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去雄是怎样一种技术?对产量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玉米去雄的好处很多,可以减轻虫害,特别是玉米螟的危害,还可以改善玉米田间的通风和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有机物质积累。适时去雄也可以有效降低玉米株高,玉米去雄最好的时机是,雄花刚完全抽出心叶,还没有散出花粉时,这个时候就可以给玉米去雄了。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雄花比较嫩,可以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轻易的掰断,方便不少。
所谓的去雄,就是把玉米的雄花去掉,从而将原本用于玉米顶端生长的营养成分改变方向,目的是将玉米的营养生长转向了生殖生长,而它的营养成分用于雌穗的生长,玉米穗进入乳化灌浆成熟期,玉米穗膨胀,须变黑,雄花穗接近枯黄,玉米穗以上的叶片由嫩变老,由柔变脆,光合作用逐渐减弱。这个时候,就可以将玉米穗以上的秸秆割掉。
玉米去雄一般增产也就7%-10%,一亩下来也就增产个100斤,按照0.9元一斤的价格,一亩去雄的收益也就90块钱。一个人一天去雄一亩还不见得做的完,去雄也确实比较消费人力,研究表明去雄增产的幅度在10%上下,也就是说每亩增产幅度在100斤的样子,参照当前玉米价位也就是增收百元,然而耗费的人力成本也不止这么多了。
现在常规杂交玉米种植基本的公顷保苗株数都在5-6万株左右,我们按需要打掉的玉米雄穗株数是保苗株数的五分之一来计算的话,那么每公顷需要打掉雄穗的株数就在1-1.2万株左右。去雄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雄穗发育对养分造成的浪费和降低株高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但原则上也要掌握在散粉之前,以便节约更多的养分。偶尔有些散粉株也没有多大影响。
玉米杂交制种怎样进行人工去雄?
玉米杂交制种是将母本雄穗去掉,使其完全接受父本的花粉,才能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子。因此,母本去雄是杂交制种的中心工作,也是保证种子质量最关键的环节。去雄要求达到及时、干净、彻底。及时是指制种田内母本植株的雄穗一定要在散粉前拔除。干净是指每株母本的雄穗全部拔除,不能遗留分枝、残枝断穗以及雄小花。彻底是指制种田内全部母本植株的雄穗一株不漏地拔除,包括制种田边角地、零散地和弱小株的雄穗。
目前生产上,制种单位普遍采用“超前摸苞带叶去雄”技术。即玉米制种田母本挑旗,雄蕊尚未抽出,仍含在植株顶部1~2片叶中,摸上去有“鼓包”的感觉时,用手握住植株顶部叶片,带1~2片叶将雄蕊连根拔出。这项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去雄方法易造成自交结实、影响种子纯度的弊端,而且可以缩短去雄时间、节省劳动力、促进母本果穗发育、提高制种产量,是一项十分实用的技术。超前摸苞带叶去雄技术要点如下:
(1)在玉米制种田中母本挑旗而雄穗未抽出前,穗顶露苞叶,能摸到穗苞时进行。去雄时食指和拇指尽量往心叶里伸,以防多带叶片或把雄穗拔断,遗留残枝。去雄带叶片数一般以不超过2片叶为宜。
(2)对长势整齐一致的制种田,可在母本雄穗摸苞率50%左右时进行第一次去雄,而对长势不匀、整齐度差的田块,可在母本雄穗摸苞率30%左右时开始第一次去雄,同一块地一般去雄3~5次即可。当田间85%的母本雄穗去掉后,进行母本最后一次去雄,对结实无望的小苗、弱株、晚株要彻底拔除,不留后患。
(3)拔掉的雄穗必须装袋及时带出制种田妥善处理,可以深埋,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青饲料,不许乱扔,防止散粉。
去雄是怎么一回事?
淘汰雄性地鳖虫称为去雄。一般认为,人工养殖有15%的雄虫就能满足交配繁殖需要。再加上雄虫不宜作药用,还要消耗饲料并占据养殖面积,因此要经常淘汰雄虫。雌雄主要鉴别方法是:雌虫第二、三背板斜角小,近似直线,雄虫斜角较大,近圆弧形,是翅膀衍生部位(图9)。
“图9 地鳖虫若虫雌雄中后胸背板
地鳖虫在幼虫期,雌雄形体是相同的,在蜕第9次皮后,雄虫将会羽化长出翅膀,失去药用功能,只剩下交配功能。羽化后7~9天性成熟,便寻找雌虫交配。1只雄虫可与10多只雌虫交配,雄虫约占总量的43%。而雌虫需再经3次蜕皮才能性成熟,因此便显得雄虫比例过高。人工养殖便可利用雌、雄虫生长参差不齐的特性,在雄虫蜕完8次皮后,就要及时拣出未羽化的雄虫,制成干品出售,这不仅可以节省饲料,也能增加商品虫,从而提高养殖效益。为促进若虫蜕皮,提高养殖成活率,平时要给若虫饲喂一些“蜕皮素”等(华鑫公司有售)。
去(拣)雄工作在饲养池内雄虫羽化半个月左右进行。拣虫时要把虫子筛出来,放在盆内逐个拣出。拣完后把养土与拣后留下的雌虫倒回养殖池内继续饲养。因地鳖虫的生长总有参差不齐现象,再加上人工拣雄也不完全,稍小的还未完全体现雄虫特征的与漏拣的雄虫便足够雌虫交配需要了。拣雄工作一般在安静的晚上为宜,2人共用一个60瓦的灯泡就行了。
拣雄后20天左右,池内便会有蜕完11次皮的雌虫需要交配。雌虫成熟后,能发出一种臭气(人闻不到),吸引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全过程约15分钟左右。雄虫第一次交配过后,自知寿命不长,便不断寻找雌虫进行交配。在与10余个雌虫交配后,半个多月自然死亡。
雌虫体内约有几十个卵胎,一次交配后这些卵胎可全部受精。交配后7天开始产卵,以后每5~7天左右产一粒卵,5个多月左右完成它的繁殖任务后逐渐死亡。
羽化后的雄虫有飞行能力,但不能飞远。一般是向下飞行。在立体饲养情况下,一些雄虫能翻爬飞到下层饲养池,致使上层的雌虫得不到完全交配而影响产卵。因此,养殖户要注意捕捉一些雄虫放入上层池内,满足雌虫交配需要。
生物中去雄的概念?
母本是指在交配过程中,提供卵细胞的亲本是母本。在杂交实验中由于有的植物是雌雄同花,所以在授粉前要去掉雄花,这叫去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