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县第一氮肥厂(灵山县化肥厂)

树苗方面的知识

一、树苗种类

(一)实生苗:用种子繁殖的树苗。凡以人为的方法用种子培育的树苗叫播种苗,在野外母树天然下种自生的树苗叫野生实生苗。

播种苗根系发达,树苗生长整齐、健壮、质量好。野生实生苗密度不匀,分化严重,根系不发达。

(二)营养繁殖苗:根据所用的育苗材料和具体方法又可分为:

1、插条苗:用苗干或截取树木的枝条扦插育成的树苗。

2、埋条苗:用苗干或种条,全条横埋于育苗圃地育成的树苗。

3、插根苗:用树木或树苗的根,插入或埋入圃地培育的树苗。

4、根蘖苗:又叫留根苗,是利用地下的根系萌出新条育成的树苗。

5、嫁接苗:用嫁接方法育成的树苗。

6、压条苗:把不脱离母体的枝条埋入土中,或在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切离母体而育成的树苗。

7、组培苗:利用母体上的组织或细胞在营养液中育成的树苗。

果树品种 (苗)

芒果、荔枝、龙眼、黄皮、菠萝、杨桃、杨梅、番石榴、枇杷、莲雾、蜜柚、余甘果、台湾大青枣、香蕉、香水柠檬、三华李、茶油、橄榄、板栗、石榴、火龙果、猕猴桃、苹果、梨子、柿子、西红柿、樱桃、葡萄、蓝莓、木瓜、草莓、无花果、山楂、橙子、哈密瓜、柑桔、甘蔗、椰子、沙糖桔、西瓜。等(环球果苗)

二、树苗专业术语

1、直生苗-又称实生苗,系用种子播种繁殖培育而成的树苗。

2、嫁接苗-系用嫁接方法培育而成的树苗。

3、独本苗-系地面到冠丛只有一个主干的树苗。

4、散本苗-系根颈以上分生出数个主干的树苗。

5、丛生苗-系地下部(根颈以下)生长出数根主干的树苗。

6、萌芽数-系有分蘖能力的树苗,自地下部分(根颈以下)萌生出的芽枝数量。

7、分叉(枝)数-又称分叉数、分枝数,系具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萌生出的干枝数量。

8、苗木高度-常以“H”表示,系树苗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9、冠丛直径-又称冠径、蓬径,常以“P”表示,法桐 系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

10、胸径-常以“Φ”表示,系树苗自地面至1.30米处,树干的直径。

11、地径-常以“d”表示,系树苗自地面至1.20米处,树干的直径。

12、泥球直径-又称球径,常以“D”表示,系树苗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

13、泥球厚度-又称泥球高度,常以“h”表示,系树苗移植时所带泥球底部至泥球表面的高度。

14、培育年数-又称苗龄,通常以“一年生”、“二年生”……表示。系苗木繁殖、培育年数。

15、重瓣花-系园林植物栽培,选育出雄蕊瓣化而成的重瓣优良品种。

16、长度-又称蓬长、茎长,通常用“L”表示,系攀缘植物主茎从根部至梢头之间的长度。

17、紧密度-系球形植物冠丛的稀密程度。通常为球形植物的质量指标。

18、平方米-通常以“㎡”表示,系植物种植面积计量单位。

树苗规格的应用

树苗规格的排列以先后次序排列,排在第一位是主要标准,其次均为辅助标准。

确定树苗的实际规格,应先确定主要标准,再确定辅助标准,凡不符合规格的,可按相应标准,降级定价。树苗、花卉的区域发展情况

三、移植苗

上述各种树苗,凡在苗圃中把树苗移栽到另一块苗床(地段)继续培育的树苗叫移植苗。

将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苗圃中起出后,经过移栽继续培育的树苗。通过移植的树苗能增加营养面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侧、须根生长,提高质量,并且增进对造林立地条件的适应性。保证移植树苗成活的关键是保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除保持土壤湿润外,还要保护好树苗的根系,防止失水。

主要技术环节有:

①准备工作。移植前对树苗进行分级,大小一致,分区栽植,有利抚育管理和减少树苗分化。

②移植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树种特性而定。一般春季是各树种移植的时期,各树种移植的次序根据发芽早晚决定。在秋季温暖、湿润地区,也可行秋季移植。一些常绿树种还可在雨季移植。

③移植密度。取决于树苗的生长速度、苗冠和根系的发育特性、树苗的培育年限、使用的机具等。一般针叶树的株行距比阔叶树小,使用机械管理的行距应大些。④移植方法。可用移植机进行移植。人工移植一般用穴植和沟植法。就树苗而言,分裸根移植和带土球移植两种。

⑤抚育管理。树苗移植后立即灌水1~2次,扶正倒状树苗并平整移植区。然后根据树苗生长特点进行灌水、中耕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除蘖抹芽等项工作。对多次移植的大苗还要整形修剪。⑥树苗出圃。要保持根系完整。在生产中,较大的移植苗常根据地际直径的粗度确定起苗的根系长度。

四、树苗流通

树苗作为植物,有其自然生长规律,鉴于绿化和制氧净化空气的作用,各地方政府和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城市,因此,对树苗的需求非常大,就必然借助市场进行流通,核心在于全国知名的花木市场。如:华南地区——,广西灵山县环球果苗种植场,西南——成都温江花木市场,中原——郑州花木市场,浙江——萧山花木市场,安徽-滁州苗木市场等。

五、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资源,被视为”活文物”受到普遍重视和保护。

古树,一般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老树木。

名木,各地有不同不规定,以南京市衡定名木的标准,是指具有以下情况的树木:

1.具有纪念意义的树木;

2.国外贵宾栽种的”友谊树”,或外国政府、有影响的团体、著名人士种植或赠送的树木;

3.在风景区(点)起重要点缀作用,或与历史传说、掌故等有关的树木;

4.从办内外引种驯化成功的品种,并有科研价值的树木;

5.稀有珍贵树种或本地特有树种;

6.体型高大,生长迅速的树种。

六、树苗、花卉的区域发展情况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广西、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西、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数目产区;以安徽为主的绿化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其中果苗也特受欢迎,我国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区域,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广西灵山县,是主要水果苗产地之一,有着荔枝之乡的称号,主要产水果、苗木类:荔枝,芒果,龙眼,香蕉等。育苗产地广泛。环球果苗种植场_是广西灵山县最大的苗场。】

七、树苗四季养护管理

一、二及十二月份,北方处于气温最低时期,露地树苗处于休眠状态,故树苗的养护管理基本上不采取措施。

三月份:气温开始回升,中旬以后,苗木开始萌芽。

1、春灌:因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为防止春旱,应及时灌水。

2、施肥:土壤解冻后,在灌水的同时施用基肥,增强苗木的生长后劲。

3、防治病虫害:人工摘除虫卵、越冬蛹或喷洒药剂等措施。,应采取喷洒石硫合剂或涂干的方法防治其腐烂病。

四月份:气温继续上升,所栽苗木开始萌芽,进入旺盛生长期。

1、灌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继续进行。

2、修剪:剪除干枯的枝条,拨除树干上的萌蘖芽。对模纹应进行整形修剪。

五月份:气温急剧上升,树木生长迅速。

1、灌水:树苗抽枝、展叶盛期,需水量很大,应适时灌水,

2、施肥:结合浇水,追施尿素等氮肥(浓度约2-3%)或根据需要进行叶面施肥。

3、树木剥芽,去蘖,防治病虫害,尤其注意大叶黄杨蛀干害虫。

六月份:气温高,燥热。

1、灌水、施追肥、对冠大叶密的树适当疏剪。

2、草:及时锄去树下杂草,防止草荒。

3、准备排水:低洼地预先挖好排水沟,以被雨季排水。

4、防治病虫害

七月份:本月气温很高,开始进入雨季。

1、排涝:大雨过后,应及时排水防涝。特别是低洼处的黄杨模纹排水。

2、施追肥:可雨前干施。

3、巡查抢险:由于树木靠海边近,如遇暴风雨,容易发生树木歪倒等情况,应及时或提前加固支架。

4、防治病虫害:美国白蛾二代危害较严重,应及时摘除网幕或喷洒农药防治幼虫。

八月份:仍是雨季。

1、排涝、巡查、修剪、除草、防治病虫害等项工作穿插进行。

2、叶面喷水:临近海边,此期间海霎较重,沾附叶面盐分较多,应经常叶面喷水,防止海霎腐蚀叶面。

九月份:气温下降。

1、施肥:对有些生长较弱,枝条不充实的苗木,追施一些磷、钾肥。

2、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十月份:气温继续下降,苗木开始落叶,陆续进入休眠期。

1、灌防冻水:下旬根据气温情况开始灌防冻水。

2、防治病虫害:采用人工方法捕捉虫卵、蛹。

十一月份:土壤开始上冻,进入隆冬季节。

3、土壤封冻前灌完水、防治病虫害等。

广西灵山县第一氮肥厂(灵山县化肥厂)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下辖村委会包括灵山社区、八里堂社区、马庄社区、大雨淋社区、高桥村村民委员会、焦家凹村村民委员会、乔岩村村民委员会、东店村村民委员会、后庄村村民委员会、铁炉村村民委员会、河下村村民委员会、杨店村村民委员会、周村村民委员会、苗村村民委员会、西庄村村民委员会、黄龙庙村村民委员会、崔村村民委员会、石门村村民委员会、流水沟村村民委员会、山底村村民委员会、漫流村村民委员会、南营村村民委员会、马窑村村民委员会、洛阳氮肥厂社区、郑铝五零三厂社区、洛阳第二水泥厂社区、宜阳火车站社区。

茉莉花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茉莉花对环境条件的基本要求,可以简单概括为“六喜六怕”: 1、喜温热,怕冰霜; 2、喜光照,怕荫蔽; 3、喜湿润,怕水涝; 4、喜肥沃,怕瘠薄; 5、喜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怕碱性土壤; 6、喜疏松,怕板结。 茉莉花虽然原产于亚热带,由于长期引种驯化,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湖南,直到北京都可栽培(北京为温室栽培)。广西横县位于祖国的南部,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1.4℃,最低月气温12℃,最高月气温28.5℃,无霜期长达336天,年平均降雨量1431毫米,主要降雨天气在6~9月份,年平均日照1778小时,特别适宜于茉莉花生长。所产茉莉花产量高、质量好、花期长。

1、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茉莉花对温度较敏感,要求温热湿润的气候,并能适应较高的气温;但不耐低温,抗寒能力差。 据调查,气温在10℃以下,茉莉生长极其缓慢,甚至停止生长。19℃左右可以萌芽,25℃以上才孕育花蕾,30-40℃时花蕾形成及发育较好。成熟开放适宜温度是32-38℃,这时茉莉花开放得早,开放率高,开放均匀,颜色洁白玉润,香气浓烈。温度低于32℃时,开放所需时间长,不整齐,开放角度小。温度在25℃以下一般不能开放;温度高于40℃,花蕾虽然开放,但容易发生闷黄现象,香气低,略有黄熟味。温度一旦超过50℃,鲜花就会被“烧死”。如果在安装有空调的室内把室温控制在20℃左右,可以使花蕾开放时间推迟10小时左右,解除低温后,使室温上升到花蕾开放的适宜温度,茉莉花就能很快开放,且香浓气纯。因此,有条件的茶厂,可以通过控制温度,调节采摘后成熟花蕾的开放时间,缓解采摘高峰期加工所需的劳动力、场地、设备等紧张状况,提高茉莉花的经济效益。 茉莉花极不耐寒,气温在0℃并出现霜冻时,植株地上部分首先受冻害,轻则叶片和枝梢幼嫩部分枯萎,重者枝条大部分干枯死亡。若持续低温霜冻,露地栽培的,枝条韧皮部就会冻裂枯死。即使搭棚、盖草或盆栽,虽较耐轻微霜冻,但连续数天低温、霜冻,也会冻死。露地栽培的植株,土壤覆盖部分一般免受冻害。最迟在晚秋新抽生的嫩枝基部,只要有土壤覆盖,也不会受冻,仍保持绿色,当气温回升到活动温度以上时,迅速恢复生长,萌发新梢。但受冻后对次年鲜花产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梅花”减产最严重。但是,提前做好防寒措施,如冬前施足有机肥料,适时培厚根茎部分土壤,霜冻过后及时剪除受害枝梢,结合中耕培土追施速效肥等,可增强抗寒能力,促进茉莉恢复生长,减少损失。广西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横县、灵山等县,多年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2℃以上。冬季土壤5厘米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在0℃以上,茉莉露地栽培一般都能安全越冬。 2、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茉莉是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长日照直射光更有利于它的生长发育。光照强,叶色浓绿,枝干粗壮,花蕾多,着色好、香气高;如光照不足或过于荫蔽,则叶色淡绿,叶片大而薄,光合作用产物减少,生理活动受到抑制,植株发育不良,花的产量低,质量差。光照越强,茉莉的根系越发达,植株生长就越健壮,抗逆能力也随之增强。 据观察,日照率高的月份,茉莉花花蕾大,开放整齐,产量高、质量好,含芳香物质较多。最适宜的日照率(日照时数与该地同时期可照时数的百分比)为60%~70%。因而,露地栽培应选择光照充足、较空旷的坡地或旱地作园圃,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3、对水分条件的要求 茉莉枝繁叶茂,水分蒸腾量大。当土壤持水量(指土壤达到毛管悬着水最大量时土壤含水量百分数)在60%~80%,排水、透水性较好时,最适合茉莉根系生长。产花季节,月降雨量100~150毫升,空气湿度在75%~80%的条件下,鲜花产量高质量好。但不同的品种,对水分条件要求也不同,单瓣茉莉根系分布较深(100厘米以上)比较耐旱;而双瓣茉莉,根系虽很旺盛,但入土深度不及单瓣茉莉,相对来说较不耐旱,需水分较多。 露地栽培的茉莉,在旱季缺水的情况下,会影响生长和萌芽,花朵细小,鲜花难采摘,产量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双瓣茉莉,受影响更大。因此出现旱情时,应及时灌溉。但是,茉莉喜湿怕涝渍,土壤水分过多,也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发生烂根闷死现象。故茉莉花选地种植时,要考虑到土地的排水、灌水条件,开好排水沟。遇上雨季,更要及时排除积水。阴雨天气,也会影响茉莉的生长,鲜花水分含量增加,采摘时应注意选择无雨时进行,采收后及时晾干。 4、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茉莉的根系比较发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别是产花季节,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因此要求有较深厚的土层。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的土壤或粘性较小的轻粘土比较适宜茉莉的生长。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即使是双瓣茉莉,根系入土可达30厘米以上,支根多,根须茂密,地上部分生长健壮,花多质高。相反,如土壤粘性过大,有机质缺乏,通透性差,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此时植株矮小,茎枝纤细,花少而小。 土壤的酸碱度对茉莉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酸性或碱性过大都不利。据福建、浙江、广西等省区调查,PH值在6~6.5的微酸性土壤比较适合茉莉的生长发育。由于茉莉怕碱,切忌在碱性土上种植。微酸性土壤种植的在管理过程中,也不宜过多使用碱性肥料和农药,如石灰等。

5、地形、台风对茉莉生长的影响 地形对于茉莉的生长本来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因地形涉及到排灌、温度、台风、霜冻等多种生态条件,因此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一般来说,向阳的丘陵坡地,光照强,空气流通、冷空气不易沉积,排水良好,对不耐寒的茉莉有极大好处,而且能逐步锻炼耐寒性,利于安全越冬。因此,在向东或向东南的坡地上开辟茉莉园,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加强管理,不但可提早采花时间,提高产量,而且还可以减轻冻害。 广西地处东南沿海,南临北部湾,每年5~12月,都可能受到台风的侵袭,其中尤以7、8、9月台风次数最多,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有梧州、桂平、贵县、南宁、宁明一线以南地区,其中钦州、玉林地区受灾较严重。随台风而来的是暴雨或大雨。暴风雨严重影响茉莉花的生长,可能造成植株倒伏或大量落花,或使土壤肥料大量流失,或花地积水。因此,台风来临前要开好排水沟,使雨水能及时排泄,雨后视土地情况及时扶正倒伏植株,土壤稍干后及时施肥培土,使茉莉迅速恢复生长。台风虽带来灾害,但在干旱季节发生,能带来降雨,可缓解旱情,利于茉莉的生长发育。 除台风外,广西每年10月中旬前后发生的寒露风,对茉莉生长也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干冷型寒露风,干燥寒冷,会造成茉莉孕蕾困难,影响秋花产量质量。因此,应争取在9月底、10月初追施肥料,轻培土,增强植株抗寒能力,使茉莉正常生长、开花,减少损失。 二、茉莉花的生长习性 茉莉花的叶片是对生叶,由叶腋抽生新梢,并且是成对抽生的。如由一主茎抽生一对主枝,这一对主枝又分别抽生一对或二对侧枝。在条件适宜时,枝梢成倍增加,花蕾也随之倍增。掌握这一生长规律,适时中耕、除草、施肥、灌溉,加强管理措施,就能促使分枝,加速生长和花芽分化,为夺取高产创造条件。 三、茉莉花的开花习性 茉莉从新梢形成到开花采摘,这一时期,通常花农称为“造花期”,大约30天。从萌芽到现蕾约15天,从现蕾到成熟开放约13天。花蕾发育过程中色泽嫩绿逐步转为黄绿、黄白、乳白、雪白。到雪白时的花蕾正处于含苞待放期,称之为“熟花”(或桶花、当天花)。熟花正是适合采摘的时期。待鲜花开放后,无论是采摘下来或者留于枝头,在24小时之后,色泽又由雪白转为紫红色或黄色。此时香气已大部散失。再过24小时,花瓣完全枯萎凋谢。当然,温度、光照、晴雨等环境因素也影响这一过程的加速或延缓。品种不同,萎蔫期也不相同,双瓣或多瓣种比单瓣种略长。 茉莉每日开花的时间也因季节各不相同。春花多在夜间9时开放;伏花多在傍晚8时开放;秋花又在夜间9~11时开放。 茉莉的聚伞花序通常由3~15朵单花组成。也有由20多朵甚至超过30朵单花组成的。开放顺序,先开顶花,然后,由上至下,成对开放。

灵山县的自然地理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00”—109。35”00”,北纬:21。51”00”—22。38”00”,东邻浦北县,南接合浦县,西连钦北区,北与邕宁县、横县交界,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钦州港12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黎湛铁路石南火车站88公里。

2009年全县总面积35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846809亩,水田613866亩,旱地23177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934619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41497亩,有林面积2362145亩。 2008年,全县GDP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2.4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5.45亿元,增长20.8%,工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2元,分别增长19.02%和15.01%。

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115亿元,增长14.1%,财政收入6.3亿元,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86亿元,增长51.2%,引进桂合丝业丝绸纺织工业城、兴莱鞋业等14家生产性企业,合同投资额12.97亿元,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增长38.5%,全县工业总产值84亿元,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增长2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0家,新增31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7家,新增3家完成工业技改9.6亿元,增长55.6%。

2011年生产总值135亿元,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3亿元,增长45.8%,财政收入6.0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比重占82%,工业总产值120.3亿元,增长2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5亿元,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9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5969元,增长13.7%,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内,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部完成。

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3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10.2亿元,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3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2.6亿元,增长2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亿元,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5380万美元,增长79.3%;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08.2亿元,增长12.9%;实际利用外资4465万美元,增长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2元,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9001元,增长12.7%。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荣获了“2014年度中国茶叶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第四届“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烟墩镇邓塘村被国务院授予“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佛子镇大芦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马肚塘村被自治区评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百佳村屯,伯劳镇竹根围村被央视评为“五大魅力村庄”,“灵螺春”茶再次荣获“国饮杯”特等奖,宇峰企业荣获钦州市首届市长质量奖等。 总体发展目标

将灵山县建设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吸纳劳动力回流的示范基地,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北部湾经济区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加工制造、电子信息、轻纺等为主的现代加工制造基地,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居宜业、宜工宜商、宜学宜游的北部湾后花园城市。

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5年,灵山县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人均GDP达到16845元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49:29: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以上。

到203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2%,人均GDP达到95238元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3:41,财政收入达到1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以上。

社会发展目标

推进灵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灵山县城镇化进程,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近期逐步建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城市建设目标

通过加强县城灵城镇与新圩镇、佛子镇、檀圩镇的协调发展,灵山县城要努力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北部湾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和后花园城市,并带动桂东南周边城镇的发展。

城市性质和规模:

城市性质

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加工制造、旅游、商贸城市、钦州市副中心、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宜居山水园林城市。

城市职能

(1)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基地。

(2)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现代休闲旅游目的地。

(3)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地区性商贸物流集散地。

(4)综合服务职能完善的钦州市副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

近期至2015年:中心城总人口23万人,中期至2020年:中心城总人口30万人,远期至2030年:中心城总人口49.5万人。

近期至2015年:规划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为24.15 km。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105.00 m/人

中期至2020年:规划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为31.50 km。规划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105.00 m/人

远期至2030年:规划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50.54km。人均102.11m 灵山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21.7℃,极端最高温度38.2℃,最低温度-0.2℃,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58毫米,无霜期长达348天,县境内丘陵山地多,为综合性农业经济地区,农业以粮食为主,农林牧副渔均有优越的发展条件,灵山的白米、荔枝、茶叶、烟叶久负盛名,但是历代的旱涝灾害频繁,生产方式落后,耕作粗放,产量低,致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49年末,全县粮食总产108876吨,农业总产值2289.49万元,农业人均产粮251公斤,人均产值52.7元,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土地改革,组织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变革了生产关系,党和人民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从财力、物力、科学技术上支持农业,大搞兴修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种形式的新的经济联合体,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1982年全县粮食总产为427431吨,1983年粮食总产又达427482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49年增加318606吨,增长2.93倍。45年来,全县农业人口增加684205人,而耕地面积却因修水利,修道路和城镇建设减少58481亩,但1994年全县人均有粮360公斤,比1949年的251公斤,增加109公斤,并且,自1970年以来,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超过5.1万吨,解放后,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1994年,全县甘蔗总产量408128吨,水果总产量215480吨,油料总产量4050吨,麻类总产量230吨,木薯总产量23491万吨,茶叶总产量1415吨,蚕茧总产量492吨,1994年农业总值178825万元,比1949年的2289.49万元增长77.1倍,农业人口人均产值1640元,1994年种植业产值88592万元,农业人均749.4元,比1949年的种植业产值1923万元和农业人口人均44.27元,分别增长45.07倍和15.93倍。

201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7.75万亩,总产41.19万吨,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省下达的2.35万吨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任务提前完成,那隆粮食储备中心库已进入仓库建设阶段,大力扶持园丰牧业、龙三钱、宇峰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109.6万亩,产量达到67.1万吨,茶叶、蚕桑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植优质茶1604亩,老茶园改造1000多亩,新植桑树2871亩,蚕茧产量925吨,新建了7个标准化奶水牛规模养殖场,养蛇存栏225万条,产值达到8亿元,生态养蛇致富经验在全国性会议上得到重点介绍推广,梅花鹿试养取得新突破,驯养梅花鹿1000多头。

解放前,灵山县工业为个体工业,底子薄,分布散,主要有竹木器加工、五金修理、农家具锻铸、砖瓦石灰、日用陶瓷、碾米、土榨糖生产等,多为手工劳作,批量小,质量差,以县内自给性生产为主。

解放后至1952年, 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发展地方工业,1951年5月兴办灵山县第一家国营工厂,即地方国营五一印刷所,同时,私营工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在伯劳、沙坪、 旧州、太平、三隆、丰塘、平南等地新建一批私营镬厂,在灵城、武利兴办了2家私营火力发电厂, 在灵城兴建2家织布厂,至1952年末,全县工企业总数为32个,其中,国营企业8家,公私合营企业5家,私营企业19家,工业总产值192.07万元(1952年不变价),其中重工业0.26万元,占0.1%,轻工业191.81万元,占99.9%。

80年代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兴办新企业, 改造、扩建老企业,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和个体经济,1981年投资700多万元,新建陆屋糖厂,同年,檀圩钢铁厂转产食品罐头,更名为灵山县第二罐头厂,1982年砖瓦厂与皮毛厂合并转产羽绒加工,更名为灵山县羽绒厂,1986年第一氮肥厂转产机制纸,更名为造纸厂,期间,相继兴办一批烟花炮竹厂,柠檬酸、羽毛蛋白饲料和一批石材生产线,与此同时,先后对两间糖厂、水泥厂、化肥厂、松香厂等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1988年兴办首家中港合资企业, 即七星毛纺织有限公司,1994年末引进外资670多万美元, 将陆屋糖厂与英国太古泰莱糖业有限公司合营,组建为灵山县陆屋欧亚糖业有限公司,1994年,第二氮肥厂转产水泥,更名为第二水泥厂,与水泥厂合并组建灵山县文岩水泥总公司,当年,全县工业企业共13062家,分属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纺织、制革、造纸、印刷、修理等,发展较快的是建材、化工、食品加工业,全县工业总产值129457万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镇及镇以上工业总产值44482万元。 灵山县围绕以工强县、扩城促商、三化联动发展战略,以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县域工业壮大工程和亿元企业带动工程,全县工业经济以平稳较快态势增长,去年(2014),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23%

2011年灵山县政府代表广西灵山县宇峰企业有限公司与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南宁举行,标志着国内第一家制药上市公司入驻灵山,与灵山宇峰企业从此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国内保健龟苓膏品牌产品,描绘发展美好宏图。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生产200强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药业生产企业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已经上市,在能源资源的掌控,资金、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灵山县宇峰企业有限公司是广西农业龙头企业,灵山县内凉粉草生产资源特别丰富,宇峰食品有限公司有着近万亩的生产基地,双方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充分的条件,可以互补、互利共赢,这次签署相关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迈上了关键的台阶,有着良好的开端。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王老吉股份有限公司将把灵山作为生产广州王老吉龟苓膏源料保障基地,进一步加大对广西灵山县宇峰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资金等的注入力度,共同、重点把龟苓膏产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品牌产品。 灵山工业区前身是灵山十里工业集中区,始建于2003年。2008年初,灵山县委、县政府扩大工业区建设规模,并把名称变更为“灵山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为广西A类产业园区。灵山工业区实行“一区三园”的开发管理模式,按照工业园区的分布区域分为陆屋临港产业园、十里工业园和武利工业园。2013年委托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设计单位在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总体规划等方面重新修编后,目前总体规划面积为34.28平方公里,分两期开发建设,其中开发建设一期,面积15.36 平方公里。灵山工业区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为契机,重点布局有色金属、冶金、钦州港千万吨炼油项目中下游产品产业配套项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以及具备本地资源优势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达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就业,壮大灵山工业经济,拉动灵山经济快速转型和腾飞。 201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86.23亿元,增长2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实现总产值172.64亿元,增长29.7%。2015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实现总产值74.36亿元,同比增长25.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5899.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2月2日 下午4:04
下一篇 2023年2月2日 下午4:19

相关推荐

  • 中国化肥网尿素价格(农业化肥尿素价格)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化肥价格行情”!关注我每天看最新“尿素、复合肥、磷铵、钾肥价格”行情! 今天(2022年5月30日)下面是今日国内最新尿素价格行情!周末至今,国内尿素行情呈弱势运行;多数地区在新单成交压力下,窄幅松动,价格下调幅度在20-80元/吨左右。目前市场情绪面多偏空状态,但是上游企业库存多处低位,且尚有一定待发订单,短时压力不大,主动降价意愿较…

    肥料资讯 2022年6月10日
    00
  • 大暑养鸡你要注意

      点上方”蛋鸡养殖技术联盟 “置顶公众号提前知行情!   大暑,高温又多雨,有一种很闷热的感觉,很多人会觉得难受。养鸡户在这个时期就更加需要注意了,鸡很容易得病,需要得到及时防治。      三伏天养鸡容易得的几种鸡病的防治方法:   1、大肠杆菌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22日
    00
  • 嫁接西瓜和不嫁接西瓜有什么区别

         回答嫁接西瓜和不嫁接西瓜相比较,西瓜嫁接的优势在于防枯萎病能力较强,枯萎病是危害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病,很难得到控制,产量大大降低,严重情况下绝收;嫁接苗由于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与同等长势的自根苗相比,可提高肥水利用率,从而节肥节水;嫁接西瓜还有植株耐寒性强的特性。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23日
    00
  • 梅子氨基酸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梅子氨基酸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民们越来越注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梅子氨基酸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其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的作用备受农民们的关注。本文将介绍梅子氨基酸肥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梅子氨基酸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一、梅子氨基酸肥的作用 1.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 梅子氨基酸肥中含有丰富…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2日
    00
  • 多年生黑麦草种一次管67年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

      黑麦草属于是禾本科黑麦草属植物,经济价值高、栽培较广的有两种。多年生黑麦草和一年生黑麦草。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下多年生黑麦草的相关知识。   多年生黑麦草原产西南欧、北非和西南亚。我国云贵川、山东、山西部分地区引种良好,成为牧草生产组合冬春季牧草供应的当家品种,是牛、羊、兔、猪、鱼冬春青绿饲料供应的重要牧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禾本科牧草。      多年…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27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