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怎么读 黄陂区如何读
1、黄陂区拼音:huáng pí qū。
2、黄陂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之间。辖区面积2261平方千米,共辖19个街乡(场)、669个村(社区)。截至2020年11月,黄陂区常住人口115.16万人。
3、黄陂建制始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历史上两为国都,六为州府,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无陂不成镇”的深厚文化积淀。拥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天河北站、长江新城高铁站、武汉新港和武汉北站等交通物流枢纽。5条国道、8条高速、武汉地铁1、2、7、18、20、21号线等经过辖区。黄陂区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拥有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首义文化四大文化名片[3]。黄陂是湖北省第一台乡,第二侨乡。商代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城市之根;5A级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和建设中的武汉长江新城。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4、2020年,黄陂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3.28亿元,连续两年排名新城区第一,成为全市唯一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新城区。
“广州巿萝岗区黄陂”的“陂”字怎么读?
“广州巿萝岗区黄陂”的“陂”字读作【pí】。“陂”字是多音字,有三个读音,分别为【pō】、【pí】、【bēi】。
陂 【bēi】
1、池塘:陂塘、陂池、千顷之陂。
2、水边,水岸:东海之陂。
3、山坡,斜坡:“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陂 【pí】
“黄陂”(Huángpí):县名,在湖北
陂陀 【pō tuó】
1、倾斜,不平坦
2、台阶
诗文:
1、形声。从阜,皮声。字亦作坡。本义:山坡;斜坡
陂,阪也。——《说文》
百姓曼衍淫荒之陂。——《淮南子·俶真》
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宋·陆游《思故山》
2、池塘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畜水曰陂。”
陂唐污庳。——《国语·周语》
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小水坑里的水,不能灌满大的池泽。)——《盐铁论·贫富》
3、湖泊
十顷之陂。——《淮南子·说林》
后又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汉书》
5、边际;旁边
彼泽(水聚集的地方)之陂,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故滨于东海之陂。——《国语·越语》。注:“崖也。”
腾雨师,洒路陂(旁)。——《汉书·礼乐志》
参考资料
在线汉语字典:
黄陂怎么读 词语黄陂的读音
1、黄陂拼音:huáng pí。
2、黄陂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总面积2261平方公里。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截至2017年,黄陂区有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武汉临空副城核心区,区政府驻黄陂大道380号,下辖15个街道、1乡、1场、3个开发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陂区常住人口为1151644人。
黄陂怎么读
黄陂读huáng pí,黄陂(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一般指黄陂区。
“黄”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黄”的基本义是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是五色之一,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土色黄,居中,故以黄为中央正色。作动词,指变黄,表示草木枯萎或果子成熟。
“陂”的基本含义为池塘,如陂塘、陂池。引申含义为水边,水岸,如东海之陂。在日常使用中,“陂”也常做名词,表示山坡,斜坡。
黄陂笔顺:
黄总笔画:11笔。1.一(横)、2.丨(竖)、3.丨(竖)、4.一(横)、5.丨(竖)、6.ㄱ(横折)、7.一(横)、8.丨(竖)、9.一(横)、10.ノ(撇)、11.丶(点)。
陂总笔画:7笔。1.ㄋ(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2.丨(竖)、3.乛(横撇/横钩)、4.ノ(撇)、5.丨(竖)、6.乛(横撇/横钩)、7.㇏(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