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白娟病是什么?
白绢病又称为菌核性根腐病,主要感染侵袭植物的根茎部,主要发病率较高的品种为:兰花,月季,苹果核桃等树种。
白绢病发病期为5月至9月,此时正是每年夏天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特别是7月到8月是发病高峰期,稍有不慎就会中招;需要注意的是,白绢病是可以二次感染的哦,也就是说这次治好了,很有可能下次还会发生。
发病时,潮湿的土壤表面和接近根茎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绢丝状,后期菌体内慢慢形成油菜籽状的小菌核,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小菜籽。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黑斑是月季常见的病害之一,对月季没有致命性影响。即使最严重的情况下叶片落尽,也只是影响了植株的阶段性生长和开花,月季能在短期内恢复抽枝和开花。
2、黑斑病可以预防,但没办法杜绝。预防通常用波尔多液或者代森锰锌之类药剂,在春季三月开始,每隔七天喷施一次,连续用药三次。但是这种预防只能让月季在两个月左右不出现黑斑病,之后仍然可能出现黑斑。
芹菜白绢病如何防治?
芹菜白绢病也叫菜籽病,它是一类真菌性病害。每年从4月开始,就可在田间能够发现,一般在10月份停止,这其中以6、7、8三个月发病最为常见。那么芹菜白绢病该如何防治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芹菜白绢病的发病症状与防治。
白绢病的发病症状
芹菜白绢病主要为害芹菜的茎基部和根部。茎基部多发生与地面接触处,植株皮层呈水浸状变色腐烂,表面上有白色绢丝状菌丝。菌丝多呈束状,粗细不等,向茎的左右扩展和向上作辐射状延伸,顶端整齐、等高,一般距地面高达20~30毫米。若地面干燥,菌丝则多产生在地下部的茎面上。有时白绢病菌菌丝从茎基部向地面四周扩展。根部被害后皮层腐烂,菌丝较地上部稀疏。发病后期,在密生菌丝的受害部分或地面上,产生菌核。菌核初呈白色,后变茶褐色至黑褐色,圆形至近圆形,直径1~2毫米,散生或多个聚集成堆,一般产生在茎基部较多。病株得病后,早期叶色较淡,中午前后呈失水状凋萎,待病情继续发展,能在短时间内使全株死亡。
芹菜白绢病的发病条件
白绢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温湿度有直接关系。在土壤潮湿条件下,温度在15℃以下时,病害发生缓慢或不发生,温度上升到3℃左右时,病害发生严重。在各种土壤之间,对病 害发生也有不同程度表现,砂壤土发病重,粘壤土发病轻,碱性反应土壤发病轻,酸性砂壤土上发病更为严重。
芹菜白绢病如何防治
增施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值。按不同作物的种类和土地的具体情况,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消石灰100~150斤。土壤以呈中性或微碱性为宜。
大量施用农家肥料可减轻发病程度。
拔除病株并携出田外集中销毁。病穴及其四周地面上撒施消石灰,可防止病菌扩展蔓延。
发病期间用五氯硝基笨药土围根,即将药土撒在根颈部分上。药土的配法是,五氯硝基苯药粉1斤和半干湿细土50~100斤拌匀即成。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与水稻轮作。
以上就是芹菜白绢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希望你能对你有用,如有任何疑问,可给我发私信。
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可以采用240克/升噻呋酰胺1500倍或者采用混合药剂,比如将菌核净、多菌灵、扑海因等混合在一起,还可以使用好力克代替多菌灵完成配制,每次用药3000-4500克/公顷。
需要注意的是相连地块要共同防治,避免病菌残存、繁殖、扩展,以此压低病情指数。此外,在花生下针期可以使用粉锈宁乳油或者多菌灵可湿粉剂对根茎部,每穴100-200毫升,根据病情灌溉1-2次,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流行。
可以应用在7月上旬发病前,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3-4次,药剂可以混配使用或者交替使用。
预防方法:
在种植前要选择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比如:丰花1号、花育16、花育17等,同时还要保证种子无病,需要认真筛选、晒种、剔除发霉和秕种,并且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
可以采用菌核净、多菌灵、灭菌唑、禾佑完成拌种,需要注意的是100克药剂搅拌20-25千克的花生种,从源头上抑制病菌生成。
同时还要在地表撒施杀菌剂以达到消灭菌核的目的,杀菌剂要严格按照相应的配比使用,分别为甲基硫菌灵、甲基立枯磷、菌核净、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化学药剂,搅拌均匀后施加在土表面,可以降低花生白绢病的发生。
土传作物白绢病有什么样的症状?
白绢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茎,条件适宜时亦可危害根、叶、花、果、叶柄。发病初期,茎基近地表处初呈暗褐色、湿润状、稍凹陷、不定形病斑。随后,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萎蔫。
植株多雨的天气下,从病部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呈辐射状扩展,覆盖病部,并蔓延至地表,形成白色绢丝状菌丝层。菌丝层渐变浅褐色,最后褐色,其上形成大小不一、近圆形的菌核。菌核初为白色,成熟后呈深褐至黑色,呈油菜籽状。
白绢病的诊断要点为根部腐烂处绢丝状菌丝层和油菜籽状菌核。茄科植物上引起死株的还有青枯病和疫病。青枯病株的诊断可以切开病茎,将切面插入玻璃杯中清水中,几秒钟后即可见牛奶状物从切面扩散到清水中。疫病一般引起地面部分腐烂,尤其是在茎节、叶柄基部等容易积水的部位先发病,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絮状霉。
苹果白绢病有什么症状?
白绢病:白绢病又称茎基腐病,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等省都有分布。危害苹果、梨、桃、葡萄、桑、茶、杨、柳、花生、大豆、南瓜、番茄等多种植物。
【症状】
果树被害,主要是根颈部腐烂,造成植株枯死。发病初期,根颈表面形成白色菌丝,表皮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菌丝继续生长,直到根颈全部覆盖如丝绢状的白色菌丝层,故称白绢病。在潮湿条件下,菌丝层能蔓延到发病部位周围的地面,当发病部位进一步发展时,根颈部的皮层腐烂,有酒糟味,并溢出褐色汁液。发病后期,在发病部位或者附近的地表裂缝中长出许多棕褐色或茶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病株地上部症状是叶片变小发黄,枝条节间缩短,结果多,但果实小。茎基部皮层腐烂,病斑环绕树干后,在夏季会突然全株枯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