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f n l z的发音部位
b主要是靠双唇发音,不送气,在发音的时候先将双唇紧闭,然后气流爆出发音。
f主要是靠唇齿发音,上齿贴近下唇,摩擦发出声音。
n主要是靠舌尖中发音,舌尖顶住上齿,振动声带发出。
l主要是靠舌尖中发音,舌尖顶住上齿,堵住鼻塞通道到达口腔发出。
z主要是靠舌尖前发音,不送气,舌尖与上齿先塞后擦发出声音。
发音部位是语言学中辅音发音时,口腔或者咽喉中受到阻碍的位置,主要的发音部位共有十八种之多,每个辅音都有其特殊的发音方式。
什么是发音部位,什么是发音方法?请举例子说明!
发音部位指的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发音方法主要指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法,这两个概念都是针对辅音而言的,因为元音发音一般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
例如你发b这个辅音声母,发音时先要把双唇闭紧,这就形成阻碍,所以从的发音部位上讲就是是双唇,闭紧后气流在你的口腔聚集,然后你突然张开口,气流爆破,但声带不震动,这就是发音方法,用专业的名称来讲b从发音方法看就是塞音、清音.重点是要结合自己的发音过程慢慢体会.
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1、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气流爆出而发音。
2、p 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b[p]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
3、m 双唇、浊、鼻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
4、f 唇齿、清、擦音。 发音时上齿靠近下唇,中间留一条缝隙,从唇齿的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分发”。
5、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然后舌尖与上齿背离开一条缝隙,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造作”。
6、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z[ts]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猜测”、“参差”。
7、s 舌尖前、清、擦音。 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中间留一条缝隙,到达口腔,从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三思”、“诉讼”。
8、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到达口腔,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气流爆出而发音。例如“大胆”、“歹毒”。
9、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d[t]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贪图”、“推托”。
10、n 舌尖中、浊、鼻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下垂,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难弄”。
11、l舌尖中、浊、边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到达口腔,从舌头的两边流出。例如“罗列”。
12、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硬腭前部,到达口腔,然后舌尖与硬腭前部离开一条缝隙,气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重镇”。
13、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zh[]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拆穿”。
14、sh舌尖后、清、擦音。
15、r 舌尖后、浊、擦音。 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例如“如若”、“仍然”。
16、j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顶住硬腭前部,到达口腔,然后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打开,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家具”。
17、q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j[]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确切”。
18、x 舌面、清、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前部,例如“心胸”。
19、g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根翘起,顶住软腭,形成阻塞;到达口腔,然后舌根与软腭突然离开,气流爆出而发音。例如“光顾”。
20、k舌根、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g[k]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快看”。
21、h舌根、清、擦音。 发音时舌根翘起,与软腭之间留一条缝隙;例如“黄昏”。
扩展资料:
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①双唇音:b p m(3个)
②唇齿音:f(1个)
③舌尖前音:z c s(3个)
④舌尖中音:d t n l(4个)
⑤舌尖后音:zh ch sh r(4个)
⑥舌面音:j q x(3个)
⑦舌根音:ɡ k h(3个)
2.按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
(1)阻碍方式
①塞音:b p d t ɡ k(6个)
②塞擦音:z c zh ch j q(6个)
③擦音:f h s sh r x(6个)
④鼻音:m n(2个)
⑤边音:l(1个)
(2)声带是否颤动
①清音(不颤动):b p f d ……(17个)
②浊音(颤动):m n l r (4个)
(3)气流的强弱
①送气音:p t k c ch q(6个)
②不送气音:b d ɡ z zh j(6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声母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部位是指
声母21个,按照发音部位主要分为七类:
(1)双唇音:b、p、m
(2)唇齿音:f
(3)舌面音:j、q、x
(4)舌根音:ɡ、k、h
(5)舌尖前音:z、c、s
(6)舌尖中音:d、t、n、l
(7)舌尖后音:zh、ch、sh、r
其中,n 又叫鼻音,l 又叫边音;z、c、s 又叫平舌音,zh、ch、sh、r 又叫翘舌音。
发音部位分别为:
1双唇音
b 双唇紧闭,气流经口腔破唇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如“玻”字开始的发音。
p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用力尽量送出。
m 鼻音。紧闭双唇,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2唇齿音
f 上门牙轻触下嘴唇的边缘,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
3舌尖中音
d 舌尖抵住门牙后的上牙床,猛把舌尖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t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n 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l 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嗓子用力,气流由舌的两边透出。
4舌根音
ɡ 舌根抵住软腭,猛然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k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h 舌根接近软腭,气流从中间摩擦而出。
5舌面音
j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贴紧硬腭前部,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q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x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腭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6舌尖后音
zh 舌尖翘起抵住硬腭最前端(上牙床之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h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h 舌尖翘起,接近硬腭最前端(上牙床之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r 部位、方法同上,但发音时嗓子用力(浊音)。
7舌尖前音
z 舌尖向前伸,抵住上门牙背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 舌尖向前伸,接近上门牙背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按发间部位分为三大类,细分为七个部位。
1、唇音以下唇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b、p、m。齿唇音(也称作“唇齿音”):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普通话只有1个。
2、舌尖音以舌尖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三个发音部位:舌尖前音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角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z、c、s。(也叫平舌音)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即上牙床)接角构成阻碍。普通话有4个:d、t、n、l(也叫舌翘音)。舌尖后音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4个:zh、ch、sh、r(也叫翘舌音)。
3、舌面音以舌面为主动器官,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普通话有3个:j、q、x。舌面后音:(也称作“舌根音”):舌根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
汉语中有7种发音部位,由前到后分别是什么?
汉语声母的发音部位有七种, 分为以下七组:
(一)双唇音,由上唇和下唇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 个,是:b、p、m。
(二)唇齿音,由下唇和上齿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只有1个,是:f。
(三)舌尖中音,由舌尖和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4个,是:d、t、n、l。
(四)舌根音。由舌根和软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个,是:ɡ、k、h。
(五)舌面音,由舌面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个,是:j、q、x。
(六)舌尖后音,舌尖翘起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4个,是:zh、ch、sh、r。
(七)舌尖前音,由舌尖和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有3个,是:z、c、s。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