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黄?
地黄又名怀庆地黄、地说、原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茎。主产于河南,以该省温县、博爱、沁阳、武陟、孟县等地产者质量为最佳。另浙江、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亦产。采挖后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者称“鲜生地”。烘焙至八成干者称“生地黄”、“干地黄”或“生地”。用酒炖法或蒸法至黑润者称“熟地黄”。
地黄是什么
地黄简介
地黄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创汇产品之一,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及日本等国。地黄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黏性大的红壤土、黄壤土或水稻土不宜种植。地黄是喜光植物,植地不宜靠近林缘或与高秆作物间作。当土温在11~13℃,出苗要30~45天,25~28℃最适宜发芽。
栽种地黄一般在日平均温度为18~21℃时最好。如北京在4月上、中旬,重庆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河南早春地黄在4月上、中旬;晚地黄(或麦茬地黄),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栽种时在垄或畦上开沟,沟距33cm,每隔15~20cm,放种栽一节,覆土3~4cm,压实表土后浇水。
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地黄怎么种植?
地黄是一种喜光的植物。一般来说,野生地黄也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山坡和地块上。种植地的选择是地黄高产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地黄的生长习性来选择种植地。最好是能够在日照充足、蓄水和排涝良好、土壤质地疏松和干燥、有机质丰富的地块进行种植,当地黄去年收获后,选择粗壮、质量好、没有虫害的根茎存放在地窖中越冬,待明年刨花出来后进行种植。
露出里面的根,依次取出。刚挖出的根可作为鲜地黄在市场上出售,如果要加工成地黄,就要烘烤,烘烤出干地黄;而熟地黄,还需用生地黄和黄酒蒸馏,然后晒干。出苗后,应少浇水,保持黄土为宜,地黄浇水的原则是三浇,三浇是:出苗前抗旱浇水,施肥后浇水,天长日久干旱无雨,植株枯萎时中午再浇水。三不浇是指:天不旱不浇,中午气温高、地温低不浇,天阴有雨不浇。
雨后或浇水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地黄一般在3月中下旬栽种。栽种时,将地黄的根和茎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段有2个以上的眼,切口的两端蘸上植物灰。地黄对水的要求很高,不同的生长时间对水的需求不一样,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后期地下根系膨大期,需水量较少,保持土壤干燥,还要防止雨后水涝和根系腐烂。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地黄长什么样子
地黄长这样:
地黄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肥厚,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
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乎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
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厘米。
栽培技术
地黄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黏性大的红壤土、黄壤土或水稻土不宜种植。地黄是喜光植物,植地不宜靠近林缘或与高秆作物间作。
当土温在11~13℃,出苗要30~45天,25~28℃最适宜发芽,在此温度范围内若土壤水分适合,种植后一星期发芽,15~20天出土;8℃以下根茎不能萌芽。从种植到收获需150~160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