。CT检查结果显示:腰椎4节~5节增生明显。
辨证: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临床中较为常见,中医认为此为少阳经瘀血所致。
方药:小柴胡汤合大黄?虫(土鳖虫)丸加减。柴胡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15克,酒炒大黄9克,土鳖虫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川牛膝9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共7剂。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7剂药服完后,患者疼痛减轻,按前方继续服药7剂,疼痛消除,痊愈。
治疗半夜口渴
蔡某,女,59岁,半个月来每天深夜12时~2时口渴异常,两小时内须饮水7升左右,查体: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略数。患者多方治疗,皆以清热泻火治疗,但效果不佳。笔者经过仔细思量,按子午流注半夜12时属子时,乃胆经所过之时,夜半后2时属丑时,乃肝经所过之时。此乃肝胆火旺,扰动胃火所致。
方药: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柴胡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西洋参9克,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共5剂。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5剂药服完后,患者口渴症状消失。
体会:《伤寒论》中记载:“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是伤寒或中风,病邪已入少阳,出现寒热往来等症状的治疗主方。临床运用小柴胡汤不必拘泥于少阳证,对其他杂病只要符合少阳证的患者,用之亦有效。这就拓宽了小柴胡汤的应用范围,经临床多次检验,只要辨证准确,运用得当,取效甚捷。
(作者供职于濮阳县梁庄镇保安村卫生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