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蘽(PénɡLěi)
山花落尽野果红,蓬蘽熟了,它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落叶灌木。花大白色,直径3-4厘米,果实近球形,由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而成聚合果,花期4-5月,果期6-7月。全株及根入药,能消炎解毒、清热镇惊、活血及祛风湿。
蓬蘽和覆盆子都属于野草莓,均具有益肾、固精、养肝、明目等养生功能,对肾阳虚、尿频、遗尿遗精、阳痿早泄、目暗昏花有一定好处,在妇科是一味难得的好药。但是因为蓬蘽是无蒂的空心果实,不好保存,所以中医只选择了覆盆子入药而放弃了蓬蘽。
其实蓬蘽果实的味道更胜于覆盆子,无奈因为无心而被中医弃绝。无心者不能为药,这是古人的遗训。试想想,那无心者或黑心者为医,后果将如何?……
蓬蘽能吃吗
蓬蘽能吃。
蓬蘽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灌木的果实,可以直接食用,并且不含有害物质,但是一般作为药用和城市观赏使用,是集果树、园林、生态应用为一身的优秀的野生林木资源。
蓬蘽在园林配置中,可以通过修剪人为地控制株高,也可以进行人工造型。绿叶期长,具有较强的净化空气功能,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分布于中国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达1500米的山坡路旁阴湿处或灌丛中。
蓬蘽怎么念
蓬蘽念法为:[péng lěi]。
蓬蘽属于多年生植物,地上部分为二年生,地下根系为多年生,株群四季常绿。初生茎当年从水平根不定芽萌发钻出地面,冬季不落叶,植株保持绿色。翌年自初生茎的节间长出花果枝,待果实成熟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
花期4月,果期5-6月。在中国南京,3月下旬左右初花绽放;4月上旬灌丛盛花;4月下旬果实逐渐成熟,5月上旬进入果实成熟盛期。
蓬蘽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Rubus hirsutus Thunb,是在1813年正式命名发表的。
别名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为泼盘;多地还叫三月泡、割田藨、野杜利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空心莓组多心皮亚组灌木。
相关内容
蓬蘽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小灌木,湖北东南部(通山),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朝鲜,日本有分布。全株及根入药,能消炎解毒、清热镇惊、活血及祛风湿。
种近似于刺莓,惟后者无腺毛;小叶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花梗长达2厘米;花直径达2.5厘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8533.html