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出现的时候,光就有了形状是什么意思)

“丁达尔效应”是什么意思?

丁达尔效应(Tyndalleffect),也叫丁达尔现象,或者丁铎尔现象、丁泽尔效应、廷得耳效应。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的出现从而也寓意着光可被看见。

摄影界也叫它”耶稣光”,一般出现在清晨、日落时分或者雨后云层较多的时候,大气中有雾气或灰尘,刚好太阳投射在上面,被分割成一条条,有时一大片,显得特别壮观。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出现的时候,光就有了形状是什么意思)

丁尔达效应是什么

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或者丁铎尔现象、丁泽尔效应、廷得耳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是什么现象 产生原因是什么

丁达尔效应,也叫丁达尔现象,或者丁铎尔现象、丁泽尔效应、廷得耳效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的出现从而也寓意着光可被看见。

丁达尔效应产生原因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真溶液粒子半径一般不超过1 nm,胶体粒子介于溶液中溶质粒子和浊液粒子之间,其半径在1~100 nm。

小于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nm),因此,当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而对于真溶液,虽然分子或离子更小,但因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因此,真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此外,散射光的强度还随分散体系中粒子浓度增大而增强。

丁达尔现象是什么

1869年,丁达尔发现,若令一束汇聚的光通过溶胶,则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就是丁达尔效应。

其他分散体系产生的这种现象远不如胶体显著,因此,丁达尔效应实际上成为判别胶体与真溶液的最简便的方法。如图1所示为Fe(OH)3 【氢氧化铁】胶体与CuSO4【硫酸铜溶液】的区别。

可见光的波长约在400~700 nm之间,当光线射入分散体系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可能发生以下三种情况:

(1)当光束通过粗分散体系,由于分散质的粒子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使体系呈现混浊。

(2)当光线通过胶体溶液,由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nm之间,小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出现丁达尔现象。

(3)当光束通过分子溶液,由于溶液十分均匀,散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散射光。

泰山中天门现丁达尔效应,什么是丁达尔效应?

泰山中天门现丁达尔效应,对丁达尔效应的解释如下。

一、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本质上是一种通过胶体而产生光的散射。

由于胶体颗粒直径约为1~100 nm,可见光通过胶体时会有较大的散射,在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丁达尔现象,而在溶液中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丁达尔现象也经常用于将胶质与溶液进行分离。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分散粒子直径稍微低于或接近可见光波长,即粒子直径范围为40-900 nm时,才是真正的丁达尔现象。

丁达尔效应是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于1869年首次发现的,所以以丁达尔的名字来命名了这种现象。

二、暗室中的丁达尔现象

例如,在一间昏暗的房间里,一道平行的光线穿过一种肉眼看不见的胶质,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可以看到一道混沌的光柱,光柱中有一些细小的颗粒在闪烁,这就是著名的丁达尔效应。

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小于可见光的波长,由于入射光的电磁波会使微粒内的电子以与入射光波相同的频率振动,从而使微粒自身像一种新的光源,向四面八方发射出与入射光同样的光波。

丁达尔效应是由于粒子的散射的结果。

三、树林中的丁达尔现象

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不时有一道道光束从树叶中射出,这其实也是丁达尔现象。因为云雾和烟尘也是胶体,只不过它们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微小的尘埃或液滴而已。

丁达尔现象一般发生在清晨和黄昏,森林中的数量最多,但因为环境的原因,很难被发现。除此之外,如果天气晴朗,云朵多,雾气弥漫,丁达尔现象也极有可能发生在天空中产生。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介绍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Tyndall effect)或者丁铎尔现象、丁泽尔效应、廷得耳效应。

2、产生原因: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真溶液粒子半径一般不超过1 nm,胶体粒子介于溶液中溶质粒子和浊液粒子之间,其半径在1~100 nm。

丁达尔效应是什么现象?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或者丁铎尔现象、丁泽尔效应、廷得耳效应。

胶体能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几乎没有,可以采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分胶体和溶液,当有光线通过悬浊液时有时也会出现光路,但是由于悬浊液中的颗粒对光线的阻碍过大,使得产生的光路很短。

扩展资料:

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比可见光波长要短,入射光的电磁波使颗粒中的电子做与入射光波同频率的强迫振动,致使颗粒本身象一个新光源一样,向各方向发出与入射光同频率的光波。

丁达尔效应就是粒子对光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发散传播)作用的结果,如黑夜中看到的探照灯的光束、晴天时天空中的蓝色,都是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根据散射光强的规律和溶胶粒子的特点,只有溶胶具有较强的光散射现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722.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1月16日 下午12:01
下一篇 2023年1月16日 下午12:17

相关推荐

  • 624铁红外墙砖(柳州红外墙砖6×24)

    外墙腻子粉的配方 在日常的装修装潢领域中,我们会用到许多基础的建材材料产品,其中备受我们熟知的就是类似下文所述的外墙瓷砖腻子粉了,那么什么是外墙瓷砖腻子粉呢?和内墙瓷砖腻子粉相比较而言的话,外墙瓷砖腻子粉配方或者后期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有兴趣朋友可以参考下文了解一下,今天为大家举例的不仅仅包括构成外墙瓷砖腻子粉关键的部分,而且包括了其中的比…

    肥料资讯 2022年9月26日
    00
  • 有机肥在土壤表面(有机肥在土壤里能起到什么作用)

    有机肥用在土壤表面会不会烧死树苗 有机肥用在土壤表面不会烧死树苗.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

    肥料资讯 2022年12月17日
    00
  • 豌豆苗炒鸡蛋(豌豆苗炒鸡蛋可以吃吗)

    豆苗菜的做法大全 做法1:豌豆苗鱼丸汤 准备食材如下:豌豆苗150克,鱼丸200克,盐1茶匙,橄榄油1汤匙,姜片1块,黄酒1汤匙 具体做法如下:备好鱼丸,生姜去皮洗净后切成片,挑选新鲜的豌豆苗,豌豆苗要摘去老的部分,留下嫩尖口感为最佳,洗净干净后沥干水分,锅内倒入清水,先把姜片加入盖上大火烧开,再把鱼丸倒入大火烧开后烹入黄酒转中火烧制鱼丸熟透,再把豌豆苗加入…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6日
    00
  • 安州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省钱省力还提效

      当前正值水稻制种栽插的关键时节,为进一步提高制种技术和效率,近日,安州区召开2022年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会。   推广会上,安州区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制种稻田上为与会人员现场演示了机械化制种。   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地将秧苗从秧田移出,运到栽插的田块,再用托盘展开加到载秧台上,自动插秧机驾驶员便能驾驶机器,快速高效地把秧苗均匀地插到田里。   …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5日
    00
  • 海棠树 海棠树多少钱一棵

    海棠树的品种 海棠品种繁多,其中以西府海棠、多花海棠、垂丝海棠以及尖嘴海棠最为常见,西府海棠的观赏能力是比较高的,栽种历史悠久,花形独特,每年春季的时候才会开花,多花海棠花朵茂密,并且也是比较珍贵的海棠品种。 海棠树的4大品种 1、西府海棠 海棠树的品种繁多,其中西府海棠是最为常见的品种,栽种历史悠久,在晋朝时期便已经有所种植,西府海棠也是优质的海棠品种,花…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5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