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忙写一篇化肥田间试验报告
我来回答肥料效应田间试验(3414)
测土配方施肥不只是通过化验室分析结果,开个“方子”就可以“抓药”的简单过程。不同作物的肥料田间试验是了解肥料施用效果、作物生长状况和养分吸收过程及结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基础,是制定作物施肥方案和建议的首要依据,是建立作物施肥分区的前提。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也是研究、筛选、评价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不同测试方法、施肥指标体系的唯一基础。因此,田间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
一、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目的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计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主要采用的试验设计有“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部分实施方案、“3414”扩展方案及有机肥试验和中微量元素试验设计等。
1、“3414” 完全实施方案
“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l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见表l。
试验处理:
编号
处理
N
P
K
1
N0P0K0
2
N0P2K2
2
2
3
N1P2K2
1
2
2
4
N2P0K2
2
2
5
N2P1K2
2
1
2
6
N2P2K2
2
2
2
7
N2P3K2
2
3
2
8
N2P2K0
2
2
9
N2P2K1
2
2
1
10
N2P2K3
2
2
3
11
N3P2K2
3
2
2
12
N1P1K2
1
1
2
13
N1P2K1
1
2
1
14
N2P1K1
2
1
1
该方案除了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以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可以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又如选用处理2、3、6、11求得在Ρ2Κ2水平为基础的氮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 4、5、6、7 时可求得在 N2K2水平为基础的磷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6、8、 9、10可求得在N2Ρ2水平为基础的钾肥效应方程,此外,通过处理l,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一般可不设置重复。
2、“3414”的部分实施方案
要试验氮磷钾某一个或两个养分的效应,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实施“3414”的完全实施方案,可在“3414”方案中选择相关处理,即“3414”的部分实施方案。这样既保持了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总体设计的完整性,又考虑到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的特点和不同试验目的的具体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如有些区域重点要检验氮、磷效果,可在K做肥底的基础上进行氮、磷二元肥料效应试验,但应设置3次重复.具体处理及其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列于表2。
表2 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设计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
“3414”方案处理统号
处理
Ν
Ρ
Κ
1
Ν0Ρ0Κ0
2
Ν0Ρ2Κ2
2
2
3
Ν1Ρ2Κ2
1
2
2
4
Ν2Ρ0Κ2
2
2
5
Ν2Ρ1Κ2
2
1
2
6
Ν2Ρ2Κ2
2
2
2
7
Ν2Ρ3Κ2
2
3
2
11
Ν3Ρ2Κ2
3
2
2
12
Ν1Ρ1Κ2
1
1
2
上述方案也可分别建立氮、磷一元效应方程。
在肥料试验中,为了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参数,一般把试验设计为5个处理:无肥区(CK)、氮磷钾区 (NPK)无氮区(PK)、无磷区(NK)和无钾区(NP).这5个处理分别是“3414”完全实施方案中的处理1、6、2、4和8.如要获得有机肥料的效应,可增加有机肥处理区;检验某种中微量元素的效应,在氮磷钾的基础上,进行加与该种中微量元素处理的比较。试验要求测试土壤养分和植株养分含量,进行考种和计产。设计中,氮、磷、钾、有机肥用量应接近效应函数计算的最高产量施肥量或用其他方法推荐的合理用量(表3)。
表3 常规5处理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
“3414”方案处理编号
处理
Ν
Ρ
Κ
无肥区
无肥区
无肥区
无肥区
氮磷钾区
1
2
4
8
6
Ν0Ρ0Κ0
Ν0Ρ2Κ2
Ν2Ρ0Κ2
Ν2Ρ2Κ0
Ν2Ρ2Κ2
2
2
2
2
2
2
2
2
2
为了增加肥料试验的信息量,开展“3414”扩展试验,其实施方案是在 “3414”试验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水平,即: 0.5水平(超低量施肥水平),4水平(超过量施肥水平)。试验设计为氮、磷、钾3个因素、6个水平、20个处理。水平分别为0、0.5、1、2、3、4,其中0、1、2、3 用量与“3414”试验的0、1、2、3用量相当。新增加的2个水平,0.5水平=2水平×0.25,4水平=2水平×2。
“3414”扩展实施方案处理代码表
试验编号
处理
N
P
K
1
N0P0K00
2
N0P2K20
2
2
3
N1P2K2
1
2
2
4
N2P0K2
2
2
5
N2P1K22
1
2
6
N2P2K2
2
2
2
7
N2P3K2
2
3
2
8
N2P2K0
2
2
9
N2P2K1
2
2
1
10
N2P2K3
2
2
3
11
N3P2K2
3
2
2
12
N1P1K2
1
1
2
13
N1P2K1
1
2
1
14
N2P1K1
2
1
1
15
N0.5P2K2
0.5
2
2
16
N4P2K2
4
2
2
17
N2P0.5K2
2
0.5
2
18
N2P4K2
2
4
2
19
N2P2K0.5
2
2
0.5
20
N2P2K4
2
2
4
3.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试验
3.1 试验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以及有机肥料的利用效率等问题。根据地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有机肥品种进行田间试验。
3.2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采用正规小区试验,小区随机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50平方米(6行×13.89),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中等肥力地块,试验地周围无建筑物、树林等遮阴物。试验处理如下:
处理1:空白对照(不施肥处理)
处理2:NPK最佳配施处理,用量同“3414”方案中处理6用量
处理3:化肥(NPK用量比处理2减少20%)+有机肥(亩用量1t)
处理4:化肥(NPK用量比处理2减少20%)+有机肥(亩用量2t)
处理5:化肥(NPK用量比处理2减少20%)+有机肥(亩用量3t)
4.中、微量元素施用效果试验
4.1试验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明确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施用效果,在中产土壤上开展本项试验。
4.2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采用正规小区试验,小区随机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50平方米(6行×13.89米),试验处理如下:
处理1.对照Ⅰ(CK1):NPK最佳配施处理,用量同“3414”方案中处理6用量
处理2.对照Ⅱ(CK2):CK1 + 硫磺20kg/hm2
处理3.施硫处理:CK1+硫磺45kg/ hm2
处理4.施镁处理:CK1+硫酸镁150kg/ hm2
处理5.施锌处理:CK1+硫酸锌15kg/ hm2
处理6.施锰处理:CK1+硫酸锰15kg/ hm2
处理7.施硼处理:CK1+硼砂15kg/ hm2
三.试验实施
1.试验地的选择
试验地应选择地块平坦、整齐、均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的地块。
2.试验作物品种选择
田间试验应明确所用的作物品种。一般应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或拟推广的品种。
3.试验准备
精心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水田试验各个小区必须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多点采集土壤样品,根据测试项目不同,分别制备新鲜或风干混合土样。
4.试验重复与小区排列
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田间试验一般设3~4次重复(或区组)。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差异。
小区面积: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作物小区面积为20~50m�0�5。
5.试验记载与测试
5.1具体内容和要求:
地址信息:省、县、乡、村、邮编、地块、农户姓名;
位置信息:经度、纬度、海拔;
土壤分类信息:土类、亚类、土属、土种;
土壤信息: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土层厚度(≥60㎝、30~60㎝、<30㎝=和土壤障碍因素(易旱、易涝、盐害、碱害)。
5.2试验地土壤养分测试:有机质、全氮、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中微量元素、PH,必要时进行土壤其它理化性状及植株营养诊断等。
5.3试验地气象因素:多年平均及当年气温、降水、日照和湿度等气候数据。
5.4填写前一、(和二)茬施肥情况,调查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等肥料种类、用量和价格。
5.5生产管理信息:灌水、中耕等.
5.6田间调查与监测。
5.7生育性状调查:因不同作物而异;选择关键生育期调查作物重要生育指标。
5.8收获期采集植株样品、进行考种和经济产量测试。
6.试验收获与计产
试验小区作物全面积收获计产,单收单打;并采集小样室内考种。
7.试验统计分析
8.试验报告的撰写
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设计、田间管理、试验结果与分析、结论。
日期:2007-12-10 来自:本站
生产水溶肥料需要办理什么证件手续
需到所在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原工商所)申办营业执照。如需经营农药,还需到县行政审批局申办《农药经营许可证》,并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地点没有明确要求,只要具有相关培训资质的机构均可。具体事项可咨询县市场监督管理局(028-36233059)及县行政审批局
水溶肥优势:
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品种相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一种速效性肥料,水溶性好、无残渣,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它的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达到80%-90%;而且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配合滴灌系统需水量仅为普通化肥的30%,而施肥作业几乎可以不用人工,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土肥专家、农业技术专家、农资经销商和农民认识到水溶性肥料的重要性。
生产选用水溶肥:
选用水溶肥料时,最好是选择在农业部登记过的品牌,并且选用专用型水溶肥料较好。那些以做好农化服务、具有独具个性品牌定位的企业,正迅猛发展。比如:德国新陆国际集团的水溶肥,已占据了大陆五成左右的水溶肥市场;同时德国新陆国际集团顺利通过央视网企业频道审批,成为央视网合作伙伴,有利于加快公司自主品牌建设的步伐。授牌仪式现场,德国新陆国际集团董事长从央视网企业频道相关负责人手中接过象征权威认证的牌匾,标志着德国新陆国际集团与央视网企业频道正式成立合作关系。
方法技巧:
如今,水溶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不但配方多样,施用方法也非常灵活,可以土壤浇灌,让植物根部全面接触到肥料,尽情地呼吸各种营养元素;可以叶面喷施,通过叶面气孔进入植物内部,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也可以滴灌和无土栽培,节约灌溉水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施肥过程中,为达到最佳效果,要结合水溶性肥料的特点,掌握一定的施肥技巧。
1.避免直接冲施水溶肥,要采取二次稀释法。由于水溶性肥料有别于一般的复合肥料,所以农民就不能够按常规施肥方法,造成施肥不均匀,出现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等现象,二次稀释保证冲肥均匀,提高肥料利用率。
2.严格控制水溶肥施肥量。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由于其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所以要严格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料流失即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达不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3.尽量单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用。比如在蔬菜出现缺素症或根系生长不良时,不少农民多采用喷施水溶肥的方法加以缓解。在此提醒农民朋友,水溶肥要尽量单独施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用,以免金属离子起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叶片肥害或药害。
注意事项:
1. 初次使用水溶肥料,请保留一小块地不用,做对比试验。
2. 叶面喷施应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喷施六小时内遇雨,需重新补喷。避免与强碱农药相混用。
3. 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4. 水溶肥料具有速溶性,易吸潮、可能产生结块,但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任何影响。
如何鉴别化肥好坏?
化肥商品质量好坏的简单识别方法:
1、从化肥商品的外观形态和颜色上识别。
好的化肥商品颜色表现单纯,很少有杂色,造粒过的产品颗粒均匀,且硬度表现一致。常用的主要化肥中,除液态肥外,都 为固体,
如粉末、结晶或颗粒等。尿素为白色或淡黄色,小圆珠状或棱柱状结晶。碳酸氢铵为白色或其他杂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结晶。氯化铵为白色
或浅黄色结晶或颗粒。过磷酸钙为深灰色或灰白色或灰褐色疏松状颗粒或粉末。钙镁磷肥为灰褐色或绿色粉末。硫酸钾为白色晶体或带
灰黄或浅棕色粉末。氯化钾为白色或淡红色结晶等。
2、从气味上识别。氮肥中液氨 、氨水、碳酸氢铵和联合法生产的氯化铵具有氨臭气味,其它氮肥无特殊气味。磷肥和钾肥一般无
特殊气味(过磷酸钙有酸气味)。
3、加水溶解识别。全部溶解的为氮肥(石灰氮除外)和氯化钾、硫酸钾。过磷酸钙能部分溶于水(留约一半沉淀于水底),
重过磷酸钙能溶于水(留极度少沉淀于水底),钙镁磷肥不溶于水(绝大部分沉于水底)。
4、灼烧试验。取少许固体肥料置于微凹形小铁片上,用金属钳夹住,放在酒精灯或炉上灼烧,观察试样熔融情况。如果试样不熔
融直接升华或分解的为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同时有氨臭味放出。如果试样熔融成液体状或半液体状的为其它品种氮肥(石灰氮除外)
。如果试样不熔融仍为固体状的为磷肥和钾肥(还有石灰氮)。
农民在购买肥料时,对肥料的质量比较关心,如何鉴别肥料的质量,一直是广大农民朋友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市场上
销售的肥料可分为四类:即单元素肥料、复合肥、混配肥、叶面肥。
一、单元素肥料的鉴别。
市场上出现最多的假冒氮肥,如假尿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整袋成份不一致。如果包装袋上口处的流动性
好,下面的不流动甚至结块,且可闻到较强的挥发氨味。则基本上可以判断上面是尿素,下面是假掺的碳酸氨铵。如果上
下流动性都很好,但颗粒的颜色、粒径大小不一致,则可能是假掺的硝酸铵;另一种情况是整袋肥料的成份一致,常见的
假冒物有:吉化颗粒硝酸铵、俄罗斯颗粒硝酸铵,还有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如多元醇等。虽然上述物质的颗粒、颜色、溶
解性与尿素很相似,但应用以下方法仍可以鉴别:
1、外观:尿素为白色半透明颗粒,表面无反光;而硝酸铵颗粒表面有明显的色泽和反光;多元醇为不透明
的乳白色颗粒,没有色泽也不反光。
2、手感:尿素光滑、松散、没有潮湿的感觉;硝酸铵虽然光滑但却有湿潮感;多元醇虽然松散无潮湿感,但却不太光滑。
3、火烧:分别把三种物质放在烧红的木碳或铁板上,尿素熔化、冒白烟、有氨臭味;硝酸铵剧烈燃烧、发出强光和白
烟,并拌有“嗤??嗤??”声;多元醇虽分解燃烧,但无氨味。
市场上流通的单元素磷肥品种主要为普钙,已发现的假冒物有:磷石膏、钙镁磷肥、废水泥渣、砖瓦粉末。主要鉴别方法如下:
1、外观:普钙为灰色的疏松粉状物,有酸味;磷石膏为灰白色的六角柱形结晶或晶状粉末,无酸味;钙镁磷肥的颜色为灰
绿或灰棕,没有酸味;呈很干燥的玻璃质细粒或细粉末;废水泥渣为灰色粉粒无光泽,有坚硬块状物,粉粒较粗,无酸味;砖瓦
粉末颜色发兰、粉粒较粗,无酸味。
2、手感:普钙质地重,手感发腻;磷石膏质地轻,手感发棉、比较轻浮;钙镁磷肥质地重,手感受棉、较干燥;废水泥渣
质地重,不干燥,有坚硬水泥渣存在;砖瓦粉末手感发涩,不干燥,有砖瓦渣存在。
3、水溶性:普钙部分溶于水;磷石膏完全溶于水;钙镁磷肥不溶于水;废水泥粉和砖瓦浆在水多的情况下发生沉淀。
4、在磷肥的识别中若出现以下现象:普钙中有土块、石块、煤碴等明显杂质,则可断定为劣质产品;若酸味过浓,水
分较大,则为未经熟化的不合格非成品;如果发现颜色发黑,手感发涩、发扎,为不粉煤灰假冒品。
二、复合肥的鉴别
市场上出现较多的假冒的复合肥是磷酸二铵。已发现的假冒物有:硝酸磷肥、重过磷酸钙(三料)、颗粒过磷酸钙,虽然
它们与磷酸二铵的颜色、颗粒和抗压强度相似,但养分、种类、含量、价格的差别却很大。磷酸二铵的养分含量为P2O546?48%、N16?18%;
硝酸磷肥的养分含量为P2O511?13%、N25?27%;重过磷酸钙(三料)的养分含量为P2O542?46%;颗粒过磷酸钙的养分含量为P2O514?18%。
它们的区别方法如下:
1、外观:磷酸二铵(美国产)在不受潮的情况下为不规则颗粒,其中心黑褐色、边缘微黄,颗粒外缘微有半透明感,受潮
后颗粒黑褐色加深,无黄色和边缘透明感,着水后在表面泛起极少量粉白色。硝酸磷肥也为不规则颗粒,颜色为黑褐色,表面光滑
。重过磷酸钙(三料)的颗粒为深灰色。过磷酸钙颗粒的颜色浅,为灰色,表面光滑程度差。
2、水溶性:磷酸二铵,硝酸磷肥、重过磷酸钙(三料)均溶于水;颗粒过磷酸钙仅部分溶于水。
3、火烧:磷酸二铵、硝酸磷肥在烧红的木炭或铁板上能很快熔化,并放出氨气;重过磷酸钙(三料)在烧红的木炭或铁板上
没有氨味;过磷酸钙在烧红的木炭或铁板上也没有氨味,并且颗粒形状无变化。
4、必要时通过化验室作定量分析。
三、混配肥的鉴别
混配肥也称复混肥,三元(N+P2O5+K2O)养分总含量大于等于40.0%的肥料称为高浓度复合肥。当前市场上以三(多)元复合肥
为名称的绝大多数肥料不是复合肥,而是混配(复混)肥。假冒的混配(复混)肥多为污泥、垃圾、土、煤灰粉等颗粒物,一般不含氮
素化肥。区别方法为:
1、外观:含氮素化肥特别是含尿素或硝酸铵较多的混配(复混)肥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炉温适合,因而颗粒熔融状态好,表面比较光滑;
而假混配(复混)肥颗粒表面粗糙,没有光泽,看不见尿素等肥料的残迹。
2、火烧:烧灼方法是辨别真假混配(复混)肥和鉴别浓度高低的主要方法。在烧红的木炭或铁板上复混(混配)肥会熔化(氮素越
多熔化越快)、冒烟,并发出氨味,颗粒变形变小(浓度越高残留物越少)。当然最准确的还是抽样作定量分析。
形状、颜色鉴别法
1、尿素:为白色或淡黄色,呈颗粒状、针状或棱柱状结晶体,无粉末或少有粉末。
2、硫酸铵:为白色晶体。
3、氯化铵: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
4、碳酸氢铵:呈白色或其他染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结晶。也有个别厂家生产大颗粒扁球状碳酸氢铵。
5、氨水:为无色或深色液体。
6、过磷酸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
7、重过磷酸钙:为深灰色、灰白色颗粒或粉末状。
8、硝酸磷肥:为灰白色颗粒。
9、硫酸钾:为白色晶体或粉末。
10、氯化钾:为白色或淡红色颗粒。
11、铵化磷肥:为灰白色或深灰色颗粒剂型。
气味鉴别法
通过闻气味也可进行鉴别。如有强烈刺鼻氨味的液体是氨水;有明显刺鼻氨味的颗粒是碳酸氢铵;有酸味的细粉是重过磷酸
钙。如过磷酸钙有很刺鼻的怪酸味,则说明生产过和中很可能使用了废硫酸,这种化肥有很大毒性,极易损伤或烧死作物,尤
其是水稻秧池不能用。
加水溶解鉴别法
取需检验的化肥1g,放于干净的玻璃管或玻璃杯、白瓷碗中,加入10ml蒸馏水或干净的凉开水充分摇动,看其溶解的情况:全部
溶解的是氮肥或钾肥;溶于水但有残渣的是过磷酸钙;溶于水无残渣或残渣很少的是重过磷酸钙;溶于水但有较大的氨味的是碳
酸氢铵。
需提醒的是,有些化肥虽是真的,但含量很低,如劣质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低于8%(最低标准应达12%),这些化肥应属劣
质化肥,对农作物肥效不大,消费者应请专业人员鉴定
如何鉴别真假化肥
如今市面上什么都有假的,包括化肥,因此农民们在购买化肥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辨别化肥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鉴别真假化肥
1、检验外观
首先,看包装。正规企业生产的肥料,外包装规范、结实,标注有产品名称、养分含量、产品执行标准、批号或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以XK开头)、商标、净重、生产企业名称、厂址、电话等。假冒伪劣肥料的包装袋上一般标识不清,包装较粗糙、质量差、易破漏、有二次封口现象。其次,看粒度。氮肥和钾肥多为结晶体;磷肥多为块状或粉状的非晶体,如钙镁磷肥为粉末状,过磷酸钙为疏松粉状物、带细小的气孔块状;优质肥料粒度大小一致、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而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第三,看颜色。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常用的氮肥呈白色晶体,有些略带黄色。钾肥中氯化钾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硫酸钾为白色结晶或粉末。磷肥多为灰色,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为灰色或灰白色粉料,磷酸二铵为灰白色或深灰色等。掺混肥料(BB肥)是由尿素、磷酸二铵和氯化钾(或硫酸钾)混合而成,大都可以看到它们的颗粒颜色。
2、闻味法
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进行判断。如碳酸氢铵有强烈氨味,硫酸铵略有酸味,过磷酸钙有酸味等。而假冒伪劣肥料则气味不明显或异常,如劣质过磷酸钙有很刺激的怪味。
3、用手摸
一般优质化肥质地都比较硬,不会掉渣,即使掉渣也是很少。而劣质的化肥很容易碾碎,满手是粉末,而且特别多。
4、检验溶解情况
除磷肥和某些含磷的复混肥以外,大部分化肥是可以溶于水的。各种肥料在20℃100克水中可溶解的重量为:尿素105克、氯化钾34克、硝酸铵188克、硫酸铵75克、硫酸钾11克、磷酸二氢钾33克、氯化铵37克、碳酸氢铵20克。在溶解度范围内能够完全溶解的化肥才是优质肥料。
5、检验肥料溶解的酸碱度
大部分化肥溶液呈中性或微酸性反应,只有碳酸氢铵、氨水、液铵、钙镁磷肥溶液呈碱性反应。过磷酸钙中含有5%的游离酸,尽管过磷酸钙不溶于水,但过磷酸钙加水后的上清液呈强酸性反应,用废渣等假冒过磷酸钙,加水后的上清液多呈强碱性反应。
6、烧灼试验
将少许化肥放在铁片上加热烧灼。尿素:很易挥发,加热时有少许白烟,并有氨味产生。
氯化铵:加热挥发,有少许白烟,有氨味,在溶融过程中呈黄色。硫酸铵:与尿素、氯化铵相比,溶化较慢,加热后也产生少许白烟,并有氨味。由于钠在燃烧时发出特殊白黄色亮光,所以烧灼氯化钠可以产生白黄色亮光,也可作为化肥中是否掺入食盐的检验方法之一。在作烧灼试验时应特别注意安全。硝酸盐(如硝酸钠、硝酸钾等)受热有爆炸危险,所以作烧灼试验时,取样量一定要小(绿豆大小足够了),人不能距烧灼物太近,以免烫伤。
真假肥料识别方法
1、包装名称分辨法:肥料的实际名称就应该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企业还不能给肥料乱起名来迷惑农民朋友,所以要看清楚。
2、称重法:假冒伪劣的产品会经常出现与包装袋上的信息不符,所以实际重量跟包装袋上标的重量不一致,比如袋子上印的50kg实际上只有40kg这样的就是假的。
3、含量:假冒伪劣的包装袋信息标志经常出现不清楚的状况,最基础的含量也写的不清楚,也没有告诉消费者装的到底是什么肥。
4、封口:正规的化肥生产厂家为了要保证化肥在运输中不易泄露可在保存中不易变质,所以内外包装都是经过专门的加工程序的,封口严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