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苕子有怎样的生产能力及利用价值?
毛苕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多分布在安徽、四川、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在我国华北和东北也均有种植。毛苕子具有很多经济价值,下面种子帮为大家介绍下关于毛苕子的经济价值和种植要点。
一、毛苕子作为牧草
毛苕子茎叶柔软,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无论鲜草或干草,适口性的非常好,许多家畜都喜食。可青饲放牧和刈制干草。四川等地把毛苕子制成苕糠,是喂猪的好饲料。据试验表明,用毛苕子草粉喂猪,每2.5kg可长肉0.5kg。早春分期刈割时,可满足淡季青绿饲料供应的不足。
二、毛苕子作为绿肥
毛苕子也是优良的绿肥作物,它在我国一些地区,正在日益显示着它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初花期鲜草含氮0.6%,磷0.1%,钾0.4%。用毛苕子压青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都比不压青的土壤有明显增加。
毛苕子可与高粱、谷子、玉米、大豆等轮作,其后茬可种水稻、棉花和小麦。在甘肃、青海、陕西关中等地可单播或与冬作物、中耕作物以及春谷类作物间、套、复种,于冬前刈作青饲料,根茬肥田种冬麦或春麦。也可于次年春翻压作棉花、玉米等底肥。种过毛苕子的地种小麦,可增产15%左右。
三、毛苕子作为蜜源
毛苕子还是很好的蜜源植物,花期长达30~40天。每公顷毛苕子留种田约90000株,以每株开小花6000朵计,每公顷有小花3亿朵,约可酿蜜375kg左右。
毛苕子有什么特性?
1.毛苕子是一年生或越年生的豆科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半球的温带地区得名与其生长特性有关。因该草的种子在4摄氏度就可以破土萌生,故早春时就可见该植物的苗。我国常用的种类主要有光叶苕子、毛叶苕子、兰花苕子等。毛叶苕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以及苏北、皖北一带,一般用于稻田复种或麦田套种,也常见种在中耕作物行间和林果种植园中。
2.苕子宜于寒冷气候,抗寒、抗旱力强,而不耐夏季的酷热,宜于北方种植,冬播者能在-20℃生存。喜沙质或黏质的土壤,不宜潮湿或低洼水地,所以在欧洲有“沙巢菜”的名称。也能在稍酸性和碱性土壤上生长,适宜pH5~8.5,在红壤及含盐量0.25%的轻盐化土壤均可正常生长
毛苕子有哪些特征?
1.毛苕子是一年生或越年生的豆科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半球的温带地区得名与其生长特性有关。因该草的种子在4摄氏度就可以破土萌生,故早春时就可见该植物的苗。我国常用的种类主要有光叶苕子、毛叶苕子、兰花苕子等。
2.毛叶苕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以及苏北、皖北一带,一般用于稻田复种或麦田套种,也常见种在中耕作物行间和林果种植园中。茎细长,攀缘,长2~3m,草丛高约40~60cm;多分枝,一株可达20~30个分枝。双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0~16片,叶轴顶端有分枝的卷须;托叶戟形;小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30mm,宽3~6mm,先端钝,有细尖,基部圆形。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长,具花10~30朵,排列于序轴的一侧;花萼斜圆筒形,萼齿5,条状披针形,下面3齿较长;花冠蝶形,蓝紫色。荚果长圆形,长约3cm,内含种子2~8粒,种子球形黑色。
毛苕子是什么
毛苕子是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很高。毛苕子播种后子叶不出土,茎叶由胚芽发育而成。根系发达,主根明显,入土深1~2米;侧根分枝多,密集分布在20~30厘米深土层中。别名蓝花草、冬巢菜、长柔毛野豌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