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菌腈杀菌剂的禁忌
溴菌腈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抑制和根除真菌、细菌和藻类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炭疽病有特效。广泛用于果树、葡萄、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烟草、茶树、花卉等作物,可用于防治炭疽病、黑星病、白粉病、锈病、立枯病、根腐病、溃疡病、青枯病、角斑病等多种真菌和细菌病害。灵活的施药方法、叶面喷施、种子处理和土壤灌根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也适用于湖泊环境治理中杀灭藻类,改善鱼塘水质;纺织品、皮革等的防腐抗病毒。
想问一下溴菌腈有什么注意事项吗?据悉,药液要喷在嫩芽和幼果上,涂抹不宜过晚。若病情较重,应适当增加施药剂量和次数,但不宜在盛花期施药。不能和碱性农药混用。安全间隔是21天。溴菌腈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抑制和根除真菌、细菌和藻类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炭疽病有特效。
溴菌腈的作用和用途
溴菌腈能被细菌细胞迅速吸收,并在细菌细胞内传导,抑制病原菌的氨基酸代谢酯酶系统,破坏病原菌的蛋白质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抗菌、杀菌的作用。它能刺激作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增加光合作用,使叶片呈深绿色,使植株健壮,增加作物产量。
溴菌腈的作用:
溴菌腈是一种低毒、广谱、杀菌、防霉、溶藻的新化合物。能抑制和根除细菌、真菌和藻类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和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适用于纺织品和皮革的防腐、防霉和工业废水处理。在国外,它也被用于生产药物和化妆品。
溴菌腈中适用的作物:
溴菌腈应用范围广,杀菌谱广。广泛用于各种果树、蔬菜、棉花及茶叶、烟草、花卉、药材、苗木等特种经济作物的炭疽病、黑星病、轮纹病、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疫病、溃疡病、黑星病、青枯病、角斑病、生理性裂果病、叶斑病、锈病、白粉病、蔓枯病。灵活的施药方法、叶面喷施、种子处理和土壤灌根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溴菌腈可以打在扁豆上吗?
溴菌腈是一种低毒广谱兼有杀菌、防霉、灭藻性能的化合物,不可以打在扁豆上
溴菌腈分解原因有哪些
溴菌腈分解原因有合成或者反应。
溴菌腈(bromothalonil),化学品名:1,2-二溴-2,4-二氰基丁烷,是一种低毒广谱兼有杀菌、防霉、灭藻性能的化合物,能抑制和铲除细菌、真菌及藻类的生长。
溴菌腈与溴硝醇的区别
溴菌腈与溴硝醇的区别是两者状态不同。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溴菌腈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抑制和铲除真菌、细菌、藻类的生长,溴硝醇是无色至淡黄棕色无味结晶固体。
溴菌腈比起三唑类的杀菌剂优势在什么地方?
溴菌腈比起三唑类的除菌剂优势,是低毒广谱。
溴菌腈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抑制和铲除真菌、细菌、藻类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炭且病有特效。广泛适用于果树、葡萄、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烟草、茶叶、花卉等多种作物,防治炭且病、黑星病、疮痂病、锈病、猝倒病、溃疡病、角斑病等多种真菌的病害。应用方式灵活,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灌根,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还适用于湖泊环境处理的灭藻,改善渔塘水质。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剂型
5%、及15%、及25%可湿性粉剂;25%、及20%、及10%乳油;20%糊剂;25%胶悬剂;0.5%、及1%、及10%粉剂;15%烟雾剂。
适用范围
对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圆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唑酮使用方法
1、麦类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云纹病等麦类黑穗病:100公斤种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湿性粉剂200克)的药剂;对锈病、白粉病、云纹病可在病害初发时,每亩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严重时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则需60克)兑水75至100公斤喷雾。
2、玉米、高粱丝黑穗病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533克拌种。高粱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66至400克拌种。
3、瓜类白粉病:大田用25%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1至2次,温室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至2次。菜豆类锈病可在发病初期或再感染时,用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至2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