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毛笋和竹笋有什么区别?哪种比较好吃?
毛笋好吃,两种笋的口感是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
毛笋是指毛竹的笋,虽然也属于竹笋的一种,但与平常所说的竹笋还是有点区别的。一般来说,竹笋更嫩,纤维少,笋味不是很浓郁;毛笋没有竹笋嫩,纤维多,但是笋味很浓,而且横切面比较大,所以如果想切丝炒菜的话,毛笋更方便。所以还是毛笋比较好吃。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全世界共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笋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竹笋在进食前应用开水冲洗,以去除竹笋中的草酸。竹笋尖附近的地方被切割和切割,下部应水平切割。这不仅容易烹饪,而且更加美味。加工时,尽量不要割刀,因为竹笋遇到铁时会变得坚硬僵硬。
竹笋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草酸钙,肾结石患者不宜多吃;竹笋感冒,脾虚湿滑或肝硬化不宜多吃;那些患有胃肠疾病的人不宜吃竹笋。竹笋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质地较硬,食用后不易消化。患有急性胃炎,急性肠炎,严重胃溃疡出血以及腹部手术后开始恢复饮食的人不适合吃竹笋。如果您有口腔问题或咀嚼困难,您不应该吃竹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笋的吃法
冬笋、毛笋和竹笋有什么区别?
一、一般按季节对此三种笋进行区别:
1、冬笋:冬笋一般在农历十月左右才上市;
2、毛笋:毛笋一般上市时间是3月中旬至4月下旬;
3、竹笋:竹笋的出笋期一般是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
二、各自具体表现如下:
1、冬笋,一般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笋(此笋长于毛竹鞭上,尚未露出土面,游经验的竹农才能挖掘到),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其特点是两头尖。如下图:
2、竹笋,竹笋的笋箨一般呈乳淡黄色或者黄色,有黑褐色油渍状斑点。如下图:
3、毛笋,这个笋的笋箨一般由黄褐色至褐紫色,密布棕色刺毛和深褐色斑 点、斑块,笋体较冬笋大,笋箨松裹笋肉,笋肉淡黄。如下图:
资料:
笋是竹的幼芽。中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竹为多年生常绿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笋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毛笋是常见的食材,毛笋什么时候能够挖?
但是老人儿童消化不良的一定要少吃,粗纤维不易消化!这两种一般是在立春后出土,它的出笋期分三个阶段:初期,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中期,在4月中、下旬;后期,在5月后。有些地方会更早几天,有些地方会更迟几天,主要还是要看当地的天气情况吧。立春左右时如有雨水,气温不是很低的地方,立春后就会有春笋挖了,反之,就会迟些。
采挖冬笋的时间:一般为霜降至次年立春之前即10月下旬至次年2月初,通常为农历九月至十二月最为合适。春笋一般是在立春后出土的毛竹笋,它的出笋期分三个阶段:初期,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中期,在4月中、下旬;后期,在5月及其后。
春笋是最多的,一也是春笋生长最快的时候,一晚上会长20多厘米,有的地方还会长的更高,因为这时有雨水,天气气温也回升了,笋也就长的快了。但是老人儿童消化不良的一定要少吃,粗纤维不易消化!这两种一般是在立春后出土,它的出笋期分三个阶段:初期,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中期,在4月中、下旬;后期,在5月后。
不过地区温度不同使每年春笋生长可能早可能晚,所以春天来了一定要常到竹林走动观察,春笋冒头就要尽快挖了,否则冒头的春笋很快长高就不能吃了哦。桂竹笋一般要到4月开始挖,我们这边俗话说:3月苗笋4月桂。还有跟降雨量也有很大关系,雨水充足的话,时间较早,产量也多。有些地方会更迟几天,主要还是要看当地的天气情况吧。立春左右时如有雨水,气温不是很低的地方,立春后就会有春笋挖了,反之,就会迟些。
冬笋,竹笋,春笋,毛笋有什么区别?
一、按季节区别:
1、冬笋: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
2、春笋: 立春前后破土而出的笋;
3、毛笋:3月中旬至4月下旬;
4、竹笋:出笋期一般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
二、具体表现有:
1、冬笋,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笋(此笋长于毛竹鞭上,尚未露出土面,游经验的竹农才能挖掘到),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其特点是两头尖。
2、竹笋,它的笋箨乳淡黄色或者黄色,有黑褐色油渍状斑点。
3、春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4、毛笋,这个笋的笋箨由黄褐色至褐紫色,密布棕色刺毛和深褐色斑 点、斑块,笋体较冬笋大,笋箨松裹笋肉,笋肉淡黄。
扩展资料:
中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
竹原产热带、亚热带,喜温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区。毛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
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麻竹和绿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1月份平均温度在10℃以上。故在我国南方竹林茂盛,而北方竹林稀少。
竹笋是竹的幼芽。顾名思义,春天破土而出的是“春笋”;夏秋时节收获的叫“夏笋”;冬季收藏在土中的便是“冬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