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的市场效益好,防风怎么种植?
防风种植整地步骤,在选择好种植基地以后将地块进行深耕翻入,种植前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用6000-8000斤的农家肥及40斤的磷酸钙,将其深耕翻入,在做高畦。防风种植基地选择,它具有较强的耐寒力和耐干旱力,所以不能选择在过湿的土壤中种植,种植地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向阳的地块。防风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为宜,粘性土不适宜种植。
防风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种子繁殖,另外一种是分根繁殖,目前大家用的最多的是种子繁殖,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种子繁殖的具体方法吧!防风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播时间在3-4月时间在,秋播时间在9-10月时间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放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充分吸水后在进行播种。播种时采用在畦面开沟条播,在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月内即可出苗。
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为宜,土壤粘性较重或酸碱性较大的土壤不适宜种植。防风是多年生植物,所以使其能顺利生长,在种植前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用3000-4000千克的农家肥及20千克的磷酸钙,将其深耕翻入,在做高笼,笼沟深十五公分为好,遇上低洼土地不至于积水造成作物生病和影响生产长。
在中耕时还可和培土一起进行,夏季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冬季培土以利根系越冬。在6-8月是植株生长旺季,追肥2次,每次追肥可用人畜粪尿、过磷酸钙,可在行间开沟施入。另外防风要及时摘薹,两年生的除了做种以外,都要进行摘薹,防风的耐干旱力强,所以无需进行浇灌,在阴雨时期要及时排水防涝,以免根系受损。
防风做的菜 防风能做什么菜
防风是药材,只能做药膳放进去。所以,是不是说的欧防风?英文名称是Parsnip,欧洲白色胡萝卜(也叫芹菜萝卜、蒲芹萝卜、欧独活、白甘笋),中文学名叫做“欧防风”,此翻译名字是因为这种蔬菜引进中国时,农业技术人员发现它的长相与传统中草药中的“防风”非常相似,所以,为其取名为“欧洲防风”或简称“欧防风”。欧洲风做法是焖煨、水煮、烧烤、做汤、榨泥糊或糖渍,甚至可以酿成酒。
请问这种植物叫什么?
黄蜀葵,别名:秋葵、棉花葵、假阳桃、野芙蓉、黄芙蓉、黄花莲、鸡爪莲、疽疮药、追风药、豹子眼睛花、荞面花,拉丁文名:Abelmoschus manihot (Linn.) Medicus ,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植物。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花期6~8月。原产我国南方。常生于山谷草丛、田边或沟旁灌丛间。分布于印度。
黄蜀葵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它可用于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酱等食品的制作中。图片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中文学名
黄蜀葵
拉丁学名
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us
别称
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棉花葵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
目
锦葵目
科
锦葵科
属
秋葵属
种
黄蜀葵
族
木槿族
分布区域
中国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扩展阅读
「校正」自菜部移入此。
「释名」时珍曰∶黄蜀葵别是一种,宜入草部,而《嘉 本草》定入菜部,为其与蜀葵 同名,而气味主治亦同故也。今移于此。
「集解」禹锡曰∶黄蜀葵花,近道处处有之。春生苗叶,颇似蜀葵,而叶尖狭多刻缺, 夏末开花浅黄色,六、七月采,阴干之。
宗 曰∶黄蜀葵与蜀葵别种,非是蜀葵中黄者也。叶心下有紫檀色,摘下剔散,日干之。
不尔,即 烂也。
时珍曰∶黄葵二月下种,或宿子在土自生,至夏始长。叶大如蓖麻叶,深绿色,开岐丫, 有 人亦呼为侧金盏花。随即结角,大如拇指,长二寸许,本大末尖,六棱有毛,老则黑色。其 棱自绽,内有六房,如脂麻房。其子累累在房内,状如 麻子,色黑。其茎长者六七尺,剥 皮可作绳索。
花
「气味」甘,寒,滑,无毒。
「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嘉 》)。
消痈肿。浸油,
「附方」新八。
沙石淋痛∶黄蜀葵花一两,炒为末,每米饮服一钱,名独圣散。(《普济方》)
难产催生∶如圣散∶治胎脏干涩难产,剧者并进三服,良久腹中气宽,胎滑即下也。用 黄葵花焙研末,熟汤调服二钱。无花,用子半合研末,酒淘去滓,服之。(《产宝鉴》)
胎死不下∶即上方,用红花酒下。
痈疽肿毒∶黄蜀葵花,用盐掺,收瓷器中,密封,经年不坏。每用敷之,自平自溃。无 花,用根叶亦可。(《直指方》)
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之。(《肘后方》)
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直指方》)
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 伤者,以油涂之甚妙。(《经验方》)
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子及根
「气味」甘,寒,滑,无毒。
「主治」痈肿,利小便,五淋水肿,产难,通乳汁(时珍)。
「发明」颂曰∶冬葵、黄葵、蜀葵,形状虽各不同,而性俱寒滑,故所主疗不甚相远。
时珍曰∶黄葵子古方少用,今为催生及利小便要药。或单用,或入汤散皆宜,盖其性滑, 与冬葵子同功故也。花、子与根,性功相同,可以互用。无花用子,无子用根。
「附方」旧二,新三。
临产催生∶宗 曰∶临产时以四十九粒研烂,温水服之,良久即产。《经验后方》∶用子 焙研三钱,井华水服。无子用根,煎汁服。
便痈初起∶淮人用黄蜀葵子十七粒,皂角半梃,为末,以锻石同醋调涂之。(《永类钤 方》)
痈肿不破∶黄葵子研,酒服,一粒则一头,神效。(《卫生易简方》)
打扑伤损∶黄葵子研,酒服二钱。(《海上方》)
展开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分布范围
4栽培技术
5物种分类
6主要价值
7植物文化
形态特征
黄蜀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疏被长硬毛。叶掌状5-9深裂,直径15-30厘米,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8厘米,宽1-6厘米,具粗钝锯齿,两面疏被长硬毛;叶柄长6-18厘米,疏被长硬毛;托叶披针形,长11-1.5厘米。花单生于枝端叶腋;小苞片4-5,卵状披针形,长15-25毫米,宽4-5毫米,疏被长硬毛;萼佛焰苞状,5裂,近全缘,较长于小苞片,被柔毛,果时脱落;花大,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约12厘米;雄蕊柱长1.5-2厘米,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蒴果卵状椭圆形,长4-5厘米,直径2.5-3厘米,被硬毛;种子多数,肾形,被柔毛组成的条纹多条。花期8-10月。[1]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常生于山谷草丛、田边或沟旁灌丛间。黄蜀葵和棉花同属于锦葵科植物,喜温暖、雨量充足、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土壤,怕涝,应选用高地栽培,以蒜地或麦茬口最好。生长温度25~30摄氏度,开花期最适合温度26~28摄氏度,月均温度低于17摄氏度影响开花,夜间温度低于14摄氏度生长不良,喜光。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产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分布于印度。[2]
折叠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折叠种子繁育
3月25日至4月10日(清明前后一个星期),具体还可根据当地气候进行安排,期间用营养钵育苗(土壤及用肥可参照棉花要求),每亩打钵1200~1500个。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再用多菌灵搅拌种子,苗床禁用除草剂。下种前钵体应先浇水,盖土不要厚。做小拱棚,盖好薄膜,7~10天左右苗出土后,应特别观察天气变化,控制好温度,以防过热或过冷,伤害幼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0~35摄氏度之间。适时人工除草,每钵留壮苗一株,移栽前可喷一、二次矮壮素和多菌灵。移栽苗高度应不超过20厘米。
折叠苗钵移栽
大麦茬田在5月下旬,小麦茬应在6月上旬移栽,空白田应提前至5月中旬,具体根据当地棉花移栽时间安排定植。用制钵器按行距1.3~1.5米、株距65~80厘米开穴移栽。每亩下复合肥10~20公斤或适量的农家肥,肥沃的菜地应适当控制施肥,将苗钵移入穴中,苗钵上平面与田亩相平,培土,浇足水。
折叠田间管理
对未成活的苗要及时补齐,苗期应少追肥或不施肥,人工除草少用或不用除草剂。平时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施肥原则是:注重追施腐熟人畜粪肥,农家肥为最佳肥,看苗施肥,化肥不要太近穴,施深肥,注意使用氮、磷、钾平衡的复合肥。在开花中期再施一次高磷、高钾肥,使其多孕蕾多开花。
折叠病虫害防治
黄蜀葵栽培粗放,无重大病虫害发生,基本上不需要打药。6月下旬、7月上旬,刚孕蕾时为了控制植株陡长,可喷2次矮壮素,间隔7~10天使用。特别是梅雨季节应做好清沟挖墒工作,力争做到雨止田干,植株不可太密,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为了防止田间残留病菌,可使用多菌灵或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折叠编辑本段物种分类
1b. 刚毛黄蜀葵(云南植物志)(变种)桐麻(贵州)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处在于植株全体密被黄色长刚毛。
产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广东、广西及台湾等省区。分布于印度、锡金、尼泊尔和菲律宾等地。
Diels发表 Hibiscus forrestii Diels in Notes Roy.Bot.Gard.Edinb.5:252,1912,系根据G.Forrest采自腾冲附近的标本(Forrest 993),据记载:草本,高1.5-2米,花黄色,花瓣基部深紫红色,与刚毛黄蜀葵变种相似,但全株被刚毛,叶浅裂,裂片卵形,花较小,与刚毛黄蜀葵不同云。作者虽未见到模式标本,但腾冲县的标本,有尹文清1200,陈介445,盈江县(与腾冲县相连接)的标本有5910-110,经检定均为刚毛黄蜀葵。由于 Hibiscus forrestii 的模式标本未见,暂记于此,待后考证。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黄蜀葵的花大色美,栽培供园林观赏用。
折叠经济价值
根含粘质,可作造纸糊料;
黄蜀葵作为曾经的国家濒危植物品种,后来被科研人员在深山中发现并培育,研究出了规模化种植的方法以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黄蜀葵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它可用于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酱等食品的制作中。
折叠药用价值
种子、根和花作药用。
黄蜀葵
黄蜀葵
别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棉花葵
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以根、叶、花和种子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收叶和花;秋季收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种子: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乳汁不通。根、叶:外用治疔疮,腮腺炎,骨折,刀伤。花:浸菜油外用治烧烫伤。
根:甘、苦,寒。利水,散瘀,解毒。用于水肿,淋证,乳汁不通;外用于痈肿,痄腮,骨折。 茎或茎皮:甘、滑,寒。活血,除邪热。用于产褥热; 茎皮:外用于烫伤。 叶:甘、寒、滑。解毒托疮,排脓生肌;外用于痈疽疔疮,痄腮,烫伤,(研末敷)刀伤出血。 花:甘,寒、滑。通淋,消肿,解毒。用于砂淋;外用于痈疽肿毒,(浸油涂)烫伤,小儿秃疮,(烧存性研末治)小儿口疮。 种子:甘,寒。健胃润肠,利水,通乳,消肿。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利,水肿,淋证,乳汁不通,痈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种子3~5钱,水煎服或研粉每服0.5~1钱;根、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医药用途:
【僳僳药】质腊西:种子治大便秘结,尿路结石;根、叶用于疔疮,腮腺炎,骨折《怒江药》。nifsair yot:功用同前《滇药录》。
【畲药】野芙蓉,三胶破:根、叶、花、果用于肺热咳嗽,痈疽发背,表虚自汗,脾虚泄泻,风湿疼痛,劳倦伤脾,黄肿,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畲医药》。
【瑶药】温补迥,水芙蓉:根、树皮水煎服治便秘,白浊,白带;捣烂敷患处治疮疖肿毒《桂药编》。
【白药】华福菜:全草用于拔毒,排脓,消肿《滇药录》。全株治疮疖《滇省志》。
【傣药】文波,不来俄(西傣),水海郎扭日(德傣):种子用于补血,消肿;根外敷治无名肿毒,乳腺炎《滇药录》。烘董(德傣):根外用于乳腺炎,无名肿毒;郭波(西傣):根皮外用治疮疖《滇省志》。
【景颇药】棘脚,半检播:叶、全株外敷治疮疖脓肿《滇药录》。
【哈尼药】碧约:功用同景颇族《滇药录》。
【彝药】野棉花:根皮外敷包疮《滇药录》。冶绵华:根皮外用于疮疖《滇省志》。
【藏药】索玛那保:叶、花、种子主治“黄水”病,皮肤病,虫病《藏本草》。
【苗药】朝天木麻,崽狗鞭:根用于阿米巴痢疾,尿路感染,疮疖痈疽《湘蓝考》。Nadang-lishne:根外敷用于生肌拔脓《滇药录》。
【基诺药】补拍勒:根治痢疾,外治疮疖;叶、花外用治烧伤《基诺药》。
化学成分
含粘液质约16%,系由阿拉伯聚糖(Araban)12.30%、华乳聚糖(Galactan)13.19 %、鼠李聚糖(Rham-noxan)8.08%、淀粉16.03%、蛋白质6.38%、草酸钙17.61%等所组成。粘液质水解得大量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及少量半乳糖、木糖;用铜盐或钡盐精制的粘液质水解得三聚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鼠李糖),以及六聚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2】,此外尚含蔗糖和淀粉
单方验方
治淋疾:黄蜀葵根五钱至一两五钱,水煎服。
消疮排脓:黄蜀葵根,捣烂敷。
治疳疔,痔疮:黄蜀葵根,煎水洗。
治肺热咳嗽:黄蜀葵根七钱。水煎,酌加冰糖化服。
通乳:黄蜀葵根一两。煮黄豆或猪腿服。
折叠编辑本段植物文化
崔涯《黄蜀葵》
野栏秋景晚,疏散两三枝。
嫩碧浅轻态,幽香闲澹姿。
露倾金盏小,风引道冠欹。
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讵知。
北防风与水防风的区别
北防风与水防风的区别如下:
1、产地不同
北防风: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山东等省区。
水防风:主产于河南灵宝、卢氏、荥阳一带、陕南及甘肃定两、天水等地。
2、形状不同
北防风:根粗壮,细长圆柱形,淡黄棕色。茎单生,自基部分枝较多,与主茎近于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叶片卵形,有柄。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较小,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序梗长2-5厘米,伞辐无毛。
水防风:根颈短,径0.8-1厘米,茎直立单一,圆柱形,粗5-8毫米,有纵长细纹轻微突起,分枝常呈二叉状多次再分枝。基生叶数片,叶柄长3-5厘米,稍扁平,内面有宽阔浅槽;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花序多分枝,梗细而挺直,有条棱状突起,并有短毛,越向上毛越多。
3、物种属不同
北防风:防风的别称,属于伞形目伞形科芹亚科脂胶芹族防风属。
水防风:宽萼岩风的俗称,属于伞形目伞形科阿米芹族岩风属。
4、花期和果期不同
北防风: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水防风:花期8月,果期9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风
百度百科—宽萼岩风
内蒙防风和普通防风差别
北防风与水防风的区别如下:
1、产地不同
北防风: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山东等省区。
水防风:主产于河南灵宝、卢氏、荥阳一带、陕南及甘肃定两、天水等地。
2、形状不同
北防风:根粗壮,细长圆柱形,淡黄棕色。茎单生,自基部分枝较多,与主茎近于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叶片卵形,有柄。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较小,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序梗长2-5厘米,伞辐无毛。
水防风:根颈短,径0.8-1厘米,茎直立单一,圆柱形,粗5-8毫米,有纵长细纹轻微突起,分枝常呈二叉状多次再分枝。基生叶数片,叶柄长3-5厘米,稍扁平,内面有宽阔浅槽;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花序多分枝,梗细而挺直,有条棱状突起,并有短毛,越向上毛越多。
3、物种属不同
北防风:防风的别称,属于伞形目伞形科芹亚科脂胶芹族防风属。
水防风:宽萼岩风的俗称,属于伞形目伞形科阿米芹族岩风属。
4、花期和果期不同
北防风: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水防风:花期8月,果期9月。
防风留种技术你有哪些了解呢?
别名关防风、东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解表、祛风、除湿的功能。适应于外感风寒,头痛,头晕。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山西省为雁门关以北的主产区。具体如下。种子繁殖 种子可在春秋两季播种。春播时间,长江流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华北地区在4月上旬和中旬;秋播时间,长江流域在9月至10月,华北地区在地面结冰前播种,翌春出苗。春播时,需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利于发芽。然后在全畦按30-40厘米行距开沟播种,沟深2厘米,再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整平,稍加镇压,覆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亩播种量为2-3公斤。
分根繁殖在防风林收获后,选择两年以上、生长健壮、粗度在0.7厘米以上、无病虫害的根条,切成3~5厘米长的小段做栽种。按行距50厘米、株距10~15厘米开穴栽植,穴深6~7厘米,每穴栽1个根段,栽后覆土3~5厘米厚,或在冬季根部按10厘米×15厘米的行、株距,待来年春季有1~2片叶时栽植。移栽过程中,应注意清除未发芽的种根。每亩用种根量约为50公斤。育苗阶段:防风苗出齐后要去掉密植苗,使株距在5厘米左右。当防风苗长到10厘米以上时,应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如有缺苗补苗,每穴保留2-3株幼苗。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主要是在6月生长初期,封垄封行后应人工拔除杂草。入秋后部分地块枯萎时应及时清田追肥:在西芹生长初期,其生长主要靠地上的茎叶。当植物生长季节到来时,生长加快,以生长为主。所以8月份适当进行顶施促进生长的磷钾肥,对生长有利。顶施:可在行间开沟施用或在植株旁开穴施用,肥料要与植株留有一定距离,以免烧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