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有哪些
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郁金香碎色花病毒、大蒜E病毒等。
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
另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包括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扩展资料
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植物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专化性强,某一种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种或某些植物。但也有少数为害广泛;如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
一般植物病毒只有在寄主活体内才具有活性;仅少数植物病毒可在病株残体中保持活性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有少数植物病毒可在昆虫活体内存活或增殖。
植物病毒在寄主细胞中进行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组成新的病毒粒体。植物病毒粒体或病毒核酸在植物细胞间转移速度很慢,而在维管束中则可随植物的营养流动方向而迅速转移,使植物周身发病。
病毒除夺取受侵染植物的一部分营养外,主要是可改变寄主植物的正常代谢过程,干扰或破坏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酶的活性,以及生长素和其他激素的代谢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病毒
植物的病毒有哪些种类?
植物病毒种类繁多,已用于构建植物载体的有双链DNA病毒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mosaic:virus,CaMV),单链DNA病毒番茄金黄花叶病毒(tomato:golden:mosaic:virus,TGMV)等10种。
构建植物病毒克隆载体的基本策略是对病毒DNA(包括RNA反转录的DNA)进行加工,消除其对植物的致病性,保留其通过转导或转染能进入植物细胞的特性,使携带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由于植物病毒克隆载体的应用局限性比较大,并且目前已有比较好用的由Ti质粒改建的克隆载体和不受植物种类限制的整合平台系统克隆载体,所以植物病毒克隆载体用得并不普遍。
倒是利用CaMV感染植物后能启动35SRNA转录的强启动子,构建了含35S启动子的一系列高效表达载体(link:xlinkhref=i011101图4-12link),能启动目的基因在植物细胞(或蓝藻细胞)中进行高效的表达。
植物的病毒有哪些本质特征?
植物病毒及亚病毒的本质特征:病毒具有五大特点:①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②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③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④缺乏完整的酶系统;⑤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病毒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外壳蛋白构成。然而,1971年Dienner发现了仅含小分子量RNA,而不含外壳蛋白的类病毒,即裸露的RNA分子,能单独引起侵染和增殖复制。198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有的植物病毒除了含有基因组RNA外,还含有类似类病毒的环状RNA分子,还能与病毒基因组RNA共同包被于病毒粒子中,这种类似类病毒的环状RNA叫做拟病毒。1982年Prusiner发现羊搔痒病是由分子量约50kDa的蛋白质,称为蛋白侵染因子或朊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病毒学的内容。通常把具有蛋白外壳,内部具有核酸链的完整病毒称为真病毒,而把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列为亚病毒。
按寄主划分,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真菌病毒和亚病毒。植物病毒作为一种病原,能引起不少植物病害。据1985年统计,有600种病毒引起植物病害。在这些病害中,能侵染园艺植物的就占很大一部分。其中不少是毁灭性的病害或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的病害。如椰子死亡类病毒,在40年间毁坏了3000多万株椰子树,而且每年继续损失大约50万株椰子树。再如,我国的唐菖蒲,从南到北都感染病毒病,发病率高达60%~70%,造成品质、产量严重下降,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但是,植物病毒也有可利用的价值,特别在开发基因工程载体、转基因植物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