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病如何防治,防治褐斑病用什么药
褐斑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中心,四周黑褐色,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茎部也可染病,症状类似。
【发病规律】病菌可随病残体于土壤中或附着于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病害常始于苗床,盛发于田间,发病适温20-25度,秋季、危害严重,高温高湿、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连作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氮、磷、钾配合施肥,采用高畦或高垄覆膜栽培,合理轮作。避免田间积水,棚室及时通风降湿。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以下药剂防治: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3000倍液等,兑水喷雾,每7~10天防治1次。
防治褐斑病也可以选用甲托、三唑酮等常规杀菌剂,如果病情很严重的话,霜贝尔50ml+大蒜油15-20ml,3-5天1次,连打2-3次后,转为预防。
脸上长褐色斑怎么去除
长斑的原因有很多,饮食不当、电脑辐射、内分泌失调等都是导致色斑发生的原因
褐斑是一种后天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应该避免日光曝晒,暴露部位可涂敷氧化钛霜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黄褐斑是什么?
褐斑也称为肝斑和蝴蝶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症状,是由于皮肤黑色素增多而不能有效及时排除,沉积于面部形成的。因黄褐斑对人体除不美观外,无其他不适症状,所以,通常人们仅将之视为一般的损容性皮肤病变。
事实上,黄褐斑的出现同身体内部状况息息相关,它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表现为脸面部的色素沉着斑,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大小不定,颜色深浅不一。主要分布在眼睛周围、面颊部、颧部口周处,但治疗十分棘手影响患者的容貌美,一般没有自觉症状。
黄褐斑是世界疑难杂症,严重困扰亿万女性的面子问题。许多有过祛斑经历的女性往往花了很多冤枉钱,结果越治越严重,于是渐渐失去信心,认为黄褐斑无法治愈。
一般是建议选择安全的方式去去除黄褐斑的。
祛斑护肤品主要是去减少还原肌肤已生成的黑色素和黑色素活跃的情况,比如黄褐斑,妊娠斑,晒斑,雀斑,老年斑等这类斑可以选购含有曲酸,传明酸,维生素C,VC酸磷镁酯,烟酰胺,光果甘草精华等成分的产品
市面上产品众多,只要你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有消费者保障权益的平台或者专柜购买的,效果和安全性都是可以保障的,不用担心重金属和激素的添加,都是能够起到去除脸上色斑的作用的。
在选择化妆品的使用上,应该慎重选择,可以使用带有国妆特证的化妆品,效果和质量都可以有保障的
褐斑病为何难以防治?怎样防治才好?
湖北长阳的苏钦有和浙江宁海的李永全都来信说:“东魁杨梅的褐斑病真难治。我按照《东魁难题解答》书中介绍的经验也无法治好它。请问还有更高明的方法吗?”
褐斑病是东魁杨梅的主要病害,严重发病的植株在大量落叶后会形成死树,损失较大。确使许多果农见病树就担心。
防治东魁杨梅褐斑病也确实困难。我们听到较多的果农说:“褐斑病不应让其发,一发就难办”的恐慌心里。可是也确有一些果农将褐斑病防除了的。这不仅《东魁难题解答》中介绍的浙江天台何正用等的验验,而且近年来各地的经验屡见不鲜,将他们的经验介绍给各地的果农也是屡试不爽的。总结起来就是“要决心;要认真”的两句话:
第一,要决心。
见到东魁杨梅发生褐斑病以后不要怕,要藐视褐斑病,绝不能看到东魁杨梅有了褐斑病心里慌,于是束手无策。浙江黄岩和临海的一些果农说:“褐斑病有什么可怕的!我认为一定会治掉它,就有信心和决心去防治褐斑病!”他们的实际经验就是要认真。
第二,要认真。
这个“要认真”,除了《东魁难题解答》中介绍的详细方法,大家要认真去做外,还根据许多果农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两个“关键”要认真做到:
A.清除越冬的病源。
本书前面已经说过,褐斑病菌是在落叶或未脱落的病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到5月初在春梢萌发期间,形成子囊孢子,随雨水、水滴或风传播。所以要在病菌孢子散发以前,认真清除落叶是很重要的“关键”。要像浙江天台县街头镇的果农何正用那样,既是自己将杨梅落叶清扫得精光,又是动员全村的果农都这样的清扫落叶,烧光落叶。这样,东江村的东魁杨梅因褐斑病的发病率很快减少。
此外,在清除落叶的基础上,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也是很好的清除病菌的工作。
B.要准时准确地使用农药。
防治东魁杨梅褐斑病所喷射的农药,并不是想喷农药就喷什么农药,要什么时候喷药就喷洒。而是要准时准确仔细地喷农药。这就是防治效果大小的关键。
a.要准时。这在《东魁难题解答》书中只写了一个夏梢的防治时期。其实因树体不同,有两个时期:
其一,是“保命的树”。所谓“保命的树”。就是褐斑病严重发生,不将防病放在首要位置,树体就会因病而枯死。所以不去考虑当年会否结果,而是以抢救树体为重。对于这些重病的树,以防病为重。其喷农药的时期与方法如下:
春梢刚萌芽1厘米左右,喷洒预防性农药,如8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80%必备400倍液,或80%大生M—45600倍液。
隔7天后,喷洒内吸性农药,如50%多菌灵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25%甲霜灵500倍液、50%美派安600倍液。
再隔10天左右,再喷1次内吸性农药。这样的连续多次喷洒农药。直至夏梢初萌芽开始,先后相隔7~10天,连续喷洒2~3次内吸性农药,控制褐斑病发生。第二年再如此继续防治,将褐斑病清除,使树体复壮。
其二,是“结果的树”。
对于这些树,虽有褐斑病发生,但是不严重。既要注意防病,又要注重东魁杨梅以无公害生产安全的食品。所以,有许多果农提出“东魁杨梅从谢花后到采果前不使用农药”的要求。因此,这些树就是以结果为重,防病结合的“结果的树”。要将这些树防治褐斑病工作推移到夏梢萌发期进行,而春梢萌发期的喷药就不进行了。具体方法安排如下:
首先在冬季一定要搞好清扫落叶与喷洒石硫合剂工作。
至夏梢刚萌芽1厘米左右,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隔7天后,喷洒25%甲霜灵600倍液,或50%美派安700~800倍液。
再隔7~10天,用75%百菌清700倍液,或50%美派安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连喷2次。
b.要准确。因农药有预防性和内吸性之分。又因气温不同及东魁杨梅的枝梢生长期不同等多种原因。所以,使用的农药和浓度都要准确对待,切勿盲目地任意地使用。
c.要仔细。就是防治褐斑病时所喷洒的农药,要仔细地喷,喷药液的量要多。做到树冠内外和上、中、下各部位,叶片的两面都要喷到;还要对枝干和地面也喷到农药。切勿草率马虎而影响农药防治的效果。
褐斑病为害有什么症状?怎样防治?
褐斑病属真菌病害。此病在种植过密,湿度过大,杂草多,通风透光不良的地段上容易发生。叶片、叶柄、果梗及萼片均可发病。叶片感病初期,在叶面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斑点外缘的颜色稍深。斑点逐渐扩大成3~4毫米的不定形斑。在一片叶上有多数病斑时,可联合成片,使整片叶子变为暗褐色,最后呈黄褐色枯死。叶柄、果梗发病初期产生紫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向纵向延伸,使叶柄、果梗变为黑褐色。病害在衰弱的植株上容易感染,发病盛期正遇花芽分化期,所以感染此病会造成草莓产量降低。在秋季多雨的年份更应该注意对该病的防治。
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及时摘除老叶、枯叶、病叶,注意通风透光;②在发病期间,每隔7~10天喷1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9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