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棚?大棚分哪几种类型?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种类:蔬菜大棚、塑料大棚、透光塑料大棚、温室大棚、阳光板大棚、智能大棚、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等。
历史及作用
1957年由北京向天津、沈阳及东北地区、太原等地推广使用,受到各地的欢迎。1958年我国已能自行生产农用聚乙烯薄膜,因而小棚覆盖的蔬菜生产已很广泛。
60年代中期小棚已定形为拱形,高1米左右,宽1.5-2.0米,故称为小拱棚。由于棚型矮小不适于在东北冷凉地区应用,1966年长春市郊区首先把小拱棚改建成2米高的方形棚。但因抗雪的能力差而倒塌,经过多次的改建试用,终于创造了高2米左右,宽15米,占地为1亩的拱形大棚。
大棚怎么搭建
搭建大棚时要先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包括施工线,打孔机,白灰,皮尺等。根据场地确定好四个角,具体的朝向和规格,建议南北的长度在80米以内,东西宽8米。确定好之后尽快防线,间隔一米一个间距,并放出拱管的位置,之后打孔。打好安装拱管,横拉,卡簧卡槽,防虫网,薄膜,最后装门。
竹木结构的大棚,也称为简易大棚,建造成本低,使用年限短,一般可使用2~3年。
水泥或塑材结构的大棚,是预先用混凝土或塑材制作拱形架,再进行安装,成本较低,一般此类拱棚较沉重,不易移动,遮光率较高,生产上已经不多见。
钢构式大棚,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大棚,它采用经过加工的钢管及配件连接在一起。建造成本较高,使用年限较长,也便于更换地块。是目前生产上主要推广的大棚模式。
日光温室大棚一般是先建造墙体,东西走向,宽8~12米,长度60~100米为宜,高度3~4米左右。再安装钢架结构,再把后坡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制作好,然后再覆盖上大棚膜,用压膜线固定,秋冬季还要再覆盖保温被,安装卷帘机等。
大棚根据生产季节,选留放风口的位置,一般以越冬生产的日光温室大棚选在大棚的后坡前方位置留放风口;以春秋季生产为主的,一般选在最前方1.2~1.5米高的位置留放风口。大中拱棚一般在棚的两侧留放风口,联栋建造的一般选在棚的顶部及两侧留放风口。
怎样搭建大棚?
1、现场放线,进行预埋件位置校正及高差校正,如果发现预埋件中心位置偏差较大可以利用铁板焊接加宽法补救,预埋件高差位置偏差较大的进行立柱切割来进行补救。
2、立柱与预埋件铁板的连接
有的铁板是直接焊接在立柱上的,这种立柱位置现场的调节幅度很小,还有一种是立柱和底板在现场进行焊接,这种立柱的调节幅度大,使用的比例较多。由于后期立柱与底板的焊接处还需要涂抹防锈漆和做二次水泥墩浇制,因此无需担心其防腐问题。
3、桁架梁的安装
桁架梁是温室的主要承重梁,横向桁架为跨度方向桁架,一般长度为12米,纵向方向桁架为开间方向桁架,一般长度为8米。桁架和立柱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注意的是横向桁架在安装前需要在地面将吊轮等配件提前安装好。
4、水槽托架及水槽的安装
水槽托架在安装之前需要用止水胶带进行粘贴,然后在安装在桁架梁及立柱的顶部,天沟的安装需要注意其坡度和防水,避免影响后期的排水问题。
5、覆盖材料的安装
覆盖材料的安装顺序先安装顶部的覆盖材料,然后安装四周的覆盖材料。
扩展资料:
常用设施:
1、钢架大棚
应用最广泛的钢架大棚是装配式热浸镀锌钢管大棚。
钢架大棚的管径为22毫米、25毫米、32毫米,管壁厚 1.2~1.5 毫米,内外壁经热浸镀锌处理,以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
2、玻璃温室
玻璃温室跨度通常为6.4米、9.6米、12.8米,天沟高多为3~4米,开间多为4米。优点是透光性好、保温性较好、积尘易清洗、寿命长。缺点是抗冲击性较差、造价高,结构多为文洛式尖顶形。
3、阳光板(PC)温室
阳光板是以聚碳酸酯为主要原料的透明覆盖材料,包括单层波浪板、双层或三层透明中空阳光板,骨架采用热浸镀锌钢架装配式。优点是保温性、密封性、抗冲击性好,缺点是表面易积尘、不易清洗、造价高。
大棚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大棚的骨架由立柱、拱杆、拉杆、压杆或压膜线等部件组成,俗称3杆1柱。大棚3杆1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材料选择上应科学合理。各部分应紧密、牢固相接,以达到受力均匀,避免某一部件或部位受力过大而另一部位受力很小,造成大棚变形,甚至部件断裂现象发生。大棚各部件应是互相协作,共同受力,才能承受风、雪等自然力量的冲击,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1)立柱 立柱是大棚主要负荷的承受者,承受大棚拱架、棚膜、雨、雪的压力和风压与侧风引起的引力。因此,立柱要坚固,而且立柱方向尽可能对应压力的方向。大棚不同部位的压力大小及方向均有差异,相应部位的立柱粗度或密度及方向也应不同,力求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一根立柱的作用,使大棚坚固耐用。
大棚立柱多用水泥钢筋构件、竹竿、木材等材料。立柱应尽量细、少,以减少棚内遮阳,并利于棚内田间操作。立柱应埋设50厘米左右,以避免大棚下沉、拔起或变形。立柱基部应设柱脚石或横木,增加立柱的稳定性。
钢材或钢管骨架的大棚可以取消立柱,而采用拱架负担棚顶及自身的全部重量。该种大棚由于没有立柱,有利于田间采光及农事操作。
(2)拱杆 又称拱架,是支撑棚膜的骨架。横向固定在立柱上,呈自然拱形。拱杆的两端插入地下,或固定在水泥基柱上,以避免竹木拱杆的腐烂及钢材拱杆的锈蚀,以延长使用寿命(图1-9)。拱杆的间距依拱杆的种类、强度、弹性、大棚跨度、高度、当地雨雪负荷、风压、草苫有无等情况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从1米到3米均有可能。在实际实施时应量材而用,既要保证大棚的坚固性,又要尽量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减少遮阳。
图1-9 竹木结构大棚
1.拱杆 2.中立柱 3.侧立柱 4.顶拉杆 5.侧拉杆 6.水泥基柱
拱杆既可以选用同一种材料,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选用同一种材料时也可以在一个大棚上混合使用不同的规格或型号的拱杆。如钢材拱杆和竹木拱杆的混合使用,粗、细竹竿作拱杆时的混合使用,钢架大棚的单杆拱架与三角形拱架的混合使用。不同类型、型号的大棚拱杆混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拱杆材料的优势。
(3)拉杆 拉杆在水平方向连接立柱和拱杆,或只连接拱杆。拉杆的材料多同拱杆一致,拉杆起到固定拱杆相对间距,避免立柱倾斜,和使整个棚架成为一体的重要作用。拉杆下方可有立柱,亦可没有立柱而只与拱杆连接。拉杆的位置应在立柱之上,拱杆之下。大棚拉杆除中心立柱之上的拉杆外,两侧的拉杆与拱杆间多设小支柱,以便在拉杆与拱杆间留出10~20厘米不等的间隙,即小支柱长10~20厘米,使压膜线有下勒的空间,以勒紧塑料薄膜。
大棚内如果不使用压膜线而采用压杆固定薄膜,小支柱则无需设置,省工,方便,还可使大棚更坚固、稳定。
(4)压杆 大棚覆膜后,在拱杆之间加上一根或多根细竹竿,使薄膜压平、压紧,以固定薄膜。压杆必须与拉杆结合才能互相固定,并固定薄膜,没有拉杆的大棚则无法使用压杆。在镀锌铁管组装大棚上多采用压膜线来固定薄膜,亦可以用长槽将薄膜卡紧而省去压膜线。长槽固定薄膜不易损坏薄膜,同时固定薄膜的质量也好。
生产上也有用铁丝,如用8号铁丝来代替压膜线和压杆。用铁丝固压薄膜施工方便,不易扎伤薄膜,效果很好。
(5)塑料薄膜 薄膜是大棚的透明覆盖物,起着采光、保温双重作用。大棚塑料薄膜一般为聚氯乙烯和聚乙烯薄膜,厚度在0.1毫米左右。可用电熨斗将多幅薄膜烫接成要求的棚布,亦可不烫接,将两幅薄膜上下叠压,压膜线压紧固定。两幅薄膜的叠压宽度应在25~35厘米之间,需通风时上下扒开即可,不需通风时再合起来。这种薄膜连接方法较烫接法灵活、方便,便于通风,但密封、保温性能稍差。
薄膜在大棚的四周应留出约30厘米的薄膜埋入土中,以固定棚布。四周薄膜埋入土中,固定方法不应采用永久性的,因在高温季节薄膜还应揭开通风。
(6)门窗 棚门设在大棚的一端,作为出入和通风口。在寒冷季节,门口外面还可设一简易缓冲间,以避免开门时冷风直接侵入,造成大幅度降温。大棚的通风多采用在两幅薄膜的重叠处扒缝放风,或将大棚薄膜四周间隔一段距离揭开一个通风口的方法放风、降温、排湿,一般不另设通风窗。在连栋大棚的设计上应专门设立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
(7)天沟 天沟是在连栋大棚的连接处设立的槽状积水设备。它将降雨时流入连栋大棚山谷处的雨水汇集并排走。天沟集水槽应有一定坡度,以防止积水。集水槽不可过大、过重,以避免遮阳过重和过分增加大棚的负荷。
温室大棚有哪些种类?
通常把矢高1.8~3米,跨度6~15米,长度30~60米的塑料棚称作塑料大棚,简称大棚。
大棚依其棚顶连接与否分为单栋大棚和连栋大棚,连栋大棚又分为双连栋、三连栋、五连栋和多连栋等。单栋大棚的面积一般300~1000米,连栋大棚的面积多在1500~8000米,有的达20000米,所以又叫“巨型大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