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滋源线下有销售吗
我国是一个人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要增加粮、油、棉等作物的产量,必须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土壤和作物元素的缺乏成为了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发展肥料的生产就显得十分的重要。随着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70年代以来,农业部门和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相继发现土壤和作物有缺锌、硼、铁、锰的症状,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我国自1978年以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对全国土壤元素氮、磷、钾锌、硼、锰、铝、铜、铁等的含量作了调查, 氮太多,磷稍余,钾不足,中微量元素普遍缺乏。我国中低产田占总耕地的70%以上,缺少元素铁、铜、钼、硼、锰、锌的耕地分别占5%、6. 9%、21. 3%,34. 5%、46. 8%和51. 5%。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元素处于“中度缺乏”的状态表现出来的症状明显。实际上有些缺乏是潜在的,比有症状缺乏范围更广泛、更普遍。元素潜在缺乏的范围远远超出人们的一般预料,目前,我们考虑的只是局部地区元素的缺乏。如不进行适当治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元素的缺乏将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从而更广泛,更复杂地限制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壤中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很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增产的需求。例如,2003和2004年时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大量地块由于花而不实造成绝产。 而且我国耕作土地的复制指数高达158%,作物从土壤中带走了大量的有效微量元素,使得土壤综合肥力下降速度很快,可被作物吸收的有效微量元素就会越少。微量元素缺乏会使得产量降低、作物抗逆能力降低、产品的品质下降,而且作物缺乏微量元素,从而导致人体缺乏微量元素而出现各种相应病症。叶面肥是将无毒无害并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按一定剂量和浓度喷施在植物的叶面上,直接供给作物养分,是根外施肥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叶面能直接吸收和利用。通过叶面施肥,可弥补根部吸收养分的不足,是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能迅速改善植物营养状况,有益于植物代谢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品的品质。在我国多年来传统的方式是给土壤施肥,把大量的肥料施到土壤中,在土壤中转化,运输和被植物根系吸收,偶尔有人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等进行叶面补充营养,微量元素肥料也有采用叶面喷施的,但是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叶面肥,可以说我国叶面肥是进入80年代后才开始在我国发展。在些一发达国家,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国家,叶面肥的使用非常普通,如美国和南欧,广泛采用喷系统来施用叶面肥,在以色列,百分之九十的作物采用喷灌,更以叶面肥为主,在亚洲的日本,叶面肥的使用也十分普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在重视产量的同时,人们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产量、改善农作物产品品质的当务之急。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与生态化进程这就给叶面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克服了传统元素肥的肥效差,渗透力弱,作物吸收差等缺陷。用于油菜、棉花、果蔬、花卉等农作物,使用后能促使各种农作物增茎、增花、增蕾,使其果、粒更饱满。且能有效预防各种病虫害,显著提高作物品质,并提高作物抗逆性,能使各种农作物增产15 45%, 而且投入少,见效快,施用方便安全,可在任何温度下快速溶解喷施,对土壤、农作物无残毒。为我国农业的土壤安全、减少化肥污染、开发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奠定了有力的肥料基础。这有利于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使农民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发展绿色农业会产生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应。
一块水稻地同一牌子的化肥能用几年?
“见效快就是好肥料”,很多农民朋友这样固执地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用肥误区,实际恰恰相反,见效快的未必是好肥料。
这种追求速效性的心理是广大农民朋友缺乏肥料知识以及种植水平较低造成的。尽管有些肥料效果不错,但是由于效果表现慢,不能立竿见影,常被农民认为效果不好而受冷落。而一些高含激素或以氮素为主的肥料,因见效快反而受到很多农民的青睐。
一般来说,化肥产品肥效期如下(仅供参考):
碳铵当天见效,肥效期15天;
氯化铵三天见效,肥效期25天,后期脱肥;
尿素,七天见效,肥效期45天;
复合肥十天见效,肥效期90天;
生物肥一般一个月左右见效,效果在生长周期长的作物还不是很明显,但肥效可持续6-8个月;
激素类物质自身没有多少营养,对增产没有多大实际帮助。
肥料需要长期供应,最好是根据作物各个时期的生理特性配比施用,没有必要盲目地追求速效性。
很多不法厂家为了迎合菜农朋友们的“快速见效”心理,于是在冲施肥中过量添加激素类物质,降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本末倒置。
这种激素肥料在冲施后能够1至2天见效,表面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叶片、茎秆生长迅速,果实膨大快,结果很多,菜农朋友就以为这是效果非常明显的肥料,是“好肥料”。结果在连续使用2-3次后,会发现植株底部叶片发黄,茎秆细弱,果实生长不良。蔬菜正常的生长期以及果实采摘期严重缩短,这就是滥用激素的后果。
6、7月份是田间大量施肥浇水的时候,尿素施肥后几天才能被吸收呢?影响尿素吸收的因素又有那些呢?
尿素是分子态氮肥,作物不能直接大量吸收,必须施入土壤后,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也就是常说的铵态氮肥),作物才可以大量吸收利用。
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脲酶的数量和活性,而脲酶又受许多因素影响如下:
一、土壤的酸碱度。尿素在中性土壤中的转化速度明显高于酸性或碱性土壤;中性环境更适合微生物活动的要求。
二、土壤的肥沃程度。由于肥沃土壤中脲酶含量比贫瘠土壤含量高,因此肥沃土壤中尿素的转化速度快。
三、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对尿素转化速度较为明显。据资料当土壤温度在10℃时,尿素全部转化需7-10天;20℃时需要4-5天;如果土壤温度达30℃,只需要2天就可以全部转化。
四、土壤水份。土壤含水份较多的粘壤土脲酶水解作用强烈。据研究,在25-30℃时,土壤湿度70%时施用尿素一天后就出现氨化高峰,有28%的尿素转化铵态氮素被作物吸收;反之,土壤水份不足含水低时,尿素转化就慢。
总之,根据尿素施入土壤后需要转化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发挥肥效,应根据具体条件,适当提前3-6天施用,以便能够及时转化为铵态氮供作物吸收利用。
尿素含氮46%,是目前生产上最为常用的优质氮素化肥,但尿素施入土壤后的利用率通常只有45%-50%。
在植物生长周期内,植物根部无时不刻在进来水份养份的吸收,所以施肥后,植物可以立即吸收肥份,当然吸收数量和程度跟环境有很大关系,同时要和肥料的水溶解程度有关系。
比如,晶体状的就比粉状更加容易吸入植物体内。很多的农民说,不对呀,很多老师说的磷肥在土壤里面不移动。
是这样的,我们速效磷移动范围比较小是很久以前在我们的肥料品种为颗粒状作为基础的。现在很多的肥料水溶解度非常高,技术已经革新了。
所以,如果你采用的是晶体状,水溶解度比较高的滴灌肥,在施肥的当天,就可以进入植物体内。(植物分质流,扩展,主动获取三种方式)当然,吸收的多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吸收后,大体上在植物体内转化是需要几天的。
影响肥料吸收的九个因素
1、营养元素过剩影响施肥效果,植物缺乏某种元素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正常生长,但如果某个元素过剩,就会影响另外的元素吸收,同样会使植物生长受阻。
2、酸碱度影响肥效的发挥:PH值范围在5.5-6.5时肥效发挥最好,如铁、铜、锰、锌等养分在PH值6以下时有效性最高。
3、不同生长期影响肥效发挥:营养生长期以氮为主,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均衡的肥料;花芽分化期及开花期以磷钾为主的肥料为主,促进根部发育及开花。
4、植物的不同生理特点影响肥效发挥:在使用专用肥时,应根据实际生理条件配合使用相应的其他型号水溶肥。
5、不同介质影响肥效发挥:土壤栽培和无土栽培,肥料配方是有区别的。
6、不同水质影响肥效的发挥:硬水区施用酸性肥料或软化水质,软水区定期补充钙镁肥。
7、施肥时间影响肥效的发挥:施肥最佳时间是早上十点之前和下午四点之后,避免在中午阳光强射下施肥,避免在阴雨天施肥。
8、肥料种类影响肥效的发挥:不同的花卉、不同的生长期使用不同配方的肥料,缓释肥与水溶肥配合施用,根施和叶面喷施配合使用,针对性的施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肥效。
9、肥料含量比例失调影响肥效的发挥:科学施肥就是要使各元素之前相互促进吸收,避免发生拮抗
植物吸收完毕,我们更加重要的就是管理了。高产实际上,人为的重点就是如何进行水肥化控而已。果枝够,内围多。
叶面肥如何正确使用,叶面肥使用的正确方法
一般情况下都是百分之一就可以,经常喷喷水加点营养液比较好,植物生长更好更旺,叶片更绿
关于草莓的品种,帮忙解决一下
草莓色泽艳丽,硬度较软,耐贮运性差,甜度大,糖酸比高,口味香甜,最适合鲜食,老少皆宜。目前世界草莓主栽品种2000多个,并且新优品种不断育成闻世,我国引进和自育也有几百个,这里介绍近几年我国主栽和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新优品种。
一、日本品种
1、章 姬
日本静冈县农民育种家章弘先生以久能早生与女峰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1992年注册后,现是日本主栽品种之一,1996年辽宁省东港市草莓研究所引入。植株长势强,株型开张,繁殖中等,中抗炭疽病和白粉病,丰产性好。果实长圆锥形。个大畸形少,可溶性固形含量9%-14%,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一级序果平均40克,最大时重130克,亩产2吨以上,休眠期浅,适宜礼品草莓和近距运销温室栽培。亩定植为8000-9000株。
2、红 颜
日本静冈县农民育种家获原章弘以久能早生×女峰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1992年注册,现是日本主栽品种之一,1996年辽宁省东港市草莓研究所引入。植株长势强,株型开张,繁殖力中等,中抗炭疽病和白粉病能力中等,丰产性好。果实长圆锥形,个大畸形果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4%,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一级序果平均40g,最大果重130g,亩产2t以上,休眠浅,适宜礼品草莓和近距运销温室栽培。亩定植8000~9000株。
3、丰 香
日本农林水产省以绯美子杂交春香育成的早熟品种,1987年引入我国。植株开张健壮,叶片肥大,椭圆形,浓绿色,叶柄上有钟形耳叶,不抗白粉病。花序较直立,系列力中等。果实圆锥形,果面有楞沟,鲜红艳丽,口味香甜,味浓,肉质细软致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1%,硬度和耐贮运中等。一能序果平均32克,最大65克,亩产1、5-2吨,休眠期浅,宜温室和早春大棚栽植。亩定株为8000-9000株,需注意白粉病。
4、枥乙女
日本枥木县农业试验场育成,亲本为久留米49号杂交枥峰,1996年注册,1998年引入我国。植株旺盛,叶浓绿,叶片肥厚,系列力中等,较抗白粉病,花量大小中等。果实圆锥形鲜红色。肉质淡红空心少,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9%-11%,果个较均匀,硬度好,耐贮运必性强。第一级果重30-40克,亩产2吨左右。休眠期浅,适宜温室生产,亩植9000株。
5、鬼怒甘
日本枥木县宇都宫市农民渡边宗平等从女峰品种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早熟品种,1992年品种登记,1996年引入我国。长势旺健,株态直立,繁殖力强,耐高温,抗病能力中等。叶片长椭圆形,花蕾量中等,花柄粗长。果实圆锥形,橙红色,种子凹陷于果面,果肉淡红,口感香甜有芳香味,可溶性固形物9%-10%,硬度中等。一级序果平均重35克左右,最大70多克,亩产2吨左右。休眠期浅,适宜温室栽植,亩定株8000-9000株,应增施农家肥满足其喜肥需求。
6、幸 香
日本中早熟品种,植株形长健壮,叶片较小,呈椭圆形,浓绿色,花量多。果实圆锥形,中大均匀,鲜红色,味香甜,硬度大。一级序果平均35克左右,亩产2吨左右。适宜温室栽植,亩定植9000-11000株,注意防治白粉病。
7、女 峰
日本中早熟品种,植株直立,生长势强,匍匐茎分生能力强,叶片大而浓绿,休眠浅。果实圆锥形,鲜红色,果肉淡红色,酸甜适口,有香味,果形整齐,果面有光泽,种子平于果面。一级序果平均重20克,最大果重30克左右。硬度大,较耐贮运,为优良鲜食品种。适宜温室栽植,亩定植8000-9000株,注意防治螨类虫害。
8、宝交早生
日本中早熟品种,植株长势旺而开张,繁殖力强,叶片椭圆呈匙形。果实呈圆锥形,果肉浅橙色,味香甜,种子红或黄色,多凹于果面,硬度中等,是鲜食极佳品种。第一级花序单果重31克左右,亩产可达2吨以上。适宜温室和早春大棚栽植,亩定植8000-9000株。
9、红珍珠
日本品种,1999年引入我国。植株长势旺,株态开张,叶片肥大直立,匍匐茎抽生能力强,耐高温,抗病性中等,花序枝梗较粗,低于叶面。果实圆锥形,艳红亮丽,种子略凹于果面,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8%-9%,果肉淡黄色,汁浓,较软,是鲜果上市上乘品种,亩产2吨左右。休眠浅,适宜温室反季节栽培,亩栽植8000-9000株,注意预防白粉病。
10、年末早生
日本中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态开张,叶密度大。叶片椭圆形,叶色浓绿。果实园锥形,果色亮红,口感细腻,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4%,果实硬度0.40 kg/cm2,一级序果均重20克,最大单果重52克,亩产2吨左右。亩定植10000株。
11、丽 红
日本千叶县农业试验场用春香自交系和福羽杂交育成,1976年命名发表。我国从1983年引入。植株生长势强,直立,匍匐茎发生能力较强。叶片长椭圆形,较大,中等厚,深绿色,春夏季叶色稍带黄,单株叶片13-14片。花序梗粗,直立,低于叶面,单株花序3-4个,每花序平均8朵花。果实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18克,最大果重30克,亩产1.5吨以上。果面浓红色,光泽强,种子分布均匀,微凹入果面,果皮韧性强,果肉红色,肉质细,致密,汁多,香味浓,髓心橙红色,中等大,空洞小,甜酸适中,硬度较大,含可溶性固形物8.6%。休眠期中等偏浅,适宜温室或早春大棚促成或半促成栽培。亩栽植8000-9000株,注意防治蚜虫。
二、中国品种
目前我国自育的品种有明晶、明磊、听旭、硕丰、硕密。硕露、星都一号、星都二号、石莓一号、春星、长虹二号、林果四季等,其中丹东地区有栽植面积的只有丰香品种,该品种是辽宁省东港市农民魏金胜1998年从丰香品种变异株选育。植株长势量健,繁殖力强,叶肥厚鲜绿,花果量多,抗病性突出。果实近圆锥形,果肉细腻。可溶性固形物7%-9%,味香甜,硬度较好。一级序果均重30克左右,果实个头均匀,亩产3吨以上,休眠期浅,适宜温室栽植,亩定株9000-11000株。另外,东港市草莓研究所杂交选育的两个杂交品种系表现出较突出的优质丰产性能。其中:
1、红实美
1998年东港市草莓研究所杂交选育,2005年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植株长势旺健,株态半开张,叶梗粗,叶片近圆形,浓绿肥厚有光泽,极抗白粉病,抗螨类虫害,花梗粗壮,低于叶面,花瓣、花萼肥大,果实长圆锥型,色泽鲜红,口味香甜,果肉淡红多汁,具有东西方品种融汇特点,可溶性固形物8%~9%,硬度较好,为0.55kg/cm2,可以汽运至黑龙江及俄罗斯海参威市,果个大而亮丽,一级序果平均45g,最大果重超100g,单株平均产量400~500g,最高产单株达1500g。休眠浅、早熟适宜温室反季节栽培,亩栽植8000~9000株,经国内专家鉴定认为此品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温室生产推广潜力巨大。
2、ZJ×DKL品系
1998年东港市草莓研究所杂交选育,经2002-2003年品试鉴定,植株长势旺健,株态半开张,叶梗粗,叶片近圆形,浓绿肥厚有光泽,极抗白粉病,抗螨类虫害,花梗粗壮,低于叶面,花瓣、花萼肥大,果实长圆锥型,色泽鲜红,口味香甜,果肉淡红多汁,具有东西方品种融汇特点,可溶性固形物8%-9%,硬度较好,果个大而亮丽,一级序果平均32克,最大单果重120克,单株平均产量400-500克。休眠浅,适宜温室反季节栽培,亩栽植8000-9000株,此品种已列入科技攻关项目,正进行试验示范和申报鉴审程序。
3、FX×DKL品系
1998年东港市草莓研究所杂交选育。经2002-2003年品试鉴定,植株长势强,株态开张,叶色鲜绿,叶片肥大,光亮,椭圆形,抗白粉病、抗螨类虫害,花梗较粗,低于叶面,果实圆锥性,果面色泽鲜红,口味甜,有芳香气,可溶性固形物9%左右,硬度较好,果个较大均匀,一级序果平均28克,最大单果重90克,平均单株产量450克,适宜温室反季节栽培,亩栽植9000株。此品系已列入科技攻关项目,正进入试验示范和申报鉴审程序。
4、林果四季
北京市林果研究所从国家草莓种质资源圃选出的四季型品种。长势中庸,匍匐茎抽生能力弱,早熟。果实楔形,红色,平均单果重11.2克,最大果重43克,果实外观较好,风味甜酸,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5%,适合草莓秋季生产和加工。春季果实硬度为0.24千克/平方毫米,单株产量平均143.6克,秋季果实硬度更大。若秋季加强管理,可填补8-10月份草莓市场的空白。亩栽植10000株。
三、欧美品种
1、甜查理
美国早熟品种,该品种休眠期浅、丰产、抗逆性强、大果型,植株生长势强,株形半开张,叶色深绿,椭圆形,叶片大而厚,光泽度强,最大果重60g以上,平均果重25-28g,亩总产量高达2800-3000kg,年前产量可达1200-1300kg,果实商品率达90%-95%,鲜果含糖量8.5%-9.5%,品质稳定。且育苗、栽培管理容易,不足之是果肉密度稍小,要注意适时采收。
2、杜克拉(TuD La)
西班牙中早熟品种,植株旺健,抗病力强,叶片较大,色鲜绿,繁殖力高。可多次抽生花序,在日光温室中可以从11月下旬陆续多次开花结果至翌年7月份。果实为长圆锥形或长平楔形,颜色深红亮泽,味酸甜,硬度好,耐贮运,果大,产量高,第一批花序单果重42克左右,最大果重可超过100克。亩产2吨以上,辽宁省东港市日光温室高产典型亩产曾达6吨多。适宜温室栽培, 亩定植 9000~11000株。
3、图得拉
西班牙中早熟品种,植株长势旺健,抗逆性较,好,繁苗能力强,能多次抽生花序,果实长圆锥形,果色深红亮泽,味酸甜,硬度中等,果个均匀。第一级花序果重40克,最大果重98克,亩产2吨左右,适宜温室栽培。亩定植9000~11000株。
4、卡尔特一号(Cart1)
西班牙中熟品种。植株长势强,休眠期深,叶片较厚,呈椭圆形,叶锯齿浅,浓绿色,繁殖力较弱。果实圆锥形,果面光泽鲜红,肉质淡黄色,味芳香馥郁,可溶性固形物7%-9%,硬度中等第一级序果重35克左右,最大果重超100克,亩产2吨以上,最适早春大棚生产,温室生产可在休眠至12月上旬后覆棚膜加温,也可做为露地生产鲜果上市。亩栽植9000株。
5、艾尔桑塔(Elsanta)
荷兰中熟品种。长势旺健,繁殖力较强,叶片肥厚浓绿,近圆形,果实短圆锥形,个大且色艳。有细腻髓肉,味香甜,硬度中等,一级序果平均重38克左右,最大单果重80多克,亩产2吨以上,适宜早春大棚栽培,亩定植9000株。
6、哈尼(Honeye)
美国早熟品种。株态半开张,株高中等紧凑,叶色浓绿,匍匐茎发生早,繁殖力高,适应性强。一级序果熟期集中,果个中大均匀,果实圆锥形,果色紫红,肉质鲜红,味酸甜适中,硬度较好,耐贮运。亩产2吨左右,适宜各种栽培形式。是深加工和速冻出口极佳品种。亩栽植11000株。
7、卡麦罗莎(CAMAROSA)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福罗里大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育成品种,近年引入我国。该品种长势旺健,株态半开张,匍匐茎抽生能力强,根系发达,抗白粉病和灰霉病,休眠期浅,叶片中大,近圆形,色浓绿有光泽。果实长圆锥或楔状,果面光滑平整,种子略凹陷果面,果色鲜红并蜡质光泽,肉红色,质地细密,硬度好,耐运贮。口味甜酸,可溶性固形物9%以上,丰产性强,一级序果平均重22克,最大果重100克,可连续结果采收5-6个月,亩产4吨左右,为鲜食和深加工兼用品种。适合温室和露地栽培,亩栽植10000-11000株。
8、托泰姆(TOTEM)
美国育成品种,是加拿大主栽品种之一。近年引入我国。植株长势强,株态直立,叶鲜绿色,叶片椭圆形,果梗粗壮,低于果面。果实深红色,粗圆锥形,硬度中等,口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8%以上。果个大而均匀,一级序果平均22克,最大可超100克,亩产3吨以上,适宜鲜食和深加工,可温室和露地栽培,亩栽植9000-10000株。
9、常得乐(CHANDLER)
美国加州大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育成品种,近年引入中国。植株长势稳健,半开张,抗病力强,叶色深绿,叶片近圆形,有光泽,花梗粗壮,低于叶面,果实深红色,圆锥形,硬度好,口味甜酸,可溶性固形物9%,一级序果平均18克,最大单果重70克,亩产3吨以上,是鲜食和深加工兼用品种。适宜温室和露地栽培。亩栽植10000株。
10、安 娜
西班牙四季品种,长势中等,株型紧凑,繁殖力中等,果实长圆锥或宽楔形,颜色亮红,味甜酸,硬度中等,可周年结果。一级序果平均重25克,最大果重超50克,亩产可达1.5吨以上,是一年栽植两茬草莓或室内盆栽的理想品种。适宜温室栽植,亩定植10000株。
11、”艾斯诺”
民间引入中早熟品种(准确名称和国籍等查)。植株长势健壮,繁殖力较强。叶片大小中等,色深绿,呈椭圆形。连续开花结果能力较强,果实呈扁短圆锥形且整齐,最大单果重可达100克以上。果面深红色,种子黄红色凹入果面。果肉细腻橙色,髓心小或空心。果酸甜,成熟度越大口味越好。硬度强,耐贮运,植株抗病易管理。亩产可达2吨左右,适宜温室生产,亩植9000株。
12、达善卡(DARSANCA)
法国品种,1993年引入中国丹东。植株长势稳健紧凑,叶色浓绿,繁殖力强,花序低于叶面,花粉稔性和结实力稍差。果实圆锥形,果面紫红色,肉质鲜红,口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7%-9%,硬度较好,果个中大均匀,一级序果平均25克左右,最大单果重32克,亩产1.5-2吨,是欧州传统加工品种,适宜露地栽培。亩栽植11000株。
其它还有:全明星(All Star)、达赛莱克特(DARSLECT)、森嘎那(SengaSengana)、S诺、戈雷拉(GORELLA)、苏珊娜等品种。
山东亿农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山东亿农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2017-07-26在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益都街道办事处仰天山路北延伸段3公里处。
山东亿农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700MA3FA43G14,企业法人陈倩,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山东亿农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咨询服务;蔬菜种植、收购、初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农产品收购、包装、运输、销售;蔬菜种苗、育苗基质销售;生产、销售: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单一元素肥料、水溶性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掺混肥、叶面肥、复混肥(以上均不含危险化学品及化工产品);不再分装的农作物包装种子、育苗基质;新型农业植保技术推广;蔬菜大棚工程设计及施工;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山东亿农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