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钾复合肥过多对梨树有什么危害?
危害之一:削弱庄稼生产才能。庄稼就和人相同,吃得太饱不只不利于成长,反而会不利于健康。上肥过量对庄稼构成危害的成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简单倒伏,倒伏一旦呈现,就必定致使粮食减产;另一个是简单发生病虫害,氮肥施用过多,会使庄稼抗病虫才能削弱,易遭病虫侵染,继而添加消除病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要挟了食品的安全性。
危害之二:加强环境污染。过多施用的肥料量超越土壤的坚持才能时,就会流入周围的水中,构成农业面源污染,构成水体富营养化,致使藻类繁殖,继而破坏水环境。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不合理上肥构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丢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过量的肥料还会进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添加。
危害之三:花费很多紧缺资源。假如可以把糟蹋掉的化肥节省下来,就会减轻中国的动力紧缺情况。
危害之四: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要挟。过量施用化肥会构成农产品的污染,人体食用富含过量亚硝酸盐的农产品会引发中毒、逝世及诱发癌症。
如何安全合理施用钾肥?施用钾肥过多有什么危害?施用硫酸钾、氯化钾各应注意哪些问题?
近年来,氮、磷肥的大量施用已基本满足了农作物的需要,而钾肥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少地区出现了缺钾症状,由于目前钾肥资源紧缺,钾肥应首先投放在土壤严重缺钾的区域。一般土壤速效钾低于80mg/kg时,钾肥效果明显,要增施钾肥;土壤速效钾在
80~120mg/kg
时,暂不施钾。钾能壮秆,增强抗逆能力,减轻病害,防止倒伏。所以,要做到合理施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施用钾肥要考虑到土壤的供钾水平,制定钾肥施用方案;(2)施用钾肥应考虑生产水平和氮、磷、钾的施用量,一般高产量氮、磷肥施用量大就应增施钾肥;(3)施钾肥,要考虑耕作制度和复种指数,复种指数高的应增施钾肥;(4)施用钾肥应考虑到不同作物的需钾特性和施钾效果而异,喜钾作物应多施;(5)钾肥施入土壤后,流动性小,故钾肥一般做底肥或早期追肥,而对于生长期长的作物或土壤保肥能力差的沙质土壤也可分次施用,应掌握前重后轻,在植物生长阶段如果作物显示缺钾症状,影响正常生长可以叶面喷施浓度为2%的硫酸钾。
施用钾肥过多的危害:(1)过量施钾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资源,而且会造成作物对钙等阳离子的吸收量下降,造成叶菜“腐心病”、苹果“苦痘病”等。(2)过量施用钾肥会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及水体污染。(3)过量施用钾肥,会削弱庄稼生产能力。
化学钾肥的主要品种有硫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施用时分别应注意:(1)硫酸钾①对于水田等还原性较强的土壤,硫酸钾不及氯化钾,主要缺点是易产生硫化氢毒害。酸性土壤宜配合施用石灰。
②硫酸钾价格比较贵,在一般情况下,除对氯敏感的作物外,能用氯化钾的就不要用硫酸钾。
③对十字花科作物和大蒜等需硫较多的作物,效果较好,应优先调配使用。(2)氯化钾①氯化钾与氮肥、磷肥配合施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肥效。
②透水性差的盐碱地不宜施用氯化钾,否则会增加对土壤的盐害。
③砂性土壤施用氯化钾时,要配合施用有机肥。
④酸性土壤一般不宜施用氯化钾,如要施用,可配合施用石灰和有机肥。
硫酸钾要怎样使用?
硫酸钾施入土壤后,迅速解离成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钾离子一部分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另一部分被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硫酸钾是生理酸性肥料,长期连续施用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时,应与碱性肥料石灰配合施用,以中和酸性。施用硫酸钾应配合增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硫酸钾作基肥、追肥、种肥均可,也适合根外追肥施用。用作基肥时应根据土壤缺钾状况而定。土壤有效钾低于80毫克/千克的土壤,每公顷施硫酸钾75~150千克。作追肥应尽早施用,每公顷用量75千克。作种肥每公顷用量1.5~2.5千克。作根外追肥时喷施浓度以2%~3%为宜。
硫酸钾是一种无氯钾肥,适宜于各种作物,尤其是在既喜硫又缺钾的土壤和作物如洋葱、韭菜、大蒜、甜菜效果较好,硫酸钾应优先施于忌氯作物上。
硫酸钾用多了植物会有什么表现?
钾肥过量植物的表现主要是对其它的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如对钙等阳离子吸收会明显下降,对氮的吸收受阻,进而导致植物容易出现倒伏,或大大降低作物的抗病能力,引发多种病害的发生,如大白菜干烧心、叶菜腐心病、苹果苦痘病及芹菜根腐病等,直接削弱庄稼生产能力,还会造成土壤环境及水体污染。
大棚长期使用硫酸钾有什么害处 急急急`
在不同土壤中的反应和应注意的事项:第一,在酸性土壤中,多余的硫酸根会使土壤酸性加重,甚至加剧土壤中活性铝、铁对作物的毒害。在淹水条件下,过多的硫酸根会被还原生成硫化氢,使到根受害变黑。所以,长期使用硫酸钾要与农家肥、碱性磷肥和石灰配合,降低酸性,在实践中还应结合排水晒田措施,改善通气。第二,在石灰性土壤中,硫酸根与土壤中钙离子生成不易溶解的硫酸钙(石膏)。硫酸钙过多会造成土壤板结,此时应重视增施农家肥。第三,在忌氯作物上重点使用,如烟草、茶树、葡萄、甘蔗、甜菜、西瓜、薯类等增施硫酸钾不但产量提高,还能改善品质。硫酸钾价格比氯化钾贵,货源少,应重点用在对氯敏感及喜硫喜钾的经济作物上,效益会更好。
土壤在施用硫酸钾,氯化钾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生理酸性肥料,但因所含剂成分不同,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等,也有很大影响。
一、要掌握土壤缺钾和钾肥配方。有效钾含量低于80ppm(折合亩含氯化钾12公斤)的缺钾土壤,特别是低于50ppm的极缺钾土壤,供钾肥力低,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最显着。冷浸田、烂泥田、泥炭田等,虽有机质含量高,但因地下水位高、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差,有机质分解缓慢,有效钾含量很少,所以施用钾肥增产显着。但对以上这几种田,不宜施用硫酸钾,若施用其硫酸根在缺氧条件下,会被还原为硫化氢,有毒气体可使水稻黑根、烂根造成水稻僵苗,因此只能施用氯化钾或其他钾肥。
二、要氮磷钾配合施。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各肥之效益。钾肥宜与氮磷肥同时施用,与农家肥料配合后施用作用更好。研究资料表明:水稻氮、磷肥配合施,比单施氮肥的增产5.1%;氮、磷、钾三种肥料配施的,要比单施氮肥的增产12.7%。钾肥施入土壤后,粘性土能吸附较多钾肥,流失较少,而沙性土壤吸附能力较差,速效钾肥容易流失,因此,粘性土壤一次可以多施钾肥。
三、要早施深施。粘质土,钾肥一般用作基肥,于播种或移栽前一次性施入;重粘土、中性土可用钾肥总量的2/3或1/2作基肥,其余作追肥早期施入;沙性土以及漏水田,应分次追施,以减少钾的流失。旱作物要作基肥全层施或开沟挖穴施,追肥也要开沟施、挖穴施,施后覆土。稻田追施,除掌握早追肥的原则外,施肥应结合中耕耘田进行,以使泥肥相混相融,减少流失。施肥深度要适中,大部分作物根系多集中在10-25厘米土层内,所以作基肥全层施、条施、穴施,应在10-15厘米以下;追肥施也不能浅于8-10厘米。稻田施钾肥不宜过深,基肥施于8-10厘米土层内即可,结合中耕时施入,使泥肥相融于10厘米土层内。
四、要施用量适中。钾肥施用量不足,起不到以钾促产的作用,而用量过多,经济效益也会下降。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作物的产量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递増,但每公斤钾肥的增产效益,都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在缺钾土壤上,一般亩施硫酸钾7.5-10公斤、氯化钾6.5-8.5公斤比较适中。而杂交水稻、马铃薯、棉花、花生等喜钾作物,钾肥用量可相应增加。
五、要避免长期过多施用。硫酸钾和氯化钾常年过多施用,会使土壤酸化,在酸性土壤会提高酸度,对作物生长不利,若施入一定量的石灰,便可中和土壤酸性,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如化学钾肥与草木灰定期轮换施用,则不必施用石灰。另外,石灰性土壤多年施用硫酸钾也不好。连续多年过量施用硫酸钾,硫酸根离子会和土壤中的钙结合生成硫酸钙。在雨水和灌水淋洗下,会造成土壤空隙堵塞、地面板结、钙素减少,既破坏了土壤结构,也会使土壤透性变差,因此,硫酸钾和氯化钾应轮换施用才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