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的形态是怎样的?
地锦又称红丝草。是大戟科一年生伏地草本植物,株高10~30厘米,含乳汁。茎纤细,匍匐,叉状分枝。叶对生,近无柄,叶片长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或近全缘,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花序单生于叶腋,花单性,雌雄同序;无花被,总苞倒圆锥形,淡红色,先端4裂。蒴果三棱状球形。种子略成四棱状倒卵形,黑褐色,有蜡粉。种子繁殖。
地锦主要为害豆类、薯类,蔬菜等作物。
地锦的花语是什么
地锦别名:地噤、常春藤、土鼓藤、红葡萄藤、红葛、大风藤、过风藤、三角枫藤、蝙蝠藤 、爬岩虎、野枫藤、日光子、枫藤、爬龙藤、野葡萄、腹水藤、三叶茄、假葡萄 藤、走游藤、飞天蜈蚣、大叶山天蓼、爬树龙、红风藤。那么地锦的花语你了解吗?地锦在植物中的价值和特征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地锦的.花语
友情
地锦的简介
地锦别名:地噤、常春藤、土鼓藤、红葡萄藤、红葛、大风藤、过风藤、三角枫藤、蝙蝠藤 、爬岩虎、野枫藤、日光子、枫藤、爬龙藤、野葡萄、腹水藤、三叶茄、假葡萄 藤、走游藤、飞天蜈蚣、大叶山天蓼、爬树龙、红风藤。属鼠李目葡萄科。是落叶藤本植物,叶子互生,叶柄细长,花浅绿色,结浆果、球茎。颈上有卷须,能附着在岩石或墙壁上。其根、茎可入药,有破瘀血、活筋止血、消肿毒之功效,果可酿酒。
地锦的药用
“地锦草”又名“血见愁”“花手绢”。常野生农田道旁。其味辛、性平,无毒。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通乳,可治疗菌痢、肠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等症。临床用地锦草可治疗以下疾病。
病毒性肝炎:
鲜地锦草45克,白糖50克,加水煎开后5分钟取汁服,每日一剂。
菌痢:
鲜地锦草150克,水煎至50毫升。口服,每日3次。
婴幼儿腹泻:
地锦草15~30克,水煎服。
带状疱疹:
鲜地锦草适量,捣烂后用醋调敷患处,每日换药2~3次。
老年性皮肤瘙痒:
鲜地锦草20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药渣加水再煎,取煎液趁热于睡前擦洗患部,7天为一疗程。
牙龈出血:
鲜地锦草15克,水煎漱口。
黄蜂蜇伤:
鲜地锦草揉搓出汁,涂患处。
地锦的园林价值
地锦主要用于园林和城市垂直绿化,若使其攀缘附于岩石或墙壁上,则可增添无限生机。枝繁叶茂,炎夏苍翠欲滴,覆满墙壁;入秋,红叶斑烂,夺目十里。因此植于住宅、办公楼、宿舍的墙壁,围墙以及园林中建筑物附近均宜。如使矮小平房建筑攀附地锦,则浓荫如盖,不仅美观,且为室内带来不少爽意。
地锦该怎么养护?
花卉介绍
地锦为茎秆木质化的落叶攀缘植物。在秋季时,叶片能够呈现出美丽的颜色。这种植物能够比美国地锦(P.quinquefolia)生长得更为旺盛,由外形不定的裂片所组成的亮绿色叶片被亮红色晕,在它们脱落前渐变为紫色。植株能够给寒冷、不起眼的墙壁增添强烈的结构感。
栽培
最好种植在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里。应栽培在疏荫或浓荫的环境中。在没有成形前可能需要对幼株进行一些支撑。在秋季时,除去所有不需要的枝条。
光照条件
疏荫;间有荫蔽之地或非全日的荫蔽之地。
土壤参数
土壤排水良好。
所获奖项
皇家园艺协会园艺共享奖。
耐寒级别
花卉为十分耐寒的植物。
株高冠幅
株高20米。
地锦
地锦是什么东西?
分类: 教育/科学 科学技术
解析:
地 锦
生态习性
地锦别名爬山虎、爬墙虎。葡萄科爬山虎属。落叶滕本,分枝多,卷须短,具气生根;叶互生、广卵形,3裂,先端为粗锯齿状分裂,宽10-20厘米;色浴黄绿色,聚伞花序,6-7月开花,果实形,9月成熟,蓝黑色。地锦原产我国和日本,适应性强,既喜阳光,也能耐荫,对土质要求不严,肥瘠、酸碱均能生长。
繁殖与栽培 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繁殖。扦插,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进行。10月采种,可冬播,或翌年春播。移植或定植在落叶期进行。
鉴赏
地锦主要用于园林和城市垂直绿化,若使其攀缘附于岩石或墙壁上,则可增添无限生机。枝繁叶茂,炎夏苍翠欲滴,覆满墙壁;入秋,红叶斑烂,夺目十里。因此植于住宅、办公楼、宿舍的墙壁,围墙以及园林中建筑物附近均宜。如使矮小平房建筑攀附地锦,则浓荫如盖,不仅美观,且为室内带来不少爽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